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发布时间:2021-02-03 09:21:38

1. 微观经济学的问题(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

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工作以及闲暇。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闲暇是没有收入的,享受闲暇就必须放弃工作所能得到的工资。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资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各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增加。闲暇也是一种正常的物品。因此,随着收入增加,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3)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起着相反的作用,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决定了劳动供给决策。

2. 如何求解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先计算替代效应:先算出价格变动前后的需求量,用价格变动前的需求量乘以价差得出新的收入,用这个新收入代入公式算出新需求量,新需求量减去价格变动后的需求量就是替代效应.用需求量变动减替代效应就是收入效应

3. 经济学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

收入效应是1.5,替代效应是1.5

4. 经济学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计算题

原题目是 x,y 开始价格都是 4元,楼主漏了x的原价格吧

这个思路就是 总效应好算,前后两次求极值后对比下

中间一般是求替代效应,就是维持效用不变,达到原有的效用水平,需要的收入,以及x的数量了

然后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了

过程我复制别人的,他答的比较清晰的哈

----------------------------------------

(1)预算约束为 4X+4Y=144
将Y=36-X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数的U=324
(2) 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约束为9X+4Y=144
简化后, 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
U=X(36-2.25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4.5X+36=0, X=8
分别代入预算约束 和效用函数, 得 Y=18, U=144
(3)假设X的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为m
那么其预算约束为 9X+4Y=m
与已知的 XY=324 两式联解,得
m=9X+ =9X+1296/X
m的极小化条件为 dU/dm=9-1296X-2=0, 所以X=12
代入效用函数与 预算约束条件, 分别得 Y=27, m=216
也就是说,价格发生变化后, 若能将收入提高到216,分别购入12单位X和27单位Y, 便可恢复到最初324的效用水平。
(4)总效应:△X=8-18=-10
替代效应为:△X1=12-18=-6
收入效应为:△X2=△X-△X1=-4

注:参见《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步辅导》(第4版)配高鸿业第四版 P49

------------------------

首先感谢stzfe的补充了

计算替代效应就要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因为图形上,替代效应是绕着无差异曲线转动的,收入效应是平移的(不过计算的时候用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再次至于为什么效用极大化条件为0

数学上,求极值的必要条件就是一阶导数为0

当然,你也可以用拉格朗日求极值,原理一样

因为这是个现实问题,所以求出来肯定是极值,就直接用了~~ 如果在数学里,求出导数为0的驻点,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才行的

5. 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中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存在的现象

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例如说一个人的工资(名义收入)保持不变,当商品价格下降以后,他就能买更多的商品,即实际收入增加,实际购买力增强了。
替代效应是因某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例如说,猪肉价格上涨了,牛肉价格价格不变,那么牛肉价格相对于猪肉价格就便宜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就可能增加牛肉的消费。
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向变动。一般收入效应作用小于替代效应作用。
对于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向变动。收入效应作用大于于替代效应作用。

6. 微观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急急急

每个人的抄时间可以分为袭两部分:工作以及闲暇。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闲暇是没有收入的,享受闲暇就必须放弃工作所能得到的工资。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资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各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增加。闲暇也是一种正常的物品。因此,随着收入增加,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3)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起着相反的作用,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决定了劳动供给决策。

7.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hanyangrong1984[圣人] 一种商品为低档商品时,其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得低收入的消费者增加回对该商品的需求答量,收入效应却使得低收入的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如果一种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其替代效应,从而导致该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其需求量相应减少,那么,这种低档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8. 经济学当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这个总效应是什么

这个总效应应该理解为需求的总变动。假设购买x和y两种商品,x价格的变动导致最终的需求的总变动,可以分解成两种变动,也就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9.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市场中:什么是劳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呢:-)

1、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内对其需求量容的影响。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那么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相对于该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言在减少,购买能力在下降,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例如,苹果和梨互为替代品。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而梨的价格不变,那么相对于苹果而言,梨的价格在下降,消费者就会用梨来代替苹果,从而减少对苹果的需求。

(9)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扩展阅读:

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症结不是老百姓热衷储蓄“不愿花钱”,而是居民收入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如工资水平作为衡量居民收入的指标,其在经济指标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已从之前的53%下降到41.4%,远低于美国的57%。世行认为,中国消费下降可以用居民收入占经济比重的变化来解释,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谓过高的储蓄率上并不准确。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