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怎样学习宏观经济学

怎样学习宏观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26 18:23:34

❶ 宏观经济学要怎么学啊好难啊~~~

宏观是以微观为基础的,要想学好宏观就要先学好微观。我们当时上宏观的时候也觉得专难,因为第一次学属都这样。如果你真的是想学好这个学科的话,可以多花点时间在上面。重要的前提就是数学要学好。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学的时候觉得难。因为那时候数学才学没多久。宏微观很多东西都要靠数学来支撑,所以数学学好了,是一个重要前提。
宏观是很难,要想学好就要耐下心来看书,反复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确实是这个道理。你读一遍可能会觉得很晦涩,但你读了第二遍、第三遍之后,慢慢的就会觉得原来如此。另外适当的做作笔记,学会总结也是一个必要的途径。

❷ 宏观经济学怎么复习

复习经济学主要是先要把握整个知识结构,就像书本的目录,然后根据知识结构将知识点分类整理。比如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都可能考到那些知识点,都分类整理出来,然后将每个知识点应该回答的内容,同样也是先整理框架,然后自己背住一些关键词,这样考试回答的时候就能游刃有余,而不是死记硬背。
像宏观经济学,每个学校侧重可能不同,但是基本知识点就那些。名词解释的知识点就比较多了,都是基本概念的,GDP\GNP\CPI\PPI、乘数、经济周期、存款准备金、通胀等等这些概念得背住吧。下来简答的知识点包括几个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货币政策、凯恩斯货币需求、通胀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论述题像总供给总需求曲线is-lm曲线这两个大知识点得掌握吧,其他的细节什么的挤出效应、功能财政、流动性陷阱啊等等这些也要注意。

❸ 宏观经济学学习方法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1、 简要说明GDP与GN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都选择使用GDP这一指标?

GDP与GNP的区别在于其涉及的主体不同,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一国的居民,而GNP是国民概念,是指一国国民。

因为GDP确实代表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便于和国际间和地区间作比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2、 为什么说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实物)的支出,而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实质上只是所有权的转让而已。

3、 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NP之中?

因为存货也是最终产品,相当于企业自己花钱买了自己的商品,算在总支出中。

4、 为什么转移支付不计入GNP之中?

转移支付已计入净税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转移支付是无偿的,也不是接受者的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5、 为什么GNP中只计入净出口?

因为出口与进口对于国民收入的效果恰好相反,进口导致收入从国内流出国外,出口导致收入从国外流入国内,故为方便,只计入净出口。

6、 简要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恒等关系。

因为总支出等于总产出,而总产出又等于总收入。

7、 简要说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缺陷。

(1) 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2)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3)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4) 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5)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与国民收入恒等式有什么区别?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是在总产出等于意愿支出也即总需求的情况下,也即非计划投资为零的时候的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公式;而国民收入恒等式是一般情况下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恒等式。

2、 试用图形画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3、 试根据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假日经济的作用。

假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消费水平,而根据消费函数可知,消费的增加会在消费乘数的作用下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因此假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❹ 如何学好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首先,我的经验就是抽出固定的时间,这样会很有效果,比如每晚1个小时。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比较好学,我建议你先快速的看一遍,然后再回过头来细细的研究,这样以免你遇到难处以后便退缩,如果你没有经济学基础,那我建议你先把微观了解下,因为曼昆的宏观有些内容和微观有所联系。
接下来,我建议你记笔记。笔记的作用是有助于你思考和复习,在记的过程中又可以把重点内容反复加强记忆,可以说是很有用的。
PS:深圳大学经管院原来用书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现在用的是平狄克的,你也可以联系他们学校的学生帮你弄分课件或资料什么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楼主学习顺利~~~~~~~~~~~~

❺ 如何学好西方经济学,如何学好宏观经济学

你是因为复兴趣,还是制想深入地学习一下西方经济学。建议先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国外大多都是先讲微观,后讲宏观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安排的合理性,我大二学宏观时感觉很难,要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才可以。如果进一步学习经济学,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微积分啊之类的。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可以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标准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可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人大出版社的。如果你那天可以看高级的经济学了,自己就知道该看什么书了。

❻ 如何自学宏观经济学

呃 我刚刚考完宏观··累死了···
我是学物流管理的,文科生出身~我们的宏观经济学内教材是中国人容大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那个~~
你说你读了一本宏观书,这个嘛,我觉得得看你的 懂 是什么概念了,这种社科类的书籍,尤其是经济学类的,观点论点比较多,不同的编者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主要理论的研究方向也或许不同~你读了这本,只能说对宏观经济学有个了解,同时对书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有所收获。但但是啊·····你再读另外一本时,肯定也会有很多收获~~(尤其编者的国籍还不一样)。
再说自学文科的事,很多人都说文科就是背。其实我觉得这个太片面了。基础的知识点及理论基础肯定是要很清楚的,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要多读多看,联系实际~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把框架记住,其余的就要靠你自己的理解了~~

❼ 宏观经济学重点及试题及如何学好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收入、通货膨胀与失业以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的。
宏观经济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IS-LM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的假设以及价格刚性的假设):主要讲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余额。
放松价格刚性的假设后就会产生AS-AD的模型,AS-AD模型讲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是由IS-LM模型导出,是加入价格因素后总需求(包括货币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总供给(AS)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来推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讲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以上主要研究的就是国民收入变化的问题。
在AD-AS曲线中,引入了劳动力和价格的问题。劳动力和价格构成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先从通货膨胀来讲。通货膨胀的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以及输入型。按照程度分主要分为温和的、奔腾的。再从失业角度来看。关于失业问题有一个很重的定律就是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失业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自然失业率这个概念很重要,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菲利普斯曲线:简单来讲就是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成反比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除了传统的以外还有长期的以及附加预期的。作为了解即可。

最后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有几个概念:

索罗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索罗剩余是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讲经济增长中除了人口和资本的增长以外剩下的那部分的贡献。用公式表示就是:
ΔA/A=ΔY/Y-Δk/k-ΔN/N.
而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差别在于是否将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的问题。
关于经济周期问题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讲的不多,主要是将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经济周期的研究。

PS:以上有不全的地方望见谅

❽ 怎么学习好宏观经济学

首先,熟悉各个概念,以及各种经济数据。其次,掌握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最后,理论联系实际。

❾ 如何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

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本人对经济学也很感兴趣,但是我是先看的韩秀云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视频讲座——通俗易懂,幽默生动,值得一看。如果你还是喜欢看书的话——除去韩秀云教授的《宏观经济学》以外,曼昆《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经济学》这两本,也应该一看。至于金融学,只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社会科学发展至今,知识深度不断增加,金融学已经脱离经济学而独立成为一们学科了,与生活关联比较大的股票、证券、保险等等知识,在经济学的一些初级书籍中一般都会有相关案例。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经济学”和“金融学”关联并不太大。如果想深入学习,恐怕就要一门一门地单独学习了。实践出真知,最好是请教有相关行业经验的人,比如想学习股票,可以找懂股票的人来问……以下是这两本书的简单介绍: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最好直接阅读英文版。

❿ 如何学好宏观经济学呢

学好宏观经济学:
第一步,预习。学的时候必须要亲自画图和推导。
第二步,理清思路,注意逻辑性。从核算到决定都是为IS-LM做铺垫,然后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应用,然后AD-AS是延伸,然后是开放模型。
第三步,听好课,一定要复习和多做习题。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阅读全文

与怎样学习宏观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