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clubgoods

经济学clubgoods

发布时间:2021-01-31 21:03:52

Ⅰ goods的意思

[东西]吧

Ⅱ 公共物品在公共经济学中的重要性(300字以上!)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公共物品也可以这样分类: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
公共服务产品就其整体而言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按照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属性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归类,可以把公共服务产品划分为私有私益、私有公益、公有私益、公有公益产品。显然,私有私益产品是纯粹的私益性物品,如市场上的肉、菜;而公有公益物品则是纯粹的公益性物品,如国防、社会治安。私有公益物品和公有私益物品,则是非纯粹的公益物品或不纯粹的私益物品。按照经济学分析的惯例,分别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可以低成本的排他)和公共池塘资源物品(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总称为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消费:
在准公共物品的消费中,存在一个“拥挤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该拥挤点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是零;而达到该点之后,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当达到容量的最大限制时,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俱乐部经济理论”对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进行了分析。该理论认为消费同一社区的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为同一俱乐部的“成员”,其中每个成员对于该俱乐部范围内的既定数量与质量的公共物品的消费效用都是其他成员消费该公共物品的函数。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俱乐部的任何成员在其消费公共物品时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它使用其他成员所负担的边际成本总额。
由于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购买方式异于私人物品,在自利原则驱使下,消费者总是希望不断地扩大公共物品的范围,以便免费或者少付费来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搭便车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对公共物品消费的一种福利“刚性”。这种福利刚性在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
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导致市场机制决定的公共物品供给量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先后出现庇古均衡、林达尔均衡、萨缪尔逊均衡和马斯格雷夫均衡等四种主要的公共物品均衡模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别于私人物品的帕累托最优要求个人边际替代率等于个人边际转换率,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优要求所有人的“公共”边际替代率总合等于边际转换率。
既然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要。但是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所有的公共物品,更不等于政府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的市场。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产方式来实现。前者包括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和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等三种情形,后者包括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资源服务等六种情形。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2)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的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3)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讨价钱。
(4)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再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希望能帮助你,谢谢

Ⅲ 经济学计入GDP的问题

1 我不知道 这个如何理解。如果是转移支出变投资 就算GDP
2 商品的最终价值才算入GDP 二手回转让之前已答经算过了 所以二手不计入
3 GDP是劳动创造的有价值的商品的最终价值 股票等虚拟财富不算
4 因为中国是土地政府所有,所谓的买地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转让所有权
不算GDP

购买地皮和发行股票都是产权的转移,没有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来.但地产商及股票发行商的佣金要记入GDP,因为是新增服务.

Ⅳ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这个是 Cobb Douglas函数,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她的性质

1. Y = [b/(a+b)]*[M/Py] = [b/(a+b)]*[656/2]

2. 收入弹性。。。
① X = [a/(a+b)]*[M/Px] = [a/(a+b)]*[656/8]
② 收入弹性的公式是:(d X / d M)* ( M / X )
根据这个公式算吧。。。打出来要吐血。。。

3. 加入,行使权利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把过程详细打出来真的会吐血啊。。。

再补充一点。。。

1. 你知道Lagraniam函数么??(不知道这个我拼对了没有)

max U=XaYb
s.t. x*Px + y*Py = M ==> 8x + 2y = 656
==> L = XaYb + θ(656 - 8x - 2y)

然后解出
X = [a/(a+b)]*[M/Px] = [a/(a+b)]*[656/8]
Y = [b/(a+b)]*[M/Py] = [b/(a+b)]*[656/2]

详细过程 一般在 中高级微观基金学 或者经济数学书上都应该可以找到的。。。
找 UMAX (Maximum Utility) 或者 Cobb Douglas Function 的章节
我现在在放假。。。没有带上书。。。所以真的没办法翻好页码告诉你。。。

2. 收入弹性
①根据 X = [a/(a+b)]*[M/Px],这是X的需求曲线方程
②对M求导(表达式,d X / d M)
③然后,(d X / d M)* ( M / X ) <--把②求导的导数和M=656,X = X的需求曲线方程带进去就可以了,会得到一个只有 a&b 的式子,就是弹性了。。。
弹性可能有其他的算法。。。
但是我什么都没带着。。。只记得这个公式。。。

3. 这个答案可能不对,我没有算。。。

方法,算这三项权利的效用,那个大就选哪个。 如果这三项权利的效用都比原来的效用小,那么就不加入这个club

效用你会吧。。。
就用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来表示就可以了
比如,原来的效用是 U=XaYb <==把 X Y的需求曲线方程 代入就可以得到
V = {{[a/(a+b)]*[656/8]}^a} * {{[b/(a+b)]*[M/Py] = [b/(a+b)]*[656/2]}^b} (注,^a 表示幂指数)
这个东西最好是在纸上写。。。看起来不会这么复杂。。。

加入这个Club以后,收入M = 656 - 176 = 480
所以,X Y的函数都变了。。。
①50%买X
X = [a/(a+b)]*[M/Px] = [a/(a+b)]*[480/4]
Y = [b/(a+b)]*[M/Py] = [b/(a+b)]*[480/2]
==> V = ...

②50%买Y
X = [a/(a+b)]*[M/Px] = [a/(a+b)]*[480/8]
Y = [b/(a+b)]*[M/Py] = [b/(a+b)]*[480/1]
==> V = ...

③75%买X和Y
X = [a/(a+b)]*[M/Px] = [a/(a+b)]*[480/6]
Y = [b/(a+b)]*[M/Py] = [b/(a+b)]*[480/1.5]
==> V = ...

然后比大小。。。
就有结论了~~

Ⅳ 西方经济学 谢谢了先!!!

公共物品是即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排他性是指物品需要支付费用才能使用的性质;竞用性是指一物品被一个人使用就能阻止他人使用的性质。公共物品通常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生产。常见的公共用品有国防。

下面是网络的解释: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分类
方法一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方法二
公共物品也可以这样分类: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纽约公共图书馆
a.公益物品。

博物馆
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3、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4、具有消费的强制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换句话说,公共物品不是自由竞争品,它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公共物品的这一性质,提醒人们必须注意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公共物品的废品、次品决不能流入社会,一旦流入社会,其危害性远远大于私人产品。公共物品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危害性也是明显的。公共物品生产供应过度,对社会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Ⅵ 经济学问题!十分感谢该大神!!!!

1.MUx=(1/2)[y^(1/2)]*a*x(-1/2) MUy==(1/2)[x^(1/2)]*a*y(-1/2)
MUx/MUy=8/py
8x+py*y=656
三式联立得对Y的需求曲线方程
或者这个是 Cobb Douglas函数,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她的性质
1. Y = [b/(a+b)]*[M/Py] = [b/(a+b)]*[656/2]

2. X = [a/(a+b)]*[M/Px] = [a/(a+b)]*[656/8]

知道方程了代入交叉弹性公式和收入弹性公式就求出了第二问。
当Py下降到1元时,在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收入增加了(2-1)×(Py=2元时的y)=?元,这是他愿意入会的最大代价。同理是另两种情况下他入会的最大代价。只要其中有大于176的最大代价,就入会。至于选哪个权利,就看效用。
比如,原来的效用是 U=XaYb <==把 X Y的需求曲线方程 代入就可以得到
V = {{[a/(a+b)]*[656/8]}^a} * {{[b/(a+b)]*[M/Py] = [b/(a+b)]*[656/2]}^b} (注,^a 表示幂指数)
这个东西最好是在纸上写。。。看起来不会这么复杂。。。

加入这个Club以后,收入M = 656 - 176 = 480
所以,X Y的函数都变了。。。
①50%买X
X = [a/(a+b)]*[M/Px] = [a/(a+b)]*[480/4]
Y = [b/(a+b)]*[M/Py] = [b/(a+b)]*[480/2]
==> V = ...

②50%买Y
X = [a/(a+b)]*[M/Px] = [a/(a+b)]*[480/8]
Y = [b/(a+b)]*[M/Py] = [b/(a+b)]*[480/1]
==> V = ...

③75%买X和Y
X = [a/(a+b)]*[M/Px] = [a/(a+b)]*[480/6]
Y = [b/(a+b)]*[M/Py] = [b/(a+b)]*[480/1.5]
==> V = ...

然后与原来效用比大小,要大于原来效用 ,然后在这里面再选效用最大的。
就有结论了~~

Ⅶ 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的计算题

解:
由效用函数U=XY可知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Y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X
消费者效用最大他均衡条件是MUx/Px=MUy/Py
所以有专Y/2=X/3即Y=2X/3
消费预算属线是Px*X+Py*Y=180
即2X+3Y=180
将Y=2X/3代入即得X=45,Y=30。

Ⅷ 什么是公共问题的定义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所以,确定是否是公共物品,关键就是看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分类有几种: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公共物品也可以这样分类: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另外也可以探讨一下,一般课本上讲,公共物品只有政府才能够提供,私人不提供。但根据平时的教学发现,私人也能提供公共物品的。关于这点我本人也很疑惑,也希望其他网友给予补充和探讨。
如果还没解决你的问题,可以加我网络HI账号。

Ⅸ 什么是俱乐部物品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

Ⅹ 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的资源配置 经济学资源配置 公共物品简答

一、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思路:先提出资源具有稀缺性这一假设,然后引出资源配置的定义,鉴于是简答题,一般12分左右,所以关于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可以简略回答) (1)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2)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
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3)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再存在,因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计划,即通过社会的统一计划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正是按照这一理论来实践的,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计划也曾经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②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产品、资源都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二、公共物品(定义包括其两个特性,分类,第三大点关于公共物品的消费可以简要作答)(1)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2)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公共物品也可以这样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3)公共物品的消费:
在准公共物品的消费中,存在一个“拥挤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该拥挤点之前,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是零;而达到该点之后,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当达到容量的最大限制时,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俱乐部经济理论”对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进行了分析。该理论认为消费同一社区的公共物品的消费者为同一俱乐部的“成员”,其中每个成员对于该俱乐部范围内的既定数量与质量的公共物品的消费效用都是其他成员消费该公共物品的函数。帕累托最优条件要求:俱乐部的任何成员在其消费公共物品时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它使用其他成员所负担的边际成本总额。由于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购买方式异于私人物品,在自利原则驱使下,消费者总是希望不断地扩大公共物品的范围,以便免费或者少付费来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搭便车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对公共物品消费的一种福利“刚性”。这种福利刚性在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
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导致市场机制决定的公共物品供给量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先后出现庇古均衡、林达尔均衡、萨缪尔逊均衡和马斯格雷夫均衡等四种主要的公共物品均衡模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别于私人物品的帕累托最优要求个人边际替代率等于个人边际转换率,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优要求所有人的“公共”边际替代率总合等于边际转换率。
既然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要。但是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所有的公共物品,更不等于政府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的市场。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产方式来实现。前者包括中央政府直接经营、地方政府直接经营和地方公共团体经营等三种情形,后者包括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政府参股、法律保护私人进入、社会资源服务等六种情形。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2)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的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3)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讨价钱。
(4)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再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clubgoods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