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观经济学
7。错误。委托代理问题就源于道德风险
8。错误。出现道德风险的原因确实版是不完全信息,权但是信息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够被轻易消除,所以道德风险的主要解决办法还是通过机制设计,尽量减小道德风险。
9。错误。完全竞争的同质化假设说的就是所有产品一样。
10。正确。见定义
11。错误。代理人有私人信息。不是委托人
12。???劳动力也是资源的一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貌似有几种不缺,比如稀土。这个题看你老师上课的笔记吧。。。
13。错误。如果假设非同质化消费者,那么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不同。
14。正确。见定义
15。正确。吉芬是价格效应为负,低等品是收入效应为负。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恒为正,所以吉芬一定是低等,低等不一定吉芬
2. 微观经济学中什么是道德风险
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说白了就是损人利己的行为。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通常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
3. 微观经济学问题
1错误,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11错误,12错误,13错误,14正确,15错误 ,你可以看一下是否答案正确,我是尽量在做
4. 微观经济学一些名词
生产方面,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1907~)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两位邻居,一位是养蜂者,另一位是果农,两者互为依存。由于苹果花蜜的滋补,蜂群健壮成长,这是养蜂者得到的积极的外在效益;由于蜜蜂授粉,苹果生长好,坐果多,则是养蜂者提供给果农的外在效益。在消费方面,一幢具有美丽花园的房屋,或是一座粉刷一新的建筑物,都可以使四邻住户赏心悦目,并且还能增加四邻房屋的价值。这些修建费用全部由这家房主负担,但他们并没有从该建筑所产生的外在社会效益中得到补偿。目前西方经济学界仍认为征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征税的目的是使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提高到等于它的边际社会成本,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生产者意识到产品的全部社会成本以后,就会减少产量,从而改善资源的分配。政府用征收的税款来治理污染。治理的最适当的程度是使由于环境清洁所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社会成本。这意味着,消除污染应达到无害程度,而不是把污染完全清除掉。否则花费的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逆向选择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一般道德风险用委托代理机制研究,所以说代理冲突应该是道德风险的部分。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道德风险是代理人签订合约后采用隐藏行为,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损失。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客观存在的目标差异是代理冲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5. 微观经济学中什么是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并不抄等同于道德袭败坏。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
6. 信用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是什么
道德抄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7. 微观经济学逆向选择的定义
逆向选择是市场参与者有意隐匿私人信息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市场交易的双方--销售者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中的典型例子便是跳蚤市场,二手货的销售者往往要比消费者更了解物品质量的好坏,销售者对好的商品要价往往要高于劣质品,但是消费者在不清楚商品品质的情况下,由于害怕自己上当受骗的心理下,往往会选择价格更为便宜的商品,造成二手货市场里好的商品越来越少,坏的商品越来越多。这个理论也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论。
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发信息,即掌握信息的一方主动发布好的信息,比如延长商品的保修期,出示一些好商品的证明。然后也可以建立品牌效应,等等。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还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市场参与者有意隐匿私人行为的倾向或趋势。这方面的典型便是委托代理问题。在一个公司里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经理是公司的管理者,股东有时没法完全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有可能作出损害公司发展的行为。解决办法便是让经理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比如允许经理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或者在公司盈利是经理可以得到分红,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8. 一个微观经济学的问题,求详细解答
你对于逆向选择的理解范围太小~
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具有风险的人,购买了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肆无忌惮,生活中就不注意,所以住院几率就比一般人高~
9. 微观经济学的问题 55555
1-5:错对对错错
6-10:错对对错对
11-15:错错错错对
特别说明几题,方便楼主理解,
6.反例,如吉芬商品
9.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的,价格变化一般不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13.是为了防止商人囤积居奇,有意抬高物价
10. 经济学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含义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
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举例
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打假”问题,关键是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舍此可能越打越假。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 ,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