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从运输系统的三个特性认识运输经济学
特点:复
a不产生新的实物心态制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b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对劳动对象无所有权;
c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具有过程性,连续性; d资本有机构成有特殊性;
e运输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
❷ 交通运输经济学基本原理都有哪些
1经济学必看书籍个人推荐的阅读书目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1890年《经济学原理》(上下册)马歇尔1848年《经济学》(上下册)萨缪尔森《西方世界的兴起》这几本书是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应阅读的书目,但只有在大的图书馆才借阅得到。对你了解经济学会有一定的帮助。2金融学必看书籍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货币信用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北京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国家教委审定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同时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五本教材之一。专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5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主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黄金》中国财经出版社1965主要论文:《黄达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论文)、《黄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论文及短文)其中:《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问题》,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黄达文集》(1952~19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主持科研课题:⑴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成果为《货币供求问题研究系列专著·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3作者:邓乐平;周慕冰;王松奇;尚明、吴晓灵、罗兰波;王庆彬、周升业⑵“八五”延期项目《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的研究》。最终成果为《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鹰。⑶《关于我国部门经济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项目1995年6月完成研究报告,社科基金印刷,写作主力:杨瑞龙⑷《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报博士点项目:1.《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1985):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项目执行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储蓄向投资转换机制的重构》1993-1995成果:陈雨露博士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外部储蓄机制研究》
❸ 运输经济学与运输技术经济学有什么差别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学好一门手艺,能让自己受益匪浅,现在各种各样的技术培训越来越多,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关键的还是要选自己感兴趣和有发展前途的,现在的厨师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湘菜,湘菜已经走到了大江南北,现在的湘菜厨师工资待遇也是不错的。
❹ 运输经济学的沿革
随着社会生产和商品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大批量运输的需要。在18世纪中,运输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运输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城乡经济的发展、新区的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都有赖于运输。运输业成为投资的一个特殊领域。运输经济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19世纪,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作了大量论述,并出版了专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引用了俄国..楚普罗夫(1842~1908)的《铁路业务》(1875)一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运输的性质、运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运输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价值和运输费用等重要经济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在近现代,美、苏等国都出版了运输经济学著作。美国D.P.洛克林、L.F.马文、R.E.韦斯特迈耶等人都各著有取名《运输经济学》的著作。他们着重论述政府的运输法规和政府对运输业的控制,以运价和成本为重点,兼及财务和劳工问题。苏联运输经济学的代表著作在30~50年代推T.C.哈恰图罗夫(1906~)的《运输配置》、《铁路运输经济原理》和《运输经济学》;60~70年代推..哈努科夫主编的《铁路运输经济学》。苏联早期的运输经济学著作主要描述经济地理和阐述运输经济政策,后期转向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着重运输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经济分析和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定量研究。
我国从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运输经济学,先后出版了《交通经济学》、《铁路管理学》等著作,介绍运价、运输成本、财务会计和运输统计等方面的原理。解放以后,新中国的运输经济理论主要是向前苏联学习的,结合中国实际也编著了一系列运输经济学教材和专著。80年代前后又陆续出版了《铁路运输经济》、《公路运输经济学》、《航运经济》、《中国运输布局》、《中国交通经济分析》、《中国的交通运输问题》等一批著作,其中一些分别讨论各部门内部的运输经济、管理活动和体制改革,另一些则反映了当时对综合性宏观运输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
在作为运输经济学科发展主流所在地的西方国家,运输经济学著作与教材在最近20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突出特点之一是标准经济学方法的使用。例如:199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肯尼思·博伊(Kenneth D. Boyer)的《运输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一书出版,该书第一次比较清晰地把运输经济分析建立在运输业网络经济特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常常被认为是运输经济学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近年来出版的教材,如英国的肯尼思·巴顿(Kenneth J. Button)1993年的《运输经济学》(第二版)(TransportEconomics,2ndEdition),斯图亚特·科尔(Stuart Cole)1998年出版的《应用运输经济学——政策、管理与决策》(Applied Transport Economics: Polic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ndEdition),普拉克和希尔金(J.B. Polak and A. Heertje)2000年出版的《运输经济学分析》(Analytical Transport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麦卡锡(P.S. McCarthy)2001年出版的《运输经济学——理论与应用》(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s: A Case Study Approach)。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运输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运输经济学导论》(主编:许庆斌、荣朝和、马运等,1995),《运输经济——实践、理论和政策》(赵传运、荣朝和、马运等译,1989),1999年上海海运学院陈贻龙教授和长安大学邵振一教授主编的《运输经济学》,乔乐中的《运输经济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赵锡铎的《运输经济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管楚度的《新视域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荣朝和的《西方运输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2008第二版)和杭文的《运输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等等。
❺ 1) 交通运输一般有哪五种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 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4) 运输产品
飞机,公共汽车,火车,轮船 货车。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科发展简史及主要变化
第三节 马克思的运输经济思想
第四节 运输的含义及其分类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运输业的一般意义与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 运输化理论
第三章 运输结构分析
第一节 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和运输结构的含义
第二节 运量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运网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运输业发展的新动向
第四章 经济空间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
.第四节 空间联系模型
第五章 交通运输与经济空间结构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第二节 运输网是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运输作为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
第四节 城市化与交通运输
第六章 运输需求..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节 运输需求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第四节 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第七章 运输供给
第一节 运输供给的特点
第二节 运输生产函数和运输成本函数
第三节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运输成本
第四节 运输工程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八章 运输价格
第一节 运价的意义和功能
第二节 运价的结构及形式
第三节 运价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节 运价形成机制
第九章 运输市场
第一节 运输市场概述
第二节 运输市场的分类和结构
第三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环境和规则
第四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
第五节 我国运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第十章 运输政策分析
第一节 运输政策
第二节 运输管制和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 各国运输政策及有关研究的动向
第四节 建立资源节 约型的交通运输结构
第五节 美国运输政策演变的实例
第十一章 运输发展战略和现代经济的基础结构
第一节 运输发展战略
第二节 现代经济的基础结构
第三节 现代通讯
第四章 现代物流
主要参考文献...
西方运输经济学(第二版),朝荣和
2008年1月,经济科学出版社
目录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运输需求概述
第一节 运输需求与支出的关系
第二节 运输需求生成的简单例子
第三节 网络上的运输需求生成
第四节 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
附录1.1 各地小汽车拥有量的差别
附录1.2 汽油价格与小汽车的需求
附录1.3 英国交通堵塞严重全境道路可能都将收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 货物运输需求
第一节 货运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运输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货物类别与运输距离
第三节 货运需求分析的计量模型
第四节 货运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五节 货运需求的其他影响因素
附录2.1 货运需求促使美国铁路运输出现复苏势头
附录2.2 运费幽灵
附录2.3 上海受世界知名快递公司青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旅客运输需求
第一节 人们的交通需要
第二节 客运需求的影响因素和需求模型
第三节 客运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四节 有关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五节 城市公共客运与私人交通的关系
第六节 旅行时间价值
附录3.1 汽车油耗和行驶里程的长短期弹性系数
附录3.2 廉价汽油与时间成本
附录3.3 飞机票如何定价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运输需求与经济区位的关系
第一节 生产地的区位决定
第二节 城市功能区与交通条件的关系
第三节 市场区位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地区间客货交流表(O—D表)
附录4.1 钢铁工业的布点
附录4.2 应该为节 省10美元而到市区去买东西吗
附录4.3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被评为2006年“全球最佳机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运输成本的概念、分类与计算
第一节 运输活动中的机会成本
第二节 运输成本的分类
第三节 简单的运输成本曲线
第四节 运输业的网络经济与运输成本
第五节 运输成本计算与计量中的其他问题
附录5.1 大陆航空公司的成功
附录5.2 美国人为什么重新购买六缸和八缸的汽车
附录5.3 运输业的边际成本和增量成本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固定运输设施的成本
第七章 移动载运工具的拥有成本
第八章 运营成本
第九章 运输业投资
第十章 运价原理
第十一章 运输市场结构
第十二章 货运使用者的自有运输
第十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十四章 多式联运与物流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运输管制与放松管制
第十六章 运输业的外部性
❻ 运输经济学的徐剑华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运输经济学》共分为5篇22章,力图在概括五种运输方式所涉及的各领域基础上,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把运输经济学知识介绍给大家。其中有些章节是按逻辑的顺序划分,有些章节则是按运输方式、时间或区域的次序划分。这样的编写方法,有顾及全面的优点,但也有重复交叉的不足,只能尽量在编撰过程中避免不足。
《运输
经济学》的特点是体系结构新颖,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理论与实务并重,论述较为严谨,具有运输行业特色。所编写内容一是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有紧密联系,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最新所收集的;二是对当代国际上有关运输业和运输经济学科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三是在许多章节中编录了相应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运输经济学》可作为高等院校运输经济管理类、交通运输类和物流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亦可供运输企业、物流行业和有关科研机构及运输主管部门的干部或管理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以作为培训教材。 徐剑华,1944年生,江苏苏州人。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所长,水运经济研究所教授,交通部部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带头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特聘股票发行审核行业专家(兼)。
1983年以来主编或参编《国际航运经济新论》、《中国货运业大典》、《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经济大辞典》等论著、教材和辞书共八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同时,主持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八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项。 绪论第一篇 运输经济引论
第一节 运输业的形成和作用
第二节 运输业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前景
第二章 运输业的性质
第一节 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第二节 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节 运输业是基础设施
第三章 运输资源配置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概述
第二节 运输资源配置的倾斜与结构
第三节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配置
第四节 运输资源的空间配置
第五节 运输资源倾斜配置的实现方式
第二篇 运输市场
第四章 运输市场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运输市场概述
第二节 运输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第三节 运输市场的结构
第四节 运输市场的运行
第五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运输需求函数分析与预测
第三节 运输供给的概念及特征
第四节 运输供给分析
第五节 运输供需状态分析
第六章 运输价格
第一节 运输价格及其特点
第二节 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
第三节 运输价格的制定理论
第四节 运输价格的分类及其结构形式
第五节 运输价格管理
第七章 国内运输市场
第一节 水路运输市场
第二节 公路运输市场
第三节 铁路运输市场
第四节 航空运输市场
第五节 运输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第八章 国际运输市场
第一节 国际航运市场
第二节 国际航空市场
第三节 国际运输中心
第四节 国际铁路运输市场
第三篇 运输企业
第九章 运输企业建制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第三节 我国运输企业概况
第四节 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第十章 运输企业集团
第一节 运输企业集团及其特征
第二节 运输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
第三节 运输企业集团的组建与重组
第四节 运输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
第十一章 运输企业投资
第一节 投资体制改革
第二节 运输企业投资概述
第三节 运输企业投资决策
第四节 运输企业投资项目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运输企业融资
第一节 运输企业融资及其基本要求
第二节 运输企业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
第三节 运输企业融资渠道
第四节 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
第五节 运输企业的资本结构
第十三章 运输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
第一节 运输企业技术改造及其内容
第二节 建立运输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第三节 运输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估
第四节 运输企业技术进步的评价方法
第四篇 宏观调控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观调控概述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涵义和方法
第二节 运输规划
第十五章 运输业管理体制
第一节 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第二节 公路运输管理体制
第三节 水路运输管理体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及前景
第十六章 运输政策
第一节 运输政策的职能
第二节 运输投资政策
第三节 运输财政政策
第四节 运输价格政策
第五节 运输政策倾向
第十七章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融资
第一节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融资体制
第二节 运输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第三节 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
第四节 我国港口建设投资与融资
第五篇 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八章 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第二节 运输与工业发展
第三节 运输与农业和农村发展
第四节 运输与国际贸易发展
第五节 运输与现代物流发展
第十九章 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运输与环境
第三节 运输与能源
第二十章 运输经济景气指数
第一节 经济景气指数概述
第二节 铁路运输经济景气指数
第三节 水运经济景气指数
第二十一章交通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
第一节 交通运输项目经济效益概述
第二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分析
第三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四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区域经济分析
第五节 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系统分析
❼ 运输经济学的杭文 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ISBN: 978-7-5641-1550-0 《运输经济学》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东南大学教改项目和全英文建设课程。《运输经济学》教材体现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这一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既彰显了学科优势与特色,又突出了基于高水平科研的实践性。
相对于国内同类教材,本教材的特色及突破主要有:
(1)系统性强,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从运输需求、运输供给、运输市场、运输政策和综合案例分析五个篇章对运输经济学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既定位于高品位的学术读物,又能满足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和社会读者等提高素养、获取知识的需求。
(2)反映关联学科的重要进展与新成果,具有前沿性和拓展性
在介绍已较为成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破性的加入近几年国内外代表性的关联研究成果(如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助于学习者扩展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
(3)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
在对运输经济学进行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的理论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将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运输问题,包括了大量编者及所在院系对中国运输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对这些案例的分析透彻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并克服其他同类教材或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
(4)多视角地分析实际运输经济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课程的难度和重点在于对运输经济问题的分析需要多视角、多维度地运用综合知识。教材从章节内容安排方面入手,结合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介绍逐步展开各个视角,但这些分析视角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教材通过多个贯彻全书的系列案例,将各章节分层次、多维度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和提升,以全面培养学习者形成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学术志趣。这也是本教材相对于同类教材的一大特色。 前 言
第一章 运输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运输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运输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运输经济学的学习
第一篇 运输需求
第二章 运输需求概述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
第二节 运输需求的特点
第三节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
第四节 运输需求分析的复杂性
第三章 货物运输需求
第一节 生产地的区位决定
第二节 货物运输需求的属性
第三节 货运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旅客运输需求
第一节 人们的交通需要
第二节 客运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有关私人交通的分析
第四节 旅行时间价值
第二篇 运输供给
第五章 运输供给概述
第一节 运输供给的概念
第二节 运输供给的特点
第三节 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第六章 运输成本
第一节 运输成本概述
第二节 基本的运输成本概念
第三节 扩展的运输成本概念
第四节 运输成本计算的复杂性
第七章 载运工具的经济特性
第一节 载运工具的经济装载量
第二节 载运工具的运力结构
第三节 载运工具的经济寿命
第八章 运输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
第一节 运输基础设施的成本特性
第二节 运输基础设施的商品特性
第三节 运输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性
第九章 运输的外部性
第一节 外部性概述
第二节 运输的外部性
第三节 运输外部成本的评估与量化
第四节 交通拥挤概述
第三篇 运输市场
第十章 运输服务的定价
第一节 定价原理
第二节 边际成本定价与效率原则
第三节 现实中的定价方法
第十一章 运输市场结构
第一节 运输市场的概念
第二节 运输市场的类型
第三节 运输市场结构
第十二章 运输市场中的交易成本
第一节 交易成本概述
第二节 风险与不确定性
第三节 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
第四篇 运输与政府
第十三章 运输外部性的控制
第一节 控制运输外部性的政策选择
第二节 控制运输外部性的市场手段
第三节 控制运输外部性的其他政策手段
第三节 控制运输外部性的私人方式
第四节 优化运输外部性的复杂性
第十四章 运输管制
第一节 管制理论
第二节 运输管制概述
第三节几类运输管制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