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原理第九章

经济学原理第九章

发布时间:2021-02-12 12:41:08

⑴ 专升本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

正常来说的话,你可以多看一看书,还有网上那种知识点,你看好以后就是非常有用处的。

⑵ 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习题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 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曲线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弹性理论
第五节 蛛网模型
习题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预算线
第二节 基数效用与边际效用分析
第三节 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
第五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习题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规模报酬原理
习题
第五章 成本理论与利润最大化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第六章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行为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第二节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第三节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习题
第七章 寡头垄断与博弈论
第一节 非合作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决定
……
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九章 一般均衡原理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十三章 IS-LM模型
第十四章 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十六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八章 国际经济学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部分参考答案

⑶ 《经济学原理》曼昆 第六版 上下册

我生长在一个经常在饭桌上讨论政治问题的家庭中。对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法的拥护与反对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但在学校里,我被科学所吸引。政治问题看来是模糊的、不连贯的和主观的,而科学是分析的、系统的和客观的。当政治争论喋喋不休地进行时,科学取得了进步。

大学一年级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使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结合了政治学和科学的优点。它是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它的主题是社会的——人们如何选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相互交易,但它以科学的冷静来研究这个主题。通过把科学方法引人政治问题,经济学力图对所有社会面临的基本挑战作出推动。

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希望把我第一次学习经济学课程时的兴奋的感觉传递给读者。经济学是门只要掌握了其中一些知识便能发挥很大作用的学科(学习物理学或日语之类的课程就不能这样说)经济学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在一两个学期内学完。本书的目的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听众,并使读者能够理解他们周围的许多事情。

我坚定地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经济学所提供的基本思想。普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世界,以便使他们成为好公民一一经济学的学习和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因此,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职责。这也是经济学家得以促进ZF更健全、未来更繁荣的一种方法。正如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所指出的:“如果我能写一国的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管谁制定该国的法律或者准起草高深的条约。”

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教导说,资源是稀缺的,但很少有教科书的作者想到,学生的时间也是这些稀缺资源之一。我力求避免那些干扰学生关键课程的无用修饰与冗长细节来尊重时间的稀缺。我希望这本书写得恰如其名(经济学原理》的“原理”二字。

为了提炼出经济学的精华我必须考虑,对学习入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努力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经济学中有兴趣的内容。

本书把较多篇幅用于应用于政策,而把较少篇幅用于正规的经济理论。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第四到第六章市场供求理论的内容之后,在第七到第九章中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工具去考虑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赋税如何干扰市场机制?谁是国际贸易的赢家和输家?这些问题与学生听新闻和来自他们生活中的关注与兴趣相辅相成。

在全书中我尽可能经常地回到应用与政策问题。大部分章节容纳了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案例研究”的内容。此外“新闻摘录”栏提供了报纸摘录,说明经济学思想如何解释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我的希望是,学生在学完人门的经济学课程之后,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更有见解地思考新闻故事。

本书涵盖了作为经济学人门课程所需要的中心的所有题目,但这些题目并没有总按传统的顺序安排。了解书中的内容需要迅速地浏览全书的题目。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引导学生进入经济学家的世界观。本章预先介绍了在整个经济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例如机会成本、边际决策、激励的作用、贸易的收益,以及市场配置的效率。在全书中,我经常提到第一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以提醒学生,这些原理是大多数经济分析的基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考察了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研究领域。本章讨论了假设在形成理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经济模型的概念。本章还讨论了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本章的附录简单复习了如何使用图形,以及图形如何被误用。

第三章“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个人要与其邻居贸易,以及为什么一个国家要与其他国家贸易。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市场力量如何协调经济中发生的许多个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的。作为这种分析的出发点,学生在本章中知道了为什么专业化、相互依赖和贸易会有利于每一个人。

以下三章介绍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工具。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提出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的概念。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介绍了弹性的概念,并用它分析三个不同市场上的事件。第六章“供给、需求与ZF政策”用这些工具来考察租金控制和最低工资法这类价格控制,以及税收归宿。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扩大了供求分析。本章从提出消费者支付意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以及生产者生产成本和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开始,然后说明市场均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因此,在本书中学生较早地了解到市场配置的效率。

以下两章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运用到政策问题中。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说明为什么税收引起无谓损失。以及是什么决定这种损失的大小。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考虑了谁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谁受损,并提出了有关保护主义政策的争论。

在考察了为什么市场配置通常是合意的以后,本书又考虑ZF有时可以如何改善市场配置。第十章“外部性”解释了污染这类外部效应如何会使市场结果无效率。本章还讨论了这些无效率可能的公共与私人解决方法。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考虑了当国防这类物品没有市场价格时产半的无效率。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描述了ZF如何筹集支付公共物品所必须的收入。本章提出了美国税制的制度背景,然后讨论了效率和平等目标如何在税制设计中起作用。

以下五章考察了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第十三章“生产成本”讨论了包括在企业成本中的内容,并介绍了成本曲线。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分析了价格接受企业的行为,并得出了市场供给曲线。第十五章“垄断”讨论了作为市场上推一卖者的企业的行为。本章还讨论了垄断定价的无效率、可能的政策反应,以及垄断者实行价格歧视的努力。第十六章“寡头”包括只有几家卖者的市场,并把因犯的两难处境作为解释战略相互作用的模型。第十七章“垄断竞争”考察有许多提供相似而不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行为。本章还讨论了有关广告效果的争论。

以下三章描述了在工资与物价有伸缩性的长期中实际经济的行为。第二十四章“生产与增长”考察不同时期与国家生活水平差别巨大的决定因素。第二十五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讨论了我们经济中的各种金融机构,并考察了这些机构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第二十六章“自然失业率”考虑失业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包括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市场势力、效率工资的作用,以及寻找工作的影响。

在讨论了实际经济的长期行为之后,本书转向货币与物价的长期行为。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介绍了经济学家的货币概念以及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量中的作用。第二十八章“通货膨胀:原因与成本”提出了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并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以下两章提出了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九章“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解释了储蓄、投资与贸易金额之间的关系。名义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区别,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三十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古典的国际物品与资本流动模型。这个模型说明了各种问题,包括预算赤并与贸易赤字之间的联系,以及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

在第二十四章到第三十章中充分论述了长期经济理论之后,本书把注意力转向解释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波动。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从关于经济周期的一些事实开始,并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第三十二章“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解释了决策者如何可以用他们掌握的工具来移动总需求曲线。第三十三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总需求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本章考察了为什么这种交替关系存在于短期中,为什么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移动,以及为什么在长期中不存在。

本书的结论是第三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这最后一章考虑决策者面临的五个争论问题:在对经济周期作出反应中政策积极主义的适当程度,在运用货币政策中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选择,实现零通货膨胀的合意性,平衡ZF预算的重要性,以及为了激励储蓄进行税收改革的需要。对每个问题,本章都提出了争论双方的观点,并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

⑷ 2013南京理工大学827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原理2011年考研大纲2010年08月24日14:20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 【发表评论】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复习参考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或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译本.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二、复习要点
掌握——考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具备——初步具备应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具体经济问题的能力
了解——单个经济主体之经济行为的一般性表征;
——单个市场之均衡状态及运行走向的一般性描述;
——市场运行中价格信号如何引导个体行为从而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解释理论框架;
——国民经济的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
——宏观经济运行中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原理。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考试范围
基本经济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学基本内容: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资源稀缺性的成因和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
了解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
考试范围
有关需求与供给的定义、函数和几何表示及其经济含义、弹性概念与应用。
市场均衡的形成、均衡状态的确定、均衡状态的变动。
价格政策对供求及市场状态的影响。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能够分析(包括用供求函数的几何形式)分别影响供求的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含义、表达式和相关的几何表示。
熟练掌握弹性概念与应用(定义、含义、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具体计算、应用)。
掌握市场均衡形成、均衡状态确定、均衡状态变动的分析表述方法。
掌握价格政策对供求及市场状态的影响的几种情况及分析过程,能够结合实例应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范围
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效用函数、边际效用及递减率、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
预算约束与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及其推论。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概念。
能够熟练地借助几何形式及相应表达式,表述:效用函数、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率、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预算约束与预算线及其变动。
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状态(一阶条件、几何表示)及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变化:价格或收入变化导致均衡变化。推论:基本需求曲线的导出。
掌握消费者剩余的含义与计算。
熟练掌握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考试范围
生产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
边际产量及递减率、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等产量线、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规模收益。
考试要求
了解生产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概念。
熟练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关系、边际产量递减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的三个阶段)。
熟练掌握等产量线的含义、特征(包括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掌握等成本线概念及几何表示、熟练掌握生产者均衡(一阶)条件——要素最佳组合。
熟练掌握规模收益的含义、规模收益的形式和特征、了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概念。
第五章 成本理论
考试范围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短期、长期总成本函数以及边际成本等曲线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考试要求
掌握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概念。
熟练掌握短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这些曲线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长期成本变动的规律及其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利润最大化条件及其应用和基本供给曲线的导出。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考试范围
市场结构划分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市场结构划分的四个方面的性质。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的特征、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掌握长期均衡时企业的经营决策;了解长期均衡的变动和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
熟练掌握完全垄断的特征;单一价格垄断者的需求曲线;垄断企业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掌握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与垄断的比较;了解垄断的形成。
熟练掌握垄断竞争的特征、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能够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熟练掌握寡头垄断的含义及特征;掌握价格领导制和卡特尔基本含义;熟练掌握古诺模型和折弯需求曲线分析寡头行为的过程及结论
第七章 要素配置与收入分布
考试范围
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要素收入分布问题
考试要求
掌握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资的决定(包括劳动力需求的导出、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掌握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地租的决定
掌握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度量方法(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公共物品
考试范围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
公共物品(共有资源)。
考试要求
了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概念
掌握Edgeworth盒式图、契约线分析方法和帕雷托效率的三个条件
掌握排他性与竞争性概念,能够分析非私人物品(各种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特征
了解公共物品理想数量的确定
第九章 宏观经济运行度量
考试范围
宏观经济度量对象、指标与方法
主要度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深入理解GNP定义的经济含义、三种度量的等价性与相应的统计度量恒等式。
掌握GDP、NNP、NI、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总量指标与GNP的关系。
了解物价水平和失业的度量
第十章 国名收入的收入支出决定模型
考试范围
总购买支出意愿(即计划总支出)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变动。
考试要求
了解四部门总购买支出意愿(即计划总支出)函数的构成与各部分含义。
熟练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以及其中参数的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形成的过程、均衡值表达式及其几何表示。
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乘数原理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利率政策
考试范围(基于国名收入的收入支出决定模型,考虑边际税率可能大于零)
财政政策工具与利率非市场化状况下的主要货币政策——利率工具。
政策工具对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考试要求
了解财政政策工具与利率工具内容及其含义。
熟练掌握政府购买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熟练掌握固定税收与固定转移支付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掌握财政的内稳定器、平衡预算乘数(边际税率可能大于零)概念。
熟练掌握利率工具调整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原理2011年考研大纲
分享到:

2012-06-15 14:31 作者: 来源:互联网 字号:T|T
栏目关注: 新东方名校考研辅导第一选择 新东方考研奖学金再次启动 考研数学考分答题策略
摘要: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汇集整理了2013考研复习资料供考生参考,了解更多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数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请登录新东方考研频道!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复习参考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或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 译本.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二、复习要点
掌握――考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具备――初步具备应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具体经济问题的能力
了解――单个经济主体之经济行为的一般性表征;
――单个市场之均衡状态及运行走向的一般性描述;
――市场运行中价格信号如何引导个体行为从而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解释理论框架;
――国民经济的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
――宏观经济运行中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原理。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考试范围
基本经济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学基本内容: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资源稀缺性的成因和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
了解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
考试范围
有关需求与供给的定义、函数和几何表示及其经济含义、弹性概念与应用。
市场均衡的形成、均衡状态的确定、均衡状态的变动。
价格政策对供求及市场状态的影响。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能够分析(包括用供求函数的几何形式)分别影响供求的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含义、表达式和相关的几何表示。
熟练掌握弹性概念与应用(定义、含义、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具体计算、应用)。
掌握市场均衡形成、均衡状态确定、均衡状态变动的分析表述方法。
掌握价格政策对供求及市场状态的影响的几种情况及分析过程,能够结合实例应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范围
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效用函数、边际效用及递减率、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
预算约束与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及其推论。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概念。
能够熟练地借助几何形式及相应表达式,表述:效用函数、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率、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预算约束与预算线及其变动。
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状态(一阶条件、几何表示)及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变化:价格或收入变化导致均衡变化。推论:基本需求曲线的导出。
掌握消费者剩余的含义与计算。
熟练掌握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考试范围
生产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
边际产量及递减率、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等产量线、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规模收益。
考试要求
了解生产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假设、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概念。
熟练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及其关系、边际产量递减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的三个阶段)。
熟练掌握等产量线的含义、特征(包括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掌握等成本线概念及几何表示、熟练掌握生产者均衡(一阶)条件――要素最佳组合。
熟练掌握规模收益的含义、规模收益的形式和特征、了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概念。
第五章 成本理论
考试范围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短期、长期总成本函数以及边际成本等曲线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考试要求
掌握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概念。
熟练掌握短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这些曲线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长期成本变动的规律及其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利润最大化条件及其应用和基本供给曲线的导出。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
考试范围
市场结构划分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考试要求
较深入地理解市场结构划分的四个方面的性质。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的特征、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掌握长期均衡时企业的经营决策;了解长期均衡的变动和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
熟练掌握完全垄断的特征;单一价格垄断者的需求曲线;垄断企业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掌握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与垄断的比较;了解垄断的形成。
熟练掌握垄断竞争的特征、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能够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熟练掌握寡头垄断的含义及特征;掌握价格领导制和卡特尔基本含义;熟练掌握古诺模型和折弯需求曲线分析寡头行为的过程及结论
第七章 要素配置与收入分布
考试范围
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要素收入分布问题
考试要求
掌握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资的决定(包括劳动力需求的导出、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掌握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地租的决定
掌握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度量方法(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公共物品
考试范围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
公共物品(共有资源)。
考试要求
了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概念
掌握Edgeworth盒式图、契约线分析方法和帕雷托效率的三个条件
掌握排他性与竞争性概念,能够分析非私人物品(各种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特征
了解公共物品理想数量的确定
第九章 宏观经济运行度量
考试范围
宏观经济度量对象、指标与方法
主要度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深入理解GNP定义的经济含义、三种度量的等价性与相应的统计度量恒等式。
掌握GDP、NNP、NI、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总量指标与GNP的关系。
了解物价水平和失业的度量
第十章 国名收入的收入支出决定模型
考试范围
总购买支出意愿(即计划总支出)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变动。
考试要求
了解四部门总购买支出意愿(即计划总支出)函数的构成与各部分含义。
熟练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以及其中参数的经济含义。
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形成的过程、均衡值表达式及其几何表示。
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乘数原理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利率政策
考试范围(基于国名收入的收入支出决定模型,考虑边际税率可能大于零)
财政政策工具与利率非市场化状况下的主要货币政策――利率工具。
政策工具对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考试要求
了解财政政策工具与利率工具内容及其含义。
熟练掌握政府购买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熟练掌握固定税收与固定转移支付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掌握财政的内稳定器、平衡预算乘数(边际税率可能大于零)概念。
熟练掌握利率工具调整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的计算分析。

⑸ 运用经济学原理理解网络交易平台之间的竞争为什么高于传统厂商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2第二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6第三节不同的经济体制11第四节经济学发展简史12 上篇微观经济学理论第二章市场理论:需求和供给23第一节需求理论24第二节供给理论29第三节市场均衡理论34第四节弹性理论39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55第一节欲望和效用56第二节基数效用论57第三节序数效用论63第四节预算线67 第四章厂商理论:生产和收益73第一节生产和厂商目标73第二节生产函数74第三节成本函数85第四节收益函数和利润最大化93 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竞争和垄断99第一节市场结构100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102第三节非完全竞争市场108第六章分配理论127第一节生产要素收入的决定128第二节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理论130第三节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138 第七章政府微观经济政策143第一节垄断144第二节公共物品146第三节外部影响149第四节非对称信息153 下篇宏观经济学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159第一节国民收入概念159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65 第九章凯恩斯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73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173第二节投资函数与投资乘数178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决定183 第十章货币市场191第一节金融制度191第二节货币需求200第三节货币供给205第四节货币均衡209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217第一节失业理论218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225第三节菲利普斯曲线238 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理论243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244第二节国际收支255第三节汇率259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265 第十三章政府宏观经济政策271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72第二节财政政策277第三节货币政策281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284 附表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91参考文献295

⑹ 经济学基础

首先,要对经济,对钱感兴趣,将来才能发自内心的关注社会经济动态,社会经济问题,才能不断的学习、深入。如果不感兴趣,逼自己强行入门,没意思,不如去做点喜欢的事情。

第二,有了兴趣以后,先选一套经济学入门级的书,坚持看完,因为刚入门,很多经济学名次不太熟,看书会比较吃力,但不要紧,入门书必须要看完,这样心中就有了经济学的大概框架,以后逐步填充就行。我是从《曼昆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先看微观经济学,再看宏观经济学。记得8年前刚看这本书的时候竟然一点不觉得无趣和疲倦,而是充满了好奇,求知的心情,7天拿下。

最后,就是学以致用。有了基本经济理论,那在生活中,针对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乃至新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很多问题,多用经济学的观点:效用,平衡,最优化,博弈,货币,流动性,贸易,资本……去思考和分析,其实社会中,几乎每一个社会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只要我们多用经济理论去思考,分析问题,对社会经济现象就会越看越透,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⑺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里面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具体是哪些章节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政策
第八章 赋税的代价
第九章 国际贸易
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第十二章 税制的设计
第十三章 生产成本
第十四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十五章 垄断
第十六章 垄断竞争
第十七章 寡头
第十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十九章 收入与歧视
第二十章 收入不平等与凭困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二十二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原理第九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