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权的经济学涵义是什么
产权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产权”一词频繁出现在国内经济学和法学文献中,但“产权”、“企业产权”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产权与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原有法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对于这些产权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界却没有统一的认识。
“产权”概念最早诞生在经济学理论中,但作为一种权利或者说与权利有关的概念却不可能脱离法律制度和法学研究而存在。因此,法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从没有停止过对产权与传统法学概念之间的对比研究,并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权就是财产所有权,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权利,产权可以等同于所有权,因为所有权可以从广义上来理解,即所有权是指人对资产的占有和隶属关系,持此观点的大多是一些经济学学者(如程恩富,1997;吴宣恭,1995;张维迎,1995;黄少安,1997);第二种观点认为产权接近于物权,周林彬(2000)认为“尽管所有权的范畴在不断发展,仍不会最终取代产权,倒是不断扩展的物权观念,日益接近于我们表述的产权。因此产权观念可以作为发展的物权的目标参照”;第三种观点认为产权是债权,刘伟和平新乔(1998)认为,“从广义上讲,产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所有权,二是债权。„„从狭义上讲,产权实际上就是债权,„„是所有权在市场运动中的一种动态的体现”;第四种观点认为产权即财产权,产权是一种包含物权、债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具体权利的复合财产权利。例如王利明(1998)在其《物权法论》中说:“法律上的产权概念并不复杂。所谓产权,就是指财产权”,这种观点在我国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体现①,在法学界也普遍流行。
法律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正式制度安排,产权安排则是制度安排的基础和核心。对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产权安排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经济学与法学界对产权概念存在不同理解与认识,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对经济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和发展实践也有意义,而我们发现,当“产权”发展到“企业产权”层面时,对这一题目进行研究就尤其必要。本文旨在客观地分析产权与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传统法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
请采纳!谢谢!
⑵ 政治经济学中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是经济学中,不是法学中
区别来
(1)所有权强调的多是对自客体的归属关系,而产权则更多地强调在归属意义上产生的多方面的权利。
(2)所有权强调的是稳定的、本质的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而产权则强调变化的、动态的或有时效的主客观关系。
(3)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界,过去的“所有权”带有封闭的、凝固化的特点,而“产权”则反映了开放性的财产权利的分解和组合,反映了已发展了的财产关系。
⑶ 制度经济学中影响产权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制度经济学当中影响产权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包括国家的政策。
⑷ 大学《产权经济学》
产权
制度安排
资源配置
主要内容:
产权的基本概念等
产权界定及对外部效应的治理
产权安排和资源配置——科斯定理
制度变迁
公有资源的产权问题
产权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经济人的人格假设——利己主义
资源稀缺性假设
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
有限理性假设——(诺思《产权,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
交易费用为正的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部分)
行为人收益最大化原则,即人的完全理性.
现实世界中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不具有完全理性的特征.有限理性的假说表明,行为人的决策结果可能只是"满意",而不是最优.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与实际不符.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
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
竞争的不完全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讨论产权问题的原因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推导的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
在他们的假设中,交易是在无摩擦的瞬间自愿完成的,因此不会产生事前的缔约成本和事后的履约成本,也即交易费用为0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论初始产权如何安排,行为人总可以通过自愿的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他们集中研究价格和交换的理论,而并不关心产权制度和资源配置的关系.
产权的基本概念
产权的起源
产权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口增长的压力——人口增长论
代表人物:诺思
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资源稀缺论
代表人物:德姆塞茨(资源稀缺引起价格相对变化)
合作可以带来对双方都有利的收益——经济物品可增值论
代表人物:Cooter,R.和Ulen,T.
Alchian关于产权的定义
Alchian定义"产权":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A property right is a socially enforced right to select uses of an economic good.
关于"社会强制"
政府的力量,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于"选择的权利"——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
产权包含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
所有权与产权
产权(property rights)
所有权(ownership)
⑸ 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产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产权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化的范畴。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已经日益深化,其含义比原来宽泛得多,它更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它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力,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
所谓产权制度就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化”的含义就是使既有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依靠规则使人们承认和尊重,并合理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它,就要受到相应的制约或制裁。
而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具体的话,我也不知道了。刚学经济学没多久。
⑹ 产权经济学的介绍
产权理来论的内容是很源丰富的,不同时期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从不同层面或角度论及产权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产权经济学,却是现代的事情,是与科斯、诺思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现代产权济学,一般地认为,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产权理论体系。它富有活力,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但是,在繁荣和活跃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混乱,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待于深入和扩展。
⑺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对产权的定义,谢谢
产权
一、产权的内容:
1.产权首先是指特定的客体,即任何产权都是以特定客体为前提和基础,产权中“产”即为客体,没有特定客体的存在,产权便不再存在;同样任何产权都是以依赖于特定客体的产权,也只能某一特定客体的产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了客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财产、资产、资本、商品等。
2.产权其次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即主体与特定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以财产权等。主要包括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可以说产权是主体对客体一系列权利束的总称。
3.产权还应该包括,不同主体基于对特定客体的权利,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如常见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经常是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构成现代公司法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4.从权利本身的内容来讲,产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和其它主体的权能,即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或主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采取什么行为的权力,二是该主体通过对该特定客体和主体采取这种行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所以产权又称权益。传统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收益的配置机制,而现代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权力的配置机制。
二、产权的表现形式
具体而言,产权包含三层含义:
1.原始产权,也称为资产的所有权,是指受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经济利益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归属关系,包括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法人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经营权,是指法人企业对资产所有者授予其经营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法人产权是伴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3.股权和债权,即在实行法人制度后,由于企业拥有对资产的法人所有权,致使原始产权转变为股权或债权,或称终极所有权。原始出资者能利用股东(或债权人)的各项权利对法人企业产生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三、其它表现形式
产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有六种形式:
1.按产权历史发展动形态的不同分类:物权、债权、股权。 2.按产权归属和占有主体的不同分类:原始产权、政府产权和法人产权。
3.按产权占有主体性质的不同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和法人产权。 4.按产权客体流动方式的不同分类:固定资产产权和流动资产产权。
5.按客体的形态的不同分类:有形资产产权和无形资产产权。 6.按产权具体实现形态的不同分类:所有权、占有权和处置权。
此外,还可以根据产权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财产所有权等。
⑻ 关于产权的经济学论文题目
要原创来,找国淘论文写作
每一自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⑼ 西方产权经济学家根据产权主体的不同,一般把产权分为哪几种类型
西方产权经济学家根据产权主体的不同,一般把产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私人产权。即把权利界定给个人,个人对资源拥有排他性权利,权利行使的决策是由个人作出的。私人产权主体承担产权行使的一切后果:收益和成本。这就激励私人产权的主体寻求资源使用的最佳方式。
(2)社团产权。它是指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或者说产权是共享的,产权在社团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社团产权的主体是社团的全体成员,产权主体的资格取决于成员的资格,全体成员共同拥有不可转让的产权。
(3)集体产权。如果社团的成员数量被限制在一定的规模,通过一定的规则约束,可以改造成集体产权。而集体产权在行使产权
⑽ 产业经济学 和 产权经济学 有什么区别
产权理论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同时期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从不同层面或角度论及产回权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答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产权经济学,却是现代的事情,是与科斯、诺思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现代产权济学,一般地认为,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产权理论体系。它富有活力,已经产生了巨大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但是,在繁荣和活跃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混乱,许问题的研究都有待于深入和扩展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