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lac西方经济学

lac西方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2-09 02:32:56

㈠ TP AP MP,TC AC MC,TFC TVC,AVC AFC,MFC MVC,STC SAC SMC,LTC LAC SMC在西方经济学中分别代表些

T- total 总的; A-average 平均 ; M-margin 边际;
P-proction 产量; C-cost 成本;
F- fixed 固定; V-variable 可变;
S- short 短期; L- long 长期;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
边际固定成本,边际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应该都是 微观经济学 生产函数 那一章的概念

㈡ 西方经济学,为什么短期最优生产规模是和LAC的切点,而不是SAC的最低点

这个问题刚看书时发现,思考了一下明白了原因,这里面的关键在于:相同规模下,LAC的最优产量不等于SAC的最优产量(又或者说在某点产量下,LAC的最优生产规模不是SAC的最优生产规模,生产规模与产量是一一对应关系)

为什么切点不是短期内最优产量,却会是长期内的最优产量呢?我们来具体分析,首先假设SAC在LAC左半段,切点在SAC最低点左边,如图所示。

此时按教材的说法,A点是Q1产量下最优的生产规模,但是A点并不是SAC的最低点,理性的厂商会继续扩大产量降低SAC并使其到达最低点,这么分析有道理,但是忽略了时间因素,沿着SAC调整产量只会发生在短期,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厂商不会仅仅只调整劳动力要素,更会调整资本要素,这意味着理性厂商在扩大产量时,成本会沿着LAC曲线变动,而非SAC,故Q2点仅仅是SAC的最优产量,却不是该规模下最优的长期最优产量,而如果厂商在SAC规模下缩减产量Q1,很明显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都是不利的,故A点就是该SAC的生产规模下最优的长期最优产量。所以可以看出,A点仅仅是长期意义上的最优点,并非短期意义上的。若SAC在LAC右半段,同样适用此分析法,故在此不再讨论。

其他很多答案都是从限定条件逼出切点不是SAC的最低点,这么说固然对,但是并没有从正面解释原因,这样解释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经济意义

㈢ 西方经济学中AC与ATC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AC是平均成本,可以是短期平均成本SAC,也可以是长期平均成本LAC。

ATC是平均总成本,包含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相当于短期AC。

二、性质不同

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平均总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劳务而言的。

平均总成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由于总成本是总可变成本与总固定成本之和,所以平均总成本也是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


(3)lac西方经济学扩展阅读

平均成本分为行业平均成本和企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成本也称社会平均成本,是一个行业内,对生产同种产品的所有企业按照加权平均数方法所计算的平均成本。企业平均成本是由企业的总成本除以企业的总产量所得的商数,等于总成本除以产出的单位数。

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

假设总成本为TC(total cost),总产量为AC=TC/Q。在短期内它等于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假如用AC(average cost)、AFC(average fixed cost)、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分别表示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则:AC=AFC+AVC。

㈣ 在西方经济学中为什么SMC和LAC曲线是U形的

因为它们都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由于有这一规律在起作用,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边际产量就会起初递增,然后递减,因此边际成本就会起初递减,然后递增,结果是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呈U形。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这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的。由于有这一规律在起作用,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边际产量就会起初递增,然后递减,因此边际成本就会起初递减,然后递增,结果是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呈U形。




(4)lac西方经济学扩展阅读: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亦称“经营曲线”。在投入若干生产要素保持不变或不可调整期间内,不同产量下的有关成本函数的图象表示。

它主要说明一定生产规模下的成本与产量的基本关系,用于企业近期的经营管理决策。常规的短期成本曲线如下页图所示。图中TVC为变动成本总额,TFC为固定成本总额,AFC为平均固定成本,AVC为平均变动成本,ATC为平均总成本,MC为边际成本。

㈤ 西方经济学中的英文缩写

西方经济学英文缩写名词解释
第一章

第二章
D Demand 需求
S Supply 供给
P Price 价格
Q Quantity 数量
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M money 收入
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
第三章
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 TU=f(Q)
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
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
第四章
L Labour 劳动
K Capital 资本
TC total cost 总成本 TC=f(Q) 4.1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 FC=常量 4.4
VC Variable cost 可变成本 VC=f(Q) 4.5
TR Total revenue 总收益 TR=f(Q)=P×Q
A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
MR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
π 利润 π=TR-TC 4.6
TP Total proct 总产量 TP=f(L) 4.7
AP Average proct 平均产量
MP Marginal proct 边际产量
MRTSLK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
STC Short-run total cost 短期总成本 STC=f(Q)=FC+VC
STFC(FC) Short-run total fixed cost 短期总不变成本(固定成本) STFC=常量 STVC
(VC) Short-run total variable cost 短期总可变成本(可变成本) STVC=f(Q) SAC
(ATC) Short-run average cost 短期平均成本
SAFC
(AFC) Short-run average fixed cost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SAVC
(AVC) Short-run average variable cost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SMC Short-run marginal cost 短期边际成本
LTC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总成本 LTC=f(Q)
LAC 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
LMC Long-run marginal cost 长期边际成本
第六章
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ct 边际产品价值
MRP Marginal revenue proct 边际收益产量
W Wage 工资
第九章
GDP Gross demestic proct 国内生产总值
C Consumption 消费 C=f(Y)=C0+bY 9.1
I Investment 投资
G Government payment 政府购买
NX Net export 净出口 NX=X-M
X export 出口
M import 进口
NDP Net domestic proct 国内生产净值
NI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
PI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
PDI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
GNP Gross national proct 国民生产总值
第十章
Y 总量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平均消费倾向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 边际消费倾向 S Save 储蓄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
AD 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 AD=C+I+G+X
AS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 AS=C+S+T+M
T tax 税收
K multiplier 乘数
第十一章
MEC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L Demand for money 货币需求 L=L1(Y)+L2(R)
R Rate 利率
M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
第十三章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物价指数
第十四章
KG 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TR Transfer payment multiplier 转移支付乘数 14.2 TR transfer 转移支付
KT Tax multiplier 税收乘数
KB Balanced budget multiplier 平衡预算乘数
第十五章
Mh Money base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 Mh=M0+RE 15.1 Ke Deposit expansion multiplier 存款乘数
Km Money multiplier 货币乘数
第十六章
M import 进口 M=M0+mY
KX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对外贸易乘数
第十七章
G rate of growth 经济增长率
Gt 实际增长率
Gw 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合意增长率 Gn Nature rate of growth 实际增长率

㈥ 西方经济学 微观 请问停产点为什么是P=AVC不是AC,那条曲线明明是LAC啊

LAC=LMC代表的意义与P=AVC相同,只是一个是厂商长期决策依据一个是短期决策依据。
P与AVC的大小关系是厂商在短期内决定是否停产的依据。
比如说你花10000元买了一台生产手机的设备,平均每多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多雇佣一个工人花去300元工资,现在市场上手机的售价是P元。假如P>300,那么厂商是会生产手机的,因为每多生产一台,得到的收入大于生产这台手机的平均可变成本(就是多雇佣一个人的工资,当然实际情况中平均可变成本不只包括这个,还包括多投入的资金等),固定成本的投入也能在这种得到的收入中慢慢填补回来。假如P=300,这是厂商的停产点,因为不论厂商如何生产手机,得到的收入也仅仅只能填补投入的平均可变成本。假如P<300,厂商是不会生产的,因为每多生产一台手机,厂商还要倒贴300-P的可变成本。
你说为什么不按P=AC决定是否停产,因为AC是包括固定成本的(就是上例中的10000元),在实际中,厂商考虑多生产一个产品的代价并不包括固定成本,因为固定成本在短期内是已经发生的成本,与厂商是否多生产一个产品是无关的。
再来说说LAC=LMC。
当P=LMC是厂商生产利润最大化(MR=MC)所决定的产量点。在长期中,P=LAC是完全竞争市场上该行业厂商均衡的条件(因为当P>LAC时,会有大量厂商涌入该行业,导致该产品供给增加,P下降,直至P=LAC停止;当P<LAC时,会有厂商不断退出该行业,使P上升)。所以P、LMC与LAC的关系是长期中厂商决定是否进入该行业的依据。

㈦ 西方经济学中的LMC和SMC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西方经济学中的LMC和SMC分别代表,M表示边际,LMC表示长期边际成本,SMC表示短期边际成本,加上版LAC长期平均权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AC,一共合成两张曲线图,用来说明几个临界点,什么时候利润最大,什么时候开始亏,亏到什么时候要停产等。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慨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

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里有提到LAC曲线在许多行业中不是U形的,而是L形的。。。我实在

我的理解是所谓的L形那不变的一段的原因是规模报酬长期保持不变倒置的

㈨ 经济学里LAC是什么

经济学里LAC搜索是来长期平均成本,自LAC代表:long-run average cost。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花费的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LAC=LTC/Q。
‍长期平均成本呈U形是因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规模不经济:厂商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即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上移或下移。外在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下降。外在不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上升。

阅读全文

与lac西方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