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生活要懂点经济学前言

生活要懂点经济学前言

发布时间:2021-02-13 17:12:57

⑴ 二十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块基石。几乎每一个经济学家都是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之上对经济学进行分析和扩展的。如果离开了稀缺的概念,经济学就失去了研究的依托。
那么,到底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呢?
由于需大于供,近100年来,优质钻石的价格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增长,几乎没有下跌过。近些年,钻石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根据拉帕波特系统发布的国际钻石报价单,一个1克拉、H色、VVS2级别的圆形裸钻在2003年的价格为4000多美元,之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目前价格已经达到7700美元左右,涨幅达到92.5%,几乎翻了一倍。为什么小小一颗钻石,却能如此值钱?为什么钻石的价格一路看涨?其实,这就体现了经济学上的稀缺性。
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特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即代表“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但只拥有有限的资源”意思,而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了竞争及选择的出现。迄今为止,全球仅有27个国家生产钻石,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产地几百年来仍然停留在非洲、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三大区域,没发现新的钻石矿产资源。每年开采的钻石不到8%达到宝石级别。全球钻坯产量2007年首次出现下滑,预计2015年将再下滑,2%。但相反,钻石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美国目前仍是钻石第一大消费国,但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需求出现强势增长态势。英国钻石预测公司的研究数据表明,近些年,中印两国钻石需求量每年以14%~20%的速度增长。中国钻石市场需求量从2001年至2010年已翻了一倍,预计到2012年购买量会再增加20%。由于供需之间的极不平衡,钻石便成为极度稀缺的商品,价格一直高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卖出了天价,这也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因为这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的数字非常独特,而且是唯一的,不会再有第二个。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商品人人都想购买,也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稀缺性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稀缺性。
1.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选择
也就是说,稀缺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想象一下,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极大富足的,那么世界会完全变样。自然界中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厮杀,每个生物都可以得到满足。人们不用工作,不用考虑买房子了,因为土地是富足的,不用考虑衣食住行,一切资源都很充足。那这样的世界就没有任何活力,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最终毁灭。
2.资源的稀缺性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的闲人来说,时间对他是廉价的,而资本(也就是金钱)则是稀缺的;相反,对于工作事业狂来说,时间对他可能是一个奢侈品,相对而言资本是富足的。对于处于正常社会中的人来说,黄金非常珍贵,但对于一个困在岛上,生存面临威胁的人来说,一块馒头比黄金珍贵得多。
3.资源的稀缺性是有历史条件的
古代、近代、现代甚至十年以前,人们认为缺少的东西,在现在看来很多都已经很丰富了,比如粮食、生活用品等。以前,清新的空气到处都会有,而现在由于环境污染,人们很难享受到了。还有古代的陶器,当时很多,现在却很少,非常珍贵。
4.稀缺资源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再分配
从经济学上来说,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要通过交换来实现。婚姻就是一个最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个身材相貌不如意而事业有成的男人,先天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对他来说,可能高个子和帅哥脸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了,那么他会把希望寄予婚姻,希望他的另一半能够满足他的这些期望,因为相貌对于他来说是稀缺资源,相比较而言,事业和资本可能他不是很看重,因为这些对于他来说是富足的。人们总是希望利用自己富足的资源去交换他稀缺的资源。同样的道理,一个美女很可能利用她的美貌和年轻的资源通过婚姻来交换她所稀缺的一些资源,或者说学历,或者说资本。说白了,婚姻就是男女双方互相用自己的富足资源来获取自己的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女配丑男,老男人配年轻姑娘,老女人配小伙子,学了稀缺性概念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用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和观察,就会明白好多事理。

⑵ 懂点经济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有用吗

这个回答无疑是肯定的,懂点经济学,对我们日常生活是真的真的有用。

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学经济学就是跟钱打交道,没学过经济的也一样会数钱,能赚钱呀。但是对于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就会知道学经济可不就是数钱这么简单的事了。

经济学包括:国际经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所以经济学的范围是相当大的,涉及的领域也是相当广的,自然生活中也缺不了经济学。


就税务来说,如果家里或自己懂一点点的,也不至于让收税的多收税。再比如投资学,虽说日常生活中投资不是人人都能参与,但供孩子上学,或是捐款,都是变相的投资,都是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千万不要看不上这些小的事情,滴水才能汇成江河。

而且生活中农民种地,商人经商,哪个不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呢?哪个不知道“谷贱伤农”呢?若这些都不懂,那就只能等破产之后才能明白吧;要么就是家里太有钱了,找个地方花点钱吧。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只是有的不明白什么是经济学罢了,或者不知道具体的名词。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不懂经济学怎么适应这个世界呢?怎么跟的上时代的脚步呢?

⑶ 年轻人要懂的经济学的前 言

经济学理论,与其说是一种教条,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的工具、一种思考方式,意在帮助使用者得出正确的结论。
[英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为什么超市定价不喜欢用整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免费产品?
为什么在A市的产品在B市可以卖出3倍以上的价格?
其实这些日常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经济学中找到。大多数人其实已经通过在社会中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知道了要懂得一些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生涩的经济学理论让人望而生畏,很多人说起经济学,第一反应就是: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太难了,没法学。其实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看起来比较生涩难懂,事实上,只要你结合生活小事去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随着商品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果你不懂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你的收入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一点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
一个人从刚开始进入这个世界就开始了消费,就已经开始涉及经济学的问题。对于每个人而言,生活都是在生产和消费中进行的,这必然与经济挂钩。本书为你讲述的是生活中有关经济学的小知识,让你了解经济学的知识,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
本书内容
本书分8章,第1章介绍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接下来的各章分别从各种角度讲解了经济学各种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大多数常见的经济学理论、观点以及定律等。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了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以及贸易、市场等相关的内容。
第2章,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包括对供求关系、价格理论、边际效用、替代品和互补品、消费者剩余、择业博弈、破窗理论等的讲解,展示了经济学的理论在日常生活、消费、择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第3章,介绍了日常交易中的经济学,包括对成本核算、消费者行为、规模效应、优势原理、信息不对称的介绍,让读者可以方便地了解在日常交易中存在哪些经济学原理,并通过相应的原理在交易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第4章,介绍了市场营销中的经济学,包括对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寡头、效率与公平、劳动和闲暇、基尼系数、收入再分配的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市场竞争中各种消费现象的深层原理。
第5章,介绍了潜藏在人们心中的经济学,包括蛛网理论、蝴蝶效应、羊群效应、博弈论、团队分工与合作、青蛙效应、鲶鱼效应等内容。本章通过各种动物行为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让读者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策略。
第6章,介绍了国计民生的经济学,包括GDP、GNP、税收、累进税、货币、挤出效应、货币财政政策、福利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到整个国家的各种经济指数,对国民经济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第7章,介绍了逃脱不掉的经济学周期,包括通货膨胀、失业、金融危机、市场失灵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经济学原理是怎么样控制和影响整个经济生活的运作的,同时可以让读者明白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第8章,介绍了日常理财中的经济学,包括投资风险、股票、金融衍生品、炒房、新型投资产品的选择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常见的各种理财的方式,并能够掌握其中存在的机会和风险。
本书特点
通俗易懂:本书对所有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都使用最简洁的方式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让一点经济学基础都没有的读者,也可以方便快捷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学的概念。
与生活结合紧密:本书中所有的经济学原理都结合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让读者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了解各种理论和概念,并能够方便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案例丰富:本书所有的内容都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读者对各种概念的理解更加方便快捷,并能够通过大量的案例了解到每个经济学原理的各个侧面,掌握到更全面的知识。
条理清楚:本书对每个知识的讲解都具有非常清晰的条理性,让读者从知识的源头、概念、内涵、应用等各个角度全面立体而又循序渐进地掌握每个知识点。
内容精当:全书对诸多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进行了精细的筛选,摒弃了大量空泛无用的理论,选择出对人们日常生活最有帮助的各种原理和知识,让本书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读者对象
本书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和运用方法等。本书可适合以下读者使用:
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
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和钱更多的人
由于编者的能力有限,虽竭尽全力,尽量减少书中的错误,但百密一疏,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由孟凡军、李欣然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李修花、李延琨、林家昌、刘林建、孟富贵、孙雪明、徐增年、银森骑、张增强、陈刚、宫磊、谷原野、黄其武,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2010年1月

⑷ 生活要懂点经济学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生活经济学:了解身边的物质法则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做决策的学问。它所研究的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包括衣食住行的小计划。所以,无论你是鲜衣华盖之辈,还是引车贩浆之流,经济学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01 为什么电动车限速“限不住”? 2
02 为什么水果在旺季价格下降,而房价却在销售旺季上升? 3
03 为什么短信越来越火爆? 5
04 为什么有的少女愿意嫁老翁,傍名人? 6
第2章 交际经济学:轻松打破人脉僵局10
在经济学家的眼中,人都是有理性的动物,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顺应的都是同样的人性,遵循的都是同样的经济学原理,由于对理性的认识有别,把握的标准不同,有人变得世俗,有人却变得崇高。
01 为什么说利用好人际关系,能够取得经济利益? 11
02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社会团体的闲职头衔? 12
03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锦上添花却不愿雪中送炭? 14
04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囚徒”和“斗鸡”现象? 16
05 为什么朋友对人如此之重要? 18
06 为什么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20
07 为什么与人交往不能我行我素? 21
08 为什么人越是落魄的时候,越要抬高自己? 23
第3章 消费经济学:让你的消费透彻至心26
作为一名消费者,其消费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为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购买和使用商品,而且包括为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但无论是购买和使用商品还是接受服务,其目的只是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迅速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改变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01 为什么商家要隐藏商品的价格? 27
02 为什么人们喜欢买品牌衣服? 29
03 为什么信用卡消费不应过度透支? 30
04 为什么同一航班机票价格相差好几倍? 32
05 为什么车到岁末就降价? 34
06 为什么消费观念应与时俱进? 35
07 为什么节水马桶不节水? 37
08 为什么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39
09 为什么说高级白领支撑着“时尚消费”? 41
10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会催生新的消费方式? 42
11 为什么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44
12 为什么购买电磁炉须格外谨慎?46
13 为什么生产煤的人反而没有煤烧?48
14 为什么说红旗车是一种悲剧?49
15 为什么排队购物现在越来越流行?52
16 为什么在豪华商场里购买的东西要贵一些?53
17 为什么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刻意把“手机套餐”搞得这么复杂?55
第4章 折扣经济学:谁为折扣买单57
每天,当你打开邮箱时都会发现大量的邮递广告,其中也包括大量各式各样的优惠券。商家为何要发这些优惠券?为何不省下印刷费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来促销?其实这是一种“价格歧视”的定价销售策略。当商家就完全相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时,我们就说这是价格歧视。通过这种策略,商家可以依客户的消费能力将其分成不同的消费群,分别定价,赚取更多的利润。
01 为什么商家要发放各种各样的优惠券? 59
02 为什么要警惕商家所实行的会员制? 60
03 为什么特价要限量? 62
04 为什么消费额越高,折扣越高? 64
05 为什么“以旧换新”未必是好事? 66
06 为什么电影院要为特殊群体(学生、老人等)打折? 67
07 为什么要正确面对折扣问题? 69
第5章 情感经济学:酸甜苦辣味俱全72
俄罗斯曾做过一个调查,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夫妻,80%后来都感觉不幸福,反倒那些因为功利的原因而结婚的夫妻,感觉幸福的比例大大超过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夫妻。这里的功利,并不是指功名利禄,而是指爱情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我国有一句俗语“米面夫妻”,也是说夫妻关系首先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01 为什么男女要选择比翼双飞? 73
02 为什么有人说爱情和婚姻是一种交易? 75
03 为什么说条件相当的婚姻更稳固? 78
04 为什么宁拆七座庙,不毁一桩亲? 80
05 为什么漂亮的女人在嫁人这条路上独自漂泊? 82
06 为什么亚婚姻未必不理性? 84
07 为什么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85
07 为什么要用爱情经济学来经营婚姻? 87
第6章 家庭经济学:百味人生走一遭89
家庭中无处不涉及经济学,只要透过身边的常见事例,就可以轻松学会经济学原理,不必去读经济学课程;只要学会经济学思维,也不必去羡慕经济学家。经济学看似深奥难懂,其实并不然。只要常注意家庭中的一些小细节,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应用经济学。
01 为什么要懂得家庭经济学? 90
02 为什么每个家庭都要理财? 91
03 为什么事业与家庭密不可分? 93
04 为什么说家和万事兴? 95
05 为什么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97
06 为什么男人在家庭中总当“夹心派”? 98
07 为什么很多家长要生男孩? 100
08 为什么说富儿不孝? 101
09 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较少,而贫困家庭的孩子较多? 103
10 为什么要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104
11 为什么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 106
第7章 住房经济学:擦亮眼睛购爱巢108
随着人们对住宅室外环境的认识水平和需求的日益提高,住宅区的居住环境质量已成为居民购房与否的首要条件之一。居住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基本生活资料,解决好广大百姓的住房问题,是一件国计民生的大事,它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民群众住房的发展也关系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01 为什么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 109
02 为什么要先保护住房产权后调控市场? 110
03 为什么人居与环境是世界性的话题? 112
04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与住房社会保障? 114
05 为什么要办理住房贷款抵押保险? 116
06 为什么住房公积金的运营和监管要可靠? 118
07 为什么住房要选大环境? 119
08 为什么住房从“法律型住宅”向“新都市主义”转变? 121
09 为什么居住环境要具有商业性? 123
10 为什么居住环境的安全保护要适度? 125
11 为什么居住环境要以安静为宜? 126
12 为什么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影响? 128
13 为什么居住环境要保留人文传统? 130
14 为什么住房成社会投资“新宠儿”? 132
第8章 房价经济学:用有“色”眼睛看房价134
如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房地产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为什么自己工作了大半辈子却依然买不起房?为什么房价总是那么遥不可及?面对如此这般的种种问题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呢?
01 为什么经济学家不预测房价? 136
02 为什么要抑制房地产泡沫? 137
03 为什么说“拐点”是一个伪命题? 139
04 为什么很多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却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 141
05 为什么要素市场化是平抑房价的关键? 143
06 为什么房价过高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145
第9章 职场经济学:纵横天下任你闯147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数据与实际状况不相吻合的现象。就业和失业问题在传统上是经济学的研究课题。经济学家们历来重视对职场的研究。
01 为什么要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48
02 为什么高学历并非就业保证? 149
03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倾心于创业? 151
04 为什么要抓住创业的最佳时期? 152
05 为什么在就业途中女性总是会受到歧视? 154
06 为什么工资增加了,相对收入却没有变? 155
07 为什么会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供不应求”? 157
08 为什么失业不能全盘否定一个人? 159
09 为什么技术人员喜欢跳槽? 160
10 为什么企业中员工的工资越高效率越低? 162
11 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老板的赏识? 164
12 为什么支持新上司决定着你未来的职场运势? 165
13 为什么要给上司表现的机会? 166
14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施行员工持股制度? 168
15 为什么须进一步完善工龄工资制度? 170
16 为什么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就业机会就会降低? 172
17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174
18 为什么企业总是预设男女职位? 175
19 为什么说“下海”并不都是明智的选择? 177
20 为什么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有高收入? 178
21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的收入高? 180
22 为什么要颠覆“根据贡献决定晋升”机制? 182
第10章 透过法律看经济学184
随着老百姓法制意识的增强,很多老百姓在生活当中碰到法律问题,不再用野蛮的方式解决。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政府要从关心百姓疾苦、解决百姓生活入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01 为什么法律会在这里失效? 185
02 为什么法律不保护婚约? 186
03 为什么政府通过调升电价能缓解电力短缺? 188
04 为什么虚拟空间要警惕虚假广告? 189
05 为什么侵犯商业秘密责任重大? 192
06 为什么虚假广告泛滥与媒体有关? 193
07 为什么法律要禁止不正当的有奖销售? 195
08 为什么域名容易被抢注? 197
09 为什么地方保护主义错了? 199
10 为什么商业交易中会有附赠品? 200
第11章 商业经济学:商海悬念轻松解疑
如今,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愈演愈烈,但是作为普通的大众,对其内在的玄机并不完全了解。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为气球为什么不送给老头子?为什么每个企业都要进行广告攻势等一系列的问题摸不着头脑。如何才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需要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商业经济学。
01 为什么气球不送给老头子? 204
02 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品牌经营? 205
03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选择连锁经营? 207
04 为什么每个企业都要进行广告攻势? 209
05 为什么商家都十分重视客户价值? 211
06 为什么企业要做网站? 213
07 为什么每个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 215
08 为什么“情感渗透”能够获得成功? 216
09 为什么企业特别重视顾客的满意度? 218
10 为什么要选择好竞争对手? 219
11 为什么在商业竞争中要尊重对手? 221
第12章 垄断经济学:非常手段解说市场先机22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垄断已成为上至各国政府、下到企业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如今,垄断已成为经济学中有趣而且实际的问题。我国之所以实行反垄断政策,是因为垄断会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机会,更重要的是垄断将造成小企业的破产,影响社会整体的就业率,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蔓延。
01 为什么会出现垄断? 225
02 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反垄断政策? 226
03 为什么竞争和垄断具有一致的效率? 227
04 为什么国有企业越来越垄断? 228
05 为什么局部垄断能够造就房市高利润? 230
06 为什么微软不是垄断? 232
07 为什么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么大? 234
第13章 另类经济学:从另类角度看非另类人236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活跃着的许多“另类经济学家”,尽管毁誉参半,尽管命运多舛,但是唯有他们才能用独特的理论思维进入学术史的“记忆”。曾有人说,“另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假如一个社会里所有的人都局限于“主流”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社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迟早会枯竭,“另类经济学”的价值也在于此。
01 为什么吉利数字人人爱? 238
02 为什么医患纠纷越来越多? 239
03 为什么会出现盗版现象? 241
04 为什么学生考试要作弊? 243
05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宁可选择到外面就餐也不去食堂? 244
06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一个好领导? 245
07 为什么企业要想方设法留住优秀人才? 246
08 为什么皇帝要杀功臣? 248
……

⑸ 学习日常经济学有何启发和收获

1、在边际上思考问题,在权衡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后再行动。这意味着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到:我多做这些工作是否给自己或别人带来了好处,是现在做带来的好处多成本低还是明天做,是我一个人做还是让别人和我一起做等等,只有这样思考过后,投入的单位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的产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作为一个学生,现在看了一天书已经很困了,但这一章还剩下20页没看完,心里不甘,那是应该坚持看下去呢,还是先睡觉,明早提前一会起再看呢?当然应该明早看,前提是如果不是明天就要考试的话。因为现在可能是10分钟才能看上1页,但明早两分钟就足以了,而现在睡觉又可以使他的生理效用最大化,显然是马上睡觉更明智,这一点对熬夜加班的同志们有同样意义。

2、抛弃沉没成本再进行决策。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收回的成本,比如买股票时的成本价,不管你后面怎样操作,这个价都是不变的。但很多人出于不肯吃亏的心理,只要是成本那就不管怎样都要追回来。所以这才有了无数股民一直从6000点站岗到1600点,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买入价至死不忘,而完全对大势的变化视而不见,最后只能用“反正这钱我暂时不用,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一定会回本解套”等理由来麻醉自己。

3、做事情时要将所有的机会成本也包括在总成本中,再来比较各个选择的优劣。机会成本就是你用同样的资源不做某件事而去做其他事情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比如,某小贩在闹市有一个门面,自己做个小生意,通常来说因为门面是自己的,这个成本都算做0,算起来收入也还过得去,但其实这个门面若租出去其租金是很可观的,因此如果这个小贩的经营效率比别人低,若他放弃做老板,随便出去打份工,工资加租金收入可能还要比原来开店的收入高出一截,那这时很明显就应该租出这个门面,自己去做打工仔。

4、经济活动的本质在于不损害其它人利益的前提下,争取自己和社会最大的利益,所以政府在制定游戏规则时要善于用利益之链来对市场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约束,而不是简单地以行政命令提倡或禁止,这样各经济主体才能自觉自愿,市场效率才能提高。比如在排污水的问题上,很多地方都是以行政命令要求一定要建污水处理厂,并不时抽调大量环保局人员去查,但企业自身并没有动力去做,结果和政府躲猫猫,想尽办法偷排或建了污水厂但就是不用。与其这样,劳民伤财,不如控制总量,设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让各企业在排污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自由调剂各自具体的排污量,同时明确各河段的监管权归当地的居民,重奖举报,严惩偷排,这样一来政府也就不用费事操心了。

5、政府的最大作用在于维护好市场秩序,让它不失灵,其它的事情让市场去做会更有效。但时至今日在中国搞了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后,仍有相当多的政府不明白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尽管有着好的出发点,却经常“好心”做出了“坏事”,比如去年兰州市政府做出了限制牛肉面价格的举措,还要行政认定一些店家为“正宗兰州牛肉面”。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牛肉面可是竞争性的商品,绝对不牵涉国家安全,也不是政府负责的公共产品的范畴,限价只能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造成潜在寻租的空间,增加社会成本,弊远大于利,因为很明显好吃的牛肉面吃的人多了自然可以提价,反之则只有降价,消费者会自然促成能使市场出清的价格水平,此外全兰州那么多家面馆,要共谋定高价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是非常不现实的。

6、产权的明晰将极大的提高生产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的耕地并没有多一亩,劳动力数量也没有增加,但人们由没饭吃马上就过度到能吃饱了,这不就是产权的威力吗?另外,改革开放早期的工厂承包,出现的“一包就灵”的例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反之,若产权不清,就会极大的降低劳动者尤其是企业家的劳动积极性,健力宝的衰退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

7、学会利用贸易或交易来最大化自己的福利。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工作生活中所有事情都自己亲手做,举个例子,某人是街上卖烧饼的小贩,但小孩的自行车不甚胎被扎破了,要补胎,于是这个卖烧饼的师傅放弃了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自己把胎补好了,结果当然孩子是很高兴,但第二天由于睡眠不足,每个小时少做了一个烧饼,假设师傅工作10个小时,每个烧饼利润1块,而到修车摊上去补胎只要5块钱,显然让修车师傅修比自己修可以增加烧饼师傅5块钱收入,所以省钱也不一定要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那样很可能劳民伤财,要懂得术业有专攻这个浅显的道理。

⑹ 钱骁成: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生活处处有经济,生活处处是经济。人人都应该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

⑺ 为什么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毕竟是一门关于在现实中如何选择的科学。这就意味着身为我们必须选择那些最为重要并且最具持久意义的问题作为探讨的对象。总之,这有点像点菜进餐,小的往往是美好的,因为它便于消化。

作为一个选民,如果不懂点经济学,那么你的意见和建议就很有可能不得要领和令人费解。不学经济学,你就不能完全明白国际贸易、税收政策或者造成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的各种原因。

选择终身职业,也许是你一生中要做的一项最重要的经济决策。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全国和各地的经济力量对你的工资的影响。此外,经济知识可以帮助你在购买房屋、支付子女教育以及为退休而储蓄等场合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诚然,学习经济学并不一定能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与你格格不入。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贯穿着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事实上,正是由于存在着稀缺性和人们追求效率的愿望,才使得对经济学的关注永远不会消失。

稀缺(scarcity)是这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效率(efficiency)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经济效率(economics efficiency)要求在给定技术和稀缺资源的条件下,生产最优质和最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

一个自由而有效的市场并不能必然地使收入分配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决定经济进程的最佳路径,或实现社会产出的公平分配,所需要的都是冷静的头脑。

⑻ 学习经济学对生活的影响

经济学基础在生活中的用处,想来很多人都知道有很大的作用,但具体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可能就很少有人能够比较齐全或准确的描述出来。“人人都应该懂点经济学”,很多人都这么说,到底经济学基础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我想至少应该包含这些:
青年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过,“我们永远不知道李嘉诚那么做为什么便获得了成功,说‘不知道’,那是因为很多失败的人也是那么做的。有人想模仿巴菲特的成功经验,但无数失败的人也是那么做的,而另外很多不那么做的人却也同样取得了成功。”市场上有很多解释李嘉诚成功的书籍,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永远没有错的马后炮。某人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成功了,因此就有人解释他的成功贵在他的坚持。可是事实上,很多失败的人也是坚持下去,这又如何解释?值得思考就是,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经济学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那么张五常就不会说,“我没有遇到一个大富人家是曾经研究经济的。”经济学能做什么?我觉得经济学可以带来快乐,帮助人们做出决策。尽管经济学不可以带来财富,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但是确实提高了个人洞察能力。
还有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
1、对机会成本的看法:国庆期间可以选择去旅游,也可以利用长假在家好好休息睡大觉。相对于睡大觉而言,旅游就是它的机会成本。你是觉得去旅游好呢,还是睡大觉好呢——反正只能选择一项。如果你选择了一项,那么没有执行的另一项就是前者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效用越小,所选择的项目的效用就越大。机会成本理论帮助我们选择效用或收益更高的项目去执行。
2、对效用理论的看法:国庆期间我们走亲访友免不了要喝酒。大家都知道,酒喝得太多就伤身了。如果一个人的酒量是半斤白酒,那么当他喝到其中一杯正好一共喝了半斤酒时,他此次喝酒得到的效用是最大的。如果他再被劝酒喝了一杯,那么这杯对他而言,边际效用是负的,他此次喝酒得到的效用反倒比前一杯减少了。这就告诉我们,运用经济学,可以理性地分析自己是不是该喝下一杯酒。
经济学基础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多留意生活,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基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

阅读全文

与生活要懂点经济学前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