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社会学常用定律

经济学社会学常用定律

发布时间:2021-02-17 01:30:47

1. 著名的悖论有哪些 (经济学 政治学 物理学 心理学 社会学 哲学各举几例)

1、“理发师悖论”,又称为“罗素悖论”,是由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1901年提出。悖论内容: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只会替所有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他该不该为自己理发?答案:这个城市不可能存在。因为(1)如果理发师不替自己理发,他需要遵守规则,给自己理发;(2)如果理发师替自己理发,如遵守规则,他不能替自己理发。(这个悖论的出现是由于“怀素合论”对于元素的不加限制的定义。当时的集合论被称为数学理论的基础,这悖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引发现在的公理化集合论,促使数学家认识到将数学基础公理化的必要性)
2、如果上帝无所不能并在造出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我们会做什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拥有自由意识呢?答案:这个悖论可以用上帝存在超越时间来解释——他可以知道未来,就如同他知道过去和现在。正如过去并不干涉我们的意志自由,未来也不会干涉。
3、一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父亲。那么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那么怎样?答案:如果鳄鱼不还儿子,那么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有违背了诺言。
4、一个人回到了过去,在他祖母能遇到祖父之前就杀了他的祖父。这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父母之中有一个不会出生;依次这个人自己也不会出生;这就意味着他自己没有机会进行时光旅行回到过去;这就意味着他的祖父依然还活着;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能构思回到过去,并杀了自己的祖父。答案:当时间旅行者改变了过去的某事的瞬间,那么平行宇宙就会被切开,这个可以由量子力学来解释。
5、有一堆1000000颗沙粒组成的沙堆。如果我们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有一堆沙粒;如果我们再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一堆。如果我们就这样一次拿走一颗沙粒,那么当我们取得只剩下一颗沙粒时,那么他还是一堆么?答案: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0000颗沙粒是一堆沙粒,那么少于10000颗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粒。那么这样区分9999颗沙粒和10001颗沙粒就有点不合理。那么就有一个解决方案了——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并不需要知道。
6、上帝能造出一个重到他自己也举不起的东西吗?答案:如果他能,那么他不能举起这个东西,就证明他力量方面不是全能的。如果他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东西,就证明他在创造方面不是全能的。最普遍的回答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举起”是毫无意义的条件。其他的回答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圆”一样。

2. 经济学,社会学,哲学

这样的书有很多,不过,作为入门教材,还是看一下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吧。这是经济学的入门学科。有了基础之后,再看一下专业方向的经济学科,比如说财政学,金融学,等到有一定的功底之后,再看三论也不迟。

3.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呢

政治会影响经济状况和社会情况,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应社会状况,而经济的好坏和社会状况反过来也会反射出政治的执行状况以及效果,进而使其进一步的改进。

4. 经济学定律有哪些

经济学的定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知道经济的一些运转的法则和规模,这是最重要的

5. 求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的著名理论或效应。

蝴蝶效应,
青蛙现抄象,袭
鳄鱼法则,
鲇鱼效应,
羊群效应,
刺猬法则,
手表定律,
破窗理论,
二八定律,
木桶理论,
马太效应,
鸟笼逻辑,
破窗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帕金森定律,
晕轮效应,
霍桑效应,
习得性无助实验 ,
证人的记忆,
罗森塔尔效应,
虚假同感偏差

6. 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三者理论体系的异同

经济学的资格比社会学老得多。“政治经济学”这个词是由蒙克雷蒂安在1615年引入的,而“社会学”这个词是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首次使用的。所以说,社会学与经济学相比,只能算是后生小辈。而且,经济学也先于社会学在大学里占有一席之地。应该说,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和约翰·穆勒能将经济学与社会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对经济理论和社会制度的见解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拥有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广博的视角。穆勒认为:“对其他事物一窍不通的人多半不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各种现象彼此交互作用着,如孤立起来,则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但我们的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先生对穆勒这种态度并不支持。1830年到1842年间,孔德出版了网络全书式的《实证哲学教程》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正是通过这本巨著,19世纪的多数学者才渐渐了解了社会学。孔德认为,“社会学”代表了人类知识的最高级阶段,在他的框架里,“经济学”没有独立的地盘,他认为经济学是伪科学。我们的孔德先生还说经济学是完全无用却又极其抽象的东西。你看,我们的社会学还立足未稳,就先给自己树了一个强敌,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社会学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学家对孔德的著作反应非常强烈,特别在英国。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凯恩斯、约翰·尼维尔·凯恩斯和其他著名的经济学家孔德的批评进行了责备。孔德的观点被一一质疑。这是在欧洲,但社会学在美国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在19世纪末,社会学家还是没能让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让大学接受。在1894年,社会学家应该说是受到了“虐待”。在这一年,纽约举行了一次美国经济学会议,在这一会议上,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冲突。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告诉当时的社会学大家阿尔比恩·斯莫尔和其他与会的社会学家,“没有得到经济学家的赞同,社会学家无权为自己在社会科学中圈出一块地盘”。社会学家明白了,如果没有经济学家的支持,他们跻身大学的机会将非常渺茫,因此决定退让一步。最终,社会学家在大学里设立了自己的学术领域,但代价是让出了经济学的论题。所以,曾经雄心勃勃地要综合所有知识的社会学,那时就变成了一个“打杂的科学”,也就是所谓“Left-over Science”,只能处理一些五花八门的题目:如婚姻、自杀、离异和怪癖行为。真的是好可怜啊!令我们略感欣慰的是,在欧洲,社会学还是比较有面子,虽然只比美国多保持了几十年,不过也算不错了。为什么在欧洲,社会学还有它讲话的地方呢?多亏了几位功力比较深的社会学前辈,比如迪尔凯姆、帕累托(此先生同时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等。特别要说一说韦伯,他一直在试图保持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流与联系,他还和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合作过,熊彼特也是在社会学与经济学都造诣很深的人物。但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韦伯和熊彼特的努力还是没能挽救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感情,他们还是越来越疏远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经济学经历了一次飞速的数学化过程,而在二战后,我们的社会学才一般性地采用了定量方法,而数理社会学迟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从1930年到1950年,经济学与社会学实际上已经完全分开了,不像以前,还有些纠缠。而从1950年到1980年这段时期,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没有交流的情形到了顶峰,除了一个例外,就是哈佛大学在1951年到1956年开设的“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的课程。而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大幅度扩张,到80年代,经济学已涉足的领域有法律(如科斯)、历史(如诺斯)、组织理论(如威廉姆森)、社会学(如贝克尔)、教育学(如舒尔茨)以及政治学(如布坎南)。那么,我们的社会学怎么办呢?社会学家看到经济学家已经骑到他们的头上,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决定反击。在20世纪70年代,哈里森·怀特打了一个前锋,在1979年美国社会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关于“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的研究成果。他说,社会学家也应该涉足经济问题。在1981年,创建一门全新的经济社会学的尝试出现了。我们杰出的格兰诺维特先生在1985年的一系列著作也是对经济学家涉足社会学的有力的反应。同样的进展也出现了在理性选择社会学方面。到现在,社会学与经济学已经重视双方的交流,毕竟我们的社会学也有一百多岁了。

7. 社会学和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联系:经济地位实际上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政治态度基本由经济地位决定。 也就是说阶级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分工,也就是在社会协同生产中承担的主要角色。

社会是由多个团体构成,来共同完成社会中个体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协同任务的一种个体集合。阶级是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人群。这里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就是社会分工,也就是在协作任务中承担的主要角色。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社会学: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

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2、起源不同

社会学:社会学作为对现代性突出矛盾的回应出现于19世纪。这个现代性矛盾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个人的世界经验却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分散。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

从而作出“纠正”(这种观点主要是社会学中涂尔干学派所持的观点,而其他派别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探索对社会的救治,因为他们认为对社会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个小群体的观念强加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加重)。

经济学: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分见于不同的思想家,但从综合来看比斯密《国富论》更完整系统,包含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的所有萌芽;从人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包括斯密《国富论》在内的所有西方经济学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抽象发展。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和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建构人类一般的科学经济学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3、研究对象不同

社会学: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因此主体创造、转化、实现价值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称关系,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规律,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

8. 管理学社会学三大定律

1、彼得原理。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

2、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3、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它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NorthcoteParkinson)于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提出的。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9. 经济学中有哪些重要的效应

1、生活现象的折射——破窗效应
2、天价胶囊——蝴蝶效应
3、新颖效应——专近因效应
4、水煮青蛙属——青蛙效应
5、靓女促销——美人效应
6、沙丁鱼的天敌鲶鱼——鲶鱼效应
7、童年卖报纸,少年卖保险——满意效应
8、窥一斑而见全豹——晕轮效应
9、短板效应——木桶效应
10、国王的赏罚——马太效应

10. 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我已经从协同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完全重构了整个社会学。社会是由多个团体构成,来共同完成社会中个体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协同任务的一种个体集合。马克思和我们传统的社会制度分类方法其实问题很大,社会生产是由生产资料、生产者、消费者三者构成,没有理由单独以生产资料的归属作为社会制度划分依据。 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管理权力的掌控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度,而社会分工决定阶级成分。阶级是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人群。这里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就是社会分工,也就是在协作任务中承担的主要角色。经济地位实际上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政治态度基本由经济地位决定。 也就是说阶级最本质的东西是社会分工,也就是在社会协同生产中承担的主要角色。
团体是为完成一类协同任务,而联合或正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个体的集合。­对一个团体来说,完成协同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并非都是稀缺的,但是总是存在稀缺的资源?否则任务就成为可以无限执行下去,任务执行规模就可以无限扩张,当扩张或者无限执行后总会达到边界。此时,要么原材料是稀缺的,要么人力是稀缺的,要么资金是稀缺的,要么技术是稀缺的,要么消费者是稀缺的。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完成协同任务获得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群体中间进行分配,所以经济学的基础是社会学。决定群体行为的是个体行为。决定个体行为的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学的基础是心理学。经济学最本质的基础是心理学,是人的行为决策理论和模型。而心理学的本质基础是生物学和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的基础之一是概率统计学。
归纳一下:从技术层面说,概率统计学=》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个体行为学(心理学)=》群体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这才是正确的一个递进关系。从学科角度来说,物理->化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心理学->人文科学:艺术(音乐,美术,文学等),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社会学常用定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