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有谁知道上海交大法学院王先林教授电话谢谢!!!
找了半天只有这些 学院网站上没有公布他的联系方式 汗
王先林,男,1965年生,安徽霍山人。1987年、1990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安徽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下半年赴美国巴尔的摩大学(University of Baltimore)法学院学习交流知识产权法。1998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被选聘为安徽省“皖江学者计划”首批讲席教授。曾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曙光学者”。兼任国家商务部WTO贸易与竞争政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反垄断法审查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淮南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组成员,安徽大学、华侨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主要著作有:《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论》(主编)、《大学法律教程》(主编)、《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合著)、《香港知识产权法》(合著)等。先后在《中国法学》(中、英文版)、《中外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学评论》、《法学》、《法商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知识产权》、《中国版权》、《法学杂志》、《中国改革》、《中国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有关报刊转载。 有十多项成果在省级和全国性评奖中获奖,包括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2003年和2005年)、二等奖(2001年),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1999年),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首届(1999-2004年)“红棉杯”知识产权优秀著作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1998年和2000年)和“纪念《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十周年”有奖征文专家学者特别奖(2003年)等。曾获安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奖和建国奖教金。2000年被授予“安徽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近期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反垄断立法研究”(2000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WTO竞争规则与我国反垄断立法研究”(200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入世背景下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200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平交易与竞争立法完善中的难点问题研究”(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研究”(2004)、国家软科学计划重点委托项目“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情况及其对策”(2005)等。
② 王先林的代表性著作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8年修订版。
《竞争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5年第二版。
《WTO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热点问题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经济法教程》(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经济法学专题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试论诚实信用原则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兼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封闭性之克服》,《政法论坛》1996年第1期。
《合同自由与国家干预》,《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论市场管理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
《试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学杂志》2000年第1期。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法论纲》,《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及其英文版“The Compendium on the Formulation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Law”( China Legal Science 2001。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法制日报》2000年12月17日。
《从微软垄断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法学家》2001年第3期。
《反垄断法基本实体制度论纲》,《经济法论丛》第3卷。
《产业政策法初论》,《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及其英文版The Instrial Policy Law in China, China Legal Science 2004。
《在“入世”背景下制定我国反垄断法的两个基本问题》,《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法学》2004年第3期。
《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分析》,《知识产权》2005年第6期。
《论反垄断法中的控制企业结合制度》,《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政策和竞争法的国际协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的若干意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反垄断法视野的反倾销》,《法学家》2007年第2期。
《论中国反垄断法的平等适用》,《法治研究》2007年第5期。
《中国反垄断法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问题》,《科技与法律》2007年第3期。
《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反垄断执法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
《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基本政策主张》,《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1期。
《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反垄断法>第55条的理解与适用》,《法学家》2008年第1期。
《论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全文被译成英文刊登在Volume 3 Number 4 of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上)
《<反垄断法>的出台与我国竞争法体系的协调完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从个体权利、竞争工具到国家战略——关于知识产权的三维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竞争法视野的知识产权问题论纲》,《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论我国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反垄断法实施中对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法学》2010年第9期。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范围的扩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6期。
《知的财产権分野における中国独占禁止法の执行》,《公正取引》2011年第9期。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基本机制及其效果——兼论以垄断行业作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突破口》,《法学评论》2012年第5期。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再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理想与现实中的中国反垄断法——写在<反垄断法>实施五年之际》,《交大法学》2013年第2期。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in the Contex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The First Five Years, Edited by Adrian Emch & David Stallibrass,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2013.
《超高定价反垄断规制的难点与经营者承诺制度的适用》,《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期。
《垄断行业的监管与反垄断执法之协调》,《法学》2014年第2期。
《涉及专利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学家》2015年第4期。
《关于制定我国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指南的若干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