A. 微观经济学中收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有什么区别
收益最大化时,总收益TR的一阶导数为0,利润最大化时,总利润B的一阶导数为0
B. 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中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有何关系急需解决。
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下:
1、在经济学中,版利润最大化被假定为是任何厂权商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无论是产量的决定还是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遵守的都是同一个利润最大化原则。该原则意味着,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2、在不同的场合,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例如,在产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和成本,而在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和成本。
(2)微观经济学中厂商受益最大化扩展阅读: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称之为“要素边际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因此,增加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包括了产品的边际收益。另一方面,要素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关系则比较复杂。这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成本通常仅指增加使用某种特定要素如劳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而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与多种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共同变化有关——产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生产出来的。
C. 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与竞争性供给
第一题错误,判断厂商受益的条件是MC等于MR,与最短产出水平无关,总产量的多少与收益情况无关,可能总成本最低点并不是最大收益的产量点。第二题是对的,因为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平均收益乘以Q,平均收益就是价格线,维持不变,所以斜率不变。
完全竞争厂商由于他的假设条件是进出行业容易,在长期的过程中,均衡的状态一定是利润为零,无论厂商或是行业,否者就一直有新厂商加入或旧厂商退出,利润为零的结果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也就是P=AR=LAC,同时处于均衡也有P=MR=LMC,也可以找到对应的短期均衡P=SMC=SAC,联立就是你的这个结构喽
D. 微观经济学问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
总成本是800美元,固定成本是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极大化的专原则,他应该选属择停止生产。
利润最大化是指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本题中,厂商处于亏损状态,最不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增加产量。故本题答案为停止生产。
(4)微观经济学中厂商受益最大化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长期边际成本函数教材边际成本计算: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E. 急求:微观经济学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怎么求
书本上介绍的是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确定产量,也是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F. 微观经济学中的利润
隐性成本指抄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所以企业家才能是一种隐成本。
所以我觉得公式“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支付给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有问题 应该是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G. 关于微观经济学求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1、MR=MC是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条件,即使这点是亏损情况也是最小亏损。这一结论是很清楚的,不用多作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最小亏损并不代表亏损很小,它有可能很大。
2、后面在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短期生产时,已经明确指出了它的前提条件是MR=SMC,在这种情况下,书中分析了三种情况:AR>AC,企业有正的利润,应该生产;AR=AC的位置是止损点,当AC>AR>AVC,此时企业亏损,但是继续生产可以弥补部分AFC,应该继续生产;AVC=AR的位置是停业点或者关门点。当AVC>AR时,企业不仅亏损,而且连收益连可变成本都不能弥补,所以要放弃生产。
3、正如以上所述,当MR=MC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即使这点是亏损情况也是最小亏损,但是最小亏损并不一定亏损很小。书中的第一种情况是正利润,此时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第二种情况是亏损,企业达到亏损最小化,但这个最小亏损确实比较小,企业继续生产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所以生产是有利的;第三种情况也是亏损最小化,但是这个最小亏损却是比较大了,收益连可变成本部分都无法弥补,生产越多亏损越大,所以应该果断放弃生产。
PS:MR=MC的最小亏损点与后面的三种情况是不矛盾的,后面三种情况是在企业已经达到最优化的情况下的生产抉择。你好好读一读书中(你用的是高鸿业的吧)关于这一段的论述,相当清晰,不明白的多看几遍,其义自现。
H.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QMAX之后
MC>MR
这就导致了每生产一件产品厂商都是亏损的
这部分亏损会减少利润
I. 厂商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微观经济学高手请进。
答:最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其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是一致的。
就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其最优要素使用量必须满足P·MP=VMP=W的条件。由于W/MP其实就相当于产品的边际成本MC,因此上述要素使用原则实际上就可写为P=MC,而这恰恰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确定利润最大化产量的原则。
就卖方垄断厂商和买方垄断厂商来讲也是如此。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MRP =W,而MRP又等于MR·MP,所以有MR=W/MP=MC;这正是利润最大化产量所满足的条件。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VMP=MFC,其中,VMP=P·MP,MFC = MC·MP,两边同时消去一个MP,即得P=MC,这也正好就是作为产品市场上一个完全竞争者的买方垄断厂商赖以确定其最大利润产量的依
sba.henu.e.cn/微观经济学网页/网络习题/微观经济学综合练习3/微观经济学习题八.htm
http://sba.henu.e.cn/%E5%BE%AE%E8%A7%82%E7%BB%8F%E6%B5%8E%E5%AD%A6%E7%BD%91%E9%A1%B5/%E7%BD%91%E7%BB%9C%E4%B9%A0%E9%A2%98/%E5%BE%AE%E8%A7%82%E7%BB%8F%E6%B5%8E%E5%AD%A6%E7%BB%BC%E5%90%88%E7%BB%83%E4%B9%A03/%E5%BE%AE%E8%A7%82%E7%BB%8F%E6%B5%8E%E5%AD%A6%E4%B9%A0%E9%A2%98%E5%85%A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