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比较经典的金融学入门电子书下载地址
经济学基础科目经典教材介绍 入门阶段: 中文版名称:《经济学原理》 曼昆 英文版名称:principle of economics by Mankiw,N.G. 基础阶段: 《微观经济学》 周惠中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哈尔.R.范里安(Hal R. Varian) 《宏观经济学》 曼昆(Mankiw,N.G.) 《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 / Stanley Fischer / Richard Startz) 《国际经济学》 萨尔瓦多(Dominick Salvatore)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Jeffrey D. Sachs)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Alpha C. Chiang) 《金融学》博迪/莫顿 (Zvi Bodie / Robert C.Merton ) 《财政学》罗森(Harvey S.Rosen)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Frederic S.Mishkin) 《货币理论与政策》Carl E. Walsh 《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Akira Takayama) 《金融经济学原理》LeRoy / Werner 提高阶段: ① 计量经济学: ⑴ 中文名:《计量经济学》 林文夫 (理论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 英文名: Econometrics by Fumio Hayashi ⑵ 中文名:《计量经济学分析》 格林 (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教材)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by Greene ⑶ 中文名:《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 伍德里奇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by Wooldridge ② 微观经济学: ⑴ 中文名:《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杰里/瑞尼(JR) 英文名: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rey A. Jehle / Philip J. Reny 简称(JR) ⑵ 中文名:《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范里安 英文名:Microeconomics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⑶ 中文名:《微观经济学》 安德鲁.马斯-科莱尔 等(MWG) 英文名:Microeconomic Theory by Andreu Mas-Colell / Michael D. Whinston / Jerry R.Green 简称(MWG) ③ 宏观经济学: ⑴ 中文名:《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 英文名: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by David Romer ⑵ 中文名:《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萨金特 英文名: Dynamic Macroeconomic Theory by Thomas J. Sargent ⑶ 中文名:《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卢卡斯 英文名: Recursive method in economics dynamics by Robert E. Lucas ④ 博弈论: ⑴ 中文名:《博弈论基础》吉本斯 英文名: A Primer in Game Theory by Robert Gibbons ⑵ 中文名:《博弈论教程》奥斯本 英文名: A Course in Game Theory by Martin J.Osborne / Ariel Rubinstein ⑶ 中文名:《博弈论》 梯若尔 英文名: Game Theory by Drew Fudenberg / Jean Tirole *************************************************************************************************************************************************************** 部分可能的下载地址: Eric Maskin的三篇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论文: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hoice Rules Nash Equilibrium and Welfare Optimality Implementation and Renegotiation 经济学经典教材: 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全书下载 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全部习题答案下载 MWG英文版全书下载 MWG中文版全书下载 MWG习题答案下载 David Romer高级宏观经济学下载 Sargent动态宏观经济理论下载 计量经济学分析(Greene)全书下载 Robert Wilson 非线性定价 Greene计量经济学分析全部习题答案下载 金融经济学原理(LeRoy and Werner)下载 Osborne博弈论全书下载 Gibbons博弈论全书下载 The End of Poverty英文版全书下载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JR)全书下载 田国强高级微观讲义下载 哈佛教授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Nolan H. Miller , 2006)下载 哈佛教授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 (Glaeser,2005)下载 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开放课程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书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全书下载 数学基础科目经典教材参考 心理人生专栏 爱情与性专栏 经典书籍专栏 抗抑郁书籍参考 C++经典教材参考 ********************************************************************************************************************************************* 热心网友搜集的下载地址: 迅雷 电驴 都可以下。 《格里高力曼昆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PDF格式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46071/ 《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Microeconomics by R.S.Pindyck, D.L.Rubinfeld)第四版中译本,第三版影印本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48807/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第六版)[PDF]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65443/ 《投资学》(Investments)上下册 第五版 [PDF]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17688/ -------------------------------------------------------------------------------------------------------------------------------------------------------------------- 这些书光华人论坛上差不多都有。。 地址:http://www.gsmer.net/forumdisplay.php?f=178
❷ 学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建议
关于教材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而言,现在最流行的当然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我们很多同学都有的,虽然自己没看过,但是毕竟这是众多高校的首选。当然,入门教材还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国内的书的话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当然首选,手头上这两本书还是打牢基础的法宝。至于本人,一直向别人推荐的是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这本教材难度比以上稍大,比较适合平时学习的提高和考研前期复习。至于中级的教材,本科生都应该读的当然是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当然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也是比较好的教材。本人推崇的是岭南王则柯教授的图解微观经济学,很流行,在library是基本借不到的。
关于习题集和参考书的选择:
就两本书,尹伯成的习题集(传说中的绿宝书,人手一册),还有陈恳的习题集,都蛮不错的。我只做了前一本。当然中级的上海交大曾给我上过课的两位老师钟老师和陈老师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指南》绝对是现代观点配套最好的练习。考上财的几乎人手一册。
关于网络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学高手必上的好论坛,开放注册,下载极多
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网及其论坛,不开放注册是件麻烦事,需要账号的可以找我
关于阅读(泛读):
学之前读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这个现在比较流行,当然田国强教授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也比较好,需要的可以找我要pdf文件。至于阅读嘛,文献什么的,自己多读点。上财的老师说学西经每天要花2小时时间,这个我看恐怕没人做得到,如果你做得到的话,将来绝对能去美国top10的学校吧,我想。
❸ 如何评价田国强的《高级微观经济学》
济学的教材种类繁多。现在这两种书在国内选用的非常广泛,而且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可以。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我推荐三种,一种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金融学方面推荐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或者博迪的《金融学》作为入门,深入研究的话约翰·赫尔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是非常好的教材,数量庞杂,有初级、中级。宏观方面则推荐戴维·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另外国内还有《政治经济学》教材,理论观点与西方经济学不尽相同,分微观部分,会碰到很多细分的领域,比如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等,每一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代表性著作、高级的分别,一本是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理论。除此之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内很多老师也有自己的著述:基本原理与扩展》,这两本的数学化都比较明显,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教材推荐平新乔老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方面推荐曼昆和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前者的书使用广泛,后者的书对各流派的总结评价更为全面。高级微观经济学可以学习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作为入门教材,我推荐两种,一种是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上面列举的教材几乎都是数百页的大部头,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替代性、利息与货币通论》都是不错的课外读物、凯恩斯的《就业、宏观部分两册。另一种是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分微观经济分册:现代观点》、宏观经济分册)。当然,深入学习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时候
❹ 如何评价田国强的《高级微观经济学》
为您分享知乎同类问题的答案进行参考:版
https://www.hu.com/question/52377683
希望能帮到权您!
❺ 微观经济学怎么学才能学懂啊
关于教材的选抄择:
对于初学者而袭言,现在最流行的当然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众多高校的首选。当然,入门教材还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国内的书的话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当然首选,手头上这两本书还是打牢基础的法宝。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这本教材难度比以上稍大,比较适合平时学习的提高和考研前期复习。至于中级的教材,本科生都应该读的当然是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当然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也是比较好的教材。
关于习题集和参考书的选择:
就两本书,尹伯成的习题集(传说中的绿宝书,人手一册),还有陈恳的习题集,都蛮不错的。关于网络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学高手必上的好论坛,开放注册,下载极多
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网及其论坛》。
关于阅读:
学之前读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这个现在比较流行,当然田国强教授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也比较好。
❻ 微观经济学应该怎么学,怎么才能学得明白透彻
关于教材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而言,现在最流行的当然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众多高校的首选。当然,入门教材还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国内的书的话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当然首选,手头上这两本书还是打牢基础的法宝。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这本教材难度比以上稍大,比较适合平时学习的提高和考研前期复习。至于中级的教材,本科生都应该读的当然是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当然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也是比较好的教材。
关于习题集和参考书的选择:
就两本书,尹伯成的习题集(传说中的绿宝书,人手一册),还有陈恳的习题集,都蛮不错的。关于网络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学高手必上的好论坛,开放注册,下载极多
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网及其论坛》。
关于阅读:
学之前读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这个现在比较流行,当然田国强教授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也比较好。
❼ 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教材的选择:抄
对于初学者而言,现在最流行的当然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众多高校的首选。当然,入门教材还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国内的书的话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当然首选,手头上这两本书还是打牢基础的法宝。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这本教材难度比以上稍大,比较适合平时学习的提高和考研前期复习。至于中级的教材,本科生都应该读的当然是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当然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也是比较好的教材。
关于习题集和参考书的选择:
就两本书,尹伯成的习题集(传说中的绿宝书,人手一册),还有陈恳的习题集,都蛮不错的。关于网络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学高手必上的好论坛,开放注册,下载极多
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网及其论坛》。
关于阅读:
学之前读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这个现在比较流行,当然田国强教授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也比较好。
❽ 统计学与西方经济学那个难啊请说出理由
国内的统计学是秉承前苏联的学科,其实确切地说是统计学的分支,即社会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统计抽样、调查以及指标选择等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等等。这些东西对统计数据获得很有帮助,但在实际中用处不是很大。
看过David Freedman等人著的《Statistics》(统计学),国内有翻译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外优秀统计学著作系列就会发现其实统计学是非常有趣的,它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当然那只是非常basic的入门级著作。其实真正的统计学就应该是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外优秀统计学系列著作,其实那些也是统计学的经典名著了。
在国外,统计学更确切地说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国内把这个学科翻译成数理统计学,以区别于社会统计学的统计学。上海财大的兼职院长田国强教授在芝加哥大学拿到数学博士就是统计学方向的。
西方经济学与欧美国家的相对应当学科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最后一个是关于处理宏微观经济数据工具的理论。阅读曼昆,斯提格利茨等人的经济学原理教材会发现,经济学是可以很有趣的。当然如果想进一步深造阅读高级系列教材,如果没有相当的数理基础,会发现经济学是很tough的。
至于哪个难那个不难这个几乎没有定论,关键还是看你个人的兴趣和基础。如果只是要看一些原理性的东西,看David Freedman等人的《统计学》(中文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你会发现他们都很有趣,都是着力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真正要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的话就要看你的兴趣以及你的基础了。如果数理基础好可以考虑数理统计,如果不行就社会经济统计或者西方经济学。高级西方经济学其实对数理基础要求也不低,因为同时会要求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
不管怎么样,国内的社会统计学没什么意义,个人观点,因为实际用处不大。不过,国内的统计系现在也在转型,不是单纯的社会统计了,尤其是研究生,更越来越偏重实用性以及与国际接轨。比如上海财大,就与国际主流统计学 没有多大差别,其统计系主任就是国际知名计量经济学教授艾春荣。其他大学也在转型,就看程度如何了。
纯粹的西方经济学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当然名校比如复旦北大不再考虑范围。
个人建议数量经济学。需要统计学学习,还需要经济学基础。融合了两个学科哈。
❾ 求: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当今经济现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形成科学性与逻辑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太好局面,也反映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索的方向。
一、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三种模式
按照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来源,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探索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模式”。这种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六册计划”和《资本论》为基础建立的。
多年来,国内多位学者对马克思早期经济研究的着作和书信等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计划是一个内容庞大的宏伟体系,包括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五篇计划”和1858年提出的“六册计划”。而已经出版发行的《资本论》四册仅仅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一小部分,“六册计划”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绪论”(商品和货币)、“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六册构成。
汤在新教授认为应从“六册计划”出发来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从开始经济学研究一直到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是一致的,即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特定生产关系下的物质生产或者财富增长。其次,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科学的叙述方法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关键。
杨国昌教授则以“六册结构”和《资本论》为逻辑起点,从导论;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商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六大块构建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传统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体仍是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蓝本构建的(周冰,2004),并以此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按其构建理论体系的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分别形成理论体系,另一种形式则是试图将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以《资本论》和“苏联范式”为基础,一般秉承《资本论》的体系框架,再加入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和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就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叙述方法基本一致。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反思和超越“苏联范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回到马克思传统”的潮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遵循《资本论》的体系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突破“苏联模式”的理论体系,如许涤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流通与分配——读(资本论)笔记》、谷书常教授1979年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北方本)、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等。这些教材都以其权威性在国内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多次再版。90年代末,谷书堂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1989、2000),蒋学模教授的《高级政治经济学》(2001)等都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总论(2001年4月)和社会主义本体论(2001年10月)堪称严格遵循传统模式的典范。他以社会主义劳动为起点范畴,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历史演变(总论部分)、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总过程等,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和主要范畴,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利益、政府等范畴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本体论分析,并最终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少有的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为隐含假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蒋学模教授的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为前提,在本质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涉及到的范畴的研究析析较为深入。但该理论体系对经济运行的研究涉及不多,现实感不足。
谷书堂等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和“北方本”,在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重视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成果,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经济制度作为分析前提,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和发展。这理论体系的特色在于突出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是对我国理论经济学有益探索和创新,其现实性不言而喻,但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如何解决研究对象的二元性和其研究主线的二元性(即“三过程”与“四环节”)(周冰,2004)将是这一理论体系面临的最大考验。
传统模式的第二种形式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有机统一起来的创新模式,这方面的主要代表包括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和逄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等。
程恩富教授在其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中,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过程论”,首创“五过程体系”,除了导论、尾论之外,包括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的总过程、国家经济过程及国际经济过程。构筑这一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历史渊源是“六册结构”和《资本论》的逻辑框架,遵循从“一般范畴”到“特殊范畴”,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应用”的原则,组织起了反映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论体系。
逄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力图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在体系上分为两部分、内在逻辑上不相一致的缺陷,在理论体系上形成了三篇结构。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重点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适用性的范畴及其运动;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则主要结合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一般范畴的特殊或具体形式,并将经济运行纳人到了体系之中。
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将两部分有机统一的尝试,同时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来界定一般范畴和特殊范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现实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范畴的含义及其运动进行了探索,可以说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种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代模式探索。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出现了对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差、研究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现代化则是共识。当前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现代模式探索方面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保留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沿用政治经济学的原有研究力法和构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可称之为“修补”方式;二是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制度特色重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可称之为“嫁接”方式;三是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以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具有普适性为前提,用现代经济学范式来构建中国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重建”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仍然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主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形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模式。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特色的同时,更多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经过现代市场经济实践检验的经济理论,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边际分析的方法应当也能够成为我国正在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元素。在构建现代形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形成以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理论体系。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学具有超越一切社会制度的属性,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的现代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具有非常的普遍性和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国理论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应该大力引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并用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建立中国理论经济学。钱颖一教授认为包括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在内的三个部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系键所在,也是当代在世界范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田国强教授认为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不仅包容了西方经济学,也涵盖了“东方”经济学甚至中特色的经济学,因为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可以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但绝不是不同的“经济学”,创建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所用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他进一步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方式;(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的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他们二人均认为发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转型经济的分析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因而也代表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二、对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取决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从科学性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对象的统一性。即提出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统一的逻辑主线贯穿整个学科过程。二是其逻辑体系的严密性,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由概念(即范畴)、推理、结论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结构,要有以起始范畴和核心范畴为基础,有众多层次不同的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三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将现实经济问题归入一个规范、科学地分析框架中,并能形成有效结论,用以指导社会经济实践。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要有对现实的解释力。
在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仍需要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
第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首先是由于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形成的。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对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其次,部分国内经济学者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既研究生产关系又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从本质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即只有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关系才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力量。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的运动来形成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生产关系体系,也就形成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二,界定贯穿整个学科体系的主线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科学的学科体系,贯穿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也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都比较重视逻辑主线的构建,传统模式中仿照《资本论》形成的逻辑主线包括社会必要产品的运动(雍文远,1985)、生产的三个过程(谷书堂,1999)、生产的五个过程(程恩富,2002)、经济利益的运动(谷书堂,1999;蒋学模,2001)等。从总体上看,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不同的逻辑主线,各种范畴、概念在一条红线的牵引下多层次充分展开的逻辑过程。这是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对于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的本质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层次上,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需要创新,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建立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政治经济学更具有时效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上除了采用唯物辩证法从历史纬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律,从而构建纵向内容的理论体系,也要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即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从横向角度来构建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形成纵横交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四,拓展研究范围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的内在动力。
拓展研究范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创新活力的源泉,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立足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源泉。我国的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研究的主要命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理论源泉。二是要不断开拓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方面的解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