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经济学的知识说明税收的意义
一、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收入逐年大幅度上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税收来源的广泛性。
税收不仅可以对流转额征税,还可以对各种收益、资源、财产、行为征税;不仅可以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征税,还可以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征税;等等。税收保证财政收入来源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不能比拟的。
(二)税收收入的及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因此税收就把财政收入建立在及时、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成为国家满足公共需要的主要财力保障。
二、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应,以税收配合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三、调节需求总量的作用
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运用税收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功能,自动调节总需求。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反之,亦然。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二)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取消某些税收减免等,扩大征税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压缩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增加某些税收减免等,减少征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
四、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对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二)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通过税收配合国家价格政策,运用高低不同的税率,调节产品之间的利润差别,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
(三)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对生活必须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此外,通过税收调节,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流通交换结构等的合理化,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此做出总结归纳。
五、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平收入分配。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鼓励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资源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六、保护国家权益的作用
税收是对外开放进程中保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税收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一)根据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各国进行税收谈判,签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
(二)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产业,维护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利益。
(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某些出口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以限制国内紧缺资源的外流,保证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四)为扩大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鼓励国内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根据发展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六)对外国人和外国企业来源于中国的收入和所得征收所得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七、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有:
(一)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偷逃税款的现象,使国家财政收入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严肃税收法令和纳税纪律,才能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同时,将搜集到的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1]
(三)保证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通过税收监督,可以揭露、制止和查处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从而保证国家税法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
(四)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通过税收监督,积极配合公安、司法、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财经纪律,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
㈡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
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税收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人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税收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人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人。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
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国家政权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存在又依赖于税收的存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同时,税收分配不是按照等价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分配的‚而是凭借政治权利‚对物质利益进行调节,体现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目的。
4.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国家在征收税款过程中,一方面要查明情况,正确计算并征收税款;另一方面又能发现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或是在缴纳税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税务机关对征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措施纠正,也可以通知纳税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㈢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马斯顿在80年代通过选择具有可比性的2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了税收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得到了反映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基本结论:低税通过激励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经济总产出;低税也通过提供财政激励,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税收体系为公共投资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成为实现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有效财政工具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供给学派分析思路,建立了一个探索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体系,并据此对税收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和绩效进行解释。 税收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税收由于减少了经济主体的可支配收入,改变了市场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了经济人的决策行为、资本积累和劳动供给,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供给面出发,分析了税收对经济增长所需的要素供给的影响,借助博弈概念分析由于政府和经济当事人目的和利益的不一致导致税收政策失灵。通过考察中国实际经济运行中的税收作用和建立税收功能评价的熵模型,证明了税收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与有效税率进行多元回归,探讨了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下税收对我国资本和劳动要素供给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和经济增长各变量间的VAR模型探讨了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平稳关系,并通过方差分解出税收对各增长变量结构冲击的重要性。结合实证分析对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互动过程中的各种事实作出相应解释。鉴于长期中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性,短期内对经济稳定运行的调控功能,将长期减税与短期相机性增税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一国税收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㈣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
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最具潜力的税种,征收面广,直接影响数亿工薪阶层,提高个人所得内税看你怎么提高,一般容个人所得税有两个作用:一增加财政收入,二是:调节贫富差距,二者的主次不同将影响个人所得税的发展方向和征收侧重面,若以调节贫富差距为主,该税就应重点以高收入者为对象,如以增加财政收人为主,则应扩大税基,使之成为适用于大量纳税人的税。若是不分主次提高所得税,那么提高个税在经济中主要两个作用就是增加了财政收入,税收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财政收入就用于关系民生的项目和机制改革以及调节市场经济,当然了,很多是被贪污掉的,另一个就是对于消费无疑就是一个打击,个税提高了,消费固然疲软,人民是消费的主体,要详细分析就得很多了 ,难打字
㈤ 税收在经济调节中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
1.税收是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
2.税收是国家实行财政政策调节经版济的有力工具权。
㈥ 税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
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调节经济的杠杆
3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