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有很多字母都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列举如下:
P:价格 Q:数量 D:需求 S:供给 E:均衡(或期望) e:弹性
es:供给的价格弹性 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U:效用 TU:总效用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C: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 SMC:短期边际成本 TR:总收益 AR:平均收益
PS:生产者剩余 MP:边际产品 VMP:边际产品价值
MRP:边际收益产品 MFC:边际要素成本 r:利率
B. 经济类考研题型有哪些
拿2017年经济学考研题型为例,专业课考试题型主要为一下几类
一、客观题(单选题和判断题)
对于单选题和判断题,由于作答时给出答案即可,所以不涉及到答题技巧的介绍。但是,如果考生所考考卷涉及到单选题和判断题,强烈建议考前多加练习,通过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
二、主观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1、计算题
考生一定要注意,作答时,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省略。千万不要从头到尾全部是数理计算,必要的、简要的文字说明有助于改卷老师更好的理解解题过程,从而不会导致考题作对了还因为解题过程过于简单而扣分。
2、简答题
简答题作答,一个非常重要的答题技巧是:题干怎么问,就怎么回答,别闹圈子。比如说:
(1)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请说明理由。[清华大学845经济学2004研]
像这道考题,考虑到题干是疑问句,应该先很明确的摆明观点,即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然后再说明理由。
3、论述题
论述题作答,一个非常重要的答题技巧是:尽可能多写,但是不是乱写,作答应该有条理、有层次。
三、名词解释
一般会考查考生对一些基本理论、概念的熟悉与掌握程度,难度相对较小,因此考生在针对这部分内容复习时主要应吃透相关参考书,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复习,夯实基础,一方面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训练经济学思维,为开放性试题做好准备。
正确的答题方法是:先写概念,写完概念后简单扩展,有图的画图,有公式的写公式。
四、判断分析题
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基本概念、理论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复杂和容易混淆内容的理解,因此难度相对于名词解释题要大一些,也可以认为是名词解释题的扩展,例如微观经济学中“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差别,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例如家庭收入水平、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因此这一题型就要求考生不仅能记住相关概念和模型,还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实质内容。
C. 微观经济学问答题怎么答, 就是答题模式是什么,比如说先用原理啊,还是分析题目啊什么的,
先直接说答案,直接点明结果.
然后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在相应的位置说明你应用的什么原理并如果分析,就好了.
经济学的问答题,最好不要套用任何的所谓模式,一开始直截了当地说出结论,然后详细写出你的思想过程即可,没有必要再去分析题目.
D. 西方经济学答题技巧
宏微观经济学要多看书,书上都是基础,是一切问题答案的源泉,还要多多画图,有助于理解和整理思路,课后的习题也要认真的思考认真做。
答题有一定的模板技巧,这里举例说明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举例说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内涵
思路:先说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理论来源,提出者,重点,然后说说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之后举个例子从要素比例的差异来阐述贸易的基础。这个的话,高的书上都有,就是要自己提炼一下。
2、论述现实经济中“外部影响”的主要表现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思路:(1)、解释何为外部影响及其方向和作用结果: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2)、外部影响如何造成市场失灵;
(3)、举例;
(4)、相应矫正外部影响的措施。
3、运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分析我国政府可以影响的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思路:(1)、列举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包括其基本假设,方程,方程推演过程,结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扩展的新古典模型:卢卡斯,罗默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模型
AK模型
AK模型的发展
小结
(2)、根据模型和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分析决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3)、分析我国政府可以影响的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顺带说说如何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手段之类。
大致一般答题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方法,自己可总结,以上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E. 求经济学大佬帮做题!!!题目都很简单!!!
具体是哪门?宏观还是微观?题目呢?
F. ap的经济学简答题有没有什么格式之类的东西,或者基本的答题方法有的话告诉下吧谢谢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AP经济学课程考试各需要两个多小时。每门考试都包含70分钟版的多项选择部分和60分钟的自由回权答题部分。自由回答题目中的某些问题需要进行图形分析。在开始自由回答之前,必须先利用10分钟阅读材料,这段时间内,建议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绘图、做笔记、打草稿。之后的50分钟才用来答题。多项选择题部分占考试得分的2/3,自由回答题部分占余下的1/3。
G. 微观经济学,这题的解题思路看不懂
首先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的变化的反应,公式如图中即为,e=-(dQ/dP)*(P/Q)
我想您看不懂的应该是这里吧,dQ/dp为什么等于-M(-N)P^(-N-1)
dQ/dp 相当于在这一点求函数的一阶导数。视M、N为常数。幂函数的导数公式:(x^a)'=ax^(a-1)。就可以得到原题中的答案。
需求的收入弹性同理。
关于导数:
http://ke..com/link?url=GEWiVNrb2Zn-o2WC09Y1XNEit2_clz_hQfH_YThNjHaK5SFQ9J09nytnk4gZzVz-fuicRLCTxaCqkaYxsFCYUK
请参考相关高数教材。
经济学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H. 帮忙做一道工程经济学的题!!!急求!!要解题的计算式!!
郭敦顒回答:
1、第三年初的累计借款为多少?
第三年初的累计借款为1728.157万元。
其中借款额=3100×50%=1550万元,
利息=1728.157-1550=178.157万元,
建设期只计利息不还款,此利息应视为借款。
计算式见下。
2、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不用编制,只需要写出计算步骤。包括: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本年应计利息,本年应还本金,本年应还利息)
年初累计借款,
第一年初借款=3100万元×60%×50%=930万元;
第二年初借款=3100万元×40%×50%=620万元,
第二年初计利息(上年底的计算利息)= 930万元×7%=65.1万元,
第二年初的累计借款=(930+620+65.1)万元=1615.1万元;
第三年初的利息(上年底的计算利息)= 1615.1万元×7%=113.057万元。
第三年初的累计借款=1615.1+113.057=1728.157万元,
其中借款额=3100×50%=1550万元,
利息=1728.157-1550=178.157万元。
第三年底本年应计利息=1728.157万元×7%=120.971万元
每年应还本金1728.157万元/6=288万元,余0.157万元’,
第三年底本年应还本金288.157万元,
第四到第八年每年底应还本金288万元。
第三年底本年应还利息120.971万元。
第四年初未还本金余额=1728.157万元-288.157万元=1440万元,
第四年底还本金=288万元,
第四年底本年(应计)应还利息=1440万元×7%=100.8万元。
第五年初未还本金余额=1440万元-288万元=1152万元,
第五年底还本金=288万元,
第五年底本年(应计)应还利息=1152万元×7%=80.64万元。
第六年初未还本金余额=1152万元-288万元=864万元,
第六年底还本金=288万元,
第六年底本年(应计)应还利息=864万元×7%=60.48万元。
第七年初未还本金余额=864万元-288万元=576万元,
第七年底还本金=288万元,
第七年底本年(应计)应还利息=576万元×7%=40.32万元。
第八年初未还本金余额=576万元-288万元=288万元,
第八年底还本金=288万元,
第八年底本年(应计)应还利息=288万元×7%=20.16万元。
3、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3100万元
固定资产残值=3100万元×5%=155万元
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3100-155)/8=368.125(万元)
4、编制项目现金流量表(不用编制,只需要写出计算步骤。包括: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固定回收资产残值,现金流出,自有资本,偿还贷款,长期借款本金偿还,长期借款利息偿还,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
资金周转平衡表之现金流入量表 单位:万元
年份 流动资金 自有固定资金 贷款 销售收入 折旧 残值回收 现金流入量
1 300 1550 930 2780
2 620 620
3 38×100=3800 3800
4 43.2×100=4320 4320
5 54×100=5400 5400
累计 300 1550 1550 13520 16920
6
7
8
资金周转平衡表之现金流出量表 单位:万元
年份 固定资产购建 现金净流出量
1 3100×0.6=1860 1860
2 3100×0.4=1240 1240
累计 3100 3100
还贷 还息 流动成本 固定成本 税1 税2
3 288.16 120.97 1560 1040 -489.1 228 320.76 3068.79
4 288 100.8 1560 1040 -468.9 259.2 482.06 3261.16
5 288 80.64 1560 1040 -448.8 324 817.08 3660.92
累计864.16 302.41 4680 3120 -1406.8 811.2 1619.9 9990.87
总累计 13090.87
税1=销售税金及附加的税=销售收入×6%
税2=所得税=[销售收入-成本(年2600)-税1] ×33%
固定成本中的减项=利息+拆旧
5、计算投资回收期,并评价本项目是否可行
第3—5年总支出=成本+税1+ 税2=2600×3+811.2+1619.9=1023.1
第3—5年总销售收入=13520
第3—5年总销售收入-第3—5年总支出
=13520-10231.1=3288.9>3100固定资产投资
所以,投资回收期=2+3=5(年),其中在建期2年。
本项目非常可行。
第6—8年利税总额=(54万×100元-2600万元)×3=8400万元
6、根据第五年数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以分析。
年成本×(1+6%)/单价=2600万元×1.06/100元=27.56万件
年产量大于27.56万件时, 盈利;小于27.56万件时,亏损;等于27.56万件时,平衡,不盈亏。
I.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非价格竞争主要有什么方式
1、产品创新策略
社会发展飞速前进,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产品、统一的营销方式和水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单一的产品品种无法满足消费者,价格因素在竞争的影响降低,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差异化还有其更新换代的速度.
2、产品品牌个性化
每一种产品的不同的质量、价格、外观、品位、内涵都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的感受和理念,也会给客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满足,这些都是影响客户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现代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技术含量还有高档次的产品在不断增加,产品的差异化、品牌的个性化倾向越来越显著。除了质量、价格、外观等理性方面,消费者越来越强调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个性、等感性方面的影响因素,这种情感因素的增加也加宽了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的理解和依赖。
3、产品服务竞争策略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莱维特曾说过:“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企业能为消费者生产出具有是么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即服务。”因此,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必须实施销售服务竞争策略。服务策略又包括1.服务到个性化2.服务到精细化3.服务到互动化4.服务到知识化
4、战略联盟
所谓战略联盟就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盟,联盟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在完成共同的战略目标后,这种联盟一般都会解散,其后为了新的战略目标,公司也可能与新的合作者结成新的联盟。战略联盟是一种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型竞争观念,它以一种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竞争者,形成商业联盟,通过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在合作中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借助对方来加强各自的竞争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从而不断提高竞争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5、广告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买方市场格局逐渐稳定,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广告是以促进销售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在于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信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以此促进商品销售。而广告之所以能在市场促销过程中去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由于广告的功能所决定的。广告的功能特点是高度普及公开,渗透性强,富于表现力,广告促销既能用于树立企业形象,也能促进快速销售。当前,促销宣传不再是仅以某种优惠或变相优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是以妥善处理公共关系,树立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为其主流的一种商业方式。
J. 高考政治经济学的问答题要怎么答求答题模式或方法。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⑶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合的原则。
⑷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⑵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⑶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⑵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⑶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⑷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六)《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第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③(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①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②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