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和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PDF版,感谢
书名=传媒经济学教程
作者=俞国明…等编著
页数=402
出版日期=2009.03
简介=本书研究了媒介个体如何在回一定的约束因素和答资源条件下选择最优化的行为,实现利润最大。主要内容包括:初识传媒经济学,影响力经济——关于传媒产业本质的经济学解读等。
❷ 说一下什么是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早期的学者主要致力于研究报业竞争和广播电视结构及管制,传媒经营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满足观众、广告商及社会对信息和娱乐的欲望和需求。
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传播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传媒领域比较突出的经济与管理问题。传媒产业管理方向以传播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传媒经济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传媒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研究传媒经济学对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这是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经济学的意义所在。
(2)传媒经济学笔记扩展阅读
多种学科的融合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学理基础,对传媒经济的研究最初是经济学家依据传媒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而展开的,这期间的传媒经济学研究具有较强依附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居多,原创性研究缺乏。
传媒经济学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范例有三种,理论型范例,应用型范例和批评型范例。理论型和应用型范例在研究中常常相互胞生,但批评型范例却往往与其他两个独立开来。这些范例基于不同的学术基础,关注着不同的研究议题和研究重心。
❸ 哪些大学有传媒经济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在职研究生重点打造“传媒经济学”专业。
传媒经济学以新闻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的传播课题以及传播领域中的经济课题,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传媒经济学专业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了案例互动实战课程。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最早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学者主要致力于研究报业竞争和广播电视结构及管制。
大众传媒的产生是传媒经济学走向独立的关键点大众传媒的产生,一方面使其开始从事传媒经济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现象,其社会参与性和影响力也为传媒经济研究群体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并最终促使传媒经济学走向独立等。
政府管理和控制传媒经济行为的需要是传媒经济学产生的政治基础传媒经济活动的扩张,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❹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初试和复试参考书目
产业经济学
9001经济学综合(含系统经济知识)
①《现代产业组织》 卡尔顿 中国人民大学
②《产业经济系统研究》 昝廷全
③《系统经济学史:1985-2012》 昝廷全
政治学理论
9002政治学综合
①《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徐大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政治传播简明原理》 荆学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国际关系
9003当代国际关系
①《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王逸舟 上海人民
②《国际政治概论》 李少军 上海人民
❺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
这个专业毕业后会从事媒体行业的相关行业,一般毕业后如果去公司或电视台,会做些行政类的工作,在栏目组做做策划。如果做研究的话,可能去做些经济论坛。08年的亚洲传媒经济论坛就在中传召开的。这个专业不属于经济类,属于媒体/文化方面的,是研究媒体管理和文化在经济领域中的问题,比如媒体在某一行业中拉动GDP增长所做的贡献,等等。
就业方面,该专业的研究生比本科生稍有些优势,不过研究生和本科生可能应聘的职位一样。就业率有70%左右,该专业在中传算不上王牌专业,但也算比较好的专业了。
考试难度并不大,除了中传的几个王牌专业特难考外,其他的都不很难,统考考过,英语分数高,优势大些。复试要考《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媒介经济学》、《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媒介经营与管理总论》,认真复习就行
中传不以任何形式办考研辅导班,所以如果发现有中传的辅导班,肯定是作假。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可参考网站:http://yz.cuc.e.cn/
以下内容来自中传招生简章:
传媒经济学专业(050336)
传媒经济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差和融合。本专业培养既懂得传播学的理论,具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传媒经济的特殊规律,又了解传媒产业的政策法规,熟悉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⑴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人才;
⑵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高层次传媒经济管理人才;
⑶为传媒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
传媒经济学专业下设传媒产业系统、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传媒产业组织、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研究和制片管理六个方向。
1.传媒产业管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我国传媒产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系统的传媒产业分析理论和方法。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站在国家传媒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传媒政策与法规及其与传媒经济管理的互动关系,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关于传媒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及其政策启示;深入研究传媒市场规律以及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传媒产业的组织深入研究,提出传媒组织运行的规律特征和管理措施;对传媒产业的集团化经营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传媒集团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目标战略和管理措施等。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传媒产业的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
2.国际文化贸易方向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飞速发展呼唤既懂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高级人才。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崭新的,集传媒经济、国际贸易、文化研究、经济学、传播学等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领域,瞄准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以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文化市场理论、国际传播、传媒与文化经济学、影视贸易、图书版权贸易、演出会展贸易、应用传播学、WTO与国际文化贸易等为主干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国际文化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广泛了解国际文化贸易前沿问题,熟练掌握国际文化营销与策划、市场运作、谈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文化部门、媒体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文化外贸管理、调研、开发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3.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既懂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又熟悉市场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现代的文化产业管理已经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文化艺术学、产业政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方向从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出发,既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宏观领域研究,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效率的微观领域研究,通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素质和宽厚的知识背景,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或者文化产业组织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管理、项目策划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4.影视项目管理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创造能力、既懂艺术又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影视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及其他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及其他影视产品)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运作规律。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交叉型学科,从学科上看它是影视艺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要求既要懂得艺术又要懂得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其次它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强调在提高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员创作实践能力及商业运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导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艺术创作实践及项目运作经验,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在科研及艺术创作方面均有显著成果。
本专业将实行双导师制,我们将聘请有业界有名望、业绩突出而有深厚功底的著名制片人担任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负责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本专业的每个研究生都将同时拥有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兼职导师则主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
本专业学制为三年(本科与本专业相近(如制片管理)的学生可为两年);第一年以理论学习为主,第二年要求学生到业界参与艺术创作和项目运作实践,学生毕业时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以外,还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部创作作品或项目运作策划书作为毕业设计作品。
❻ 谁能介绍一下传媒经济学这个专业以及就业方向和前景
我国对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是世界上研究传媒经济最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年间,就传媒经济这个学科的建立,主要研究了三个大课题:
一是对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媒经济理论的应用,即传媒经济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三是对传媒市场营销的研究,是从纯操作层面寻找传媒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途径和应用。
一、传媒经济学的现状
自1978年至2002年的20多年间,很少有人研究传媒经济,即使研究也仅仅是就事论事,不会触及其本质性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后,研究传媒经济的人多了起来,但是立足点差异较大。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经济问题,但是就其本质来说,是应用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中国传媒经济理论的创始者。
一种类型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经济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其代表人物主要是从事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学者。
一种类型是从其他角度研究传媒经济,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从任何一种学科“变异”过来的,是一种“非牛非马”的东西,可以随便“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人多是在传媒经济“热”的环境下从其它学科转向对传媒经济研究的人,他们仅仅是把传媒经济学当作一个“外壳”,其内容仍然是“研究者”原来所研究的学科内容。
1978-2002年的20多年间是传媒经济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拨乱反正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主要解决了科学认知传媒性质和功能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传媒的两重性和两种功能理论,即传媒“二重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以下十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传媒具有政治属性,行使宣传功能,可以进行事业化运营;第二,传媒具有经济属性,行使产业功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运营;第三,为广播电视媒介实施制播分离制度、纸媒介实施三分开制度(产政分开、产事分开、管办分开)、网络媒介实施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为市场机制进入媒介领域提供里了理论支撑;第五,为媒介产业的资本运营寻找到了理论途径;第六,为媒介产业资源的科学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七,为科学界定媒介经营和管理寻找到了理论标准;第八,为建立科学的媒介机构(产业机构)寻找到了可遵循的规律;第九,为建立科学认知媒介行政(事业行政和产业行政)管理、财务(事业财务和产业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十,为媒介整合,寻找媒介发展的持久性的基础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十一,为媒介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寻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对象。
上述十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消除了一定的思想障碍。所谓“一定的”,意味着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2002年以后,由于发展传媒经济的基本政策已经明确,所以拨乱反正的重点是如何认知传媒经济问题。现在在传媒经济的认知上,从表面上看是理论界的分歧,但是就实质来说,它直接影响着决策。
现在,我国理论界对传媒的看法可集中在三点上:
其一,传媒是一个纯政治问题,不存在经济问题;其二,传媒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不存在政治问题;其三,传媒是一个多元性质的信息传播工具,只讲政治或只讲经济,很难说清楚传媒的本质。纯政治化、纯经济化已被媒介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也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所谓的多元性质,是一种江湖理论的观点,对于传媒经济的发展以及传媒整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甚至是可怕的。
传媒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由经济学、新闻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元素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的一门新学科。传媒二重性理论是传媒经济学的灵魂或基础。
在传媒经济学特质元素中,传媒经济论、传媒产业论、传媒生产力论等理论是构成传媒经济学要素中的核心性经济元素,其他内容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传播业务等学科细胞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的新学科元素,即传媒经济学基础元素。根据传媒二重性理论的要求和传媒经济学要素构成现状,传媒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经济、政治、文化、区域等诸多方面信息的运营活动规律和技巧的科学。传媒经济的运营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进行的,企图把它们的运营活动分开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分开了,也就失去了研究传媒经济学的意义。
总之,传媒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尚未成熟的新学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❼ 谁能告诉我传媒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工作是什么性质的————中传的学习本专业的亲们
这个专业毕业后会从事媒体行业的相关行业,一般毕业后如果去公司或电视台,会做些行政类的工作,在栏目组做做策划。如果做研究的话,可能去做些经济论坛。08年的亚洲传媒经济论坛就在中传召开的。这个专业不属于经济类,属于媒体/文化方面的,是研究媒体管理和文化在经济领域中的问题,比如媒体在某一行业中拉动GDP增长所做的贡献,等等。 就业方面,该专业的研究生比本科生稍有些优势,不过研究生和本科生可能应聘的职位一样。就业率有70%左右,该专业在中传算不上王牌专业,但也算比较好的专业了。 考试难度并不大,除了中传的几个王牌专业特难考外,其他的都不很难,统考考过,英语分数高,优势大些。复试要考《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媒介经济学》、《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媒介经营与管理总论》,认真复习就行
❽ 中传传媒经济学考研难度有多大
一、中传传媒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传媒经济学专业招生量较少,招生数为9人,考研难度相对较高。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媒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8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传媒经济学考研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传媒经济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传媒经济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中传传媒经济学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传媒经济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传媒经济学的就业方向如下:
传媒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为:媒体、传媒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等相关领域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就业方向为:文化传媒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管理、研究、发型、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为:媒体、传媒企业、政府部门、高校以及各大企事业单位
影视项目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为:影视制片人、发行人、策划人以及其他高级经营管理部门
三、中传传媒经济学专业学费及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传传媒经济学专业学费总额为3万元,学制为2年
传媒经济学专业方向以及个方向15年招生人数如下:
1、传媒产业管理(招收9人)
2、国际文化贸易(招收2人)
3、文化产业管理(招收2人)
4、影视项目管理(招收3人)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④816传播实务
❾ 传媒经济学这个专业怎么样
你说的专业属于中抄国传媒大学的经济学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文化贸易方向)两个专业】。
这个专业是普通本科专业(非艺术类专业),所以不需要艺考,高考只看高考成绩。至于实力,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领域是顶尖的实力,但是在经济学方面实力不算很强。
❿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的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2年
9(3)
01传媒产业管理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2
02国际文化贸易
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
2
03文化产业管理
④816传播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