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发布时间:2021-02-05 10:05:58

Ⅰ 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春晚的怪圈

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版,那就是春节联欢晚权会.记得1982年第一届春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对春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来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春晚的情况很难把握了!

Ⅱ 续上面的问题「在这些赞美之间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

要是讨厌他换台就可以了,何须费神?!!!反正我是喜欢的。没有春节联欢晚会,这个年怎么过的热闹?

Ⅲ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春节的怪圈”怎么解决

《微观经济学》--“春晚怪圈”引发的思考:边际效用理论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回基数效用论答。目前的效用理论存在两个分支,一个是认为效用可以用数字表示的基数效用论,一个则是认为效用只能用顺序来反映的序数效用论。从相互关系来看,基数效用论是序数效用论的理论基础,序数效用论则是对基数效用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本次课,学生应理解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设,认识效用函数;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终掌握消费者均衡条件。

Ⅳ 春晚的怪圈,为什么春晚年年被骂,又为什么春晚年年都办,着蕴含了什么经济学上的知识

中国大,人多,众口难调,任何事情都不能可取得所有人的赞同。
春晚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骂,其实沉默的大多数还是比较习惯的。

Ⅳ 从经济学角度来回答为什么春晚观众越来越少了!!!高分!!!!

(1)机会成本升高:同一时间的替代品众多,可选择和不可选择的替回代品的收益甚至要超过答选择春晚,例如,约会、上网、工作等。
(2)偏好发生变化: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心理偏好偏移,对春晚的胃口有所下降。
(3)交易的成本加大:早十年前看春晚的观众——生活压力不是很大;工作变换和节奏不大;看春晚的人内心状态良好,不浮躁。现在看春晚的观众——基本没有这样的状态,要达到十年前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相当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样成本加大,能“心安理得、稳住屁股”看电视的观众也就少了。
(4)需求结构变化:中国人口结构及不同结构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

实际上,要质疑的是看春晚的人数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吗?相对于10年前,猜想人数不会减少,因为人口基数变大了,包括外来人口和国外对春晚的转播(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变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春晚也是比较关注的)。如果说减少,应该是比例有所下降。

Ⅵ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春晚一年不如一年

不是春晚一年不如一年,而是人民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要还跟80年代似的,都没电视,全村挤在一家看春晚,你也会觉得现在的好看

Ⅶ 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春晚‘年年办,年年骂的原因’

民众把春晚当公共产品,认为办不好是浪费公共资源

Ⅷ 经济学题目如何办好春节晚会,给出建议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一届春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对春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来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Ⅸ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春晚为什么会陷入“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换句话说叫作审美疲劳。

Ⅹ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首先抄,我不知道你说的袭春晚的怪圈是指什么
其次,从春晚出场的演员来看,几乎每年都会有本山大叔的节目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规律是不符合边际递减规律的,而是和他恰恰相反
人们没有因为年年观看本山大叔的小品而感到厌烦,即经济学中所说的效用减少
相反,人们已经习惯了春晚有本山大叔的节目,如果用效用来衡量的话,并非是边际递减,而是递增,所以说这个规律并非普遍适用的
如果你看过 牛奶可乐经济学第三版的话,作者在某一章中也提到过这一观点,即边际递减规律并非绝对适用于所有活动中。
那里举例的是一种商品,说人们习惯于购买某种商品,且会持续购买该商品。
并不会因为购买的多了,而产生效用递减。
就像我们买衣服也一样,习惯了某种品牌,会一直用这种品牌。

阅读全文

与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