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算是初级还是中级
基本上算初级。
西方经济学方面,初级和中级的差别主要是数理角度的要求。
初级主要还是靠基本的统计方法构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
在微积分上也就是一元二元的微积分。
在中级中博弈论的引入,概率,微积分的利用要求会更高
单纯依靠简单的定性研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你可以看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计算的东西有多少是高中数学就够用的?
显然这本是初级的,如果是中级的,推荐你两本,你去看看上面的数理推导就能明确初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微观经济学的重点的差异了
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黄色封面的,这本清华,南开都在用,当然是研究生教材……
2.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这本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是初级向中级过渡的一本书。
祝你学习顺利
O(∩_∩)O~
❷ 在考经济类研究生时参考书有的是宏观微观经济学,有的是西方经济学,有什么不同
几乎没区别。看样子你大概是跨专业考研。我也是跨专业考研,2005年考的。
西方经济学就是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上下两册。现在考试大纲还没出来,所以你才问这个问题吧?
不管谁的教材,基本内容大多差不多。
研究生老师很多就是忽悠,我有个老师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学毕业的。他有一句名言就是:三流的老师教知识,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一流的老师教思想。他要做的就是一流的老师。于是每次上课我们就是聊天。其实就是闲聊,一些网络上的词汇都蹦出来了,记得有一次他讲课说郎咸平和张维迎PK...,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用的教材是平迪克和鲁宾菲尔德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你找来看看,就是本科生的教材。什么也没学到。
我是在上海读的,有个上海的女老师是产业经济学的带头人,副院长。经常在课堂上讲什么南京路啊,淮海路啊。有的地方包里没有五位数就不敢去啊。他的儿子啊,出国啦。偶尔还蹦出几个上海话。
我们学院有个通过全球招聘的很牛的导师,是复旦大学、美国著名大学毕业的。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的弟子。年薪25万人民币。你猜他研究的是什么?幸福度。他研究的到底是啥啊?就是中国人的幸福水平。他研究出来了一个公式:就是:幸福度等于效用除以欲望。
幸福度=效用/欲望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尽力做的是让分母变小,就是让欲望变小。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要让分子变大。
他很善于表达啊。很能忽悠啊。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满嘴跑火车啊。你也不容易反驳他。所以他凭着这套自创的理论混的相当不错。但是你愿意跟着他研究幸福度吗?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内容,有的你想都想不到。例如有个导师研究非盈利组织。好像这一块以前没有人做过太深入的研究,这就容易在学术上取得成果。
❸ 请大神解释一下s.t.什么意思,下图 中级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数学证明中常见到s.t.
s.t.是subject to (such that)的缩写,受约束的意思。
按中文习惯可以翻译成:使得...满足...(约束条件)
❹ 急问~什么叫中级微观经济学啊
高鸿业的属于那种入门级的教材,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基础,可以看懂。 经管类公共版基础课。 中级权微观经济学我没有看过,只略读过高级微观经济学。 认为区别在于,运用了一下高等的方法。 需要一些经济学基础。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或硕士生。
西方经济学难不难考,我只能说, 你会的,都是不难的,不会的都是难的,主要看你花了多少功夫了。这种科目,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是很重要的。你能理解每个知识点,并且记住应该背诵的。肯定是不难的。
❺ 西方经济学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西方经济学就是包括宏观和微观。可以免修
❻ 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有什么区别吗
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区别:
所谓西方经济学广义上指的是区别于中国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其他各学派经济学的总称。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但是又强掉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中国不能完全照搬其理论的条件下自己创造的一个名词。通俗地说,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就是有马克思的所谓庸俗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他们之间的本质不同是前者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而后着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事实上,西方经济学在其他国家就称为经济学(Economics)。经济学这个名称是由Marshall首先使用的,开始于其著名的Priciples of Economics,实际上,这本书的第一版的书名还是称为Political Economy,在之后的改版中才改为Economics(抱歉,第几版忘记了),但在这本书中,还是Political Economy和Economics互用的(当然,你要看原版)。在此之前,经济学(Economics)正式的名称是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所以,在古典经济学著作中,书名均冠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而不是经济学Economics。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经济学理论,通常将经济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中级和高级,而我们通常说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指初级课程,在西方一般就是入门课程,主要是为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提供的,其特点是用事例和图形来说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上不出现或极少出现数学公式和推倒,比较著名的教材有Samulson和Mankiw的,前者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其教材是Marshall之后的第二代教材的代表;后者是New Keynesian学派的代表,其教材广泛应用于美国的著名高校,可以视为是第三代教材。顺便提一下,现在西方一些高校,尤其是美国一些高校也有政治经济学这个专业,但正式的英文名称是Political Economics,通常这个专业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中,它的研究对象和Politial Economy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个学科也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实际上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共选择学派,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实际上Political Economics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分析政治市场的运作,而不是研究经济现象,这个学科在中国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最后,说明一下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在Marshall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讲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微观”,“宏观”的内容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学家秉承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观点,认为市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达到均衡,同时,当时的市场化还处在比较浅层次的阶段,市场本身的缺陷并不十分明显。但随这二十世纪初大萧条的来临,市场万能论被打破了,不久,Keynes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了,这意味着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正式诞生了,他强调的是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关注的是经济总量。但同时也给经济学学科出了一道难题,即个体行为和总体行为如何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
在这方面,开始阶段Samulson最为著名,他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写了一本Principles of Economics,开创了新古典综合学派,从这个时候开始,经济学才区分出微观和宏观。但在这本教材中,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后来的经济学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宏观理论寻找微观基础,因为只有这样,宏观理论的基础才会扎实,同时也回应了其他学科对于经济学自称为“科学(Science)”的诟病,Mankiw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的许多基本观点都融合在他的那本Priciples of Economics中。
❼ 《西方经济学》是不是就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统称
我是经济类财政专业研究生,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是。
外国直接就叫“经济专学”或是“属经济学原理”,中国引进后谨慎的起名为“西方经济学”,并人为割裂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现在中国无数版本中,大多还是分别出书,一少部分整合到一本书上讲。
我们这个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经济的成功例子无限多,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