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经济学上,人均GDP和购买力哪个更重要(中国购买力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第100)--
首先,纠正一下说法,“中国购买力世界第二”指的不是购买力专世界第二,而是指经属过购买力平价PPP换算后的GDP世界第二。
GDP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年度国内生产力,或者说是年度国内创造的总财富的价值,人均即除以总人口数,但是这种财富是通过货币反映的,即美元。但是,由于汇率的换算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国财富的等价性。而购买力平价PPP,就是通过物价水平来比较两国的财富等价性而提出的概念。
所以说,GDP反映的是生产力的货币价值,而购买力平价后的GDP能够反映的则是实际生产力价值。
照你这种说法,那么就是后者更重要。
❷ 经济学中"购买力平价法"是什么意思啊
购买力平价是决定汇率学说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
(l)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波动剧烈,铸币平价说和外汇供求说已经无法解释汇率的决定,于是瑞典人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说。
(2)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
(3)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
(4)汇率决定于两国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取决于各自的货币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币的汇率和本国的物价水平成正比,与外国的物价水平成反比。
(5)购买力平价说在外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对内价值的体现。该理论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但是,它仍有缺陷:
第一,从理论基础上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评价纸币的价值的,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事实上,纸币代表的价值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纸币代表的价值。
第二,它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第三,它还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第四,它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物价。
第五,它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
第六,它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❸ 微观经济学题目:购买力是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还是 购买商品的数量来衡量的啊
如果商品是同质的话,那么购买力当然用单位货币可购买的商品数量来衡量。专
比如你例子中,购属买力下降了,前提条件是经济体中只有袜子这一种商品,或者虽有多种商品,但各商品间的相对价格保持稳定(达到均衡状态后)。也就是说,购买力下降是指,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下降,而不是单单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❹ 经济学里的购买力和购买力平价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下,
购买力就是你复手里的钱实际能够制买到的商品,比如说十年前五毛一支圆珠笔,现在五毛只能买到一支铅笔。这就是购买力的变化。购买力平价就是假设你在中国五毛买一支铅笔五毛,在美国买一支铅笔五十美分,两国货币间购买力的不同,这是购买力平价。
❺ 经济学上,人均GDP和购买力哪个更重要
衡量的角度不同 不可比较 购买力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
GDP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年度国内生产力,或者说是年度国内创造的总财富的价值,人均即除以总人口数,但是这种财富是通过货币反映的,即美元.但是,由于汇率的换算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国财富的等价性.而购买力平价PPP,就是通过物价水平来比较两国的财富等价性而提出的概念.
所以说,GDP反映的是生产力的货币价值,而购买力平价后的GDP能够反映的则是实际生产力价值.
❻ 购买力和消费水平有什么不同
1、指向不同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是构成市场和影响市场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而购买力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的,是经济环境的反映。购买力为一经济学上之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反映该时期全社会市场容量的大小。
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 (如一年) 内消费者用于满足自身日常生活费用各项支出的总和。按消费者的不同,有个人消费支出、家庭消费支出和社会公共消费支出。
2、影响因素不同
购买力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的,是经济环境的反映。影响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实际收入、币值、消费者的储蓄和信用、消费者的支出模式等。
它是从量的方面反映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关系;衡量消费水平,主要以消费对象的数量、品种、结构为依据,不能视为消费状况的综合的体现。他们认为消费的最终结果应列入消费效果问题予以考察。

3、概念不同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由于购买力是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因此,一切不通过货币结算的实物收支和不是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如归还借款、交纳税金、党费、工会会费等,均不属于社会商品购买力范围。
从宏观角度来说,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费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从微观角度来说,指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在某一时期所获得的消费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或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某个时期的生活消费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❼ 在经济学上,人均GDP和购买力哪个更重要(中国购买力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第100)-
人均GDP吧……购买力只说明国家有钱,人均GDP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高,也同样表示国家有钱……
❽ 购买力 是什么意思啊
经济学上之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反映该时期全社会市场容量的大小。购买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❾ 经济学上,人均GDP和购买力哪个更重要-
那要看具体对什么问题而言,否则是没法比较哪个更重要的,就像盐内和糖没法比较哪个更重要一容样。
不过总的来说,购买力倾向于总需求,GDP倾向于总供给,问题的两个方面
还有你给的这2个排名,一个是总值(购买力),一个是平均值(人均GDP),那就更没法比较。
要么都看总值排名,要么都看平均值排名(人均购买力和人均GDP),就不会有这种排名悬殊的矛盾了
❿ 关于经济学上购买力问题。
购买力在下列情况下通常是很有效的:
1、购买者非常少。
2、购买者对于立即专可买到的竞属争性产品都掌握有充足的资讯。
3、产品转换的成本非常低。
4、公司可以采用向后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将产品改为自行生产。
5、产品对购买者的成本来说占了相当的比重。
6、卖方是靠成本在作竞争。
7、卖方的获利不佳。
新加坡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综上所述,新加坡虽然货币价值没有美国高,商品还比美国贵,但是购买力还是不低的,就像中国,你能说我国购买力不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