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坏蛋经济学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假如有穷人经济学、富人经济学的话,那么,也就应当有好人经济学、坏蛋经济学。我平时喜欢读一些经济学类的书,发现还没有人对坏蛋经济学作专述专论,或者说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全盘接收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极少创新。如果有大学愿意给学生开设一门坏蛋经济学课,又能够给我一年备课时间,我愿意将手头收集的古今中外坏蛋经济学方面的材料稍加整理,尝试开讲100课时。
最新的材料是3月25日《上海证券报》一篇文章。作者说:“谈及通货膨胀,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是有益的,有人甚至指出高通胀的两大好处:一是,价格水平上升有望减低实际工资,从而变相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二是,可以减少债务,以美国为例,1946年美国国债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2%,然而经过之后十年平均通胀4%的蚕食后,国债水平大减一半。
较早的材料是中国人民银行编著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有一小节:“劫贫济富”的通货膨胀。书中写道:“发生通货膨胀时,从表面上看,似乎大家手里的钱都在贬值,谁也不比别人更吃亏,但实际上,通货膨胀总是‘劫贫济富’的。让我们回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1923年,德国街头的一些儿童在用大捆大捆的纸币马克玩堆积木的游戏;一位妇人用手推车载着满满一车的马克,一个小偷趁她不注意,掀翻那一车纸币,推着手推车狂奔而逃;一位家庭主妇正在煮饭,她宁愿不去买煤,而是烧那些用来买煤的纸币……此时的德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马克年初能换2.38美元,而到夏天的时候,1美元能换4万亿马克!纸币马克几乎一文不值,早上能买一栋房子的钱,傍晚只能买一个面包。德国人民正在经历着痛苦的梦魇。工人、教师、职工首当其冲。他们每到领工资的时候都要先活动活动手脚,因为他们必须在拿到薪水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商店,购买面包和黄油。跑得稍微慢一点,面包和黄油的价格就会上涨一大截。上了年纪的工人发现,他攒了一辈子用来养家糊口的银行存款,顷刻间化为乌有;人们在银行前排起长龙提取存款,然而拿到手的是已经贬值的纸币。工人们在绝望中只好不停地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农民生产的小麦等农产品虽然也涨价,却不及生产资料等工业品价格涨得快,生活也是每况愈下。然而,当穷人们在悲观、绝望中呻吟的时候,一些手里掌握着房子等不动产的富人却大发横财,他们发现自己房子的价格在一夜之间翻了成百上千倍!大发横财的还有一些通货膨胀之前靠低利息从政府获得大笔贷款的企业资本家们,他们发现原来的巨额负债现在只要拔下一根汗毛就可以偿还。更有一些黑心的富有商人趁火打劫,囤积食品等物资,加剧物价上涨,见机抛售,获取暴利。”“德国人民所经历的这场灾难告诉我们,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总是‘劫贫济富’,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剧烈动荡。各国政府都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币值稳定,维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而维持币值稳定的使命最终落在了中央银行的身上。”(书中的各国政府应当不包括美国政府)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凡是通胀,无论是温和的还是恶性的,仅仅是程度不同,其实质完全是一样的。去年买一套房子的钱,今年只能买半套了,房价上涨100%,虽然比一夜之间上涨100%好一些,中间差了364天,你说这是温和通胀,对老百姓来说,难道不是同样的钱缩水一半吗?凡是鼓吹“通胀有利论”的经济学家,一定都是无师自通学好了坏蛋经济学这门课。我们研究坏蛋经济学,目的是以毒攻毒,让那些坏蛋经济学在中国没有市场。
Ⅱ 例举一些经济学小现象,并分析原因
下面的一篇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从猪肉涨价现象”谈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成本
07年的中国夏天是个不平静的夏天,洪水、城市缺生活用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及最近的猪肉涨价。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那么我们就从最近的猪肉涨价谈起,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快20年了已经步入年轻时代,而这个时代意味着黄金时代的开始。亿万从土地出来的农民工为了解决生存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到了城市、到了工业园,为世界的“中国制造”作出了他们的贡献。而这样一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骤然减少,留下一样“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农村传统农业经济的饲养牲畜来说,只能解决他们的需要。而中国农业产业链的不健全导致了农民不愿去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能和外出劳务带来的多,机会成本决定了他们不能去做亏本或效益差的工作。
猪肉涨价的现象说明了,中国的农民已经会为自己的生存去算成本(饲料的涨价,种猪的涨价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青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土地成本的上涨等等),让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那就是生存权。而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阶层也在为猪肉涨价而烦恼,因为猪肉涨价对于靠薪水吃饭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存成本。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们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到为解决吃的问题占了整个家庭的收支很大比例时,这个家庭的生存质量就低。
两百年前凯恩斯的思想让英国的自由经济发展并推动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从中我们知道了市场的重要性,知道了选择,“无形的手”。当兰州人民在争论一碗牛肉面的限价,当苏州人民为了生活用水花去很大支出时,我们发现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不健全导致这一切影响民生问题的层出不穷时,我们需要面对什么?
现在的中国提倡和谐社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解决就是人民的生存权问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明白经济链条的连动效应,缩小贫富差距和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字值得研究,看字形就知道口旁是个禾,那就是吃的问题。更深了讲,平衡关系,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供需关系。
不管是生存在农村的老百姓,还是生存在城市的老百姓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成本计算着,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好事的出现,我们不能去抑制它的发展,只能去思考,只能去引导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Ⅲ 超爆魔鬼经济学怎么样
文/落潇 经济学,人群中十个人有九个人都会说,知道,喜欢。那么《超爆魔鬼经济学》中的观点,估计知之甚少。如果不信,可以依照书中的题目,测试一下你的“魔鬼指数”,相信结论就是:我们的思维总是那么的传统,即使90后的朋友已在穿着上标新立异。 在书中,你将会发现,史蒂文带来的观点是那么的匪夷所思,是那么的不近人情,是那么无情的敲打人的直觉。就拿我们高考的必考题,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但史蒂文却从另一个角度,用确凿的证据和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如果将二氧化碳翻倍,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效益。再比如我们常常所说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绝对的真理,绝对的正确,绝对的让人意识到:这哥们儿够酷。其实不然,史蒂文通过统计各种真实的数据却道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酒后步行比酒后开车更危险。更为让人吃惊的是,电视、网络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丰功伟绩,却带来了难以置信的犯罪率的升高,原因就是全球化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的渣滓---暴力的传播,而印度女性地位的提高归功于印度电视的普及,而美国罪犯的增加也得力于网络的优势。 当牛顿从树上落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从此牛顿从幕后走到人前,因为我们知道日常的小事都能用物理来解释。恰恰是我们思维的正统,使得我们开始认为物理能够解决几乎所有的东西,从而放弃了自己思想的独立性,当《超爆魔鬼经济学》带来了这么多炫目的不可思议的问题时,我能感到的唯有吃惊。更有甚者,在书的最后,还提到了作者对妓女的探讨。读过之后,我瞠目结舌,一句粗气都不敢喘,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妓女和百货商店圣诞老人何其相似,也想不通皮条客和房地站经纪人的身份又是如出一辙,更别说让别人也来看看此书,这也许恰恰说明我们真的太传统。 看过此书,我不再认为二氧化碳的传统论调,也更加相信全球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互利互通有无,自己的心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另类想法。当然这本书的观点,我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正如专家梁小民在推荐所说:这是一本引导思维的书。平铺直叙我们不难排斥,但匪夷所思正是我们读者的软肋,作者的手法极其巧妙,另类的观点渲染着整本书的色彩,勾引了读者的猎奇心。
Ⅳ 《超爆魔鬼经济学》向我们阐述了怎样的经济理论急急急
最大启示:
1)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生,由于特定的教育体制,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缺乏.很多学生只会背诵课本上和老师传授的知识,极度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而这一点正是科研上的大忌.要想在科研上做出突破前人的成果,在学术上做出一定的成就,我们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对现有的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
2)"不走寻常路".即以打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的方式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固定模式,在解决人类遭遇的诸如温室效应,飓风等问题时,遇到了不可跨越的障碍.这时,我们必须放开视野,努力尝试各种非常规的,不寻常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3)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毫无疑问,作者的叙事风格是平易近人,并且幽默风趣的.但作者对待经济学科的态度,却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几乎文中提到的每个案例,得到的每个结论,都是作者在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之后得到的.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我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须恪守的原则.
4)学会利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除了供需法则,可能就是成本--收益法则了.人们在即将开始任何行为时,都会衡量该行为的收益和成本.如果一项计划的成本太大,而且过程繁琐复杂,那么
Ⅳ 为什么经济学经常能给人震撼的感觉呢
我刚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被震撼到的感觉,看世界的角度为之一变。
那经济学的视角和我们的日常视角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经济学经常能给人震撼的感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的日常视角,是亿万年进化而来的直觉。直觉本来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是大自然最宝贵的馈赠,是一个帮助我们高效地趋利避害的反应系统。
但是请注意,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的生存处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熟人的群居生活,变成了陌生人的大规模协作。
那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也就大不一样了,在这个新环境下,如果我们再通过直觉看问题,不仅看不到事实真相,也得不出有效的策略,更没法做到趋利避害。这个时候经济学就来了,那经济学是干嘛的?
经济学本质上就是要总结这种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社会的运行规律。之所以经济学上的很多结论经常让我们大跌眼镜,就是因为它往往和我们的直觉相反。
这么说有点抽象,还是来举两个例子。
在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对所谓“行业暴利黑幕”的揭露:某某行业,商品的进货价低得惊人,而销售价则非常之高,所以利润高得惊人,简直就是暴利。
比如眼镜行业,就经常遭到这样的指责,据说高档国产眼镜片的利润在95%以上。如果是真的,那确实要算暴利了。
再比如说钢琴,有人就告诉我,一架钢琴的进货价不超过一万,但是卖给你要好几万,几倍的利润,这是不是也是暴利呢?
可是如果你反过来想想,如果卖眼镜、卖钢琴那么挣钱,为什么眼镜店、钢琴店也会倒闭呢?
我们罗辑思维节目的策划人李子?D告诉我,他家附近就有个眼镜店,最近因为生意不景气,就把半边店面租给别人卖服装了。95%的暴利,怎么还会不景气呢?应该是数钱数到手软啊。
其实稍微算算账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有的商品,比如钢琴,单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一年也许只能卖出去几台。而有的商品,比如矿泉水,单品利润率很低,但是每天都在大量走货,总体算下来,其实没准比卖钢琴赚的要多得多。
你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从直觉出发,那看到的就是“销售利润”,就是“售价”减去“进价”的利润。
但是,如果把视角提升到整个社会的高度,我们就不仅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还要从做生意的人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从买卖人的角度算账,是另一种利润,叫“投资利润”:也就是他投进一笔钱去,一定时间后(比如一年之后),到底能挣回多少钱。
不同行业的销售速度大不一样:有的行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销售频次低,单笔销售利润惊人;有的行业,天天都有买卖,忙得不可开交,资金快速周转,虽然销售利润率很低,但总体核算下来,大家其实赚的钱差不多。
换句话说,不同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有很大差异,但各个行业的投资利润率其实相差不大。
有人说不对啊,有的行业分明就是很赚钱的,比如说游戏行业。
有新闻报道,某款游戏一天就能赚将近一个亿。确实有这样的明星游戏,但是如果你说游戏行业都非常赚钱,这就是咱们直觉的偏差了。
实际上,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电子游戏行业整体仍然是亏损的,大量游戏公司投资下去,实际上是血本无归的。
你看,直觉和事实的差距有多大。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请问商家在媒体上做广告,广告费到底是谁出的?
直觉的答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费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当然是消费者出的了。如果你这么理解问题,那就很可能得出两个推论。
第一,如果企业不花这么多钱做广告,自然也就节约了成本,那产品的价格就可以低一点。或者把钱花在产品本身上,增加研发经费,多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不是更好吗?
你还别说,真就有人认真讨论过,让政府出面限制或者取消广告。他们认为,广告是市场竞争造成的一种浪费。
如果你接受这个观点,广告是浪费,那第二个推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你想,某明星只是在电视广告中举着饮料瓶扭扭屁股,呲牙笑笑,就拿走几百万几千万的广告费。而买饮料的消费者,每买一瓶饮料,就要交给那个明星一些钱。明星都那么有钱了,消费者还要补贴他们,说得不好听,这完全是一个“劫贫济富”的邪恶过程啊。
你看,从一个认知出发,居然我们推导出了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分明是有问题的。
后来经济学家知道了,上面这种论证是错误的。
在市场中,广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虽然从财务上看,所有的广告费用都由最终消费者承担,但好的广告其实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这种说法肯定和许多人的常识,或者说直觉冲突,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
广告的作用是推销,扩大销售量,那在不同的销售量下,商家愿意给出的价格是一样的吗?
比如说,卖一种产品,一年卖一万个,企业定价是每个10块钱。如果你问企业老板,假设我有办法让你一年卖1000万个产品,你愿意降低定价吗?
所有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效应叫“规模效应”。能卖1000万个,算到每个产品里,各个方面的成本都在剧烈下降,那卖给消费者的定价当然就可以大幅度便宜下来,增加竞争力。
那谁能让一个商品从一年卖一万个,变成一年卖1000万个呢?
答案就是广告。
对,虽然直觉上,广告费是消费者出的。但是所有做了成功广告的商家,产品销量急剧扩大,通常都会带来价格的下降。所以,广告费的本质是啥?
是广告创造了规模效应,这个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由商家、消费者和广告媒体三家瓜分。
这就回到了市场的一个基本原理:没有创造价值的环节,在市场中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反过来说,只要在自由市场中长期存在的东西,就一定创造了价值,而不是制造了浪费。
那你可能会说,刚才说的是广告成功的情况,但是商家做广告,不见得会成功。如果商家做广告失败了,那广告费是不是就转嫁给消费者了呢?
这更不可能啊,广告失败,销售量没有增加,企业家只好自己承担广告费,这叫“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他怎么还能有胆子涨价,让消费者承担广告费呢?这是商业上的自杀。
你看,学经济学的乐趣就在这里——它让你时刻反省自己的本能反应,让你换一个角度来看周边事物,在云开雾散的那一刻,你会更接近世界的本来面目。
Ⅵ 经济学家进
1:虽然那一个人偷走了杰克的棒球手套,但是,如果他被抓捕了,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更内大,所以,这容个人可能输了。这是一个关于法律经济学的成本问题。
2:我们得看做一件事情的投入和产出的比较。
3:不知道(你用的是哪本书啊???)
Ⅶ 请教一个经济学中的低级问题(我原来是学理工的)。关于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等。
市场经济最核心问题的就是交换的问题。经济危机就是不同产品生产失衡引起的。当一种产品生产太多时,别人生产的其它产品不足以交换这种产品时或不需要交换这种产品时,就产生了危机。举个例子,比如生产大米和生产猪肉,假如整个社会就只有这两种商品。生产大米的人今年想多吃猪肉,于是他就加大生产量,期望去交换更多的猪肉,但同期生产猪肉的人没有生产足够的猪肉可以去交换增加量的大米,于是多生产的大米便交换不出去。但这多出来的大米不但交换不出去,还要生产者每天费精力去保存它,还不如倒掉它划算,当然如果生产大米的人是借钱来生产的大米,那么他资金便不能回笼,那便引发它破产也就是企业倒闭,还有失业。这就是经济危机。
钱只是交换的一个中间物,经济活动其实还是一种劳动价值对另一种劳动价值的交换,上面提到的大米和肉其实就是两种代表凝聚不同劳动价值的物品。一个国家的经济其实是指它在一段时间内能产生的劳动价值的多少,经济危机后,工厂和企业倒闭,民众失业,生产劳动就不再继续,那么这个国家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有价值的劳动就变得少了,于是就说它的经济倒退了。
按照你讲的,各个工厂那是不亏死便不得罢休,生产的产品无法进行交换,生产的越多亏的便越多。
至于现在经济危机,更加复杂,但基本的原理不变,只是掺杂了金融在里面,很多的表面东西似乎不能用交换的知识去解决了,但细想还是可以的。比如物价上涨。钱只是代表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劳动价值的总量,多少钱对等多少劳动价值,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等的比率不同。钱多了而劳动价值总量不变时,或钱不变时而劳动价值总量变少时,那么这个比率就变大,于是你就感觉物价上涨了。
至于这次的金融危机,成因参看楼上的就可以了,但说到根本原因,就是交换体系和秩序发生破坏。我承诺用明天的劳动价值来换你今天的劳动价值,但到期限后却不能兑现,于是你就死了,你可以是一个银行,企业,也可以象是中国这些向美国大量出口的国家。现在的社会,欠钱的人不会死,除非借了高利贷,借钱的才要命,可能你指着这批钱看病养老。
Ⅷ 经济学有哪些经典问题
经济学经典案例
有一天,一个华尔街的商业家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
老头气愤地喊:“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
这个人不愠不火:“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瞪大了眼睛:“不行,你快滚出去吧!”
这个人继续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情说动了。
于是,这个人带走了老头的儿子。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
洛克菲勒同老头一样愤怒:“快滚出去吧!”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思考半天,于是就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摇着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
这个人说:“如果这个人是洛克菲勒的女婿,他可以担任你们的副总裁吗?” 世界银行总裁当然欣喜若狂。
经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20头猪尚未卖,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男:行。
少倾,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吹著口哨赶 4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评论:要善於发现用户潜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导和培养用户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报也是必然的。
经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20头猪尚未卖,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男:行。
少倾,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吹著口哨赶 4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评论:要善於发现用户潜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导和培养用户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报也是必然
当代经济学经典案例——双赢
作者:马塞夫 发表时间:2008-5-4 18:08:23
当代经济学经典案例——双赢
在一条街道上,有两家挨门的小店,一家卖蛋卷,另一家卖冰淇淋,两家店铺老死不相往来。
夏天时,卖冰淇淋的生意兴隆,而卖蛋卷的则门庭冷落;而冬天则相反,卖冰淇淋的生意也像冬天,
卖蛋卷的却生意火热。
两家店铺都认为是对方在和自己竞争作对。他们不约而同地到当地威望最高的一位长者那里状告对方并请求裁决。
长者对他们说:请你们分别把你们的产品给我拿来尝尝!
当两家店铺的老板都把自己的产品给长者拿来后,长者将冰淇淋裹入蛋卷内,然后津津有味地一口一口地吃完。
两家店铺的老板恍然大悟,马上回去进行联合。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蛋卷冰淇淋!一年四季销售不衰!
的。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
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完事了~~~
女:......
天亮后,男低著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北大导师评论: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对一个经典经济学案例的分析
谭一泓
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丹在1838年出版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一书第一章论交换价值或一般价值中举出了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有一位出版商,有一批相当优秀,但又卖不完的书。他就销毁了书总数的三分之二,从剩下三分之一的书中获得了比全部印数计划还要多的利润。
奥古斯丹指出,会有一种书,以每本60法郎的价格卖掉1000本,要比每本20法郎卖掉3000本要容易得多。(而且能赚取更大的价值—谭一泓分析)
物品的交换价值必然和它的使用价值不同。交换价值更能体现一个物品所具有的财富的量。商业流通是体现物品价值的媒介和衡量工具。
奥古斯丹在他的著作中重点阐述了交换价值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在本文中,我将力图阐述一些有效利用商业流通来获利的思想方法。
奥古斯丹在书中讲述,如果一种很罕见的书只剩下50本,通过拍卖,一本书能卖到500法郎,而如果出版社重印1000本,但本书的价格只能在5法郎。1050册数可以卖到5250法郎,损失9750法郎。
一位叫阿克顿(1834-1902)的英国历史学家讲过一个分粥的故事,可以给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士一些感性的体悟。
有七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们没有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制度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可见,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Ⅸ 经济学本科暴力转CS可行性分析
对产品或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其市场前景、生产成本、投资收益、筹版资、潜在风险等进行分析权,重点在于投资收益的分析。如果该项目实际投资收益率大于筹资成本,企业或个人就可以进行投资。这里面主要比较的是该项目带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
Ⅹ 什么是超爆魔鬼经济学
内容简介《超爆魔鬼经济学》历经4年时间创作而面世的书,深入探讨了世间万物那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问题不仅更具挑战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将再次挑战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身体肥胖的女性和牙齿长得难看的女性薪水就低!这是为什么呢?△在高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再进入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导致大多数男女薪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足?△为什么世界上大部分顶级运动员都出生在1月-3月份?△马和汽车,谁的危险更大?想阻止气候变暖?用烟囱捅破天吧!?△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与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有什么不同?△安全带真的能保证你的驾车和乘车安全吗?儿童车座也照样不安全?你是不是经常碰到令你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者即使解决了,又不能令你满意?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你的传统思维在作祟,像列维特和都伯纳一样换个思路吧,把你的传统思维彻底颠覆掉,你会发现原来麻烦重重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阅读《超爆魔鬼经济学》,你会发现,跟随列维特和都伯纳荒诞不经的思维,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头脑风暴,将会是多么地酣畅淋漓!“全美国最有趣的脑袋”列维特和都伯纳又出场了!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现在,列维特和都伯纳凭借这本《超爆魔鬼经济媒体推荐我的确喜欢《超爆魔鬼经济学》这本书,而且,我认为该书较《魔鬼经济学》更胜一筹。——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超爆魔鬼经济学》的发散思维方法,也许我们还不习惯,但的确有利于打开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认真读下去,你的思维水平会有所提高。——梁小民经济学家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实验经济学,什么是行为经济学,特别是如果你还想知道一些实验经济学家们的人生轨迹和行为艺术,你千万不可错过列维特和都伯纳的这册非常有趣的大众读本。——王则柯经济学家《超爆魔鬼经济学》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同时也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证据。——王福重经济学家,畅销书《人人都爱经济学》作者《超爆魔鬼经济学》的确是一本好书。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人们改变思维方式,摒弃那些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徐小平新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真正的经济学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应该是简洁、实用并且充满乐趣的。《超爆魔鬼经济学》做到了这一点。它从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现象入手,经过梳理和推导,还原事物的本质,让人们在一种游戏般的快乐中,学会另一种思考方式。——时寒冰《中国怎么办》作者、上海证券报评论主编有趣的头脑与超爆魔鬼经济学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经济学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叶檀资深财经评论员列维特和都伯纳的比较方式新奇,通过对照分析看似毫无关联的主题,不断挖掘出事实真相,让人有茅塞顿开的畅快之感,这就是本书趣味横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绝伦的一本书。——《纽约时报》大胆、令人赞叹,它在向传统智慧开战。没读过这本书,可不要在饮水机旁聊天哦。”——《华盛顿邮报》这本书很像《魔鬼经济学》,但更精彩……——《金融时报》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知名经济学家用统计数据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维特和都伯纳设法从人类行为这道高深的数学难题中,寻求其内在联系。——《娱乐周报》痛快……事实上,这本书表明:在探索欲永无穷尽、分析技能极为娴熟的经济学家的手中,普通的传统经济学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经济学人》《超爆魔鬼经济学》要做的就是彻底颠覆你头脑中的传统思维——真是一部让人赞叹称奇的作品。——《华尔街日报》简直就是飞驰而过的过山车……《超爆魔鬼经济学》真是精彩绝伦、生动有趣,还有那么一点醉人,就像一大杯龙舌兰酒。——《泰晤士报》《超爆魔鬼经济学》内容构思新颖,我们总能惊奇地看到难于预见的不可能情形。——《温哥华太阳报》毫无疑问:本书生动有趣。列维特和都伯纳的探索与发现与任何侦探小说一样扣人心弦……——《爱尔兰审查报》女性应买这本书送给他们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读!与他们的第一本书一样有趣,给人的启发甚至更大,而且,这里有很多内容适合每个人阅读。——亚马逊网站读者《超爆魔鬼经济学》再次挑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深入探讨了世间万物那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不论是寻求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案,还是探讨抓住恐怖主义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列维特和都伯纳的分析,处处闪现智慧的灵光,叙述方式格外新颖,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分析人们在各种动机下的表现,他们两人将世界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大家:善、恶、丑……归根结底就是,荒诞不经。——王立鹏《中国经营报》常务副总编、《职场》主编福尔摩斯和列维特的共同点就是——很多事情在他们进行了连续两步以上合理的推论后,就会显示出让我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只不过福尔摩斯是基于证据和逻辑,而列维特更多是基于数据和经济学原理。——刘湘明《商业价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统计方法,发现种种貌似不相关联事件背后的隐秘逻辑。是作者的研究过于搞怪?还是我们的世界本来就匪夷所思?——贺志刚《IT经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读了《超爆魔鬼经济学》,我才发现,用微观经济学的手段和思维方式来研究社会问题,可以如此痛快过瘾,看似荒诞不经的论述,却处处闪耀着智慧与机敏,让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陈朝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兼《南都周刊》总编辑《超爆魔鬼经济学》真是令人拍案叫绝,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人们改变思维方式,摒弃那些经常出现的认识误区。很难想到经济学也会如此有趣!——张晨《北京青年》周刊总编要是你在寻偶期,遇到个适龄异性在读这本书,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讪。写这本书的人,智商高,好奇心无边无际,讲话表面正经其实很不正经,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情,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儿去。按我说,这就是新时代的性感标准。——覃里雯《周末画报》新闻中心主任编辑推荐《超爆魔鬼经济学》是不敲破你的脑袋,誓不罢休!赋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连续数周荣登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总榜前10名!想要改变世界吗?你的魔力就藏在这本充满怪诞思考的书里!《超爆魔鬼经济学》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的《魔鬼经济学》作者再度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争议、超发烧、超叫座……读书也如同看戏,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看热闹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浅的东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门道的,不会如此浮躁、浅尝辄止,他更愿意深入到书的精彩之处,以察究大道之理。读《超爆魔鬼经济学》,应手执一杯名茶,一边细细品味名茶的清香,一边深索书中蕴含的精细哲理——但在你读到精彩之处而拍案惊奇时,别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录专家推荐一真的喜欢《超爆魔鬼经济学》/比尔•盖茨专家推荐二一本引导你思维的书/梁小民专家推荐三怪诞经济学家的行为艺术/王则柯专家推荐四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王福重专家推荐五科学其实是故事/陈晓民写在前面导言超爆魔鬼经济学=荒谬怪诞经济学?有时候,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想拥有清晰的思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一直被告知,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驾车发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后仍然要手握方向盘,这是为什么呢?酒后驾车极其危险,可是,难道酒后步行就安全吗?马和汽车,谁的危害更大?如果我们不开车,改成骑马,社会将会怎么样?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3电视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来?6马和汽车,谁的危害更大?11还原世界的本来面貌16独树一帜的经济学21第1章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绝对与《圣经》中的描述无异:海面上升,高温炼狱,灾难频发,地球混沌无序。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牛、羊及其他反刍动物,是十恶不赦的环境污染者?全球反刍动物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所有交通活动产生的多50%!那么,我们别吃牛羊肉了,也别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购买本地产的食品,事实上反而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什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竟然让全球气温降低了,为什么?全球变暖:经济学家的观点28你开空调时应该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应的逻辑:从汽车防盗装置到火山爆发35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39太阳能电池加剧了全球变暖?49火山爆发与气候变暖51解决气候变暖:用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来60想阻止气候变暖?用烟囱捅破天吧!64医生最容易违规?68如此预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世界上大部分顶级运动员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来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阶层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仅仅3个月内,美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去医院就医,如何选择医生?医术更高的医生治疗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为什么?最出色的医生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你的病情很严重,去医院看病会略微提高你存活下来的概率;但如果病情并不严重,那么去看病就会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袭击惹的祸?81最出色的医生和最差劲的医生有何区别?86想长寿吗?拿个诺贝尔奖吧!103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109如何判断谁是恐怖分子?114计算一下谁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暴力类电视节目可引发人们的暴力行为?观看大量电视节目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从事犯罪活动的概率更大?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与横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有什么不同?慈善家行善仅仅是为了乐善好施吗?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124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乐善好施?129人类天生具有利他主义的本性?132交易大厅的欺骗作为138利他主义的精神哪儿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会闯红灯吗?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无情?151凶杀案的报道属实吗?153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相对于农村产妇由接生婆接生,产妇在医院分娩的危险性为什么会更高呢?是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如果硝酸铵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将会再次转向谷物和块茎植物,而肉类和水果仅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带真的能保证你的驾车和乘车安全吗?儿童车座也照样不安全?《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168硝酸铵养活了整个世界?171从捕鲸到石油开采173没有什么医疗手段比疫苗更简单174安全带有多安全?177儿童车座的安全效应182由飓风想到的191第5章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男职员和女职员薪水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身体肥胖的女性和牙齿长得难看的女性薪水就低!这是为什么呢?在高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再进入大学,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师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职业选择吗?导致大多数男女薪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够强烈?从中国的缠足习俗到美国的性服务市场202为什么妓女的收入越来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挣得最多?215皮条客与房地产经纪人221女性工资低是因为女性追求高薪的愿望不够强烈226从妓女的营生中我们看到了什么?234结语猴子也是人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