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一新生学经济学基础很困难,网上又没有视频试题,怎么办
慢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
❷ 大专大一经济学基础第四版消费者行为理论计算题
这样的题目网络文库里有很多,可以去找找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http://wenku..com/link?url=ArnV_IaWvSHIas6LR_-Gdq6NqkffbUJ8YCKud_ohhRDOE7eciozm2Cb9s__2tkTu
消费者行为理论计算题:
http://wenku..com/link?url=--Ry
❸ 经济学基础题目简答题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1、 如“粮食”这种商品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即粮食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很小的,或者说需求量的变动不如它的价格变动那么大。因此,当对“粮食”实行降价销售,因价格的降低而引起的销量的增加幅度是很小的,也就是说降价的损失超过了销量增加的赢余收入,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降价,厂商的收入是降低的;反之如果涨价的话,由于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销量不会下降的太多,因而厂商可以从涨价中赚更多的钱。可以设想,如果大米的价格上升了,你会不买大米么?还是要吃饭的,不管它价格怎么样,总是要买的。
2、 如“苹果”这种替代品很多的普通商品而言(替代品有梨、香蕉等),如果价格稍有变动,其销量会大幅度变化,它是富有价格弹性的。因此如果降价销售的话,由此引起的销量的增加幅度会很大,那么厂商就会获利更多;相反,如果涨价,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去购买其他替代品,而不买涨价的苹果,因此导致厂商利润降低。结论就是,对于富有价格弹性的商品,降价可以增加收入,是明智的选择,涨价反之。
❹ 经济学基础模拟题,简述题。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 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 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 — X 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 Y 理论; 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
❺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您好:
答案选B,考查商业信用的概念。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李健《金融学·第二版》P91
答案选BDE,考查偏好的概念与假定。偏好是“消费者对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所做的一个排序。”——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六版》P66,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分别对应本题的B、D、E项。
答案选BCD,考查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资源配置方式(政府指令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状况(市场是否成熟)三项会影响资源是否能有效配置。
如果以上回答能够解决您的疑问,希望能够采纳;如果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❻ 大一经济学基础练习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