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济学中p,i,q的含义
p(price)是价格,q(quantity)是商抄品数量,有时也用x表示商品X的数量,而用△x表示商品x数量的变化量。你说的三角p应该是△p吧,表示价格的变化量,其它类似,既△q表示商品数量的变化量。TP,AP,MP分别表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等。U一般用来表示效用,加下标为了区分不同商品的效用或同一种商品不同数量带来的效用。你打出来的符号很不规范,不能一一作答。例如q=alak贝塔,这个看不懂,估计是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表示上标),L,K分别表示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经济中的符号很多都是根据英文含义来的,都有一定的意义,建议你不妨找一本书后附有对照表的书看看
㈡ 经济学中的投资i怎么理解
简单点说:
假设银行存款都可以借贷出去,就用i=s代表投资的供给;
考虑到借贷人的意愿,i=e-dr代表投资的需求。
在一个i-r坐标系画出这两条线,交点代表均衡点。
PS:可以改造这些函数,以适应不同的经济体模型。
只是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㈢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列举如下:
P:价格 Q:数量 D:需求 S:供给 E:均衡(或期望) e: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U:效用 TU:总效用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 TR:总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产者剩余 MP:边际产品 VMP:边际产品价值
MRP:边际收益产品 MFC:边际要素成本 r:利率
㈣ 宏观经济学中的i=s问题
投资等于储蓄是推理出来的
首先Y=C+I+G+NX
投资等于储蓄假设前提是NX=0
即没有专进出口。
然后私人储蓄等于可支配属收入减去支出。设私人储蓄为S1。S1=(Y-T)-C
而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加公共储蓄。社公共储蓄为S2
所以S=S1+S2
S2=T-G
所以S=(Y-T)-C+T-G此时代入Y=C+I+G+NX
得到S=(C+I+G-T)-C+T-G等到S=I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㈤ 西方经济学中l代表什么
西方经济学中l一般代表投资,其他的:C代表消费,G代表政府购买,NX代表进出口,M代表收入,W代表工资等等。
㈥ 经济学中的i表示什么意思 比如i等于s(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i大于s(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I代表投资 S代表储蓄,在两部门(居民和企业)经济中,总需求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供给是全部劳务和产品的总和,也即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来表示即为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即为居民的收入总和,居民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因此:
总需求AD=C+I 总供给AS=C+S 总需求=总供给时即C+I=Y=C+S I=S
因此,两部门国民经济均衡的具体表现:投资=储蓄
I=S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当S<I时,说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供给不足,这时在国民经济中容易导致超前消费,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当S>I时,说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供给过剩,这时在国民经济中容易导致物价下降,产品滞销,企业开工不足和设备闲置,出现失业;所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S=I,这时才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在国民收入均衡中,储蓄可以看作是经济中一部分货币的暂时离开,对国民收入具有收缩作用,是漏出因素。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能使国民收入扩张,是注入因素。如果注入小于漏出,国民收入收缩;注入大于漏出,国民收入扩张;注入等于漏出,国民收入实现均衡。
㈦ 宏观经济学中的Y,I,C,G,S,D,X全称及意义
Y: Yield、国民收入、抄国民产出或GDP等袭
I: Investment、也可用于国民收入或消费价格指数等
C: Consumption、消费
G: Government purchases、政府购买支出
S: Saving、储蓄
D:Demand shock、需求
X:export、出口
㈧ 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函数:i=e-dr其中e和d分别代表什么
e是自主投资,d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
在国际上,独立投资是指不受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现有经济条件限制的投资。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的发明是导致自主投资的主要因素。由社会、政治和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也被认为是自我导向投资。例如,美国在19世纪对西部铁路的投资是自主的。
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发明投入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我国鼓励这种投资,但必须纳入国家计划并予以批准。
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增长之和。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比较关系决定的。
(8)经济学的i扩展阅读:
函数:i= i(r)
1、线性形式: i = e – d r(e=自主投资r=利率(实际利率) )
2、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或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d=△i/△r 是指利率上升(下降)一个百分点引起投资减少(增加)的数量。
3、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例如:名义利率=10%,通胀率=5%, 则实际利率=5%。
名义利率:根据名义价值计算的一项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实际利率:根据实际价值计算的一项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4、投资需求曲线又叫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是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引伸出来的。
㈨ 在宏观经济学lm曲线中i和h分别表示什么
^LM方程:M/P0=kY+m0^(-l)r
k为边际持币倾向,l为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
其中i即是r,代表利率;h可能代表k、l等。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