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888经济学基础

888经济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1-02-15 01:25:08

A. 北大马院888经济学基础是自主命题吗

考研中不同复学校进行命题的方式有所制不同。一般分为统考和自主命题。
考研统考一般有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划定分数线。自主命题是学校自己出题进行研究生录取考试,有的学校直接用国家的英语和政治试题,这种考研时间和国家统考时间一致,有的是所有的考试科目都有自己出题。
目前来看,考研统考的成绩相对高些,进行调剂比较容易些。自主命题,题目相对难些,考试分数可能比较低,在调剂的时候有所影响。
应用国家统考试卷的学校大部分普通高校,自主命题的学校多数是知名高校。

B. 国际贸易学考研院校难度表

你好,国际贸易学属于经济类专业,未来的就业和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内基本相同容的,经济类院校的名气在就业是至关重要,所以基本来说单个专业的排名是意义不大的。
第一梯队高校: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人大;
第二梯队高校:武大,中山,厦大,南开,南大,中科大,浙大,上财,央财;
第三梯队:包括西安交大在内的工科985高校,包括川大在内的二线985,西南财经,对外经贸,中南财经政法。
再往下就是211院校和一些财经类不错的院校,这里面比较好的是:暨大,东北财经和江西财经。
我是去年毕业的经济类硕士,对学校和就业比较了解,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接着问,希望可以帮到你。

C.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研

如果你是男士的话,可以考国贸的研究生,如果你是女孩子的话,我强烈建议不要靠这个专业,就业情况很差。由于本人是外经贸的本硕,所以只可以给你提供外经贸的书目。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一所在海内外享有卓著声誉的学院,在其50多年的学科发展历史中,始终站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最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精英和学术人才。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成果突出。学院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另外5个二级学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数量经济学,均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点。此外,我院新发展的《法与经济学》交叉学科也获得北京市重点学科。这7个学科发展迅速,学生事业前景广阔。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80人,其中教授35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已达30余名。教师以国际发表为标志的科研成果已进入国际主流学术界。
学院多层次办学,还招收全英文培养和全中文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每年学院将选拔硕士研究生参加双语培养的方向。我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水平和质量以及学术领域都显示了明显的竞争力。
2010年我校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继续实行按一级学科命题,但不采用统一划线,将结合生源情况分专业单独划线。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合理选报专业。
招生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确定,因此实际招生人数会有所调整,此数据仅供参考。
1、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02城市经济学与城市国际化
 7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5经济学综合 815科目所含内容: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专业英语;其中宏微观经济学占70%,专业英语占30%.
020203 财政学
01财政理论与政策
02国际税收
03社会保障  7 同上 同上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运输与物流
02农业经济学
03电信经济学
04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
05能源经济学  7 同上 同上
020204金融学
01国际金融理论
02投资学
03公司金融
04金融工程
05数量金融
06商业房地产投资
07 International Finance

100 同上 815科目所含内容同上。数量金融和商业房地产投资方向的培养方案按照国际数量金融工程师(CQF)和国际注册商业房地产投资师(CCIM)专业证书的考试科目设置课程,为学生获取这些证书奠定基础。这两个方向的课程不对其它专业和方向开放,同时也额外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International Finance方向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志愿报名择优录取,选修14学分的中文核心课程和20学分的全英文课程。
020206国际贸易学
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03中国经济研究
04国际贸易与环境
05政治经济学
06国际贸易实务
07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
08商务促进
09世界市场行情
10国际运输与物流
11奢侈品管理
12国际贸易保险与保险法
13法与经济学
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00

同上

815科目所含内容: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专业英语;其中宏微观经济学占70%,专业英语占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方向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志愿报名择优录取,选修14学分的中文核心课程和20学分的全英文课程。奢侈品管理方向方向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志愿报名择优录取,该方向的课程不对其它专业和方向开放。
待定 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科目:
①111单考政治
②288单考英语
③788单考专业基础
④888单考贸易综合 国际贸易学单考面向艰苦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主管单位人员定向招生。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1数量经济学
 7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5经济学综合 815科目所含内容: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专业英语;其中宏微观经济学占70%,专业英语占30%.

2、初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名称 出版社、出版年份 作者
815经济学综合
微观经济学(第6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王世磊等 译
宏观经济学(第8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
西方经济学(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鸿业
专业英语(经济类) 不指定参考书

3、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社、出版年份 作者
区域经济学专业基础 区域经济理论 商务印书馆,2003 陈秀山,张可云著
财政学专业基础 财政学(第7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罗森著,郭庆旺等译
产业经济学专业基础 产业经济学(第2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李悦,李平,孔令丞编著
金融学专业基础 货币银行学(第1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蒋先玲编著
国际贸易学专业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第4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黎孝先主编
数量经济学专业基础 计量经济学(第2版)(涉及第一章至第七章,但不包括§3.9和§3.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于俊年

D. 国际经济学问题

1.指派法则,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让每一种政策工具集中于一项任务,从而免去了部门间不必要的协调甚至妥协。 2.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 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E. 考研北京理工大学的产业经济学大概多少分能够录取

2011年如下:
管理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58运筹学
工商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71管理学或873经济学基础或888会计学
公共揣储编肥妆堵表瑟勃鸡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65行政管理

F. 北理工120200 工商管理有6个方向专业课写的是871管理学或873经济学基础或888会计学 考试怎么考啊

前面的数字是科目代码。。。。。根据代码来设置科目和课程的。。。。代码不同表示课程不同。。。

G. 求解:关于(大学)国际金融的三个基础问题

1 主要是货币说,把国际收支和汇率问题归结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具体可以参见有关国际金融书籍
2 (1)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经常项目):可以增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c出口,减少进口 (资本金融项目)可能造成资本外逃
(2)国内经济:出口增加和进口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增加国内就业和提高国内的物价水平 (3)世界经济:可能造成各国的贸易和汇率大战
3 主要原因应该是欧洲经济相对于美国经济更加低迷,日元贬值不详。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H. 关于对外经贸大的考研。国际贸易学初试就三科基础加一科815经济学综合,复试就一门国际贸易实务,是这样么

12年的初试已经进行完了,初试的考试科目为:
①111政治理论100分;
②288英语100分;
③788单考专业基础150分;
④888单考贸易综合150分。
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复试名单及具体复试要求将在对外经贸大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

I. 为什么我国完全接受西方的物理化学是(相对)正确的,却没有接受经济学等是(相对)正确的

确实,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现象的学科,鉴于分子的薛定谔方程迟迟没有被解决。化学实在缺乏理论的支撑。数学和物理则是基于已被证明的公式。作者:梁昊链接:/question/28068598/answer/39871953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还原论的假设在哲学家中间可能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主题,但在绝大多数一线科学家中间,我想人们肯定都接受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身体,以及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运行机制,就我们所知而言,都被认为受同一组基本定律所支配;对于这一组基本定律,我们相信,除了某些极端情形之外,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若是不假思索,人们往往会把下述命题看成是还原论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推论:如果一切事物皆遵守同样的基本定律,那么只有那些研究真正是基础的东西的科学家才是探索这些定律的人。这实际上就等于说,他们不外是一些天体物理学家,一些基本粒子物理学家,一些逻辑学家和数学家等。这种观点,也是本文所反对的观点,在韦斯科夫(V.F.Weisskopf)的很有名的一段话中表述得最为清晰:[1]纵观20世纪科学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到两种潮流;鉴于缺乏更好的术语,我姑且称之为“内涵性(intensive)研究”和“外延性(extensive)研究”。简言之:内涵性研究探求基本定律,而外延性研究致力于按照已知的基本定律来解释现象。当然,这种区分并非没有含混之处,但就大多数情形而言还是很清晰的。固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或许还包括生物学,都属于外延性研究。高能物理学,以及核物理学中相当的一部分,都属于内涵性研究。相比于外延性研究,内涵性研究总是要少得多。新的基本定律一旦被发现,将其应用到迄今尚未解释的现象上来的研究活动便会蜂拥而至。因此,基础研究有两个维度。科学前沿边界甚长,从最新的内涵性研究,到刚刚从近期内涵性研究中催生出来的外延性研究,一直延伸到基于过去数十年内涵性研究的广阔而丰富的外延性研究。这段话的影响力,或许可以从这一事实看出:我听说,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位领袖人物近期曾引用这段话,以敦促那些讨论“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基本问题”的与会者承认,该领域几乎没有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凝聚态物理学不过是外延性科学而已;而外延性科学,在他看来与机械工程差别不大。这种思维的主要错误在于,还原论假设绝没有蕴含“建构论”(constructionist)假设:将万物还原为简单基本定律的能力,并不蕴含从这些定律出发重建整个宇宙的能力。事实上,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关于基本定律的性质告知我们的越多,它们对于我们理解科学其余领域中的真正问题越不相关,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就更不相关了。一旦面对尺度和复杂性的双重困难,建构论假设自然会站不住脚。大型和复杂的基本粒子集合体的行为,并不能按照少数基本粒子性质的简单外推来理解。事实上,在复杂性的每一个层次,都会有崭新的性质出现;在我看来,为理解这些新行为所进行的研究,本质上是同样基础性的。因此,在我看来,人们可以按下述设想将科学排列成一个大致为线性的层级:科学X的基本实体服从科学Y的定律。XY固态或多体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化学多体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科学心理学但这个层级结构并不意味着,科学X“仅仅是应用Y”。在每一个层级上,新的定律、概念和原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所需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丝毫不亚于前一个层级。心理学不是应用生物学,生物学也不是应用化学。我本人所从事的多体物理领域或许比其他学科更接近于基础性的内涵性研究;在该领域,由于出现了非平凡的复杂性,我们已着手建立一种一般性的理论,以说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该理论即所谓的“破缺对称”理论,它或许有助于表明,还原论的逆命题——建构论——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我将对此作一些基本的、不完整的解释,然后就其他层级上的类似情形和类似现象作些更一般的推测评论。在此之前,我想澄清两个可能的误解。首先,当我说尺度变化引起根本性的变化时,我的意思并不是指那个人们熟知的观念,即新尺度上的现象可能服从根本不同的基本定律,比如,宇宙学尺度上需要用广义相对论,原子尺度上则要用量子力学。我想应该承认,所有普通物质都服从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我的讨论也主要限于普通物质(我前面说过,我们都必须从还原论出发,对此我深信不疑)。误解之二或许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破缺对称的概念已被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借用过去了,但我要说,粒子物理学家仅仅是在类比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那里是否真有对称破缺,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谜。让我们从一个尽可能简单的例子来开始讨论,那就是氨分子。我之所以选择它也是因为我在研究生阶段就与它打交道了。当时人人都熟悉氨,并用它来校准自己的理论或仪器,我也不例外。化学家会告诉你,氨分子“是”一个由带负电的氮原子和带正电的氢原子构成的三角形的金字塔,因此它有一个电偶极矩(μ),其负向指向金字塔的顶端。当时这在我看来不可思议,因为在我所学到的东西中,没有哪样事物有一个电偶极矩。教我们核物理的教授的确证明过,任何核都没有电偶极矩;鉴于他的论证基于空间和时间的对称性,该论证就应该是普遍成立的。不久我就明白了,事实上该论证是正确的(更准确地说,是并非不正确),因为他的表述很谨慎:任何处于定态的系统(即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都没有电偶极矩。如果氨分子的初态是上述非对称态,那么它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那个态上。由于有量子隧道效应,氮原子会逃逸到氢原子三角形平面的另一侧去,从而将金字塔颠倒过来;事实上,这发生得非常快。这就是所谓的“反转”,其频率为。真正的定态只能是非对称金字塔与其反转的平权叠加。这个叠加态确实没有电偶极矩(我要提醒读者,这里是高度简化的说法,详细内容请查阅教科书)。我不打算在这里给出证明,但结论是:一个系统的态,如果是定态的话,其对称性必然与支配它的定律相同。理由很简单:在量子力学中,除非为对称性所禁戒,从一个态转变为另一个态的路径总是存在的。因此,如果我们从任意一个非对称态出发,系统都将跃迁到其他的态;唯当我们将所有可能的非对称态以对称的方式叠加起来,我们才能得到定态。在氨分子的情形,所涉及的对称性就是宇称——左手性与右手性的等价(基本粒子实验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特定的宇称破坏与此不相关:那些效应太微弱了,影响不到普通的物质)。在看到氨分子没有电偶极矩、从而满足我们的定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情形,特别是那些越来越大的系统,看看它们的态与对称性是否总是相关。由更重的原子构成的类似的金字塔形分子是存在的。磷化氢PH3是氨分子的两倍重,也反转,但频率仅为氨分子的1/10。氢原子被重得多的氟原子所取代的三溴化磷分子PF3,在可测的水平上没有观测到反转,尽管理论上这种反转会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更复杂的分子,比如由大约40个原子构成的糖分子。对于这样的分子,我们不再期待他们会反转。生命有机体所制造的每个糖分子都是同一螺旋方向的,但无论是量子隧道效应,还是常温下的热扰动都不能使之发生反转。在这里,我们必须忘掉反转的可能性,同时抛开宇称的对称性:对称性定律不是被废除了,而是已经破缺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用化学方法在热平衡状态附近合成糖分子,我们将发现,平均来看,左手分子与右手分子一样多。在复杂性不超过自由分子集合体的情形下,对称性定律总体说来从不会遭到破坏。我们需要生命物质来产生生命世界中实际的不对称。在确实很大、但仍然是无生命的原子集合体中,可以发生另一种对称破缺,从而产生净偶极矩或净旋光强度,或是两者。许多晶体在每个基本胞腔内都有净偶极矩(焦热电),在有些晶体中,这个偶极矩可以被磁场反转(铁电)。这一非对称性是晶体寻求最低能态的自发效应。当然,反向偶极矩的态也存在,并且按对称性有同样的能量,但系统太大了,以至于任何热效应或量子力学效应都不能使之在有限时间内(相对于宇宙年龄而言的)从一个态转变为另一个态。这里至少可以得出三个推论。其一,对称性在物理学中极端重要。所谓对称性,意指存在不同的视角,使得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系统都是相同的。说物理学就是关于对称性的研究,虽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是那么过分。牛顿或许第一次展示出了对称性观念的威力,他可能向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身边的物质与天空中的物质服从同样的定律会怎样?也就是说,如果空间和物质是同质的和各向同性的会怎样?推论之二是,即便一块物质的总态是对称的,它的内部结构也不必是对称的。我促请你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出发,预言氨的反转及其易于观测到的性质,而不是从它的非对称金字塔结构出发一步步推导,尽管没有任何“态”有那种结构。有趣的是,直到20年前[2],核物理学家才不再把原子核看成没有任何特征的对称小球,并认识到,尽管它绝没有偶极矩,但也可以变成橄榄球或碟子的形状。这在核物理学所研究的核反应和激发态光谱中有可观测的后果,尽管直接证明要比观察氨分子的反转困难得多。在我看来,无论是否将此称作内涵性研究,它本质上都是基本的,与人们所称的许多基本事物没有两样。但这并不需要任何新的基本定律的知识,而且,试图由这些基本定律一步步将其推导出来是极其困难的;这不过一种基于日常直觉的灵感,一下子就把所有东西都理顺了。这个结果难于推导的基本原因,对于我们的进一步讨论是富有教益的。如果核充分小,就没有法严格定义其形状:相互绕转的3个、4个或10个粒子并不能界定一个转动的“碟子”或“橄榄球”。仅当核被视为多体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的极限时,这样的行为才是可以严格界定的。我们对自己说:一个那种形状的宏观物体会有如此这般的转动和振动激发光谱,本质上完全不同于一个毫无特征的系统的光谱。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光谱——即使分辨率不是很好,光谱也不是很完整——时,我们得承认核毕竟不是宏观物体;它只是趋近于宏观行为。从基本定律和计算机出发,欲得出核的这种行为,我们将不得不做两件不可能的事:解无穷多个多体的难题,然后将解得的结果应用到有限系统上。推论之三是,一个确实很大的系统的态,根本不必具有支配该系统之定律的对称性;事实上,它通常具有较低的对称性。突出的例子是晶体:晶体是按照空间完全齐性的定律,利用原子和空间来构造的,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美妙的对称。通常,大系统的对称性要比其背后的结构所暗含的对称性低,晶体也不例外:晶体尽管是对称的,但比起完全的空间齐性,其对称性要低得多。或许晶体这个例子过于浅显。早在19世纪中叶,晶体的规则性就可以半经验地推导出来,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推理。但有时候,比如在超导电性的例子中,新的对称性——所谓破缺的对称性,因为原初的对称性不再明显了——可能是完全没有料到的,并且很难形象化。在超导这个案例中,物理学家从拥有所有必要的基本定律,到最终对它作出解释,花去了整整30年的时间。超导现象是普通宏观物体发生对称破缺的最突出的例子,但决不是唯一的例子。反铁磁体、铁电体、液晶和许多其他态的物质都服从一类相当普遍的概念和规则,不少多体理论家则将其纳入破缺的对称这个一般性的标题之下。我不想继续讨论历史,参考文献见注释。[3]最基本的观念是,对于大尺度(即我们自身的宏观尺度)系统,在所谓极限时,物质将经历尖锐的、数学上奇异的“相变”,相变之后不仅微观对称性,甚至微观运动方程,都将在某种程度上遭到破坏。对称性所遗留的痕迹仅表现为一些特征性的行为,比如长波振动,这方面我们熟悉的例子是声波;或超导体的奇异宏观导电现象;或极为类似的,晶体点阵以及大多数固体的刚性。当然,系统不可能真的违背(violate)——而不是破缺(break)——空时的对称性,但由于系统各部分发现相互之间某种保持确定的关系从能量角度来考虑更为有利,因此对称性仅允许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外力。这就导致“刚性”(rigidity)概念。这个概念也适合用来描述超导和超流,尽管它们表观上呈现出“流体”行为(关于超导,伦敦[F.London]早就认识到这一点[4])。事实上,假设有一种气态的智慧生物,生活在木星上或银河系中心某处的氢原子云中,那么普通晶体的性质将比超流氦的行为更令他们感到困惑。我并不想给大家一个印象,以为一切都解决了。比如我认为,玻璃或非晶相仍然存在迷人的原理性问题,那里或可揭示出更复杂的行为模式。尽管如此,破缺对称对于惰性宏观物体的性质所起的作用,我们现在已经理解了,至少原则上已经理解了。在此我们看到,整体不仅大于部分之和,而且迥异于部分之和。作为上述问题的逻辑延伸,下一个问题自然是问,空时基本对称性的更彻底的破坏是否可能,以及,如果可能,会不会出现本质上不同于“简单”相变(即凝聚到更低对称性的态)的新现象?我们已经排除了液体、气体和玻璃的表观非对称性(事实上,它们比人们想象的要对称得多)。在我看来,下一步是考察那种规则的、但包含信息的系统。一方面,它在空间中是规则的,从而我们能够将其“读出”;另一方面,它的相邻“单元”含有不同的元素。明显的例子是DNA;在日常生活中,一行文字或一段电影胶片有着同样的结构。这种“载有信息的晶状性”看来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的发展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对称破缺,根本还不清楚。要是继续探讨生命中发生的对称破缺,我想至少还有一个现象是可以确认的,并且是普遍或相当普遍的,即时间维度的编序(规则性或周期性)。在许多关于生命过程的理论中,规则的时间搏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发育理论、生长和生长极限理论、记忆理论。在生物体中,时间上的规则性是很容易就能观察到的。它至少发挥着两种作用。首先,从环境中提取能量、以维护持续的准稳定过程之方法,大多需要具有时间周期性的装置,比如振荡器和发生器,生命过程也不例外。其二,时间上的规则性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手段,类似于负载信息的空间上的规则性。人的口语就是一个例子;另可注意的是,所有计算机都使用了时间脉冲。前面提到的那些理论还暗示有第三种作用:利用时间脉冲的相位关系来处理和控制细胞和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5]在某种意义上,结构——目的论意义上的功能性结构,而不仅仅是晶体的形态结构——必须视为破缺对称层级结构中的一个台阶,可能介于晶体性和信息弦之间。基于层层推测,我想,下一个台阶可能是功能的层级化或专门化,抑或两者。到了某个程度,我们必须停止谈论不断降低的对称性,而要开始称其为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因此,随着复杂性的增加,我们将循着科学的层级结构上升。我相信,在每一个层级上,我们都会遇到迷人的、非常基本的问题,即:将不那么复杂的部分组合为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并理解由此而来的本质上新型的行为。多体理论和化学中出现复杂性的方式,与文化理论和生物学中出现复杂性的方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除非你泛泛地说,系统与其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单向通道。综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分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没有理解超导中的破缺对称,约瑟夫森(B.D.Josephson)或许就不会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约瑟夫森效应的另一个名称是“宏观量子干涉现象”:超导体中电子的、或超流液氦中氦原子的宏观波函数之间的干涉效应。这些现象极大地扩展了电磁测量的精度,在其各种可能的应用中,可以预期它将在未来的计算机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或许会带来这十年的某些重大技术成就[6])。卓有成效的另一个例子是,将遗传学还原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整体上改写了生物学的面貌,这将带来难以估量的重大后果。因此,近期一篇文章[7]所主张的观点——我们都应当“耕耘自己的谷地,而不要试图在不同学科之间修建跨越山脉的道路”——是不对的。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道路,特别是通往相邻学科的捷径,仅仅从一个学科的视角是看不出来的。粒子物理学家的傲慢以及他们的内涵性研究或许是我们的依靠(正电子的发现者说:“剩下的都是化学了”),但我们必须摆脱一些分子生物学家的傲慢,那些分子生物学家力图将人体组织或机能完全还原为化学,从普通的感冒和各种精神疾病一直到宗教本能。人类行为学与DNA之间的组织层次,显然要比DNA与量子电动力学之间的层次要多,并且,每个层次皆要求全新的概念构架。在文章结尾,我借用经济学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我想传达的观点。马克思(Marx)说,量变会引起质变;不过,20世纪20年代巴黎的一场对话总结得更清楚:菲兹杰拉德(Fitzgerald):富人不同于我们。海明威(Hemingway):是的,他们有的钱。[1]V.F.Weisskopf,inBrookhavenNat.Lab.Publ.888T360(1965).亦参见NuovoCimentoSuppl.Ser14,465(1966);Phy.Today20(No.5),23(1967)。[2]A.BohrandB.R.Mottelson,Kgl.Dan.Vidensk.Selsk.MatFys.Medd.27,16(1953).[3]破缺对称与相变:L.D.Landau,Phys.Z.Sowjetunion11,26,542(1937)。破缺对称与集体运动,一般讨论:J.Goldstone,A.Salam,S.Weinberg,Phys.Rev.127,965(1962);P.W.Anderson,ConceptsinSolids(Benjamin,NewYork,1963),pp.175-182;B.D.Josephson,thesis,TrinityCollege,CambridgeUniversity(1962).专题讨论:反铁磁性,P.W.Anderson,Phys.Rev.86,694(1952);超导电性,——,ibid.110,827(1958);ibid.112,1900(1958);Y.Nambu,ibid.117,648(1960)。[4]F.London,Superfluids(Wiley,NewYork,1950),vol.1.[5]M.H.Cohen,J.Theor.Biol.31,101(1971).[6]J.Clarke,Amer.J.Phys.38,1075(1969);P.W.Anderson,Phys.Today23(No.11),23(1970).[7]A.B.Pippard,ReconcilingPhysicswithReality(CambridgeUniv.Press,London,1972).

J. 经济类论文常用的统计软件

一、 SAS统计软件
SAS 是英文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统计分析系统,最初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两名研究生开始研制,1976 年创立SAS公司, 2003年全球员工总数近万人,统计软件采用按年租用制,年租金收入近12亿美元。SAS系统具有十分完备的数据访问、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功能。 在国际上, SAS被誉为数据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SAS系统是一个模块组合式结构的软件系统,共有三十多个功能模块。SAS是用汇编语言编写而成的,通常使用SAS 需要编写程序, 比较适合统计专业人员使,而对于非统计专业人员学习SAS比较困难。SAS最新版为9.0版。网址:http://www.sas.com/。
SAS是美国SAS(赛仕)软件研究所研制的一套大型集成应用软件系统,具有比较完备的数据存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的系列功能。尤其是它的创业产品—统计分析系统部分,由于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直是业界中比较著名的应用软件,在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领域,被誉为国际上的标准软件和最具权威的优秀统计软件包,SAS系统中提供的主要分析功能包括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财务分析和全面质量管理工具等。
SAS系统是一个组合的软件系统,它由多个功能模块配合而成,其基本部分是BASE SAS模块。BASE SAS模块是SAS系统的核心,承担着主要的数据管理任务,并管理着用户使用环境,进行用户语言的处理,调用其他SAS模块和产品。也就是说,SAS系统的运行,首先必须启动BASE SAS模块,它除了本身所具有数据管理、程序设计及描述统计计算功能以外,还是SAS系统的中央调度室。它除了可单独存在外,也可与其他产品或模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模块的安装及更新都可通过其安装程序比较方便地进行。
SAS系统具有比较灵活的功能扩展接口和强大的功能模块,在BASE SAS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如下不同的模块而增加不同的功能:SAS/STAT(统计分析模块)、SAS/GRAPH(绘图模块)、SAS/QC(质量控制模块)、SAS/ETS(经济计量学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块)、SAS/OR(运筹学模块)、SAS/IML(交互式矩阵程序设计语言模块)、SAS /FSP(快速数据处理的交互式菜单系统模块)、SAS/AF(交互式全屏幕软件应用系统模块)等等。
SAS提供的绘图系统,不仅能绘各种统计图,还能绘出地图。SAS提供多个统计过程,每个过程均含有极丰富的任选项。用户还可以通过对数据集的一连串加工,实现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此外,SAS还提供了各类概率分析函数、分位数函数、样本统计函数和随机数生成函数,使用户能方便地实现特殊统计要求。
目前SAS软件对Windows和Unix两种平台都提供支持,最新版本分别为8.X和6.X。与以往的版本比较,6.X版的SAS系统除了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得到增加和提高外,GUI界面也进一步加强。在6.12版中,SAS系统增加了一个PC平台和三个新的UNIX平台,使SAS系统这一支持多硬件厂商,跨平台的大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SAS 6.12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对ODBC、OLE和MailAPIs等业界标准的支持,大大加强了SAS系统和其它软件厂商的应用系统之间相互操作的能力,为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在我国SAS的逐步应用还是近几年的事,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采用了SAS软件。尤其在教育、科研领域等大型机构,SAS软件已成为专业研究人员实用的进行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
然而,由于SAS系统是从大型机上的系统发展而来,其操作至今仍以编程为主,人机对话界面不太友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SAS,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而对大多数实际部门工作者而言,需要掌握的仅是如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因此往往会与大型SAS软件系统失之交臂。但不管怎样,SAS作为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巨无霸,现在鲜有软件在规模系列上与之抗衡。
二、 SPSS统计软件
SPSS是英文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社会学统计程序包,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研制,1975年在芝加哥组建SPSS总部。SPSS系统特点是操作比较方便,统计方法比较齐全,绘制图形、表格较有方便,输出结果比较直观。SPSS是用FORTRAN语言编写而成。适合进行从事社会学调查中的数据分析处理。最新版为13.0版。网址:http://www.spss.com/。
SPSS原名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现已改名为统计解决方案服务软件。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研制开发了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同时成立了SPSS公司,并于1975年在芝加哥组建了 SPSS总部。20世纪80年代以前,SPSS统计软件主要应用于企事业单位。1984年SPSS总部首先推出了世界第一套统计分析软件微机版本 SPSS/PC+,开创了SPSS微机系列产品的先河,从而确立了个人用户市场第一的地位。
同时SPSS公司推行本土化策略,目前已推出9个语种版本。SPSS/PC+的推出,极大地扩充了它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很快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纷纷就SPSS的自动统计绘图、数据深入分析、使用灵活方便、功能设计齐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目前已经在国内广泛流行起来。它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使用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只要是掌握一定的 Windows操作技能,粗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进行各种数据分析,为实际工作服务。
SPSS for Windows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目前已经开发出SPSS12版本,它集数据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计算机的功能选择模块,以降低对系统硬盘容量的要求,有利于该软件的推广应用。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每类中又分好几个统计过程,比如回归分析中又分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加权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等多个统计过程,而且每个过程中又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方法及参数。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统计图形和地图。
SPSS for Windows的分析结果清晰、直观、易学易用,而且可以直接读取EXCEL及DBF数据文件,现已推广到多种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最新的版采用 DAA(Distributed Analysis Architecture,分布式分析系统),全面适应互联网,支持动态收集、分析数据和HTML格式报告,领先于诸多竞争对手。
方便易用是SPSS for Windows的主要优点,同时也是SPSS不够全面的原因所在。
三、 BMDP统计软件
BMDP是英文Biomedical computer programs 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生物医学计算程序,美国加州大学于1961年研制,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特点是统计方法齐全,功能强大。但1991年的 7.0版后没有新的版本推出,使用不太普及,最后被SPSS公司收购。
四、 Stata统计软件
Stata统计软件由美国计算机资源中心(Computer Resource Center)1985年研制。 特点是采用命令操作,程序容量较小,统计分析方法较齐全,计算结果的输出形式简洁,绘出的图形精美。不足之处是数据的兼容性差,占内存空间较大,数据管理功能需要加强。最新版为8.0版。网址:http://www.stata.com/。
五、 EPINFO软件
EPINFO是英文Statistics program for epidemiology on microcomputer 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流行病学统计程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WHO共同研制,为完全免费软件。特点是数据录入非常直观,操作方便,并有一定的统计功能,但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域中的数据录入和管理工作。最新版为Epidata 2.0版及EPINFO2000版。
六、 Minitab
Minitab由美国宾州大学研制。其特点是简单易懂,很方便进行试验设计及质量控制功能。在国外大学统计学系开设的统计软件课程中,Minitab与SAS、BMDP并列,根据没有SPSS的份。最新版本为14.0版,网址:http://www.minitab.com/。
七、 Statistica
Statistica为一套完整的统计资料分析、图表、资料管理、应用程式发展系统;美国StatSoft公司开发。能提供使用者所有需要的统计及制图程序,制图功能强大,能够在图表视窗中显示各种统计分析和作图技术。
八、 SPLM统计软件
SPLM是英文Statistical program for linear modeling 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线性模型拟合统计软件程序。1988年由解放军第四医学大学统计教研室研制。系统特点是采用线性模型的方法,实现各种统计方法的计算。统计方法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强大。SPLM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完成。但1999年推出3.0版后无新的产品推出。
九、 CHISS统计软件
CHISS 是英文Chinese High Intellectualized Statistical Software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中华高智统计软件, 由北京元义堂科技公司研制,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参加协作完成。1997年开始研发,2001年推出第一版。CHISS是一套具有数据信息管理、图形制作和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并具有一定智能化的中文统计分析软件。CHISS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直观,输出结果简洁。既可以采用光标点菜单式也可采用编写程序来完成各种任务。CHISS用C++语言、 FORTRAN语言和delphi 开发集成,采用模块组合式结构,已开发十个模块。 CHISS可以用于各类学校、科研所等从事统计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最新版为CHISS2004版。网址:http://www.chiss.cn。
十、 SASD统计软件
SASD是英文packag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data 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随机数据统计分析程序包。它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制。系统特点是以FORTRAN源程序形式向用户提供大量的子程序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统计方法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强大。SASD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完成,比较适合从事统计专业人员使用。但无新版推出。
十一、 PEMS统计软件
PEMS是英文package for encyclopaedia of medical statistics汉语是中国医学网络全书-医学统计学软件包。它以<中国医学网络全书>一书为蓝本,开发的一套统计软件。系统特点是实现各种统计方法的计算。统计方法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强大。PEMS采用TURBOC和TURBOBASIC语言编写完成,比较适合从事医学工作的非统计专业人员使用。最新版为PEMS3.0版。网址:http://www.pems888.com/。
十二、 EXCEL电子表格与统计功能
EXCEL电子表格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特点是对表格的管理和统计图制作功能强大,容易操作。Excel的数据分析插件XLSTAT,也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但不足的是运算速度慢,统计方法不全。
十三、 DAS统计软件
DAS是英文Drug and Statistics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药理学计算软件,由孙瑞元等开发。特点是内容涵盖基础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学,医学统计学。能多种处理结果同时显现。EXCEL平台使用方便,智能化,图表直接插入文档。网址:http://www.drugchina.net/。
十四、 SDAS统计软件
DAS是英文Statistical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统计设计和分析系统。1992年由解放军总医院医学统计教研室开发。特点是窗口操作,操作方便,图表简明,与国内医学统计学教材一致。但只有DOS版,1995年后没新的版本。
十五、 Nosa统计软件
Nosa是非典型数据分析系统,1999年由解放军四军医大学医学统计教研室夏结来教授开发。特点是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建模,从数据录入与管理、统计分析、绘图,到结果管理嵌入了当代数据处理技术。但只有DOS系统下使用。
十六 S-PLUS(此部分摘自厂家的软件宣传资料)
Insightful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商务智能软件提供商,产品涵盖分析统计、数据挖掘、知识获取、决策支持等多个领域。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
S-PLUS作为一个工业数据分析工具与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平台,在各行各业已经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并曾获得著名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优秀软件奖。
S-PLUS提供了方便、灵活、交互、可视化的操作环境,帮助您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让您做出更好地决策。在科学研究、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质量保证、财务分析、金融证券、资料统计等各个方面,S-PLUS都有广泛的应用。
S-PLUS有流畅、直观的操作界面,广泛的输入输出功能,不论您的数据在何处、数据的格式如何,都可以轻松地存取,生成的结果可以以任意格式进行输出 (图形、文档、表格、网页)。特别是:S-PLUS的操作界面与Microsoft Office完全一致,用鼠标轻松点击,就可以把S-PLUS 的分析结果嵌入到Word文档和PowerPoint文档中;S-PLUS与Excel无缝集成,您可以在S-PLUS 环境中随意操作Excel数据,也可以在Excel环境中使用S-PLUS功能,无需花时间在Excel及S-PLUS之间,将数据来回转换;S- PLUS可以在Internet环境中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发布。
S-PLUS领先于业界的探索式图形技术,使得您可以直观地展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关系和趋势,不致迷失在简单的统计数值及文字报表中。S-PLUS提供超过80种的二维和三维图形库,您可以轻松修改每一层图形的细节,包括线条、颜色、字体等,产生您想要的图形。
S-PLUS提供超过4200种统计分析函数,包含了传统和现代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的算法。软件所有的分析功能都是向导式的,使您轻松完成数据的分析任务。S-PLUS的开放性,允许您自己开发新的算法,集成到S-PLUS软件中。您也可以从S-PLUS网站或者其它统计网站上免费下载算法,集成到S-PLUS软件中。
通过S-PLUS的脚本语言,可以记录和存储分析过程;或者,用鼠标拖拉对象(如按钮、菜单等等)到命令窗口,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执行指令;反之,拖拉指令到工具列上,会产生相应的功能按钮。使得您的分析过程可以进行存储、共享和重复执行,大大减少您的重复工作量。
S-PLUS还提供强大的编程语言——S语言,您可以使用它来开发专门适合于您的个性化系统,也可以建立企业级的应用系统。而且,S-PLUS几乎可以集成到其它任何系统中,如:在Unix系统上,S-PLUS的CONNECT/Java接口,可以让S-PLUS集成到Java程序中。在Windows系统上,S-PLUS的CONNECT/C++接口,可以在您开发的C++程序内使用全部的S-PLUS分析方法。另外S-PLUS的DDE及OLE接口,可以让您集成S-PLUS到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中,允许您从Excel或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执行S-PLUS功能。

阅读全文

与888经济学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