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简答题,国际经济学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试述与绝对优势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表明,一国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这里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是说生产技术优势,或者说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
绝对优势是绝对的比较,比较优势是相对的比较。如果一国所有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超过另一国,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该国就不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该国仍然可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即相对生产技术最高)的产品。
❷ 国际经济学 比较优势一道题目
其实两个说的是一回事。这里的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就是指的a(LC)与a(LW)与a*(LC)与a*(LW)之比。内课本中应该容解释了“多种商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工资也就是在这里引入的,因为有多种商品所以工资率就不能简单的标示为2种商品生产率之比,而引入了货币单位用于衡量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工资,这里把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简化成一回事了)。%D%A“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其部门相对于其它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还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说的通俗点,就是虽然本国的a商品劳动生产率低,没有绝对优势,但是a商品的工人需要的成本(因为假设成劳动的单一要素,成本=工资)也低,所以生产率与工资之比低的话,本国在a商品上则具有比较优势。%D%AP.S 这个比例为什么会低呢,我认为,是课本中假设了,劳动力就业充分以及劳动力可以在各个行业中自由流动这两点引起的。
❸ 国际经济学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共同点:
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❹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问题:如果美国一小时生产4单位布小麦和2单位,英国生产2单位小麦和1单位布,我知
有的。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内其他国容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所以,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布,英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小麦。
因为美国生产1个单位的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个单位布,英国生产1个单位的小麦的机会成本是0.5个单位布,所以应该生产小麦,美国生产布。
❺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论有何意义
根据其抄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❻ 国际经济学中关于比较优势的问题
这个图表示的是A和B 两个国家生产X Y 产品的数量,即一单位时间里A能生产版8单位的X 和4单位的Y。同理权可以知道B国家的生产情况。
关于绝对优势是一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同样产品数量总是大于另外一个国家。所以根据你给的图可以知道,A国家在X和Y产品都具有优势,即相同时间下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A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这样的话,A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优势,是不是A就可以不需要贸易了?接下来,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可以通过贸易使两方都获利。
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拿你图中的数据来举个例子。A国家一单位时间生产8单位X,也可以生产4单位的Y。那就可以说在A国家,生产一单位的Y的时间可以生产2单位的X,即Y=2X。同理在B国家是Y=4X。这样来看,A国家在Y上有比较优势,而B国家在X上有比较优势。即A国家专门生产Y,拿到B国家去换取X产品(B国家生产X的成本相对较小,A国家生产的Y可以在B国家换到更多的X),从未使两国国家的效用都得到提高。
❼ 国际经济学绝对优势相对优势alx和ax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共同点:
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❽ “跨时比较优势” 是什么意思(国际经济学)
判问健?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经济学关于跨时比较优势的观点,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
❾ 国际经济学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国际经济学,我觉得他的优势就是他可以学到一些国外的一些运行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对比中西方的差距。
❿ 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解答
本国在生产衣服上有比较优势,外国在生产食物上有比较优势。
例:本国全部生回产衣服答,共有1单位衣服,外国全部生产食物,共有4单位食物,本国用衣服交换外国食物。
在本国,衣服和食物的比是4/3,所以交换的比例应大于4/3,在外国,衣服和食物的比例是2/1,所以交换的比例应小于2/1.现在假设交换比例为1.5,这样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本国用一单位的衣服换取外国1.5单位的食物,获利为1.5*6-8=1单位的劳动
外国用1.5单位的食物换取本国1单位的衣服,获利为1*4+2.5*2-8=1单位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