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概述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当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所以,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展,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临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者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煞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中,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上半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方面作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分析上还不能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只能陷于空想。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把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和财富的比例问题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它们总是撇开财富的社会形式去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科学门类众多,除政治经济学外,还存在着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科学、边缘经济学等。在经济科学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规律的科学,为其他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对经济学科中的其他各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治经济学所阐明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商品、价值、货币、工资的运动等基本原理,对经济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也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他学科也只有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应有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从而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㈡ 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政治经济学概述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编辑本段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当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所以,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展,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临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者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煞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中,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上半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方面作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分析上还不能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只能陷于空想。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编辑本段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把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和财富的比例问题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它们总是撇开财富的社会形式去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33409.htm
㈢ 政治经济学是谁先提出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当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所以,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
㈣ 政治经济学是谁最先著述立说的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版的”、“城市权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㈤ 政治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是17世纪法国人重商主义学派蒙克莱田在《写给皇上和皇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先使用的。这里的"经济学",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经济学"概念不同,"经济学"在当时研究的是家庭收支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奴隶制经济社会中奴隶主家庭经济占社会经济绝对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学研究的当然是奴隶主家庭的收支和管理,因此,当时的经济学也可称庄园经济学;蒙克莱田在《写给皇上和皇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为了区别,说明它研究的是属于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局限于家庭或庄园的经济学,故而加上"政治"二字成为"政治经济学",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词被广泛使用。
㈥ 请问如何快速解读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简单理解就是经济学,但是政治是分派别的。西方经济学算不算政治经济学?难说。
你要学习政治经济学,你必须先学习政治,了解政治,目前世界上大致有两种政治学,一种是左派政治学,追求大民主,更平等和受到限制的自由。一种是右派政治学,追求小民主,更自由和受到限制的平等。目前看来,右派观念是占上风的,即以美帝西方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主要是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到凯恩斯到现在流行的新自由主义,即复古的市场经济。要学习这个,现在大学学的都是这个,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很多都可以选择。
左派的经济学现在发展的不是很好,卢梭,亚当斯密,马克斯,列宁,托洛茨基的书都可以看看。
经济学本身看上去并无左右之分,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解决紧缺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出在价值的来源和劳动。
供参考。
㈦ 《政治经济学》抄会不合格吗
(a)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鲁宾逊故事决不像文化史家设想的那样,仅仅是对极度文明的反动和想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是错觉,只是美学上大大小小的鲁宾逊故事的错觉。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了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後者在过去历史时代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而在18世纪的预言家看来(斯密和李嘉图还完全以这些预言家为依据),这种个人是一种理想,他的存在是过去的事;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於人类天性的看法,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样的错觉是到现在为止的每个新时代所具有的。斯图亚特在许多方面同18世纪对立并做为贵族比较多地站在历史上,从而避免了这种局限性。我们愈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愈不独立,愈从属於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只有到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的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来看是一般关系)的时代。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再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方面无须多说。十八世纪的人们有这种荒诞无稽的看法本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是巴师夏,凯里和蒲鲁东等人又把这种看法郑重其事地引进最新的经济学中来,这一点本来可以完全不提。蒲鲁东等人自然乐於用编造神话的法,来对一种他不知道历史来源的经济关系做历史哲学的说明,说什麽这种观念对亚当及普罗米修斯已经是现成的,后来他就被付诸实行等等。再没有比这类想入非非的陈腔滥调更加乏味的了。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好象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只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是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覆,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是有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如果说最发达语言的有些规律和规定也是最不发达语言所有的,但是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於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那末,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差别。而忘记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例如,他们说,没有生产工具,哪怕这种生产工具不过是手,任何生产都不可能。没有过去的,累积下来的劳动,哪怕这种劳动不过是由於反覆操作而累聚在野蛮人手上的技巧,任何生产都不可能。资本,别的不说,也是生产工具,也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可见资本是一种一般的,永存的自然关系;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恰好抛开了正是使”生产工具”,”累积下来的劳动”成为资本的那个特殊的话。因此,生产关系的全部历史,例如在凯里看来,是历代政府的恶意篡改。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生产的一般规定在一定社会阶段上对特殊生产形式的关系,留待别处(後面)再说。最後,生产也不只是特殊的生产,而始终是一定的社会体及社会的主体在或广或窄由各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著。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也还不是这里所要说的。生产一般。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总体。现在时髦的做法,是在经济学的开头摆上一个总论部份-就是标题为《生产》的那部份(参看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著作),用来论述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这个总论部份包括或者好像应当包括∶(1)进行生产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这实际上不过是要说明一切生产的基本要素。可是,我们将会知道,实际上归纳起来不过是几个十分简单的规定,却扩展成浅薄的同义反复。(2)或多或少促进生产的条件,如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前进的和停滞的社会状态。要把这些在斯密那里作为提示而具有价值的东西提升到科学意义上来,就得研究各个民族的发展过程终生产率程度不同的各个时期-这种研究超出本题应有的范围,但就属於本题范围来说,在叙述竞争,累积等等时是要谈到的。照一般的提法,答案总是这样一个一般的说法∶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实际上,一个民族的工业高峰是在它还不是以既得利益为要务,而是以争取利益为要务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美国人胜过英国人。或者是这样的说法∶例如,某一些种族,素质,气候,自然条件如离海远近,土地肥沃程度等等,比另外一些更有利於生产。这又是同义反覆,即财富的主客观因素越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具备,财富就越容易创造。但是,经济学家在这个总论部份所真正要谈的并不是这一切。相反,照他们的意见,生产不同於分配等等(参看穆勒的著作),应当被描写成局限在脱离历史而独立的永恒自然规律之内的事情,於是资产阶级关系就被乘机当作社会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偷偷地塞了进来。这是整套手法的多少有意识的目的。反之,在分配上,好象人们事实上可以随心所欲。即使根本不谈生产和分配的这种粗暴割裂与生产与分配的现实关系,下面这一点总应当是一开始就明白的∶无论在不同社会阶段上分配如何不同,总是可以像在生产中那样提出一些共同的规定来,可以把一切历史差别混合和融化在一般人类规律之中。例如,奴隶,农奴,雇佣工人都得到一定量的食物,使他们能够作为奴隶,农奴和雇佣工人来生存。靠贡赋生活的征服者,靠税收生活的官吏,靠地租生活的土地占有者,靠施舍生活的僧侣,或者靠什一税生活的教士,都得到一份社会产品,而决定这一份产品的规律不同於决定奴隶等等那一份产品的规律。一切经济学家在这个项目下提出的两个要点是∶(1)所有制,(2)司法,警察等对所有制的保护,对此要极简单地答覆一下∶关於第一点,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藉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制(占有)是生产的一个条件,那是同义反覆。但是,可笑的是从这里一步就跳到所有制的一定形式,如私有制。(而且还把对立的形式即无所有作为条件。)历史却表明,公有制是原始形式(如印度人,斯拉夫人,古克尔特人等等),这种形式在公社所有制形式下还长期起著显著的作用。至于财富在这种还是那种所有制形式下能更好地发展的问题,还根本不是这里所要谈的。可是,如果说在任何所有制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那末,这是同义反覆。什麽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关於第二点,对既得物的保护等等。如果把这些滥调还原为它们的实际内容,它们所表示的就比它们的说教者所知道的还多。就是说,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权关系,统治形式等等。粗率和无知之处正在於把有机地联系著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射联系中的东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糊地感到,在现代警察制度下,比在例如强权下能更好地进行生产,他们只是忘记了,强权也是一种法权,而且强者的法权也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於他们的”法治国家”中。当与生产的一定阶段相应的社会状态刚刚产生或者已经衰亡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生产上的紊乱,虽然程度和影响有所不同。总之∶一切生产阶段所共同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
㈧ 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其标志性人物和著作
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当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所以,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展,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临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者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煞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中,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上半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方面作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分析上还不能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只能陷于空想。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捍卫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根源。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标志性人物和著作:斯密的《国富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资本论》
㈨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89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网络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可知,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理论科学的名称自17世纪就开始得到应用了。
当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时,政治经济学还只限于研究流通领域的个别经济现象,因而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真正的经济科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必然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这就产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所以,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逐渐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断发展,直接威胁着资产阶级。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面临这种形势,资产阶级更加需要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庸俗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者抛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科学成分,致力于抹煞阶级利益的对立,用各种各样的辩护理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中,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上半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们不了解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维护小私有制的立场来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应用政治经济学剖析资本主义方面作了最初的尝试。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和无情的批判,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分析上还不能摆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限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途径,只能陷于空想。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例如,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把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和财富的比例问题是人们的物质福利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它们总是撇开财富的社会形式去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科学门类众多,除政治经济学外,还存在着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科学、边缘经济学等。在经济科学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规律的科学,为其他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对经济学科中的其他各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治经济学所阐明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商品、价值、货币、工资的运动等基本原理,对经济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也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他学科也只有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应有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从而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㈩ 政治经济学
(1)平均利润=社会总剩余价值减纯粹流通费/社会总预付资本=1800X200%+(100+100)X200%-200/16200+1800+1000+300+500+200=19%
(2)产业部门平均利润回=19%X(16200+1800)=3420
(3)商业部门平均利润=19%X(1000+500+200+300)=380
(4) 出厂价答=16200-13250X4/5+1800+3420=10820
(5)零售价=出厂价+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粹流通费用=10820+380+500+200+300=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