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开大学经济学832考研难度大不大
自2017年开始改革,南开大学大部分经济类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部分理论经济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831经济学基础(政经、微、宏观)”,涉及到政治经济学。
另外,金融学院从2017年开始,金融学、保险学等专业初试考试科目改为“83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及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计量经济学,占30分。鉴于绝大部分学员考的是“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南开大学的复试非常的公正,公平,据说经常有教育部的人过来察看复试现场,打算推广到全国去。南开大学实行的是“体检式”复试方法,就是和体检一样,你拿着体检表,可以选择去眼科、内科、身高、肺活量等等去体检,顺序是你自己选择的。每个部分基本上是3-5个老师面试,老师当面打分,所以基本上很少有机会暗箱操作,而且你要打通关系的话,就要同时打通所有的老师,这是不太可能的。复试完的第二天就公布成绩,包括初试、复试、排名、公费或者自费等等,一目了然,效率相当的高。一般名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表现好的能提前几名,表现差的也就退后几名。
Ⅱ 中央财经大学考研620经济学基础难吗
这大学名气在这呢,考研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加油!
Ⅲ 请问央财620月801有区别吗哪个难考620的都有什么专业拜谢大神
中央财经大学的620经济学基础和801经济学,指定书目没有差别,都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逢专连聚的政治经济学两属门课程。
其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经济学所用版本的不同,命题组不同。如2012年考研,620用的是2007年第四版,801用2011年第五版。
考620的,是行政管理专业。这个专业不考数学。
Ⅳ 自学金融难度有多大我一点基础都没有,但是我又想达到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水平.
我是学金融的,我的课表——(数学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基础经济学类)马克思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与理论、金融交易与模型(实际操作)。(相关课)会计学原理、保险学、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财务(其实就是老外把会计学再讲一遍),后面还有中级宏观、中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微观。
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Excel和MATLAB很重要,其他的就差不多了,这是本科的内容,研究生和博士的暂时就不列了。
以上,请按顺序来。如果没有系统的教学,想达到专业水平确实很难。
Ⅳ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难不难
不难。我是经济双学位的,我们的经济学基础(也就是第一学期的经济学基础课程版)就是曼权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它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关键在于给你进入经济学打好基础,都是一些常识性的经济知识,适合于零基础的人学习。你知道美国人的数学与中国人相比实在很差,所以上面的数学知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小学初中常见的应用题,只是有一些经济学专用名词加进去而已。另外,你要学习的话,网上都可以找到这本书的答案的。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Ⅵ 经济学基础
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
学习经济学并一定能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不学经济学,命运却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Ⅶ 801经济学和602经济学基础有什么差别知道的同学麻烦进来
602比801要简单一些 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原话 不管怎么样把西经书看好 政经课后习题背好久可以了
Ⅷ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620经济学基础考的西方经济学是宏观还是微观
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考研考前注意事项:
要注意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与想要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招生情况,了解以往该校该专业的招生名额,大概的录取分数等等。
要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考试内容和具体范围。登入想要报考的学校的网站,就能找到想报考的专业的具体要求,然后寻找相关书籍开始学习和复习。
注意要决定好要考的外语是哪门,同时不要忽略政治,因为很多学校的招生要求里还会划出了各科的达标分数线,如果有一门没达到,即使总分达到了也是属于没过的。有的学校有点专业的外语除了英语还可以选择德语、法语、日语和俄语卷子,尽量选择于自己优势最大的科目。
最好了解该校还专业的出题偏好,最好要找找有成功考上自己想报考的学校与专业的学长学姐,询问一些经验或者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可以,最后能找找该校以前几年的出的该专业的卷子和一些笔记,了解一下该专业老师。
Ⅸ 管理经济学难不难
1,经济学比数学还数学? 把经济学神秘化.
2,经济学是骗人的东西? 把经济学庸俗化了.
请看我的回答:
1, 经济学不是经济管理学。经济管理学只是经济学分支学科。
2,实干家与经济学家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成员。
相比而言经济学家难度要大些了。简单举例:在路边练个摊儿也可以成为实干家,而经济学家首先要严谨治学。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惊世骇俗的成果来,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甘当人梯,或者至少证明某路不通,他们是了不起的普通人。我们不能因为国内的某些家而鄙视一群人。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就算了不起的一个。
在1958年出版的《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一书中,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一个多星期前辞世,享年97岁)将美国穷人所遭受的公共污秽(public squalor),与他们那个新兴消费社会其他人新近享有的富足进行了对比。他写道:“开着桃木内饰、配备空调、动力转向和刹车功能的汽车出游的家庭,穿过了坑坑洼洼、垃圾遍地的城市。”今天我们中国这样的所谓新经济旧丑陋现象不也然存在?
3,公司更不能代替经济研究。耶鲁大学校长前些时候这样说:企业管理有些类军事化,而大学和研究机构更多需要说服和思考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想象。
4,怎样学习经济学?
首先看看什么是经济学?
这个问题有很多版本,但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所谓经济,就是购买成本和出售价格的关系。没办法,就这么多!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率地用最小的购买成本获得最大的出售价格。
当前的诺贝尔获奖经济学家都通过创建某种数学模型来阐释获利本质。
不要提到数学就异样的感觉:可以先抛开不管,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某种价值交换的诀窍,就如同发现了树上的果子,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那个数学的梯子。前提是那个果子是否足以具备想象力和吸引力。
请看经济学和分支学科:
如果要研究纯粹的经济学那就先学哲学或具备哲学思考能力。
分支学科: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技术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
生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
旅游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
教育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工业技术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
国际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有点眼花了,千万不要忘记经济学的研究根本: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率地用最小的购买成本获得最大的出售价格。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创造个经济学分支。如果再建立个数学模型什么的,就可以与经济学巨擘并驾齐驱!努力啊!当代中国青年。
参考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经济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你肯定会发现自己的目标。
中国经济学通向诺贝尔奖之路
http://sinology.cn/Article/Class2/Class44/200409/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