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牛奶咖啡经济学的书评是什么
牛奶咖啡经济学的书评如果您是一位经济学老师,我想这本书对你真的很有用处,因为它的例子紧密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可以活跃您课堂的气氛。如果您是位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大学生,它能让您更快体会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引领您入门。所以以上这两种人都推荐购买。毕竟从成本效益管来看,这书值得您购买。
可是如果您曾经学过经济学,而且成绩还不错,又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那么这本书对您来说有些浅,不推荐。
Ⅱ 推荐一本比较有意思的经济学的书。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
2011年7月郎咸平教授最新力作
Ⅲ 帮忙推荐几本 有关心理学的 和 经济学的 书籍
心理学必看的: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经济学必看,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难度指数:★
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潘大以前就给投资者朋友介绍过。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潘大认为主要有两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潘大认为《经济学家》这样的评论是毫不为过的,因为即使在中国,也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潘大认为,这本书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想了解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们都知道,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是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克林顿经济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视中国,他特地在该书开头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书的很多章节都特别有趣。比如在讲到垄断市场的概念时,引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反垄断案为案例。毫无疑问,这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对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潘大相信,这本书对21世纪的经济爱好者是特别有用的。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总的来说,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又是大师亲笔所著的教材,各位读者不容错过。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牛奶可乐经济学》,难度指数:★
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畅销书,也是潘大专为女性读者推荐经济学参考书。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在国外就非常畅销的书籍,在今年初被引进国内后,连续多周出现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中。该书面向女性市场,通过女性朋友关注的模特、打折、超市、酒吧等方面的案例,讲述经济学故事,值得女性朋友一读。
当然,这本书与前面三本书不同,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您在阅读了该书后,如果希望能得到大师们的指点,还是应该要参考上面三本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吴敬琏专集》,难度指数:★★★★★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读一读《吴敬琏专集》,将显得特别有意义。
吴敬琏是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如果投资者读了上面几本外国大师的书觉得不过瘾,你不妨读读吴老的这本精选文集,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吴敬琏的这本书,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相信投资者在阅读这本书后,将能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现象有更深刻的领悟。
吴敬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智库之一,目前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当中也有很多吴老的学生。因此潘大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读一读吴敬琏的这本书,它对提高投资者研判经济政策走向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总结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夫子
潘大认为,正如孔夫子所言,对于成功的投资者,勤奋学习的结果,将为您的投资之路锦上添花。对于还没有入门的投资者,尽快熟读一两本入门的经济学书籍,对于你少走弯路是很重要的。对于亏了钱的投资者,越早补习自己缺乏的东西,您将越早受益。对于亏了钱还拒绝学习的投资者,或许“民斯为下矣”就将是您惨淡的结局。
斯蒂格利茨那本书不错,很多美国大学的经济学选修课,都是指定这本为建议参考书的。
早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就好了,今年也不会死抗到现在。
Ⅳ 想学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学知识,有什么不花钱就能学到的好方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肥肥的灰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58582/
菜场经济学
财上海
货币的麻烦
货币印出来之后,通过搞基建,货币流入了各行各业的私人之手,私人的货币一般不会涌到菜市场的,因为,你吃不了几吨大米和蔬菜,涨一点儿也就这样了。那么,私人的货币会涌到哪里?楼市!
这就是2015年之后三年的货币路径:央行印钞,买下破地方的楼市当作保障房,二线以下城市的各路包工头、开发商,拿到钱后涌入京沪,继续买楼炒地皮。京沪的漂亮公寓,已经和工薪族无关了,就是个财富凭证,类似于大额存单,可抵押贷款。京沪楼市变房产银行,房产中介就是储蓄所,吸引全国富人来存款。目前的货币政策,貌似有利于农民增收,实际是彻底断绝了农民进入大城市的可能性,原因是房价不断地增长。农民增收的第一发动机是工地贴砖,货币持续印,工地持续建,票子越来越泛滥,最后去了京沪楼市,引发房价上涨。例如,2014年老爹在工地赚了10万元,儿子在上海买房就要多付50万元,年复一年,城里儿子绝望了。现在没有面面俱到、皆大欢喜的货币政策,只有偏向哪个人群的货币政策。印,异地就业的大学生买不起房子;不印,建筑工地农民工增收无望。
凯恩斯悖论
当时经济界有个共识,美国经济危机一般是两到三年就康复,当时中国出口大面积关停,农民工回乡,导致农民增收无望,于是推出4万亿,集中在最适合无技能农民工就业的基建领域。但三年后,世界经济没有大的好转,欧洲又上演债务危机,当时距离换届还有一年,只好继续印,导致2012年~2013年房价暴涨。4万亿造成了房地产极度兴旺,傻大粗黑的砖头水泥钢铁玻璃,对低端的陆运和水运的需求极其巨大。2010年后,带动了造船业和汽车业销售热,层层拉动,百业兴旺。才三年,4万亿就没了,大批农民小老板借钱贷款买的车和船,怎么办?他们是绝对会死硬到底的。于是,你罚超载,我就喝农药,互相恶搞。十年事情,三年做完,导致物资需求和人工需求,一晚上暴增三倍,所有和基建相关的行业,红得发烫,于是无穷无尽地投资跟进,产能进一步过剩。而其他行业则人工成本激增,雪上加霜。比如钢铁企业的悲剧就是4万亿造成的。2008年钢铁企业已经出现过剩现象了,但是4万亿一来,钢铁居然成为最紧俏的物资,福建钢铁老板成为上海滩新贵,银行追着给他们贷款,钢材销售超级火爆,各行各业火速大规模新建钢铁产能,满足市场需求。煤炭行业也由于炼钢和化工材料,急剧发财。如果现在说不印了,那么大批产能投资就打水漂了。农民工工资怎么办?他们的工资水平是完全建立在“印”和“铁”的基础上的。为啥不能勒紧裤带,苦个几年,缓一缓?还真不能。因为自行车要是不能前行,就要倒。一旦穷了,白领贷款怎么办?公务员工资要不要下降?那些楼市富豪要不要给他检查一下?当家人的水平,是不是要讨论一下?都是问题啊。现在,谁要是以经济危机为理由,让农民工收入下降,那是不好办哦!
4万亿让制造业老板开始为难,财富重新分配。最大赢家是第一批拿到钞票的人,小赢家是农民工,小输家是只有单套房的白领,最倒霉的是实体老板。4万亿的时候,在西部农村的某熟人,老家出现开发热。他是小包工头,赚了些小钱。当地各种开发规划像厕所纸一样满天飞,他脑子一热,家族凑资+银行贷款,花260万元买了两个大型建工设备,准备发财。最初做了几单,根本拿不到工程款,再做还要垫钱进去,他不敢做了。现在机器被就地查封,闲置生锈,很惨。这场4万亿信贷盛宴,谁吃亏了?城市普通人的存款。某熟人在1999年有15万元,9.5万元买了浦东内环线小房子,5000元杂费,另5万元准备养老。现在小房子的到手价160万,而剩下的5万元彻底不值钱了。这些年,城市平民的存款被悄悄地贬值了。巧的是,2008年前,农民存款极少,老板还常常借钱。白领悲壮!大部分80后算是被4万亿彻底打晕了。大学生本来以为,进北京,闯上海,好好干,买套房,抱上土肥圆,扎根大上海。眼看即将梦想成真的时候,来了一个4万亿。然后,就是现在这个状态。总之,热爱4万亿的人,一是几亿农民工,二是房产商和房东,三是银行,四是建材相关部门。承担成本的是:城市家庭的存款毛了,京沪和大城市的外地大学生永远买不起房子了,小企业因为成本过高倒闭。反正,有人欢喜有人愁。
到底印不印?
现在的货币问题,已成“围城之势”。美国不停地向城里灌水,我们不停加高城墙。如果搞个排水渠,老美就会顺着排水渠摸进来。不开排水渠,我们的城墙也不可能永远筑高,搞不好,就会“水淹七军”。但是,货币放水容易,抽水难。走到今天,出口下降,内需不振,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只有房地产了。问题是,最后的王牌,开局就打出来,以后怎么办?这张牌,打出来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打出来,后面的那把烂牌,就任人宰割了。人们已经养成每年外汇净流入、人民币大增、房子涨价、实业不值钱的惯性思维了。现在,如果有人说房价会降低,那么清洁工大妈都会哈哈大笑。一旦热钱外流,人民币减少,我们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来自各方的压力
中国经济无休止印钞,有个重要原因是美元外汇通过真正的贸易持续涌入,欧美老百姓付钱后,老板买房炒房,员工吃喝拉撒,各种需求应运而生,互相正反馈,创造了无穷无尽的需求。现在,外贸迅速提高成本后,欧美买得少了,转到东南亚了,只有印钞搞基建,创造虚拟需求,否则就是大失业。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动力是外贸,如今中国人主动放弃了大量简单劳动产品的出口和生产,转向高工资的产品,是因为劳动力都被基建工地吸走了。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继续印钞,无止境地搞基建,以维持就业,但市民存款缩水了;二是少印钞,减少基建,但会出现大批的失业返乡农民工。所以,印钞,就是放弃制造业,不印,就是放弃就业率。
如果经济大萧条,大批白领、小老板破产,卖房卖地还贷款。那时候,中介最发财。而农民最盼望印钞,一是近两年自己建房或县城买房,儿子结婚,几乎没啥存款了,货币贬值和他们无关;二是印钞模式直接带来建筑工地大繁荣,是农民工的强项;三是精细化工业革命,对习惯了垒鸡窝、差不多就行的农民太难了,他们干不了。结论:印不印是利益选择,不印有利于城市大学生,印有利于农民工。
还房贷的小白领们也热切盼望印,一是家无现金,不怕贬值;二是还贷压力大,印钞有利于加工资,这些年工资乱涨,都是印钞的功劳;三是担心失业,印了,需求大增,就不会迅速失业了;四是手里的房子会加速涨价,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的实体经济虽然很萧条,但是失业数据的压力不大。大学生刚刚毕业,也不好意思去领取失业金,农民工去建筑工地及上下供应链赚大钱,房子建好后,炒房客一买入,农民嫂去当月嫂、保姆、保洁,城市失业男去做保安,失业大妈去超市、小店,一片和谐。所以说,一印解千愁,不印都失业。
一印解千愁
那么今后货币会怎么发展?考虑到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增收……平衡下来的最大可能情况是——印。形势好,少印一点儿,这叫调结构;形势不好,多印一点儿,这叫稳增长。本质是经济质量不能提供各方面都满意的经济效益,但是哪个方面的钱也不能少,这就只好往稀饭里面加水了。
印钱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够拖延问题,这是货币学的定理,也是Q3(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
受益的人
农民工工资就是印钞大基建抬起来的,农民工工资和M2走势完全一致。大基建的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大,今天在湖南,明年在内蒙古,城市居民不可能这么跑来跑去,同时工地比较脏和累,于是农民工工资就一飞冲天。我们如果不印了,不搞大基建了,一年之内,这些技能单一、欲望极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资会急速下降。农民工是不会轻易罢休的。但是继续印,那是无休无止了
印钞的效果,只不过是把城市工薪族的存款毛了,然后匀一部分给农民工回乡建房。城市反哺农村,就是这么个事。归根结底一句话,农民工不垮,农二代大学生必垮。全世界哪里也不可能承受九亿农民,年薪一万美元,还觉得工资低了。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劳动法带来的加工资,房地产暴利分一部分给农民工的高工资+拆迁款,农二代大学生退出劳动力市场。现在最傻眼的人群就是进北上广的农二代,一方面,大印钞给上一代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相比二十年前),使农二代在青少年期间享受较高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一旦进城,就要承担大印钞带来的高房价,痛苦不堪。于是农二代希望,只要大印钞的好处,不要大印钞的痛苦,拒绝高房价,人格分裂了。
倒霉的人
但在金银本位的情况下,要先把金银在城市收缴上来,再拨付到农村,难度太大。现在简单了,直接印票子,悄悄地搞。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富人的思维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楼市调控了,房地产就要跌了。只要印刷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不要急,有些人比你更急。
原来的想法是,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要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的。结果,通货膨胀最倒霉的是中产阶级,买房子钱不够,也就是8000元月薪了,再想涨工资,哪个公司也请不起你了,只好看着30万元的存款在银行里慢慢毛了,毫无办法,买股票,那就是直接给你打六折。人们疯狂买房,说穿了,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普通老百姓买几套房,你可以说无知跟风,很多有钱人买房,就不能说他们无知了吧,都是聪明人啊。
农民工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大量印钞,拉动低端就业,退休职工存款毛了的基础上。我估计还可以再印五年,之后就不好说了。城里人存款很快也会枯竭了,那时候光棍对光棍,不一定谁幸福了
其实,现在有贷款的人,最希望货币彻底毛了,如果货币真变成废纸了,你就可以到大街上捡点废儿纸,就把房贷给还清了,房子真的就彻底归你了。你可能是失业了,但也无所谓,工作本来就是为了还房贷。这时候,谁最划算呢?在京沪的小盆友!我们2000年买房的人,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房子就像是白送的一样。所以,印钞也是得民心的事情。只是如此下去,只有30万~50万存款的城市年轻人,搞得娶不上老婆,买不起房子,票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毛了。最后的办法是,人民币向台币、日元的面值靠拢。最后的大结局:一是继续印钞,以后小区保安的月工资5万元,青菜50元一斤;二是停止印钞,房价暴跌,大部分白领破产。我判断是前者。所以使劲买入吧,否则就是一堆废纸,想想十年前的人民币购买力,我先去哭一会儿。
泡沫汇率
欧洲坚持保证币值稳定,尽可能不印少印,所以出现了高失业和经济下滑,房价也比较稳定。美联储是央行的指挥棒,我们不搞市场汇率,而是搞控制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是基本锁定的模式,于是,美联储多印,我们就多印,美联储少印了,我们也就少印了,否则汇率就守不住了。
那为什么美元、欧元都可以印?因为这两个货币是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货,他们印了,是摊到全世界的物价水平上。人民币只能在国内水涨船高,出国了人民币是没用的。美元在非洲小镇也管用,人民币做不到。美国卡准了人民币的命脉。美联储控制美元汇率,人民币印钞越多,你的出口价格越高,到最后你自己也受不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陷入两难。一是放开,把资本外逃的闸门彻底打开;二是不放开,那么美国逼迫人民币无休止升值,直至出口结束;三是既不放开,又要保护出口,政府须大力保护中小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原因是涌入的美元太多了,美国施压,银行也考虑国内M2不能过分膨胀,只好升值了。欧美是降息,中国因为房价涨、物价涨,可能被迫升息,这又加大了息差套利盘,出口真惨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企业打击也大,比如今天进口了1万美元的电线,实际花了6.25万元人民币,电线还在仓库里面,人民币升值了,你原来的东西就只需要6.2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了,未卖先亏,直接悲剧。美国印了大量美元,但不在美国国内流通,拿美元到中国买东西,进口中国的便宜物资,平抑美国物价。中国出口,国内物资和劳动力越来越少,由于外汇不流通,换成人民币后,人民币在国内越来越多。东西少,票子多,物价涨,加息又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推高物价。票子毛了,大家买房保值,推高房价。
中国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最大原因是资本只进不出。在日本,安倍大印钞,日元贬值,CPI、利率接近于0,但日本物价不涨,投资不增加。为什么?因为日元是国际货币,跑到高收益国家去套利了。现在全球利率高、汇率强、房价猛涨的国家是最适合日元的,是谁呢?大家都知道。日元进来后换成了人民币,人民币是内部货币,出不去,于是高压锅越烧越热,不好受。美元也是这样。
人民币这个高压锅,由于低利率货币绵延不断地持续高压涌入,越烧越热,必须放出点水蒸气降压。但是谁也不敢放,一旦放个出气口,大资本、大民企、高利贷和炒房客呼的一下全跑了,留下一大堆高贷款的房子,厂也不开了,一地鸡毛。内地M2超过美国了,火越烧越旺,容器压力越来越高,找不到出气口。放开资本输出,让富人带着美元去美国买别墅,很快汇率就平稳了。现在通过印钞接盘QE,硬吃下去,人民币泛滥,涌向楼市,房价和租金暴涨,实体经济陷入高成本泥潭,买单个普通番茄3~4元。如果欧美日韩继续印钞,加大货币投放,那么人民币政策只能守住一样,房价或者出口,二选一。除非玩数字游戏,自欺欺人。
由于资本管制,中国人手里的美元不能花出去,所以美国人无所谓汇率,就算是1∶2又如何?居民和小企业有美元,只能存在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拿着美元只能去买美国国债和两房垃圾债。你要是买石油,立即涨三倍。所以中国的资本管制把自己捆住了,居民也得不到好处。一切违背市场规律的管制,都有漏洞。比如你出国能够带多少美元是合法的?5000美元,也就是3.2万元人民币。你看美国房价低,但你想在美国买个房子,有没有合法渠道?没有。只能是通过违法的地下钱庄,这就是资本管制。我问过在香港买房子的内地居民,钱是怎么出去的?悄悄夹带出去的,也有被查到过的,罚了几万元。很多人在澳门赌场一掷千金,钱是怎么出去的?你看一下黄光裕的判决书就知道了。大赌客在澳门不需要带现金的,输赢记账,境内结算,然后由地下钱庄进出。
但现实情况是,经济不好,人民币还在被迫升值。全世界的华人、港澳台,把天量资金汇入国内,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对主要货币都在升值,只赚不赔;理财产品的利息5%~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房价三年涨一倍,招来了套利资金。与此同时,央行严控外汇出境,每人只能带5000美元出去。进多出少,不涨才怪。
Ⅳ 推荐几本金融书,我是个初学者
金融是建立在经济知识基础上的 你说你看不懂很自然的 因为你经济学还没学先推荐看几本经济学的著作 通俗易懂 知识内容却不浅显《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原理》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201935 这是买这本书的网址 宏观也要看 这两本书尤其重要 建议你先看 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对看经济学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金融包括的领域很多 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投资领域 那么我给介绍几本经典的投资领域的书吧 《聪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金融炼金术》 《漫步华尔街》 《金融学》[美国] 罗伯特。C莫顿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逆向思维的艺术》【美国】汉弗莱。B尼尔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有之路》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暂且就推荐这几本书吧 经济学的那几本还是都看一下金融学的那几本你可以挑几本看 我推荐的都是经典的放心看吧
Ⅵ 推荐几本经济学或心理学入门书籍
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国外大部分心理学专业的入门第一本教材 国内有中文版 网上有中文电子版。 《普通心理学》国内心理学系的入门教科书 彭聃龄写的
弗洛姆《爱的艺术》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Ⅶ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推荐《一课经济学》,亨利·黑兹利特著。
世桢读过这本书,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体例,而是分析具体案例,向读者传授一些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如,分析经济事务时,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单方面的效应,应当注意到那些隐含着的效应,这些效应对我们最终分析出的结果是有重大影响的。
说的更具体点,此书分析的不只是“具体案例”,而是我们生活中或是在学术界常常能见到的各类由凯恩斯学派等提出的各类谬论(比如著名的“破窗谬论”),通过批评他们的各种荒唐的逻辑,将正确的逻辑教给读者。
值得注意的有(作者本人在序言中的说的):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数字,望读者见谅。若讨论关税、价格调控、通货膨胀,以
及对煤炭、橡胶、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都需要用统计数字来作支
撑,势必导致本书篇幅大增,超出预先的设想。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士,我非常清
楚统计数字更新的频率有多快。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去看
当时讨论统计数字的新闻纪实。普通读者一般都能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
计数字。
总结,看过这本书不意味着你接受了奥地利学派的学说(虽然作者本人可算是当之无愧的奥派学者),事实上,奥地利学派那些重要的内容包括方法论并不会出现在这里,因此你也能在封面看到说弗里德曼推荐这本书,而弗里德曼属于芝加哥学派——仍然属于主流经济学,看完它以后你仍有机会"无伤"逃离奥地利学派。
第二步、初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1.《Lessons for the Young Economist》
罗伯特·P·墨菲著,台湾译本《年轻人的经济课》译者吴莉玮(吴莉玮),世桢读的是这个版本,读者也可以选择大陆译本(由程晔、周薇娜等编译的《第一本经济学》,而且另外可以下载到课后答案)。
此书体例倒是有点像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正儿八经的教科书,主要分四部分,一、入门基础,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社会主义:命令经济,四、干预主义:混合经济。
这本书讲授了奥地利学派的基础,如,经济学研究的是真实的人,经济学研究方法,奥地利学派建立于公理体系上的理论体系(类似于几何学),只有个体才有行为的观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主观偏好及其序数化,个体在消费与储蓄间的选择,价格的形成,企业家才能(台译企业家精神)收入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等等等等。这些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的一部分,相关叙述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部分,而且将在此书将来的分析中以及所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分析中用到,讨论的也相对完整严密,是最需要认真阅读的部分。
本书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性抨击,即第三部分,个人觉得,理解基本概念,把这部分的学习留到将来再说。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而非我们想象中的道德和激励问题)是社会主义必然失败的核心原因,这个问题涉及米塞斯的货币理论(也就是说,要先理解资本主义下的生产,才能理解社会主义经济计算问题),如何把序数的效用转变为基数的价格体系、货币作为经济计算的手段之类的问题,为什么说哪怕中央计划者即使掌握了全部关于可采取的技术手段、资源、消费者的偏好排序的信息,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仍旧不可能,这些不是那么容易弄明白的。
1.jpg
——摘自罗斯巴德《经济论辩集》
本书有对各路包括但不仅限于凯恩斯的干预主义的抨击,即第四部分。
作为一本提供给初学者的、介绍奥地利学派大致框架的教科书,此书在第四部分的最后集中讨论了奥地利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主要由米塞斯和哈耶克做出贡献的商业周期理论。限于篇幅这本书肯定没有办法完整叙述商业周期理论,逻辑不够严密在所难免,许多重要理论没有提及,不过如果你深入学习奥地利经济学,肯定会遇到完整的与严密的商业周期理论。
顺带一说,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以及“曲线左移”、“交点”之类用语,这类说法对于奥地利学派,“不太恰当”,数形很直观,但也容易掩盖事情的本质,也许在一些简单情形下无害,但学生决不能认为这些曲线的移动就是经济现象的本质,更不能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带入将来的学习中。教科书是为了说明简便才用的这样的图像代替严谨可靠、反映真实世界的语言逻辑。
关于本书的特别说明:罗伯特墨菲承认本书第22章《ZF债务》有错误
(注:链接里豆瓣上的罗斯巴甸即本书译者程晔)
Ⅷ 新人想自学金融知识 能不能推荐几本书
金融分析师要买官方教材,金融分析师官方教材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包含在金融分析师报名的考试费中,是必须买的,纸质版购买需要额外支付,但考生自己可以选择是否购买。
金融分析师电子版官方教材下载步骤:
第一步:进入金融分析师考试报名主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步: 点“Curriculm”,获取cfa ebook下载码
第三步:点“Redemption Code”进入下载页面,选择自己的系统进行下载“Bookshelf”的安装程序
第四步:安装下载的程序包
第五步:打开“VitalSource Bookshelf”,注册用户名
第六步:注册“VitalSource Bookshelf”的用户名和密码
第七步:登陆后点Account → Redeem Code
第八步:输入CFA协会的“Redemption Code”即可添加到左边导航栏,开始书籍的下载。
Ⅸ 求几本近3年出的财经类或经济类畅销书,类似《世界是平的》。谢谢!
分享下最近两年我的书单吧,都是本人在豆瓣无数个日夜精挑细选的。
《动物精神》《达尔文经济学》《维基经济学》《大数据时代》《凯恩斯大战哈耶克》《行为金融》《怪诞行为学》《不诚实的诚实真相》《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价值起源》《理性乐观派》《爆发》《思考,快与慢》《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断层线》《宽客》《资本之王》
国内吴晓波的不错,像激荡三部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金融可以颠覆历史》《大数据》
Ⅹ 适合上班族看的经济学书
这跟上班没有一毛钱关系,关键是你感兴趣不
有时间读读《资本论》吧,有点枯燥,要是读不进去的话呢
建议你看《货币战争》这个绝对的经典,而且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