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著作

经济学著作

发布时间:2020-11-25 19:19:33

⑴ 推荐几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

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⑵ 经济学家卓炯的著作都有什么

经济学家卓炯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开拓者。主要论著有《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扩大商品经济论》等。

⑶ 推荐几本经济学相关的书籍 谢谢

1、《国富论》

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该书多次再版,成为经济学说史上一部真正的辉煌巨著,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基础。

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3、《经济学原理》

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贯穿于书中始末,并运用它们对贸易,供求关系,销量与生产,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

《经济学原理》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定位;该书首次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经济学著作卖价和畅销数量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C.诺思的著作。诺思在书中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产权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的核心观点。

5、《资本论》

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本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学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富论

⑷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哪些经济学著作

托尔斯坦?凡勃伦(1857—1929年)是经济学制度学派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1857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挪威移民家庭的小农场,生长在威斯康星州与明尼苏达州的乡村。他的父母重视教育,鞭策孩子们出人头地和不断接受更高的教育。在卡尔顿学院,凡勃伦跟随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学习经济学,接着又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学院师从哲学家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查尔斯?皮尔斯学习哲学,在此期间,还师从美国经济学会的创立者、杰出的经济学家里查德?伊利研修政治经济学。后转学至耶鲁大学,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门下研究哲学,并于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但由于当时哲学家就业市场不景气,凡勃伦无法找到一个哲学方面的教职。经过7年埋头苦读,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经济学。一年后和他的导师J?劳伦斯?劳克林一起到芝加哥大学,在那里执教14年。之后,不停地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找工作,曾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密苏里大学等院校。

凡勃伦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进化的经济研究》(1899)、《企业论》(1904)、《制作的本能与工艺的情况》(1914)、《既得利益与工艺的情况》(1919年出版,1920年重版时改名《既得利益与普通人》)、《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不在所有权和最近的工商企业——美国的事例》(1923)、《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我们正在变化中的秩序论文集》(1934)等。

凡勃伦将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然后开始他的“制度导向”的研究。他认为制度不是组织结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他用“本能代替理智来解释人类的一切活动”这样一种心理学作为理论的基础来解释社会经济活动。在他看来,经济制度是人类利用天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物质需求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而一切社会习惯又来自于人类的本能,本能树立了人类行为最终的目的,推进了人类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做的种种努力。由于本能是天赋的、不变的,因而由本能所决定的制度的本质也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制度的具体形态。

凡勃伦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一门进化的科学。他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规律等同起来。由于生物的进化是逐渐演变的,因此,凡勃伦认为制度的进化也是逐渐演变的,而不是突变的。同时,制度的演进不但是一个永不结束的过程,而且改变的趋向和进化的将来形态,除了短期外,都是不可能预期的。他在《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一书中指出:“没有一个人今天能预测现在欧美社会的趋向。固然工人阶级有可能循着社会主义理想前进,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际纷争、没有朝代的新社会。但是同样地有可能,工人阶级……由于忠诚习惯和竞赛精神倾向的领导,热情地投身于朝代政治……从达尔文的观点上说,我们不可能预言无产阶级将是往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将是回过头来,把他们的力量埋入爱国主义的广阔的沙土里。这是一个习惯和固定倾向的问题。结果如何不是一个逻辑推论而取决于对于刺激的反应。”这表明,凡勃伦虽然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缺陷,但他并不认为社会主义会取代资本主义。

凡勃伦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两个主要制度,一个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制度,一个是私有财产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个制度具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制度的具体形式是“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机器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是现代经济的决定性的因素。机器的应用引导出一切和工业革命相关的变革,如工厂制度、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方法、货币、信用等。机器利用的目的是无限制的商品生产。但是,私有制下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因此,他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资本主义的缺点就是由这一矛盾产生的。凡勃伦认为,在手工业时期,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可以一致,但在机器生产时期,市场不能随生产的扩大而按比例地扩大,于是,生产和利润的矛盾产生且不断加剧。这就是19世纪初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凡勃伦把资本主义制度叫做价格制度。价格制度的基础是机器利用,而其控制力量则是企业经营。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企业经营统治着机器利用,从企业经营的眼光来看,机器利用的生产能力过于庞大,为了适应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把工业生产控制在其生产能力之下,以维持一个高的价格水平。19世纪末期出现的垄断组织就是以控制和减少生产来取得高额利润的。凡勃伦称这些垄断组织为“既得利益者”和“不在所有者”,并对其进行谴责。同时,凡勃伦认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都是从进化中产生的,企业经营对机器利用的统治不是绝对的,他们的相对地位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改变。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人员的地位作用不断加强,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取得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那么,追求利润的企业主制度就会被抛弃,从而由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人员委员会”掌握经济控制权。

⑸ 著名经济学著作是什么

知名的有《国富论》、《资本论》、《经济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经济发展理论》等。

1、《国富论》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

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2、《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3、《经济表》

《经济表》是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创作的经济学著作,于1758年首次出版。

《经济表》是魁奈重要的经济著作,他的经济理论的主要原则都概括地体现在这一作品之中。《经济表》不只是一幅单纯的图表,而是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是为了解决当时法国的现实经济问题和振兴国民经济而制定出来的。

它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试图通过描述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商品流通运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客观过程,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及其在价值和实物形式上如何进行补偿的科学理论。

虽然《经济表》没有能真正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也没有能解决现实的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但这种天才的尝试对以后再生产理论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表》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的,是魁奈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4、《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17年。

全书结构比较松散。前六章是全书的重点,包罗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余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补充。

该书分析了社会中三个阶级,即地主、工人和资本家在社会产品分配方面的规律,发现商品的相对国内价值决定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必要劳动量,利润与工资是互成反比例而变化的,而工资是随必需品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还论述了其他许多问题。

该书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5、《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12年。

该书共6章,第1章和第2章论述了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包括了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含义和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则进一步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及资本的利息等问题。第6章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该书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的文体风格。他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⑹ 推荐几本经济学入门的著作

入门的话可以学习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文版分宏观、微观上下两册,内容十分简单,接近于培养兴趣的读本。之后可以学习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需要有高等数学的数学基础,此书建议读英文版,因为学习过英文版后一般的外文经济学期刊、论文基本可以读懂。中级宏观经济学建议参考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普通学生不建议学习高级经济学课程。
如果是对金融、投资、股票感兴趣,那么建议学习路透社的《路透金融培训系列》。十分基础的只是此书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参考书。兹维·博迪等著《金融学》也是非常好的金融学入门之作。特别推荐“梁晶工作室”引进的经济学著作,都是国际上非常经典的教材。
如果对股票更感兴趣,建议分别学习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价值投资可以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学习,可以通过读大师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及书中的引用文献学习。技术分析建议楼主先买一本《技术分析大全》之类的书,把书中的每个指标的由来、每个公式的用途都吃透,然后可以开始学习道氏理论、波浪理论、量价关系等一系列技术分析理论。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⑺ 世界著名经济学著作

如果脂肪过多锁骨就不明显,想练出锁骨就要减少脂肪。每周3-5次,每次40分钟以上的快走或慢跑就可以减少脂肪

⑻ 弗里德里希维塞尔的经济学著作有哪些

弗里德里希?维塞尔(1851—1926年)是奥地利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维塞尔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874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律专业。1872年偶然读到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遂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于是他历游海德堡、莱比锡等大学,寻找名师,得到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等人指导,专攻经济学。1874年大学毕业后在财政部门找到一个职位,但不久便辞职了。1883年开始任维也纳大学的讲师,第二年受聘为布拉格大学外教授,1889年升任正教授。1903—1922年,他受门格尔举荐,接替门格尔任维也纳大学经济学教授。1917年以终身议员的资格任上议员,并在奥匈帝国的最后两届内阁中任商业部长。1922年退休。

维塞尔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经济价值的起源与基本规律》(1884)、《自然价值论》(1889)、《社会经济学》(1914)等。

维塞尔在前人的基础上精心思考组织他的“新价值理论”,其成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经典学术著作——《自然价值论》。他首先提出价值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效用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稀少,因而价值的大小与稀少成比例。财物的用处或效用是因为能满足人类欲望的需要,财物能满足人的需要而又有限,所以就具有价值。需要或欲望随着消费次数的增加而递减,物品的效用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也随之递减。维塞尔认为,社会个人根据财物对自己的有用程度来估价单件商品的效用,它们的总和构成这批财物的总价值。但是,每个人估价的单件商品的效用总和,与国家根据社会需要来估价整批财物的效用,二者的差异非常大。批量财物的社会效用大于社会每个人分件估价这些财物的效用总和,而且大很多。这就是维塞尔的“价值的一般定律”。

维塞尔称价格或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值的形式。价格在存在许许多多的卖主和买主相互竞争即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由当时的边际买主的最高价格决定。同时交换价值或价格也是主观的。价值是人对财物满足自己需要的效用的主观评价,由价格、货币表现的价值实际上也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评价。这样,持有货币的人就要预计能用它获得多少他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所以,对货币价值的估计,完全是一种主观行为,是对效用的主观评价没有区别。维塞尔称之为主观的交换价值或货币的“个人等式”。交换价值或价格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由于交换价值或价格既取决于效用,又取决于购买力,其后果之一是生产不仅按简单需要来安排,且按财富来安排。因此,维塞尔对现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提出了批评。

维塞尔认为,自然价值就是由效用决定的价值,是一种在任何制度下都永恒存在的价值。在他看来,今后生产力无论怎样发达,不可能所有使用价值都多到任人自由取用的程度,总还有财物是相对稀少的、不自由的。对于交换价值或价格来说,自然价值是它的一个因素,也可以说是它的基础,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因为自然价值完全是由财物的边际效用来确定,而交换价值却非依据边际效用和购买力的结合来估计。

维塞尔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归属理论”和“成本理论”,它们把效用价值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

在如何确定每种合作参与生产的财物的价值问题上,维塞尔主张采用归属法,就是以每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来确定各自的价值。他认为,每一项生产要素如要发挥效果,就必须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把它的作用加入到其他要素的作用里去。但同它结合在一起的要素又可以变换,这使我们有可能辨别各项要素的特有效果。这个可以变换就是说每种要素可以有多种组合,用以生产不同的产品,而每种情况下也有不同的价值,这样就可能以许多方程式的形式准确地弄清楚哪些成果分别归因于哪种生产要素。

在成本领域,维塞尔想到的成本是以生产要素牵涉到的专门用途来说明的。某一生产要素可能专门化到只有一种可以想像的用途。在这种条件之下,成本要素就不可能考虑其存在。例如,维塞尔在他的《自然价值》中这样说过:“只容许有一种用途的生产要素,并不享有被我们认作成本的出现所必须的条件的多样性。假若有一种矿泉只能在抽干并分装在瓶子中以后才能使用,那就显然必须把它同装满这些瓶子的不熟练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加以截然不同的看待,因为,这种不熟练劳动除了把泉水盛在瓶子中以外,还能有上百种其他的用途。”对维塞尔来说,成本就是牺牲。当一种生产要素派某一用途的时候,它所牺牲的是:假如替这种生产要素选择另一用途时可能生产的物品。假若工商企业家处于自私自利的动机,他会指望选择的用途所生产得来的收入,至少不低于把这种生产要素派最富于生产的其他用途所得到的收入。因此,如果有所选择的话,那么,选择的用途必须胜过其他用途的“略次的最高出价”。这是供管理上计算的“替换”成本或“机会”成本的基础。

维塞尔的另一贡献是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下价值的评定问题。他使用了“自然价值”这一名词来指他所描述的基于边际效用的评价制度,因为他相信这是一种“自然”制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他说:“即使在经济事务按共产主义原则制定的社会或国家中,货物不会没有价值。在那里正如在别处一样,仍然有欲望;可资利用的手段仍然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欲望;人们的心灵仍然抓住他的所有物不放。一切并非供人自由取用的货物,不但被人们认为是有用的,而且是有价值的;他们的价值的排列,将按可资利用的存货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而那种关系最后终于在边际效用中表示出来。”

⑼ 维塞尔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哪些

维塞尔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经济价值的起源与基本规律》(1884)、《自然价值论》(1889)、《社会经济学》(1914)等。维塞尔在前人的基础上精心思考组织他的“新价值理论”,其成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经典学术著作——《自然价值论》。

⑽ 给推荐几个经济学的著作

我给你推荐一些: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 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 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 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 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 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 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注:本土经典的著作真没什么,好多都是翻译国外的。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著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