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魁奈人口经济学

魁奈人口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2-01 18:33:30

经济学说史综合练习题(二)

1-10:cbaabcddcb
二:见www.cpi.com.cn/3458456549865
三:内见www.gz16.com.cn/zcs/333456
四:容见www.ddl.net

⑵ 宏观经济学经历的五个阶段有何特点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第五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特点: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是决定其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⑶ 弗朗斯瓦·魁奈的研究理论

(一)关于财富的概念经济问题的研究是离不开财富的,因此对于财富的意义必须首先有明确的规定。魁奈对此也有很好的说明,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曾这样说:“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出卖价值的财物和有使用价值又有出卖价值的财富应该加以区别”。虽然财物和财富都必须有使用价值,但财物没有出卖价值,而财富则有出卖价值。因此一种财物要它成为财富,还要有一定的条件。在《谷物论》中说:“总之必须承认,土地生产物本身还不是财富,只有当它为人所必需和买卖时才是财富。因此,土地生产物只有在它能满足人的一定需要,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的情况下,才作为财富而且有高的价值”。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使产物具有出卖价值的根源。“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并不能由自己的劳动生产出满足自己所有欲望的财物。各人出卖自己的劳动生产物,以换取自己所缺乏的东西。就此所有的东西,都因为是买卖的对象,由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换而成为财富”。这些话表明一物必须有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使用价值,同时在有一定人口的情况下,各人分工生产。相互交换生产物来满足各自的需要,因而具有出卖价值、也就是交换价值时,才成为财富。
(二)人口、消费、需求、价格、价值的关系魁奈在分析经济问题时,特别重视消费和人口,以及在财物交换中“价格”的作用,并由此联系到价值的理论。在《人口论》中,魁奈说:“人是由于自己的消费而变得有益的”。又说:“消费是再生产的不可少的条件。但这二者之间是由一个共同的重要条件联系着,那就是价格”。在《谷物论》中则说:“土地之所以是财富,只因为土地生产物是满足人类的需要所必要,使这种财富成为财富的根源,实在就是需要。因此在有肥沃土地的王国,则人口愈多,它的财富亦愈多。”很显然,有人才有消费,才有需求,才有交换,才有价格,也才有价值问题。但另一方面,人必须依靠财富来维持其生存和生活,因此人口的增长,又以财富的增长为条件。所以在《人口论》中又说:“人口的增长完全决定于财富的增加,决定于劳动,人力和这些财富本身的使用方法”。并说:“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人们能取得财富,过富足的生活,安逸地作为所有主享有其劳动和精力获得的一切东西,他们就会在那里聚居,并不断地孳生。人们取得财富,必须依靠他们已有的财富,以及依靠别的财富使他们得到盈利。人们如果没有消费性的财富,就不可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居住”。在这里说明了财富有二大类,一类是消费性财富,用于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类,则是用于生产财富的财富,也就是生产资料。在魁奈对于财富问题的研究中,有几点很值得注意:1.对财富和货币有明确的区别;2.很重视把财富用于财富的生产;3.很注意把财富用于生产时的使用方法。
(三)关于货币的看法在魁奈之前,重商主义的思想家,都是把货币和财富等同起来。魁奈很明确地把货币财富和一般财富加以区别,而且指出重视货币的错误。在《人口论》中说:“货币是在交易时同一切种类的商品财产的售价等价的财富。货币或金银(它们可以作为货币)本身绝不是消费性财富,因为货币可以说只是贸易的工具”。并说:“贸易的好处,绝对不是在于从其他国家取得货币”。在《关于手工业劳动》中则说:“货币是货物贸易流通中的价值尺度”。又在《谷物论》中说:“决定国家财富多少的,并不是货币财富的多少。认为即使损害有利的贸易,也要禁止王国货币的流出,那不过是基于有害的偏见所产生的意见”。并进一步更明白他说:“对外贸易的利益,不在于货币财富的增加,一个国家从对外贸易所取得的财富的增加,并不在于货币财富的增加;因为某一个国家和外国所进行的对外贸易,总是这个国家对外国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来供给自己消费的需要”。如果不注意货币的增加,是否会造成货币不足,而引起经济上的困难呢?他在《关于手工业劳动》一文中说:“在具有财富的情况下,从来不会感到货币的不足,而永远可以补充它的不足”。魁奈这些说明,很明显是反驳重商主义过分重视货币的思想。
(四)对财富用于生产的重视重视人们维持生存和生活所必要的财富的增加,是魁奈经济思想的很重要的特点,也是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的很重要的区别之一。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魁奈非常重视把财富用于生产的重要性。他在《租地农场主论》中说:“可以认为,现在实行的政策是把农民的贫困,看作迫使农民劳动的必要刺激。没有人不知道,财富是发展农业的大原动力,要进行良好的耕作,必须要有很多的财富”。还说:“有一种想法,认为农业只要人力和劳动,但是耕作者如果不注意预付原本的安全和收入,就不能希望农业有很大的成功”。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把它作为经济管理的准则提出来说:“农村所需要吸收的,与其说是人力,毋宁说是财富。这是因为用在耕种上的财富愈多,就可以使从事耕种的人力愈少,耕作事业愈益繁荣,并取得愈来愈多的收入”。并说:“为了保护人民不受饥谨和外敌的侵袭,维持君主的光荣和权力以及国民的繁荣,对于国家来说最必需的财富,是耕种经营所必要的财富”。在很长的时期中,很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贫困看作迫使人们劳动以增加财富生产的动力,魁奈很早就已经注意到把财富用于生产,作为生产资料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当然魁奈并没有忽视劳动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他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曾说:“这个部族所居住的未开垦的土地,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它具有价值,因而这个部族占有的土地和产品必须靠劳动来保证。没有这个自然条件就完全不可能有作物和财富”。魁奈不仅没有把贫困看作驱使人去劳动以增加财富生产的动力,而且把它看作是造成国家衰亡的原因,他在《人口论》中说:“人象土地一样,贫瘠以后就会变得荒芜并失去一切价值。千百万人的贫困和千百万英亩土地的荒羌可以证明一个国家的衰亡”。这是一个很可注意的论点。
(五)使财富用于生产的具体措施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财富用于生产,以及使财富在生产上有比较好的效果,魁奈也提出一些措施。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特别提出两点:“必须避免使住民逃亡国外,因为他们会把财富携带到国外去”。和 “要使富裕的租地农场主的子弟永久地留在农村做农民。因为如果有什么困难而使他们离开农村,迁居到城市去,就会使他们把父辈用于耕种土地的财富,带到城市去”。不但要有较多的财富用于生产,而且要使它能够很好地使用,使用的方法就是实行大农经营。而要实行大农经营,避免小农经营,又必须使农村有充足的财富。魁奈在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虽然其中的有些论点,有它的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还是很值得注意。如他在《租地农场主论》中曾对如何研究农业作如下的论述:“应当从整个联系中来观察法国农业,否则就不可能对它获得清楚和完全的概念,并且很容易得出庸俗的论断”。“这些情况,如果不经过深刻和详细的研究是不可能知道的。对土地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条件,决定着农业的收获,所以为判断王国农业的现状,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耕种方法”。
(六)重农的思想以魁奈为中心聚集起来的一群关心经济问题的人,他们自命为“经济学家”,后来被人称为“重农学派”。虽然有人认为他们的理论中心并不是重农,而是自然秩序,但重农思想是魁奈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不可否认的,并且在重农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其他理论,也是事实。他在《谷物论》中这样说:“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正是农业供给着原材料,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给僧侣以什一税,给耕作者以利润。正是这种不断地再生产的财富,维持着王国其它一切的价级,给其它职工以活动力,发展商业,增强人口,活跃工业,因而维持国家的繁荣”。在《租地农场主论》中则说:“农业是君主的财宝,它的生产物都是眼睛看得见的”。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中还说:“只有农业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财富的来源,只有农业才能创立保卫财富所必需的武装力量”。这些都说明了魁奈对农业的重视。
(七)关于“纯产品”的理论与阶级的划分从魁奈关于农业的上述理论,得出只有农业能够生产出“纯产品”的理论。所谓纯产品就是财富的增加,也就是新生产出来的产物的价值,超过生产费用的馀额,也就是剩馀价值。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魁奈认为:“主权者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并依此来划分阶级,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即耕种土地而能生产出“纯产品”的人,归为生产阶级,也就是租地农场主阶级;其它阶级有:出租土地而以地租的形式把“纯产品”作为自己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从事工商业的不生产阶级。为了说明工商业者是不生产阶级,魁奈在《人口论》中说:“那些用自己的双手制造货物的人们并不创造财富,因为他们的劳动只是使这种货物的价值增加上支付给他们的工资数,而这些工资是从土地的产品中取得的。他们的劳动产品等于他们所需要的费用,结果财富毫不增加。因此只有化在土地上的劳动,其生产的产品价值超过费用,才创造财富或每年收入”。又在《谷物论》中说:“在工业制品的生产中,并没有财富的增加,因为在工业制品中价值的增加,不过是劳动者所消费掉的生活资料价格的增加。商人的大财产也只能从这个观点来加以考察。因此,在这里并不存在财富的增加”。因为有很多人不同意把工商业者看作是不生产阶级,魁奈曾写了一些文章加以说明,由于这些文章的主要意思基本相同,本《著作选》只选择了《关于工商业利益和所谓不生产阶级生产性的记录》。
李克洲认为,魁奈的经济思想,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为此,他提出如下的经济分析,供大家思考:魁奈时代的法国,农业中还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土地所有权和劳动所有权并存的封建社会性质的商品经济;而在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没有发展起来,还是由基于劳动所有权的小业主性质商品经济的生产经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农业中,除工资外,还存在“纯产品”(利润或地租);而在工商业中,就只存在工资,而不存在“纯产品”(利润或地租)。魁奈由于没有所有权决定价值的思想,因此他错误地认为,“纯产品”来自自然的恩惠。
(八)关于土地单一税的理论因为魁奈只把化在土地上的劳动,也就是从事农业的人看作是生产的,只有农业能生产出“纯产品”,因而主张只对土地的收入收税的土地单一税制。在《赋税论》中说:“关于赋税落在哪些对象身上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总是落在同一个原本上,因为总是靠土地收入来支付”。“把赋税的分配重新调整,采取负担较小的征税形式,绝对不向农业本身征税,而只是向农业提供的收入以及靠农业收入维持的各种工作征税,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切的税结果都是由土地收入负担的”。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说得更加明白:“租税应该对土地的纯产品征课,为了避免使征课税费用增加,妨碍商业,和不致于使每年有一部分财富被破坏,租税就不应对人们的工资和商品征课。同时也不应对租地农场主的财富征收,因为一个国家在农业上的预付,应当看作是不可动用的基金”。魁奈的这个论点虽然是不妥当的,可是对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曾经发生比较大的影响。如美国的亨利·乔治也主张土地单一税,并在他的《进步与贫困》(Progress and Poverty)一书中,承认是受重农学派的影响。但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魁奈主张土地单一税,是为了简化赋税的征收机构,节省征税费用,减少土地所有者的负担;来保持土地私有制,乔治则认为由于社会进步而提高的地租,应由单一税把它征收,以便进一步实行土地国有化。土地单一税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其结果也和魁奈所预期的相反,正如马克思在《剩馀价值理论》中所指出:“在重农学派本身得出的结论中,对土地所有权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变成了对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上的否定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肯定”。“全部赋税都转到地租上,换句话说,土地所有权部分地被没收了”。
(九)关于经济自由和自由贸易思想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者的魁奈具有代表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和自由贸易的思想。在《人口论》中说:“只有自由和私人利益才能使国家欣欣向荣”。根据魁奈的“纯产品”理论,虽然认为商业是不生产的,但却认为商业自由是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的。在《重要的考察》第五的注释中,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自由地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的第二十五条为:“必须维持商业的完全自由。因为最安全,最确实,对于国民和国家最有利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竞争的完全自由”。其中魁奈特别重视谷物输出的自由。他在《租地农场主论》中说:“我国谷物对外贩卖的自由,是复兴王国农业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谷物论》中并举出英国开展谷物自由贸易所取得的良好结果为例:“在英国只想耕种本国所要的生活资料时,常常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不得不购买外国的小麦。但是自从英国把小麦作为对外贸易的商品以来,耕种就大为增加,一年的好收获可以供给英国人五年的生活资料,而现在则是把小麦输出到缺乏小麦的国家”。魁奈认为不但商业上要自由,同时在生产上也要有自由,而且把自由和垄断加以对立。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的第十二条说:“任何人都有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收获,根据对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能力和对土地的性质最合宜的产品,在田地里耕种的自由。对于耕种土地的垄断,因为要伤害国民一般收入,绝对不应该助长它”。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由放任,无拘无束的自由竞争,工业摆脱国家的任何干涉,取消垄断等等,是“把资产阶级社会从建立在封建社会废墟上的君主专制下解放出来”,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所迫切要求的。

⑷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分别是谁呢,或集大成者

微观经济学创始人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微观经济学创始人为法国的魁奈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4)魁奈人口经济学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⑸ 宏观经济学三个经济学家命名了低中高三个东西是啥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 ,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二十世纪
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供参考。

⑹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了什么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6)魁奈人口经济学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发展史

1、产生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2、发展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

特别是自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不承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承认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⑺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政策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财政政策,另一个就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变动税回收答和支出一边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只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而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及中央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
我觉得首先要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通论》,再去读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名著。
从目前来看,我觉得世界经济不好说,当我们可以借用我们国家目前的政策来看,第一就是我们国家已经连续五次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强货币的流动性这属于货币政策,第二就是4万亿的大手笔投资,同时运用政策以扩大内需,这属于财政政策。

阅读全文

与魁奈人口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