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位仁兄有近期国内高校经济法专业排名,能发一份么
那些排名是靠不复住的制。
外经贸的国际经济法很强。
武大是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自然很强。
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是民商法研究中心。经济法自然差不了。
人大,北大,这都是不用废话的。肯定超级好。
经济法专业的话,肯定是考研了,考研还是看对哪个老师的观点认同比较好。
最后祝你成功。
B. 国际经济法专业排名前50
国际经济法专业排名基本情况:
1 武汉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厦门大学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5 对外经版济贸易大权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西南政法大学 A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9 湖南师范大学 A
10 复旦大学 A
11 湘潭大学 A
12 大连海事大学 A
13 吉林大学 A
C. GDP排名全国各省
截止2020年2月29日,GDP排名全国各省:第一名广东、第二名江苏、第三名山东、第四名浙江、第五名河南、第六名四川、第七名湖北、第八名湖南、第九名河北、第十名福建。
1、广东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2019年,广东省GDP预计为10.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3%左右。广东以“一省之力”就足以位列全球第13位,紧追韩国(1.62万亿美元),且领先于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瑞士等一众发达国家。
2、江苏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9万元、增长8.6%左右。位居全国GDP第二。
5、河南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内陆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
D. 经济法在国内各高校排名情况如何
经济法学制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类
1 西南政法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2 北京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3 南京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5 中国政法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6 华东政法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7 武汉大学 A 030107经济法学 0301法学 03法学
其实关键是看老师,有时一个学校的观点都差不多,学术近亲繁殖相当严重。建议考南京大学。劝你不要考人大,基本没有公费,
E. 在全国,经济法法学硕士排名前几位的学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 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 4 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住的比较分散,有的住本部,有的在万柳公寓
中国人民大学 实力雄厚人大每年报的人在 2500 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公费分数线在 370 左右.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学费不贵,就业不错.
武汉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另:经济法:
北 大: 刘剑文 刘瑞复 张守文
法 大: 经济法学(含基础理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金融法、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等方向) 徐 杰教授 李曙光教授 符启林教授 徐晓松教授 杨 帆教授
人 大:刘文华 史际春 徐孟洲 吴宏伟
这些教授都不错
F. 国际经济法专业国内大学的排名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A++ 1 1 73
2 武汉大学 5★ A++ 1 1 73
3 中国政法大学 5★ A++ 1 1 73
4 中国人民大学 5★ A++ 1 1 73
5 厦门大学 4★ A+ 1 1 73
6 北京大学 4★ A+ 1 1 73
7 华东政法大学 4★ A+ 0 1 73
8 西南政法大学 4★ A+ 0 1 73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A 0 1 73
10 大连海事大学 4★ A 0 1 73
G. 中国大学经济法研究生排名----有谁知道呀,提供一个比较权威的答案吧!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30107经济法学
1 西南政法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4 华东政法大学 A+
5 武汉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南京大学 A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9 湖南大学 A
10 厦门大学 A
11 安徽大学 A
12 重庆大学 A
13 辽宁大学 A
1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15 西南财经大学 A
16 吉林大学 A
17 长春税务学院 A
18 中山大学 A
19 安徽财经大学 A
B+ 等 (30 个 ) :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天津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B 等 (29 个 ) :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兰州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福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长安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宁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 等 (20 个 ) : 名单略
H. 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Top 1 上海财经大学
资源功底厚实的上海财经大学,其历史要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学校历经了上海商科大学、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等多个时期。经历丰富的上海财经大学,一直坚信“经济基础”的决定力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利用上海经济腹地的优势,广纳人才,使得其他财经类院校望尘莫及。
上海财经大学比较有优势的专业突出在经济学上,尤以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为全国同类专业之翘楚。上海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上海金融地位的确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上海发展的定位是未来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因而,其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Top 2 西南财经大学
身处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源于1905年的中国公学和上海光华大学,后经四川财经学院阶段,原属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它,划归教育部后,依然保持着和银行系统的特殊关系,其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各大银行系统,一些同学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花旗银行集团等国外著名机构担任要职。
学校的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列全国之首,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保险学院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保险专业学院,与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Top 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先后经历了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财经院校,是我国高级财经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被社会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中国财经黄埔”。
由于学校原来属于财政部主管,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国家的财政系统工作,尤其是该领域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出自于中央财经大学,这点是很多同学选择中央财经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和管理学科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另外,财政、金融、会计这几个专业是自打学校成立就有的,是三大主打专业,很多考生比较热衷于这些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分数线相对也比其他专业高一些。学校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外资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留京率比较高。
Top 4 东北财经大学
前身是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商业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东北财经学院的东北财经大学,曾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语专科学校、辽宁商学院合并,最后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作为全国培养财经管理人才数量最多的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还是我国“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建设九所大学”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在统计、金融、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及会计理论方面另有一套,让人不得不服。其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有博士点。另外,在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进行全国MBA教学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的MBA学院荣获第二名,仅列清华大学之后。
东北财经大学也有许多第一,旗下的会计学院是我国第一家财经高校下属的会计学院。承担的教育部会计学专业系列网络课程的开发任务,是唯一获得此类开发项目的财经大学。截至2006年底,东北财经大学在管理学科类国家精品课程的数量仍位居国内首位。学校还争取到了与香港大学在香港地区联合举办会计专业学位班的“特权”,成为大陆唯一可以在港办学授予会计学专业硕士和学士学位的教学单位。
Top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后经历中原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干校、湖北财经学院等时期。
如今,双向发展的中南财经大学不仅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靠前,在政法类高校中也能跻身三甲。多数家长和考生正是看中了它这方面的特色,才踊跃报考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财经和法律领域有交叉的学科和专业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的热门,如经济法、金融法等。另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学科拥有博士点;学校硬件同样能登大雅之堂,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赛场,又曾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
不过如果同时考虑非财经类大学的实力、声誉和就业等因素,我觉得对于高考考生而言,可以细分如下:
五星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四星级: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三星级: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
I. 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
网络知道
我国各省经济排行
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2018-04-04
全国各省综合实力排名(前四强)
第一名 江苏省
江苏,是中国第一省,中国科教第一省,人均经济第一省,经济总量第二省。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着约占全国1/10的GDP经济总量。江苏是中国唯一的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样样不缺的一个省,也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
江苏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有“东方硅谷”的美誉。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历史、交通、旅游、国防、工业、金融、航运、对外贸易、城市化建设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是位于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省。
中国每一个发达省都是都要对口帮扶一个西部省份,唯独只有江苏是帮扶两个!
政治:且不论古都南京,光是目前中国有多少高层领导出自江苏就可以看出! 文化:南京 苏州 扬州都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阳菜系,扬州学派,泰州学派,京杭运河,淮水等等~淮安,镇江,无锡,徐州哪个是泛泛无名之辈?地理上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经济:人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江苏地处平原,山少河多,意味着运输方便,在江苏没有穷地方,各城市发展均衡度全国第一。最差的盐城宿迁如果在西部也能算经济大市!别忘了宿迁有石油,盐城有天然气和漫长的海岸线!
教育: 江苏教育读书之风全国最浓!号称全国的教育基地!江苏省大学数全国最多!而且施教材料是自己省的苏教版!外省来江苏还不一定能适应!且不论现在的高考状元!光古代一个苏州的状元就有27个,全国之首! 在全国23个省中,江苏有着众多的荣誉:
江苏人均经济实力全国第一(后三名依次是浙江、内蒙古、广东) 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江苏特大型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江苏四大城市:南京、苏州、徐州、无锡) 江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枢纽) 江苏全球500强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 、苏州、徐州 、无锡、常州、南通、扬州7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
江苏全国百强中小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前10强占9席)
江苏全国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一(前5强居4席,前10强居6席) 江苏已经拥有地铁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常州、南通六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
江苏旅游业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常熟、淮安、无锡、南通、宜兴10座城市)
江苏各城市知名度全国第一
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水平全国第一(机构数、资产规模、投资项目数等六项指标全部全国第一)
江苏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1所,其中南京8所、徐州1所、苏州1所、无锡1所)
江苏院士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每年被高校录取的人数全国第一 江苏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内河航运里程长度全国第一 江苏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全国第一
第二名 广东省
经济:广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
2011年人均GDP为50500元,位居中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浙江、内蒙古。
教育:广东的教育相比较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来说还是相对有点落后的。 文化: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块。粤菜是全国八大菜系,包括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州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
美食:广东菜,简称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蔬果时鲜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词曰:“响螺脆不及至鲜。
“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把广东丰富多样的烹饪资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广东菜,有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三大类。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芜、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潦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广州菜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代表品种有:龙虎斗、白的虾、烤乳猪、香芋扣肉、黄埔炒蛋、炖禾虫、狗肉煲、五彩炒蛇丝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潮州菜很不错以烹调海鲜见长,刀工技术讲究,口味偏重香、浓、鲜、甜。喜用鱼露、沙茶酱、梅羔酱、姜酒等调味品,甜菜较多,款式百种以上,都是粗料细作,香甜可口。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下半席上咸点心。
秦以前潮州属闽地,其语系和风俗习惯接近闽南而与广州有别,因渊源不同,故菜肴的特色也有别。代表品种有:烧雁鹅、豆酱鸡、护国菜、什锦乌石参、葱姜炒蟹、干炸虾枣等,都是潮州特色名菜,流传岭南地区及海内外。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所谓客家,是古代从中原迁徙南来的汉人,多是整村而迁或是整族而徙的,定居东江山区后,仍沿袭中原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故菜肴的特色也得以保留。东江菜以惠州菜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咸,酱料简单,但主料突出。
第三名 浙江省
经济: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32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以上。这意味着,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浙江省首次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
人均GDP位于第二位,仅次于江苏。
教育:据“浙江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浙江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2007年初中毕业学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6.55%;到2007年拥有普通高校77所(含筹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
文化: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 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在历史上,浙江涌现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现今,浙江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0个,省市科研机构150多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以及一批国家行业研究中心。有浙江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学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拥有硕士点233个,博士点70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3%和99.5%。浙江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
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0处,是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南宋官窑等博物馆。绍兴、杭州、宁波、衢州、金华、临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名 山东省
经济: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有九分之一强,GDP总量位于广东和江苏之后,名列中国第三位。
旅游: 全省共有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齐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39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撤销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岛崂山、胶东半岛海滨、青州、淄博博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曲阜、青岛、聊城、邹城、临淄、周村 、泰安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淄博、济宁、青州、蓬莱、滕州、潍坊、临沂、枣庄、临清、莒县、烟台、广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AAAAA级景区(7个):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南市大明湖、曲阜市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区、烟台市龙口南山景区、威海市刘公岛景区、青岛市崂山景区
AAAA景区:台儿庄古城、孙膑旅游城、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水泊梁山风景区、济南千佛山、中国宝石城、聊城姜堤乐园、青岛海底世界、青岛海滨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日照万平口海滨风景区、临沂蒙山旅游区、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沂水地下大峡谷、沂水彩虹谷、沂水天上王城、威海成山头风景名胜区、赤山风景名胜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邹城三孟旅游区、邹城市峄山风景区、微山湖风景区、汉诺庄园、鲁南水城·枣庄老街、庆云海岛金山寺、周村古商城等。
文化: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
农、医等。其中,最为璀璨夺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精神特质,并以自身的不断交融、创新、升华,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齐鲁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这个在传说中曾以后羿和大舜为荣的民族,虽然在现有的文献中已难于找到系统、详实的记载资料,但是,自20世纪以来,山东地区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却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这种文明发达的史前文化,是齐鲁文化成长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