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19经济学原理考试时间超过3个小时吗
考试时间就是3个小时,没有超过3个小时。考研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到硕考论坛上咨询。
Ⅱ 【求助】919经济学原理专业课用书
《经济学原理》 作者:N格里高利 曼昆 梁小民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案例分析较多)
斯蒂格利内茨《经济学容》(上、下) 黄险峰 张帆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通俗易懂)
[英]杰夫里 怀特海德 《经济学》 王晓泰主译校 新华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的第三版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国目前最具权威的教材之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宋承先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 厉以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教育部推荐的经济学核心课程)
《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主编 中央电大出版社
Ⅲ 哪位朋友有《919经济学原理》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吗,分享给我一份吧。复习考研,如果想交个研友,也欢迎
Ⅳ 考研中919经济学原理 135经济学原理 代表什么意思啊
三位数字代表考试的科目,可以在中国研招网上查询相关考试科目的参考用书,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科目,考试的范围也不同。
Ⅳ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
淘宝网上有份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的资料笔记真题和答案非常不错,你搜索版南京大学权经济学考研笔记,按照销量排名第一的就好了
另外我还知道一个考南大商学院的交流群 5211046 里面有今年考上的学长 有问题可以向他们请教
Ⅵ 南京大学考研919经济学原理
名词解释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内容,有些参考答案写的很详细,是为了让看的人能够很清楚的知道思路,考研回答内容,其实你只要抓住关键词就行了,你把关键词回答出来,即使回答的内容很少,依然会得到很高的分数。
Ⅶ 南大919经济学关于尼科尔森的练习册哪些题目不用刷
1、跨专业来考南开大学经济学研源究生是很难得。南开在经济学领域在全国是排前三的,南开的金融更是高手如云的一个专业,2013年各科分数都远远高于国家线。南开的专业课相当卡人,跨专业考试的,复习不充分的话,根本没戏。南开的经济喜欢考理论,而且要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才可以。因此,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2、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3、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秉承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形成了严谨、自由、开放和服务于社会的学术氛围,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上也有自己独到的建树,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地盛誉。
Ⅷ 南大考研919经济学原理和431金融学综合哪个难
金融学综合难
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做题不一定要做难题,基础是根本的,每次考试不要着重在一个题目上,
要放宽心态,准备好笔记本和错题集,错题集用来记录一下自己做错的题,
笔记本记录一些容易忽略细节和重点。 不要急,总之,要自信
Ⅸ 919经济学原理
十大经济学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东西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
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运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运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使大家过得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最好方法
现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证。整个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生活费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这就简单地意味着,在一两年的时期中,许多经济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无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从高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从低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情况),或者从这两者之间某个地方开始,决策者都面临这种权衡取舍。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