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中的税负问题的图像
1.因为税收不是价格 对厂商而言 构成价格的只有成本和利润 对消费者来说 价格就是效用 而税收都不符合这三者的定义 所以税收不构成价格
2.价格是为了补偿获得效用而付出的 因此实际价格是不含税的 这是第一个价格
3.这里的两个价格其实是不同的意思 第一个你可以理解为 value 第二个是price
第一个价格是经济学中真正要讨论的东西 这个是受到供求关系影响的
而加上的税收的价格 其中包含了人为的刻意因素 既不影响成本也不影响效用 从图像上来说 税收不能改变曲线的形状 只能改变曲线的位置
好像有点拗口。。。不理解的地方指出来。。
❷ 一道关于市场需求、供给、税负的微观经济学题目
(1)Pd=Ps+t=Ps+2
Qd=Qs
120-20(Ps+2)=20Ps
Ps=2,Pd=2+t=4
原均衡抄价格120-20p=20p,p=3
扣税后的均衡数袭量:Qd=120-20Pd=40=Qs=20Ps=40
各方税负的情况为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1,供给者得到的价格下降1,均衡数量由原来的60下降的40
(2)Pd=Ps-1
Qd=Qs
120-20(Ps-1)=20Ps
Ps=3.5
Pd=2.5
均衡数量:Qs=20Ps=70
消费者支付价格下降了0.5,供给者得到的价格上升了0.5,均衡数量由原先的60上升为70
❸ 微观经济学:税收分担
负税人在复一定时期内由于国家制征税而形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负担。
税负的主体是纳税人,如果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纳税人,税负是指该国的全部税负;如果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一经济组成部分、某一产业、某一阶层、某一企业或者个人,那么税负是指国家。经济成分、产业、阶级、企业或个人的税负。
(3)税收负担微观经济学扩展阅读
税负的轻重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经济调控的力度、政权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直是税收理论研究和税制设计的重要课题。
国企缴纳的税款,实质上是国企创造的社会净收入,与国企缴纳的利润一样。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社会纯收入是通过税收在同一所有者内部分配的,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这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征税转移集体企业社会净收入的一部分所有权,即集体企业失去一部分经济利益的性质不同。
❹ 微观经济学 税收 税负
对生产者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t美元,在弹性随价格变化的情况下,生产商分担税收为Ed/(Es+Ed)消费者分担税收为Es/(Es+Ed)。
❺ 微观经济学,买家和卖家平均税收,税负归属问题。
这个问题关键不在于怎么分配税收,因为收税有两种方式,向买家和卖家收,如果是专买家,那么需求曲属线会右移,这时候会达到新的均衡点。向卖家收是一样的。所以决定结果的不是向哪边收税,而是弹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迷惑。不明白再问我吧。
希望能帮到你
❻ 请教这个微观经济学问题 图片中题目第一问,为什么税收负担完全转嫁给买方了
他问的是根据供求曲线不同,实际负担税收不同。那么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内的话,只能调整供容给曲线。不外乎垂直于x轴,平行于x轴,以及斜率向上这三种情况。那么就能回答这三个问题了。再加上题后给了答案的,如果还有问题再问吧
❼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税收的微观经抄济效应表现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两个方面。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税收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产 生的影响。 正是因为税收可以具有微观经济效应,所以它才能够负担起调节企业 和个人社会经济行为的重任。
❽ 在微观经济学中,怎么解释消费者的税收负担与需求弹性成反比,与供给弹性成正比
一般来说,税负能否转嫁及转嫁多少,要看商品需求弹性如何,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越是敏感,则通过提高卖价把税负向前转嫁就越困难;反之,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或无弹性,则税负越有可能向前转嫁。准确地说,需求弹性大,则税负转嫁就很困难,且向前转给消费者的少,向后转给原供应者的多;需求弹性小,则税负容易转嫁,且向前转给消费者的多,向后转给原供应者的少;需求完全无弹性,税负可能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需求完全有弹性,税负可能全部向后转嫁给原供应者。需求弹性越大,转嫁的可能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小,转嫁的可能快越大,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成反比。
供给弹性是供给量对价格变动所作出反应的程度,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弹性系数表示如下:
供给弹性系数=供给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坳百分比
如果供给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1,为富有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等于1为有弹性;等于0为完全无弹性。
从供给弹性方面看,产品供给弹性越大,其税负越不容易转嫁,且向前转嫁给消费者的大,向后转嫁给原供应者或生产要素者的小;供给弹性小,其税负则易于转嫁,且向前转给购买者或消费者的小,向后转给原供应者或生产者要素者的大;供给完全无弹性,其税负只能向后转给原供应者或生产要素者;供给完全有弹性,税负可以通过涨价向前全部转嫁给购买者。供给弹快越大,税负转嫁的可能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税负转嫁的可能性越小。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成正比。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前转较困难,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税负会更多地由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承担。
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引起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前转比较容易,会更多地由消费者(购买者)承担。
总之,商品的供求弹性是制约税负转嫁的形式及规模的关键因素。税负通常是一部分通过提价形式向前转给消费者,一部分通过成本减少(或压价)向后转给原供应或生产要素者。究竞转嫁比例如何,根据供需弹性而定。
❾ 微观经济学中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的图怎么理解
微观经济学中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的理解:
1.
在市场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对买者征税时,因为买者比原来多支出,此时,一些边际买者就会选择退出市场。
2.
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此时供给并没有因为需求量的变动而相应的调整(这也就是市场盲目性的表现),所以均衡点相比于在没有税收时下降了(市场规模缩小,这就是税收的副作用)。
如:假设在没有税收之前的市场均衡价格是3块,在引入税收后(消费者买一个支付0.5元的税收)的新均衡价格会下降,比如此时是2.8。则卖者相当于支付了0.2的税,而消费者实际支付了0.3的税价。税收究竟更多的落在哪一方身上,具体要分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弹性的一方更多的承担了税收负担。
❿ 微观经济学习题 求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了多少税收份额
来对消费者征税后,需求自函数变为Qd*=220-P,令Qd*=Qs,即220-P=P-10得到均衡价格P=115,此时均衡数量为105,消费者和生产者税收负担都为15(130-115=15)。
因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弹性相同(即P的系数绝对值均为1),按照税收归宿理论,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收,即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