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收入包括哪些
企业收入主要包括: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企业收入指国有企业上交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从国有企业取得的收入。在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利润、折旧基金和多余流动资金等。主要是利润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利润、承包费、租赁费、股息、股金分红收入等。
中国国家预算收入科目中类级科目之一。国家预算收入中来自国营企业的缴款,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上缴国家的利润、事业收入以及由预算收入退库拨补的企业计划亏损和价格补贴。
(1)经济法中企业营业收入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中国国营企业实现的利润,除按国家规定可以由企业留用一部分外,绝大部分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企业收入和税收收入并列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
企业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1959~1978年大部分年份超过50%,1960年达63.9%。从1978年起,先后实行企业基金制和利润留成制,企业实现利润中留给企业支配的部分增加。
特别是从1983年起实行利改税,对国营企业开征所得税,原来上缴的利润,通过税收渠道缴纳,企业收入占国家预算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85~1990年,只占2%左右。
两步利改税以后,企业收入所含内容几次变化,如1991年规定的内容主要有:
1、未实行利改税企业上缴国家预算的利润、固定资金占用费和流动资金占用费;
2、实行利改税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的承包费、租赁费;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投资者分得的上缴国家预算的利润;
4、按国家规定出售和兼并国有企业的产权收入。
2. 什么是营业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它是企业已消耗价值的补偿和新创造价值实现的根本源泉,增加企业经营成果,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应尽力扩大营业收入的实现度。 企业的营业收入按照同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不同来划分,主要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大类。 基本业务收入,也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通过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而创造并实现的收入,是企业的主要营业收入。基本业务收入按照不同的行业可分为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营运业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各种劳务或服务性收入等等,但在不同行业的企业,具体表现的也不一样。例如,在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即工业企业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在运输企业是指营运业务收入,即铁路、公路、水路、民用航空客货运输企业从事客货运输业务活动、港口企业从事装卸、堆存业务及港务外轮代理企业从事外轮代理业务活动,通用航空企业从事航空摄影、航空探矿、航空护林护农等航空业务活动,机场企业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活动等取得的运输收入,港口收入、外轮代理收入、通用航空收入、机场服务收入等。在邮电通信企业是指从事函件汇兑、集邮、包件、机要通信、报刊发行、邮政储蓄、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电报等业务取得的收入。在商品流通企业是指从事商品流通活动所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代购代销业务收入等。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是指由于对外承包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劳务、房地产开发等业务收入。在旅游饭店服务业是指客户收入、餐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洗衣收入、美容收入、娱乐收入等。在电影、新闻出版企业是指发行权费收入、放映收入、出版销售书刊收入、报纸收入、广告收入等。在施工企业是指工程价款收入、劳务及作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开发房地产的销售及结算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因从事基本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营业收入。这种收入虽然不是主要的营业收入,但对扩大收入来源,盘活资金,增加收益等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他业务收入因企业的行业性质不同等,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工业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售材料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包装物出租出售收入、受托代销商品手续费收入、非运输企业的运输业务收入、及其他非工业性劳务出售等收入。
3. 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内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容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一、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或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计入营业收入。
二、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注: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外购商品销售、废旧物资销售、下脚料销售,提供劳务性作业收入,房地产开发收入,咨询收入,担保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4. 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包括材料销售、外购商品销售、废旧物资销售、下脚料销售,提供劳务性作业收入,房地产开发收入,咨询收入,担保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4)经济法中企业营业收入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意义
1、 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
营业收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耗费得到合理补偿,有利于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 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营业收入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企业所得专税月(季)度预缴属,申报表的填报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文件执行: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不包括期间费用,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填列的就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或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的内容,即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
6. 什么是企业的营业收入
营业来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自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计入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
7. 营业收入包括什么收入和什么收入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