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外部性 的问题
因为外部性的作用,铝的生产产生了污染的负外部性,所以降低产量将会使内社会总福利增加。初学容者从图形理解,供给与需求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表示总福利。社会成本曲线救市社会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等于社会总福利。借助图形很好理解。
Ⅱ 经济学原理的第十章中写道: 与其他正常物品一样,他具有正的收入弹性 请问正的收入弹性是什么意思!谢谢
XX随着XX一同增长 ,一同下降
Ⅲ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 外部性 问题与应用
政策含义,就是指政府应该做出怎样的政策来消除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具体到这题就应该是给装报警器的车主提供补贴,而对装防盗杆的征税。
Ⅳ 微观经济学第六版曼昆第十章”Whoville的许多相同居民喜欢喝Zlurp饮料……”答案
这道题目共有五问:
1、生产Zlurp饮料的成本是1.5美元,而且竞争性的供给者以这一价格出售,每个Whoville的居民将消费多少瓶?每个人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生产Zlurp饮料引起了污染,每瓶的外部成本是一美元,这个额外的成本计算进去,在第1题所描述的配置下,每个人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3、Whoville的一个居民打算把他的消费饮料减少一瓶,消费者剩余减去他的消费污染成本会发生什么变动?
解答:
1、消费第一瓶时,居民的消费者剩余是3.5美元,消费第二瓶的消费者剩余是2.5美元,消费第三瓶的消费者剩余是1.5美元,因此每个消费者剩余为3.5+2.5+1.5=8美元。
2、按照第一题的配置,每位居民消费四瓶饮料,那么每多消费一瓶消费者剩余要减去1元。因此居民的消费者剩余为4美元。
3、根据题意可知这位居民消费者成本为3.5+2.5+1.5-3=5美元。因为5>4,所以这位消费者的成本将增加,福利也将增加。
(4)经济学原理第十章答案扩展阅读:
福利经济: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买着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买着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加高量减去实际支付的量;
例如:有一双限量版的篮球鞋,现在又1、2、3、4个人都想要购买这双鞋,其中1愿意支付的价格是500元,2愿意支付的价格是700元,3愿意支付的价格是800元,4愿意支付的价格是1000元。
现在通过竞拍的方式出卖这双限量版的球鞋,拍卖价格在一开始一定上升很快,当价格超过800的时候1、2、3都放弃购买这双鞋,4最终以900元价格买到这双鞋。
在这个例子中:1、2、3、4分别对应的500元、700元、800元、1000元就是他们各的支付意愿,4的支付意愿是1000元,实际支付价格是900元,剩余100元就是4的消费者剩余
同样的例子:现在市场上有两双相同的球鞋出售,将问题简单化,考虑两双鞋子都一同样的价格卖出,这时候叫价到700元的是只有3、4愿意出价购买这双鞋,最终两双鞋均已700元的价格成交,这时候3的消费者剩余就是100元,而且4的消费者剩余就是300元,市场总的消费者剩余就是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