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

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1-02-04 23:21:09

经济学中的 是什么概念

分配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也是指价值的流向。
举个例子,一个工厂生产一双鞋,这双内鞋的价值可以分为这几个容部分:工人的工资、厂商的利润、生产的物质成本(比如布匹、厂房租金、机器折旧等等)。那么在这双鞋出售后价值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也就分配给了工人、厂商、以及其他人(布匹厂商、地主等等)这个过程就叫做初次分配。
所以经常说的“初次分配重效率”也就是指在生产过程,谁对这双鞋子的投资(人力、资金等都算)多谁得到的报酬就多。但是呢,这会导致越有钱的人就会越有钱,越有能力的人也会越有钱,导致一部分人越来越穷,而且穷无翻身之日。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又提出了“再次分配重公平”。
什么是再分配呢?再分配也是价值的流向,接着上面的例子,这双鞋生产出来的,工人要交个人所得税,厂商要交营业税,这些税集中于国家财政。国家再通过社保、公共建设、转移支付等方式分配给社会底层的人们。这就是再分配,显然“再分配”是国家的一种行为。而初次分配是市场的行为。
绝不可把分配理解为简单的一个行为,应该理解成价值的流向,这个价值是一切有效用的东西,也不能做概念化得理解。
不知道经清楚没

②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指什么

经济成本是项目的经济成本指国民经济为兴建和经营某一项目而付出的经济代价,即所投入的全部物质资源,包括政府负担的代价也包括私人所花的代价。

经济成本一般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外差成本。经济成本与财务成本有关。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宏观性,即反映宏观经济。它从国家或至少从区域的角度衡量国民经济收入的减少、各种资源的分配和国民收入的可变性。

(2)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扩展阅读

通过改进运行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固定资产消耗,节约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定额管理,减少人力资源,降低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制造成本,加强预算控制,降低周期成本。全面实施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水平。

经济成本比会计成本更广泛、更丰富,经济成本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业务内容和领域。经济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总成本。有些经济成本项目是我们不认识的,有些经济成本项目不是作为独立的成本项目来分析的,例如组织成本。

③ 经济学中 生产要素有哪些种类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继续凸显劳动作用的同时,给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足够的重视,使它们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报。这其中特别要强调两种要素的作用和回报:

一是人力资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质和知识、才能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土地以及资源性财产。它们对于财富生产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于它们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却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这表现在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免费或低价使用的。

(3)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扩展阅读: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企业。

4、企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希望从中间接地得到收益。

生产者对于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表示某种单位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大小。

(2)所生产产品价格的高低。

(3)生产要素本身价格的高低。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5)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时间因素亦会对要素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短期与长期的要素需求弹性不同。

④ 经济学中,生产临界点的概念是…

生产临界点是指利润为0 的投入产出比。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若正常利润为零,说明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外的企业不会考虑进入,而行业内企业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考虑退出。

⑤ 经济学基本概念

比方说,你开了一家鞋厂,当你生产第1万双鞋时,这双鞋给你带来新增加的收入是10元,而专你因此付出的新增属加的成本也是10元,那么,你的最佳产量规模就是1万双鞋,因为再多生产一双鞋,得到的增量收入可能不足以弥补新增加的成本。利润的最大化产量是1万双鞋。
注意:西方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边际即增量分析方法,来源于微积分的分析。中国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困难就在于此。

⑥ 宏观经济学中生产力的概念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从本原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古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产生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力形成的标志和历史上的开始。所以,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表现是生产中的主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结果的存在,即劳动产物。按主体性质的不同,生产力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生产力的研究是分两块进行的。一是工艺学对生产的物质内容的研究,把握物质世界的物质运动以及人本身的生理运动及其实践模式。这就是以生产力实践科学为依托的各门自然学科。二是生产力理论科学。后者对生产力运动方式和运动构造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工作内容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的结果,如涉及地理学、文化学、考古学,因此不独是自然科学,而同时囊括了社会科学的一些基础领域。

⑦ 哪位高手指点下,通俗解释下:在经济学中,什么是生产型消费者谢谢

生产消费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比尔·奎恩(Bill
Quain)博士在《生产消费者力量》提出的一个概念。专
它是由Procer(生产者属)和Consumer(消费者)两个词汇组成,意指一种生产者即消费者,或消费者即生产者的现象。
在隐形的经济中所发生的大量活动基本上都没有痕迹、没有经过测量也没有产生报酬。这就是产消合一的经济。只要我们既生产又消费我们自己的产品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产消合一。

⑧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和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的账目上反映出来的。经济成本除了会计成本之外,还有另一种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往往不被管理者所认识。

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帐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比如,机会成本就属于隐性成本。

2、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成本几乎涉及了企业所有的经营内容和领域。

3、经济成本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有些经济成本项目我们没有认识到,也有些经济成本项目我们虽然也知道它的存在,但却没有把其当作独立的成本项目来进行分析,比如组织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也称生产费用。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成本就是某项具体投资项目的总花费,微观经济学上的成本是指为获取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⑨ 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学说明点就是一门科学.其任务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持续地,长久的.
开发人们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只要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学的发展是由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中生产的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