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微观经济学中补贴的利与弊

微观经济学中补贴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21-02-03 12:17:51

①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政府补贴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贴现的问题啊,比如现在的100块和1年后的100块价值肯定不同,如果题目以及回考虑了答贴现的话。
消费者得到一次性补贴,预算线平移,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更多进行消费,可以购买到比分期补贴下更多的物品,那么此时效用必定更大啊。
而生产者而言,他需要考虑的是利润,如果诸多生产者(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都是一次性补贴,那么他们可以动用的资源就越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越多,那么商品价格必然会下降,利润反而减少(可以参考谷贱伤农)。

② 微观经济学:定性计算,当政府给生产者或消费者补贴T时补贴效应

给生产者补贴和给消费者补贴结果不同,这个如果画个图,从图中去看消费者版盈余和生产者盈权余的变化,可以讲得非常清楚,但是没法上图,只能尽量给你讲清楚了==
1.政府补贴消费者,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可以看做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根据收入-需求理论,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生产者会相应的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增加。
2.政府补贴生产者,就要看生产者所生产的是何种产品,不同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对于这份补贴的分配方式也不相同。如果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如粮食,政府补贴粮农,粮农也不会降低粮价,因为即使粮价降低,消费者也不会比以往多购买很多粮食,这时的补贴更多的补贴到了生产者。如果是需求价格弹性iaoda
de
jia较大的产品,政府补贴生产者,生产者处于薄利多销的考虑会降低产品价格,如果画图的话,可以明显看到消费者剩余的部分扩大了,这时的补贴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分配,会有更多的分配给了消费者。
不能画图好焦躁==望楼主采纳~~~可追问~~~

③ 问一道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的问题。为什么第九题政府给予生产者补贴不对啊求详细解释

1本身农产品已经是来高价出售了自 ,居民购买一部分政府收购剩下的农民已经从中获益了。
2若国家不将过剩的收掉 农民会因为出售量较小而亏损且过剩的农作物会滞销导致腐坏

所以政府只需收购过剩产品,既扶持了农业又不会浪费粮食。

满意请采纳!

④ 关于微观经济的问题!政府补助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高分悬赏!

出口补贴,对买方来说,价格降低,对供方来说,成本不变,单位收益不变。会形成专新的均衡属点。新均衡点在原来的右下方,价格降低,数量增加。
所以:
共给量增加。
需求量增加。
单位产品消费者剩余不变。总消费者剩余增加
单位产品生产者剩余不变。总生产者剩余增加
无谓损失减少。
政府利益减少。(这个一般不翻译成政府利益吧)

图不会上传。抱歉。

⑤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补贴效应,为什么Ed/Es较小时,补贴的好处主要归买方

补贴和征税相反,你可以从征税来理解,也可以画图理解

征税的话,哪方弹性越低越不好

⑥ 简要评论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受益的影响或是该政策的利弊 西方经济学的作业。谢谢大家了!

当前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明显地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消费意愿以及投资渠道等各个方面。有关部门据对西部某县100户农户采取现场座谈与发放问卷相结合调查得知:农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效应被冲减,部分农民收入下降,种粮积极性受挫,应予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受益情况的实证分析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举例来说,某省级贫困县,人均耕地只有1.3亩,粮食主要为自用,商品粮较少,广大农民很难从粮食价格上涨获益。以种植大户李某为例:承包土地20亩,由于去年春旱,小麦大幅减产,平均每亩仅收获400斤小麦和800斤玉米,按小麦0.72元/斤和玉米0.8元/斤计算,亩均收入928元,但扣除每亩土地租金140元,种子42.5元,农药13.5元,化肥185元,犁地、收割费用80元,其它农资支出50元左右后,每亩收益也仅有417元,如果考虑投入的人工费用,不赚反赔,远不如外出务工收入多。
猪肉价格上涨对养殖大户的影响。某养猪专业户今年共出栏生猪1千余头,但由于仔猪价格较2007年初增加280元/头,饲料成本较往年上升35%左右,一头猪扣除成本后收益在300元左右,生猪价格不稳定和疫情隐患还会给养猪专业户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损失,再加上生猪饲养行业周期性强,前几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时,广大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养殖户担忧猪肉价格逐步回落,不敢积极扩大养殖规模,观望心态严重。
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却受益较少的原因一是小生产的农业形式难以抵抗大市场,广大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单一农户资金、技术实力弱小,难以抵抗市场的瞬息万变。如养猪业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广大农民由于资金实力弱,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变化,往往是在行业即将复苏的时候清了圈,在行业即将萧条时扩大了养殖规模。另外,假农药、假种子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且饲料、农药中间流通环节多,加大成本,挤占农民收入增加的空间。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体系薄弱,靠天种植,农作物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也难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种植补贴标准,但却被更高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吞噬,投入多,产出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防疫体系不完善,农业经营风险较大。据对养猪专业户调查,目前常见的猪病有十余种,单纯依赖单一农户预防疾病非常困难,经常造成仔猪大量不明原因死亡,使得农民不敢冒险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金融支持不到位,加大农户经营成本。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了农信社资金的流动性,导致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缺位。如:一户养殖专业户在信用社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向他人借入年息24%的高利贷20万元以扩大养殖规模,仅此就多增加利息支出1.3万元。
为此建议:一是加大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要进一步加大种粮补贴、良种补贴标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广大种粮的积极性。二是要合理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杜绝假农药、假种子等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完善“基地+农户”等生产模式,形成规模养殖,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增强广大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土地适度向种粮大户集中,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五是金融部门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多渠道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需求。农信社要深刻理解从紧货币政策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多方位满足“三农”经济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让利与民。

⑦ 微观经济学:论述无论补贴还是收税都会降低社会福利总水平(画图并说明)。

赋税无谓损失的含义

一种物品的税收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了,而且,消费者剩回余和生产答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如图5所示:征税后,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E代表)。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E)。

⑧ 微观经济 补贴对弹性的影响

补贴对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又不同影响,对供给进行补贴,则使得企业对价格下回降不敏感,导致供答给弹性降低;对个人进行补贴,导致需求弹性不敏感,导致需求弹性降低。所以,补贴实际起到抑制价格波动,使供给和需求维持在一个水平上,避免供给和需求大幅度波动。

⑨ 从微观经济学分析,国家给购房者补贴 是对卖家有利还是对买家有利,谁获利更大

这哪是消费者剩余啊

国家给购房者补贴
本质上不是补贴,是一种变相的商家商品促销
因为,在房价的构成中60%左右,是被各级政府收取
很明显的国家 才是最大的卖家和赢家,卖家的促销行为当然对卖家有利

阅读全文

与微观经济学中补贴的利与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