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名词解释
1、经济利润就是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就是你的时间等隐性投入会造成的可内靠收入。
2、正常利润容(Normal profit)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3、洛伦兹曲线是在一个经济体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用来看财富分配情况。
4、基尼系数是在洛伦兹曲线图中,平均线和洛伦兹曲线所围成图形面积除以平均线以下全部面积的比值,这个比值一般反映了财富分配的差异程度。
5、准租金是指对供给暂时不变的投入品的支付。比如说固定资产出租产生的利润不能通过实际的出租来获取,那么这些可能产生的租金利润就相当于你支付的准租金。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
6、经济租金一般是指对一种生产要素的支付相对该要素的保留价格的超出部分。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㈡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讲义”
我也要啊!!!!
有的话发到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谢谢了啊
㈢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
三大来法宝:存款准备源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给量下降,呈反方向变动公开市场是央行通过买卖市场上的有价证券来调控,通常情况下,央行买入有价证券,就增加了货币流通数量;如果需要减少货币流通数量,就要卖出有价证券,以回笼资金。再贴现,再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量下降,呈反方向变动
㈣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沈阳也有卖啊,不知道你有没有辽大啊,沈师的同学,借来用就行了,还有,那是两本书,分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我正在看,呵呵~~比较难
㈤ 求 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汇编
北鼻,我给你找到了!
篇幅太长放不开!所以帖出来地址你自己搞吧!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4.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5.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6.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7.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8.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199.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200.shtml
http://www.freekaoyan.com/note/jingji/20060716/17201.shtml
㈥ 急求。。。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已经发到你QQ邮箱了,请注意查收。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 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 = 50-5P和供给函数 =-10+5P代入均衡条件 =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50-5p ,得:
Qe=50-5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10+5P ,得:
Qe=-10+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60-5p和原供给函数=-10+5P, 代入均衡条件= ,有:
60-5P=-10=5P
得
以均衡价格 代入=60-5p ,得
Qe=60-5
或者,以均衡价格代入=-10+5P, 得
Qe=-10+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3) 将原需求函数=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有:
50-5P=-5+5P
得
以均衡价格代入=50-5p ,得
或者,以均衡价格代入=-5+5P ,得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10+5P和需求函数=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且当时,有==;同时,均衡数量 ,切当时,有.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 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 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是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根据中点公式 ,有:
(2) 由于当P=2时,,所以,有:
(3)根据图1-4在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或者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
3 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Qs=-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
2
4
6
8
10
(1) 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 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 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 根据中点公式,有:
(2) 由于当P=3时,,所以
(3) 根据图1-5,在a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s=1.5
4图1-6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AD。
(1)比较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 a、f、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解 (1)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 <<其理由在于: 在a点有,
在 f点有,
在 e点有,
在以上三式中, 由于GB<GC<GD
所以 <<
5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以知条件M=100 Q2 可得Q=
于是,有:
㈦ 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名词解释汇总
我貌似有期末复习资料,回寝室,拍下来发给你,应该有名词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