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牛奶咖啡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咖啡经济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31 12:24:30

1. 《牛奶咖啡管理学》和《牛奶可乐经济学》这两本书的书名好像,有谁知道这本书的区别么

第一抄个是中国人(履历还不错)写的,而第二个则是国外经济学教授写的。
书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第二个,也就是后者,太出名了吧。然后前者使用类似的名字可以有助于吸引眼球,甚至利用后者的名气来增加自身的销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他这两本书没有什么关系的,但看书名感觉会是同一个人写的,或者一个团队的人写的)。

你学管理,可以看看前者。
但后者,作为经济学的入门,甚至科普书,把很多比较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用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解释说明,个人觉得非常不错。

2. 求推荐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书,好理解的篇幅不多的那种,写读书报告用

牛奶咖啡经济学


3. 金融书籍

推荐你看彼得希夫的《美元为什么会崩溃》,貌似也叫《经济为什么会崩溃》,还有《牛奶咖啡经济学》

4. 牛奶咖啡经济学时谁的书籍

我只知道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作者是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5. 为什么《牛奶咖啡经济学里》引用到《国富论》里的一句话说: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不应当超过其生产成本。

长期均衡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比较基本的经济学假定:价格=成本。版
经济学中的成本,权内涵与平时我们谈的生产成本或工业成本是有差的,一般是指机会成本。里面还包含所有权益及负债的资金成本等。市场的机制,会引导资源向不同的行业部门进行配置,达到均衡条件价格=成本。
三言两语难以解释,想学的话,建议读一些经济学经典。

6. 牛奶咖啡经济学的书评是什么

牛奶咖啡经济学的书评如果您是一位经济学老师,我想这本书对你真的很有用处,因为它的例子紧密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可以活跃您课堂的气氛。如果您是位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大学生,它能让您更快体会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引领您入门。所以以上这两种人都推荐购买。毕竟从成本效益管来看,这书值得您购买。
可是如果您曾经学过经济学,而且成绩还不错,又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那么这本书对您来说有些浅,不推荐。

7. 读后感..

住在蛋糕里的天使》的读后感
我一口气读完了全部故事,脑子里真的一片空白,只存在着这个有点离奇、曲折的故事和故事中美丽得有点不可思议的男女主角!这真的就好像是一个梦,而我宁愿永远的停留在这个梦里。
捧着这本书,我仿佛闻到了栗子蛋糕的香味,尝到了关于爱的甜味。原来爱真的不光只有幸福这么简单啊!那种痛苦与等待,也许只有真正拥有过爱的人才会明白吧。
喜欢舒拉,喜欢她的温柔,善良,坚毅,勇敢。知道吗?每当我读到舒拉伤心地长叹“我只能唤醒你的鼻子,却唤不醒你的心”,读到她把自己的半颗心型的项链送给藏族女孩的时候,我是多么恨清树!我几乎要相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本来今天的心情十分不好,长大中遭遇的不顺利就像天气一般阴沉而冷漠。我本已放弃了许多曾经追求的东西,包括爱与未来!可在现在,我却突然又拾回了自己往日的活力,只因为那个永远不肯出售的栗子蛋糕。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到了西藏,我就一边保护脆弱而美丽的保护区,一边找清树。如果我找到了他,无论他变成怎样地道的藏民,无论他是否听得懂我的话,我都要告诉他,告诉他他的妈妈和舒拉无数的栗子蛋糕,告诉他阁楼窗台的香味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顾客却带不回她们的天使,告诉他妈妈破碎的心和舒拉撑得太累的心。也许这样做会伤害藏族姑娘,但是清树至少应该感应到妈妈和舒拉的呼唤,即使他听不懂。
主动与被动,只有一步之差!迈出这一步,我就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

《越长大越孤单》读后感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你纯真的眼睛哪去了?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保护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难道说,这改变是必然?”

在大人的眼里,他们还是纯真的一代,心无杂念,只是一群还未成熟还未长大的孩子。没有负担,不用担忧,不用烦恼,安心的过着自己单纯的日子,只有他们知道,自己已经长大,或者要慢慢学会长大,因为无论是谁,在父母的眼里终究是个孩子,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未必就是这样。

她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不明白很多事情,总是对很多时间抱着她所有的纯真,在她的世界里,充满的是童话般的幸福,即便是看电视剧或者是看小说,她都只喜欢看喜剧式的结尾,她想看到的无非是大团圆的结局。

但是,时间毕竟还是在悄悄流逝着,不管她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她终究还是走进了20出头的年纪。再也不能躲在爸妈的庇护下,再也不能耍赖,使小性子,再也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很多事情现在都必须她自己去面对,必须自己去努力,去完成。

小时候都在盼望长大,看着周围的阿姨姐姐们穿着好看的高跟鞋,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或者涂着好看的化妆品,她总是在羡慕,总是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和这些阿姨姐姐一样好看,她期盼着期盼着,期盼有一天她也能穿上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正常的上下班,不用再上学,不用再每天被爸妈叫着闹着起床。她也在幻想赶紧长大,可以离开爸妈的束缚,可以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她现在不会这么想了,她不想再长大,她希望自己还是那个孩子,还能躲在爸妈的庇护下,还能撒娇,还能耍赖,甚至还能上学,但是似乎一切都不能再如她想象的那样。她知道,她在害怕长大,害怕一个人的生活,害怕自己一个人,很孤单。

“多年以后,你回到我身边,不安全,充满了你疲倦的双眼。看着我,也告诉我,你是否,依然相信童话?

你曾对我说,每颗心都寂寞,每颗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触摸,但你的心,永远的燃烧着,永远的不会退缩。”

多年以后,还会像现在这般纯真吗?她不知道。她宁愿把这份纯真解释成为是一种内心的原则,不是单纯,不是傻,不是这个社会上他们说的任何一个不好的说法,只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只是她知道她不能再相信童话,长大了,很多事情也就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获得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她宁愿保留着这样的一个信念,尽自己的努力获得大美满的结局,或许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

时间在变,纯真的这一代,都在长大。她终于穿上了高跟鞋,终于穿上了花裙子,终于可以化着精致的妆容走在大街上。但是,同样的,她的身上也开始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需要她自己去努力,去负责。

年轻的一代,在成长的路上,终究是寂寞的,但是只要坚定信念,一切都会好。

8.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书笔记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这几年大行其道,2006年的《魔鬼经济学》,2007年的《货币战争》,今年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日常经济学》的作者罗斯?吉廷斯说,“经济学往往从飞机的角度看待经济,也就是从上往下鸟瞰,这样一来,经济制度的轮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栖居的人却变得如蝼蚁一般大小。”而上述的这些书不同,它们稳稳站在红尘万丈之中,用兴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现象,思索现象背后的原因,人的欲望、人的生存状态不再渺小如蝼蚁。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今年备受关注的一本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著有最畅销的中级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和行为》,他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而且不要长篇大论,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
因为对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欢迎的电影即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但是书不一样,如果预见到哪些产品更热门,卖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库存。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机票现卖价格更高,而演出门票现买却更便宜?
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价格并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事到临头才在售票口买票的,大多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
为什么“维多利亚的秘密”要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镶钻胸罩,虽说从来没人买过?
因为镶钻胸罩显然是个很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噱头,而且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镶钻,而钻石很容易回收,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明显。它改变了人们对送礼物该花多少钱的参照系,把“别人花了几百万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输到人们的意识里,于是,花几百美元买上一款高级胸罩就显得没那么荒谬了。
为什么男性立法者也赞成废除一夫多妻制呢?
很多人觉得一夫多妻制对女人不利、对男人来说倒是件好事。其实,对于一部分男士来说,一夫多妻制的确是有利的,但是,多妻制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供应量持续短缺,不少男人完全结不上婚,男人面临的压力更大,所以,禁止多妻制的法律实际上充当了一种限制恶性竞争的协议,以免男人过得太辛苦。
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是等值的现金?
经济学家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但是又不舍得买的东西。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卖四块钱,但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花生的生产成本虽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补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酒或者饮料也就越多。水虽然几乎没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满乐趣。作为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这种书让人读得真是高兴。别出手眼,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同一场美妙的智力探险,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个圈子也不绕,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如同高手,无招胜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飞叶,皆可伤人,何必非要倚天剑、屠龙刀?
洒家依葫芦画瓢,也举出两个故事来试试看。
第一,限塑令一出,为什么大超市积极响应,农贸市场的商贩却我行我素?是他们缺乏环保意识吗?
这不是素质问题,是成本收益对比问题。通过限塑令的实施,大超市不但可以节省下每年几十万元的的免费塑料袋,而且还可以从几毛钱一个的环保塑料袋、几元一个的无纺布袋中获取利润,同时还营造了环保的正面形象,当然积极得多。而农贸市场的多家商贩们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不能提供免费塑料袋的,可能就把顾客赶到隔壁那家菜摊去了。
第二,为什么买盗版书会有内疚感,而从网上在线收看、下载视频,大多数人完全不内疚?
首先,是书籍往往是个人作品。我们买盗版书侵害到了这个人的利益,一个具体的受害者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内疚感。而电影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我们就不太容易惭愧。而且,很多小众电影,在院线市场和碟片市场根本无法看到,因为这种电影的市场太小,商家无法从上映和出版碟片中获利。这种即使想花钱买正版也无处可买的无奈也冲淡了负疚感。
这样观察、分析身边的现象,着实很有趣。德谟克利特说,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我们没有德谟克利特那么伟大,能一生以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性为至大乐趣,但起码,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总是有意义的吧?积极地思考,总胜过浑浑噩噩,不是吗?
当然,如果你拒绝动这类脑筋,坚信只要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它的道理,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后见怪不怪,当然也是一种活法,也未为不可。
======================================================================

我是被”妙趣横生”四个字所吸引的,才读了这本书.刚开始读时,感觉到翻译文的弊病,文句不太流畅,还好有些有趣的故事弥补了它的缺陷,吸引我继续往下读.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是,产品设计的几何学应用.要是易拉罐矮一些,胖一点,能省下不少铝材料,但为什么厂家还是选了高一点的呢,由于存在错觉,消费者会觉得矮胖易拉罐装的饮料容量较小,而不愿购买.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卖,而可乐装在圆瓶子里卖?圆柱形瓶子要浪费一定的货架空间,但可乐要直接拿着喝,圆柱形物体更称手.机会成本,也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我们经常会作出一定的选择,而怎样的选择更划算呢,那就要衡量一下,选择的事情的价值是否比放弃的事情的价值大.时间成本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否值得你排长队去获得它,也启发了我们,那些事情是可以外包给别人干的.供求关系实践.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简单来说就是,酒水互为替代品,对一方的需求量的增多,将减少对另一方的需求量,而酒吧是靠卖酒赚钱的;而花生与酒水是互补商品,对一方的需求量的增多,将导致对另一方需求量的增多.经济生活中的折扣.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门槛是各式各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同时也要自己有条件去跃过这样的门槛,比如说要等足够长的时间.为什么许多超市(小镇上的也不例外)24小时营业?大多数顾客会选择最适合自己要求的商店,以后大多数时间也都到这间店买东西.这也就意味着商店有强烈的动机要成为尽量多顾客的第一选择,不惜24小时营业.为什么股票分析师很少推荐卖掉某家公司的股票?分析师除了分析股票之外,也要考虑其他分析师的判断,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做出跟其他分析师一样的推荐,更何况买进推荐,即可以讨好公司,又对一只股票未来的价格,并未提供有用的信息.回归平均.我们经常误以为,这是某种方法的绩效.新任领导一般是在环年景之后才上任的,这意味着,即便新任领导并不比原来的领导更出色,第二年的绩效也会好一些.为什么维罗利亚的秘密要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镶钻胸罩,虽说从来没人买过?但这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为什么人们在有了异性朋友之后,更容易找到另一个异性朋友?光看一个人的外表,很难判断他到底够不够好.一个有魅力的姑娘,对一个认识的男性给予这么亲密的关注,显然说明,这个男的没问题.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失调.对每一个有志于跻身顶尖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参加应试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但从总体上来看,花在这些复习上的大量时间和金钱其实也没什么用.争取被录取,这本质上是一场竞赛,而在这场竞赛中,不管人们竞争有多激烈,奖牌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没有免费的午餐.桌上要真摆着免费的午餐,总不会一直没人去吃吧.诸如此类的例子,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

9. 《牛奶咖啡管理学》的作者是谁这是本经济学的书,还是管理学的书啊

作者:何书军,这是一本管理学的书籍。国内经常使用kass文档管理软件对企业进行管理

10. 谁帮我推荐好书呀!!!

给你几部心理学方面的“

1、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0出版)

2. 心理学基础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06出版)

6.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03出版)

7. 职场潜伏心理学:全世界最权威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张超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0-01出版)

8.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凯文·霍根、邱宏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01出版)

9. 心理学与生活(原版影印美国AAA级心理学教材)(第17版) 理查德·格里格、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1出版)

10. 傻笑着读完心理学 李小洛、千日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9-04出版)

11. 怪诞心理学:揭秘不可思议的日常现象 理查德·怀斯曼、路本福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07出版)

12.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安·韦伯、王佳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出版)

13.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陈玲 新世界出版社 (2008-11出版)

14. 瞬间掌控人心:最实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熊丽丹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0-01出版)

15. 情绪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3出版)

16. 心理操纵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 尤文·韦伯、约翰·摩根、黄慧、曾君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03出版)

阅读全文

与牛奶咖啡经济学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