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哈耶克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谁能大概的说一下啊
哈耶克认为,除了自由主义传统的极端派别外,自由主义者并不反对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哈耶克这里所说的“极端派别”,不仅表明了自己的非极端立场,而且也指出他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无政府主义那里根本不存在政府,也就无所谓政府的公共服务;斯宾塞认为政府没有义务提供社会保障,但是他本人很乐意看到慈善家们的慈善行为。哈耶克没有走那么远,他对于政府服务的职能的论述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在现代社会人口众多,无论整个社会还是企业,都需要大量的管理者,它们的身份地位是不同的,这样,在整个社会中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们,由于其职位所获得的收入从来不可能出现绝对的平等,由此必然导致它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亦即出现先天的身份地位差别和不平等。对于这种社会地位差别,哈耶克力主一种需要公共基金的普遍教育制度,以此让年轻的一代处于同一个平台上展开竞争,最大化的实现社会成员的上下流动。我们知道,一般除了基础教育以外的中高等教育都不实行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实行的是择优录取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之间利用自己掌握的能力进行竞争。对于那些无力承担受教育费用的学生,政府甚至应该以公共财政进行无偿支付,至少应该。
第二,由于先天的或后天不可抗拒力的原因,人们有时会陷入无法生存的境地,这时,向他们提供免予生存危机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必须毫无例外向他们提供物质帮助。
第三,资助“某些实验性的开发工作”,亦即基础性科学研究。
第四,公共卫生、知识传播问题。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上述的“底线”应该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提高。
当然,哈耶克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目标,更重要的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首先,为实现这些服务目标,政府所运用的资源是被限定的,资源的获得必须在法定范围之内,“只能根据同样的统一规则去要求所有的人为这些服务的成本承担一份份额”;其次,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得运用强制性权力去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
哈耶克论危机应对
当然,哈耶克的政府理论最终还是建立在最大化的自由、有限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上的,没有宪政秩序,无论是限制政府强制性权力的运用还是控制政府公共服务行为,都是无从谈起的
⑵ 哈耶克是一个怎样的经济家
哈耶克认为,社会科学家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1975年,哈耶克在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后作《内知识的虚伪》的演讲容时,对经济学家们“在极其狭窄知识的基础上对扩张性经济的宏观效果进行预测的倾向”大加讨伐。他的这一见解是深刻的。他不仅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还从事科学方法论、社会学、法学、政治哲学、心理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哈耶克既是知名的经济学家,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和演说家。哈耶克虚心向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学习,获益匪浅。例如,奥地利哲学家波珀和英国学者普兰特人在哲学、思想史的法学方面对哈耶克都有良好的启发。
⑶ 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与可持续性发展的联系
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指出市场会进行自我调节的理论,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自我调节;∴可持续发展;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认为限制政府活动范围,减少税收是发展经济的最好办法。减税→更好地调节→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两者不可调和,所以提出了共产主义理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凯恩斯认为政府适当干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凯恩斯无法解决“滞涨”问题。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与伦敦学派的代表。提出的是相对理想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哈耶克从人的自身需求出发,得出只有足够自由才可持续,但却忽略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矛盾会对政策产生影响。
与空气污染的联系……我好想呵呵。
⑷ 哈耶克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区别
1、提出背景不同
1931年由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一书中提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因素是促使生产结构失调的决定性原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观点不同
凯恩斯主义指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哈耶克认为危机所引起的物价下跌会自动改变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一旦资本供给恢复和增加,经济也就自然地走向复苏,无须国家干预。
3、原因不同
哈耶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因素是促使生产结构失调的决定性原因。以没有闲置的生产资源为前提,在经济扩张阶段,资本市场上对于投资资金的需求将超过储蓄,生产者将会利用银行膨胀的信用,扩大资本物的生产,这导致部分先用于制造消费品的土地和劳动要素转用于资本物的生产。
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从经济学理论上证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4)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扩展阅读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指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一书中,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说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人为地对货币进行刺激后的情形,就“好像孤岛上的一个民族已经部分地建成了一台巨大的机器,这台机器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然后他们却发现,他们已经耗尽了全部储蓄和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本,因而这台机器根本生产不出任何产品来。
⑸ 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特征是什么
自由是哈耶克永恒的理想。他继承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以个人主义出发, 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
哈耶克认为经济研究的主题还是这种“自然秩序”。其间,哈耶克用消费者主权的概念来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完善性。同时,他又认为,协调问题是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协调的失败能使市场经济达到更高程度的协调,而在实际不协调问题上,哈耶克则表示,在不同时间各种活动的协调比在同一时期各种活动的协调,困难更大。而且,他还把“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价格体系,理解为通信网络。
在避免注入效应的货币政策和避免价格收缩的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哈耶克心情始终是矛盾的,为了防止==出于政治利益,利用货币的发行来扰乱经济,哈耶克建议实现货币“非国家化”,即货币发行权归竞争的私人所有。
哈耶克将经济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学家们掌握的经济理论知识,一是由社会上所有个体所拥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条件下的知识。
长期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哈耶克批评的目标。 哈耶克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不是经济福利,而是人的自由程度。哈耶克特别反对把经济福利作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他认为追求经济福利的目标必然导致国家干预经济。理想社会是通过法治实现的。理想社会要通过法治才能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实现思想解放,把人的思想从崇尚国家的现代蒙昧主义下解放出来,去自觉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
⑹ 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有哪些给予简单的评析。
他继承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以个人主义出发, 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 哈耶克认为经济研究的主题还是这种“自然秩序”。其间,哈耶克用消费者主权的概念来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完善性。同时,他又认为,协调问题是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协调的失败能使市场经济达到更高程度的协调,而在实际不协调问题上,哈耶克则表示,在不同时间各种活动的协调比在同一时期各种活动的协调,困难更大。而且,他还把“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价格体系,理解为通信网络。 在避免注入效应的货币政策和避免价格收缩的货币政策的选择上。哈耶克心情始终是矛盾的,为了防止==出于政治利益,利用货币的发行来扰乱经济,哈耶克建议实现货币“非国家化”,即货币发行权归竞争的私人所有。 哈耶克将经济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经济学家们掌握的经济理论知识,一是由社会上所有个体所拥有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条件下的知识。 长期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哈耶克批评的目标。 哈耶克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不是经济福利,而是人的自由程度。哈耶克特别反对把经济福利作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他认为追求经济福利的目标必然导致国家干预经济。理想社会是通过法治实现的。理想社会要通过法治才能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实现思想解放,把人的思想从崇尚国家的现代蒙昧主义下解放出来,自觉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
⑺ 如何认识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他说的自由是普世的自由,就是人人都应该有的自由。前提是不能伤害他人,因此必须加强对任何人都平等的法制。
⑻ 指出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和凯恩斯主义的不同
哈耶克:奥地利经济学派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经济学派
由于题设只说到凯恩斯主义,于哈耶克那么就不继续分析第二代、和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新奥国学派等。
最简单说明:哈耶克倡导经济自由,最低限度ZF介入;凯恩斯则非之
学派简单注释:
奥地利学派——自由!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研究方式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相同。也因此,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可以视为是延续了15世纪以来的经济思想,包含了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等主要的经济学家。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只有在逻辑上出自于人类行为原则的经济理论才是真实的。这种理论的正式名称是人类行为学(praxeology),而奥地利经济学派长期以来便提倡一种从这种理论所衍生的解释方式。人类行为学的方法使得经济学家们能以此探索适用于所有人类的经济规律,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解释方式则可以用于针对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研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与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等人,认为奥地制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坚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他们的特点。
奥地利经济学派所采用的亚里斯多德派/逻辑实证主义研究方式,与目前主流的新古典主义所采用的柏拉图主义/理性主义不同,也与德国的经济历史学派所采用的历史决定论(Historicism)不同。[2][3],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往往极具争议性,而且也与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理论不同,同时奥地利经济学派也彻底反对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影响力相当广泛,他们强调经济的生产阶段,并且质疑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行为理论基础。
由于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所主张的政策都要求政府减少管制、保护私人财产、并捍卫个人自由。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体制的经济学(几乎大部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都以凯恩斯经济学为基础,也许我们都是凯恩斯的学生吧)
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与以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自动机制。
⑼ 如何看待经济学家哈耶克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看法,他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看法,谁的看法更正确
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中,哈耶克有一个非常给力的看法,他说:“经济理论家或政治哲学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影响公众意见,使得今天在政治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具有政治上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经济学家的使命是通过“理论想象”,把政治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而不是把给定的政治作为约束条件,在这个约束下追求最优。
因此,经济学家考虑的“现实”并非是否满足当下政治的条件,而是理论上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所以,他才会说“因而,如果有人反驳我的建议现在是不现实的,那也终究不能阻止我继续发展这些建议”。据此,他也区分了经济学和政治家的不同“任务”,指出“决定此时此刻应当做什么是政治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的任务”。
一、“理论想象”不同于“理性建构”
“理论想象”不同于他一直反对的“理性建构”。后者是构建乌托邦,把自己主观臆断的“好”强加给社会,要求社会按照自己认为的“好”去做,比如计划经济。相反,前者建立在确切的经济学理论之上,主张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去除不合理的制度,实现改善。
强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体现哈耶克作为自由主义者的一面,这也是他说自己“不是保守主义者”的一个证据。为什么“不可能”能够变成“可能”呢?这是因为,虽然人的理性是不足的,但人还是具有通过学习,认识真相与原则的能力,这也是人类仍然可以对自由抱有信心的原因。实际上,也正是“理论想象”使经济学脱离于“政治算术”,与“政治哲学”携手。
哈耶克的“理论想象”与他的演化观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他演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耶克认为,制度是个体在模仿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制度演化过程中,经济学家其实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因为某些制度,类似货币和相当多的法律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权力的桎梏,已经被扭曲了。对此,普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他们仍然会把这些制度视为对自己有利的制度接受下来,这样就会强化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这时,就需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