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经济学:经济均衡分析的三个步骤
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2.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3.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
一、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二、边际分析法:
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
㈡ 经济学均衡原理
均衡
equilibrium
经济学中,用以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论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使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可以分为稳定 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如果均衡体系受到外力干扰离开均衡点,经过一段变动又回到原来的均衡位置,这种均衡称为稳定均衡;否则,称为不稳定均衡。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创立者。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称为局部均衡分析。瓦尔拉斯在研究价格时,考察了所有各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注重各个商品市场之间、各个要素市场之间以及各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间价格和数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或所有各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一般均衡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㈢ 经济学中总体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指什么
总体均衡抄就是指IS曲线, LM曲线, BP曲线,三线交于一点的状态,其中IS曲线上的点都是产品市场均衡点, LM曲线上的点都是货币市场均衡点, BP曲线上的点都是国际收支均衡点,三线交于一点表明三个市场都是均衡状态,即总体均衡,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状态,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保持在这一点上。
所谓的局部均衡,就是三线没有交于一点的状态,
那么,如果不在任何一条线上的点,那就是三个市场都不均衡的状态了。
现在你知道对他们的分析是什么意思了吧
㈣ 经济学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
一、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二、边际分析法:
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对与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
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㈤ 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概念
哈儿!不晓得你研究这些咋子!
网上找的!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假定经济变量内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容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非均衡分析(Unequilibrium analysis)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不知道对不对!自己参考!搞不懂你整这些咋子!
㈥ “均衡分析方法”的概念是
1、均衡与均衡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Equilibrium):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决策以增加利益容时的状态。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
2、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一的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况和条件。
均衡分析法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必要抽象。最大缺陷是把经济系统中参与人看作是互不联系的单个人(仅研究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不能把其所考察的问题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该方法完全忽略了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及人文环境等对参与人行为的影响,单纯考察某个条件与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㈦ 经济学分析最基本方法是什么
在微观经济学中实证分析回答的主要是是什么的问题,这其中不涉及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回答的则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般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研究选择问题,但有三点不同: 第一,对价值判断的态度不同。实证方法为使具有客观性而强烈排斥价值判断;规范方法要评价或规范经济行为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第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现象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规范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经济现象的社会意义。 第三,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客观的,可以用事实进行检验;规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主观的,无法进行检验。 比如说天下雨了,这是事实,属实证分析。但不同的人对下雨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农民从对农作物有利考虑认为下雨是好事,行人因挨浇怕感冒而认为下雨是坏事,这些就属于规范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