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

发布时间:2021-02-11 02:40:07

①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原因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原因:

1、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

2、全世界每年因吸版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权第一杀手。

3、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

禁止吸烟意义:

1、能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不会受到污染。

2、能减少各种病菌的传播。

3、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扩展阅读:

吸烟时,大约只有10%的香烟烟雾被吸烟者吸入体内,其余则散布在周围环境中。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和吸烟时间的延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迅速恶化。研究表明,当有人在容积为20m3的室内吸一支烟时,室内空气中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33倍,当吸完2支烟后再进行测定时,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64倍。

公共场所是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尤其在不通风的室内吸烟时,被动吸烟受到的危害更大。 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

② 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规定公共产所禁止吸烟,是关注效率还是关注平等

1、公共场所禁复烟这体现的是公平。作制为吸引人来讲,他喜好吸烟是对自己内部经济,但却对旁边不吸烟的人的健康造成了损害,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外部不经济,即对旁边不吸烟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2、如果是从经济学的效率角度来讲,为了加快发展烟草业的发展而出台优惠鼓励政策,这就是效率优先。如邓小平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让所谓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放弃公平而效率优先,实则是他们利用职务便利假借承包为名使得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到这部分人口袋里,而若干年后企业掏空垮了。

③ 经济学上,公共场所严禁吸烟是否是有效率的规定

香烟中有尼古丁等20多种毒素,吸食后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主动吸烟可以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诱发身体的多种疾病。最为严重的是不吸烟人群,因为吸烟者的原因而造成他们被动吸烟,被动吸烟所造成的伤害从某种程度来说,比主动吸烟还要严重,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所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

目前吸烟人群还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吸烟者,根本无视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电梯、办公室、商场、影院、公交、火车等等标有“禁止吸烟”的场所照样有吸烟者,这些主动吸烟者,自己毒害自己的过程中,不仅污染了公共环境,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吸烟者乱扔的烟头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部明确规定在商场影院内吸烟一律拘留5天,可谓不得已而为之,想一想全国如此众多的“禁止吸烟”场所,如何对无视规定的吸烟者进行拘留这样的处罚呢?假如要落实好这项规定,那要动用多少警力才行呢?可见此规定显然难以执行到位。

拘留只是达到“禁止吸烟”一种手段而已,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还需要形成全民共同行动、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要营造公共场所吸烟可耻的声势,并大力提倡戒烟俯害碘轿鄢计碉袭冬陋。同时,也要考虑到吸烟人群依然存在的实际,尽可能地在公共场所设置一些人性化的吸烟场所,也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④ 为什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大多场所有男女老少都不喜欢吸烟者,
香烟产生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和副流烟。主流烟是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副流烟是烟草燃烧后外冒的烟。
吸烟时,大约只有 10%的香烟烟雾被吸烟者吸入体内,其余则散布在周围环境中。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和吸烟时间的延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迅速恶化。研究表明,当有人在容积为20m 3的室内吸一支烟时,室内空气中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33倍,当吸完2支烟后再进行测定时,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64倍。这种小粒径颗粒不易沉降,能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吸入人体后,可直接沉积在肺泡内,造成对人体持续性的危害。在这种环境中,一些不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出的烟雾,这叫“被动吸烟”、“间接吸烟”或“吸二手烟”。公共场所是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吸烟不仅有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尤其在不通风的室内吸烟时,被动吸烟受到的危害更大。

.......................................................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⑤ 为什么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烟属于一种十分特别的空气污染。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的污染物毒性很大,而且种类多。根据估计在香烟的烟雾及烟油中至少含有750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尼古丁、焦油以及氧化碳等,而尼古丁属高毒化学物质。只要有20支烟中的尼古丁,就可以致人于死地。微量的尼古丁进入到人体以后,会引起心率增加。哪怕少许吸烟,也是十分有害的。很多的调查显示吸烟不但损害肺功能,而且使普通性疾病发病率更高。慢性支气管炎大约高2~8倍,心血管疾病高70%。吸烟还特别容易引发肺、口腔、胃、膀胱等癌症。吸烟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香烟中包含的焦油,可以引起支气管的细胞发生变异,而且有引发向癌症转变的倾向。焦油中含有大约千余种致癌物质,其中有一种致癌物质可以引发膀胱癌。也有人估计,吸烟而导致癌症的潜伏期大约为30年。按发病的年龄以及吸烟作用看来,25岁前开始吸烟的人,肺癌最高发病率在61~62岁;而25岁后开始吸烟的人,则在67~68岁。

吸烟不但使本人深受其害,并且污染空气,从而危害他人。为了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香烟上加了过滤嘴等,但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不吸烟是保证健康最为可靠的办法。

⑥ 为什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总是听说国外或者一线城市的公共环境是禁止吸烟的,并且会在固定的角落有专门的吸烟区域,但都是听说,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见到过公共场所严查吸烟的情况,除了易燃品或者大的商场,可能各位出于素质涵养的关系,都会克制下,吸烟的情况不是太多!但往往酒店饭店这类的场所,好似并不属于公共环境?

小编我居住在一个三线城市,由于昨天刚下完雪,本以为今天的天气空气会好些,可早晨出门,看到天空依旧是雾蒙蒙的,就知道今天的空气质量一定爆表,果不其然,到单位拿霾表到室外一测,空气中PM2.5到达350左右!

各位可能觉得有点跑题了,其实小编只是想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的PM2.5数值!

晚上小编和同事聚餐,去了家还算挺大的饭店,由于周五的原因,饭店爆满,一进去,就感觉饭店内烟雾缭绕,跟室外比,说实在的,小编跟愿意呆在室外!因为不是提前预定,所以只能跟同事坐在大厅的卡座,吃饭中,就聊到了今天的空气,所以处于好奇,正好同事随身带着霾表,就拿出来,测了下,接下来的数值是想象不到的,因为从来也没有说跑人家饭店里测PM2.5的!

到店里显示PM2.5的数值在800上下,小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禁止吸烟的问题,以前不觉得什么,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如今,这数值确实有点唏嘘不已,终于明白为什么发达国家或者一线城市,公共环境禁止吸烟,并且严查的力度很大,确实,这种公共的大厅,有上百人在用餐,可想二手烟带来的空气污染是很严重的!

总结:小编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表达什么立场,只是觉得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得个人素质越来越高,那为什么在一起共同的环境里,不能关注下不吸烟或者老人孩子女人的健康呢?

⑦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何意义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回规,结合本市实际,制答定本规定。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公民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有权要求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履行本规定的职责,有权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违反规定的行为。

(7)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吸烟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1/3被自己吸收,其余有害物质随烟雾飘逸在空气中。生活在这种烟雾环境中的人,就会被动地吸烟,吸入有害物质。特别是妇女、儿童及体弱的老年人,吸入烟雾后可能诱发各种疾病。

公共场所通俗地讲应该是指会议室、接待室、餐厅、剧院、电影院、阅览室、候车室、医院等带有有封闭性的人群集中活动的场所。在这些密封性的公共场所吸烟,二手烟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

⑧ 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如何实现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

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

控烟是世界性的趋势,而我国是烟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控烟任务十分艰巨。公共场所禁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公共场所禁烟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用外部性对公共场所禁烟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公共场所吸烟具有负外部性从而引起效率损失,公共场所禁烟是一种有效纠正公共场所吸烟负外部性的方法,且符合成本-收益原则。

其次,从主体、客体、制度环境三方面构建公共场所禁烟的制度并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烟草企业产生政策博弈行为,作为禁烟主体之一的公共场所在不同政策下有不同的策略选择,公共场所经营者与政府执法部门之间存在博弈。

再次,实证分析我国公共场所禁烟情况,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经历了控烟阶段、地方立法禁烟阶段,正处于全面禁烟起步阶段,对控制各地区公共场所吸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因为既有全国性立法缺失、地方性禁烟法规不足、专职执法队伍严重缺乏、执法手段乏力等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本身的问题,也有我国传统烟草文化的影响,更有我国烟草专卖体制及政府追求烟草利益的原因。

对此,提出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政策建议:健全法规,建立专职控烟执法队伍,倡导良好的禁烟氛围,政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控烟纳入战略规划。

(8)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扩展阅读

经济学原理提倡:

1、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控烟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争做无烟环境保护的模范。

2、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会场吸烟。

3、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医院和学校要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制定本单位无烟措施,动员本单位职工主动戒烟,劝阻吸烟,营造争创无烟环境的良好氛围。

4、全市公共汽车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禁烟,车内要张贴禁烟标志,司乘人员要主动劝阻吸烟行为。

阅读全文

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济学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