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汤森路透预测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汤森路透预测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布时间:2021-02-18 08:16:22

❶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极其成就

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让·梯若尔。
让·梯若尔是世界著名的回经济学大师(1990-2000年世界经济学家排答名第二。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颁发给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表彰其“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

❷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名单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4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成夺奖热门人选。
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2014预测名单包含来自9个不同国家、27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位研究人员,并首次同时出现四位华裔科学家。因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颇受关注。上年更是成功预测了11位诺奖得主中的8位。
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两人成为今年诺奖热门人选更令国人期待。杨培东和邓青云此前曾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讲学。
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了”,昨日,长期研究诺贝尔奖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杨建邺表示,对张首晟成今年诺奖物理奖获奖热门人物并不奇怪。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❸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谁

让·梯若尔获得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法国国籍,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法国经济学家。获奖理由是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

让·梯若尔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53-年),世界经济学家排名第二。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梯若尔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 公司财务、国际金融、企业理论、规制与激励、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❹ 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ean tirole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推广了产品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产专业组织理论属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是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或者从实践看,产业组织是伴 随本世纪以来大型制造业公司的迅猛涌现以后才出现的。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哈佛大学为基地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形成,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SCP范式),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理论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断地加入研究的行列。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以梯若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❺ 谁为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大热门

新经济思维研究所()主席约翰逊(Robert Johnson)认为,今年最应该获奖的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鲍莫尔(William Baumol),“他是一位很深刻的经济学者”,今年已93岁,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经济学者是惯例,因此类似学术成就下,会偏向先授予年纪较大的候选人。

鲍莫尔亦在2014年度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获奖名单中,当时预测的颁奖理由为“对企业家精神的突破性研究。“引文桂冠奖”基于对学术论文及其引文的深入分析,迄今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在2012年预测、翌年(2013年)获奖的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

约翰逊去年曾对财新记者表示,最应该获奖的是牛津大学高级研究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不平等研究之父”阿特金森(Anthony Barnes Atkinson)。目前,阿特金森健康状况已极为不乐观。

今年的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预测的获奖名单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CL)政治经济学教授布朗戴尔(Richard Blundell)(嘉奖理由:在关于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授李斯特(John List)(对于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s)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斯基(Charles Manski)。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则对财新记者表示,预测哪些经济学家在特定年份获得诺奖并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不过,一些领域在未来几年内值得诺奖嘉奖,包括健康经济学、开放经济体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异质企业理论等领域。

他认为,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作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创人,建立了现代卫生经济学,而卫生经济学现在已经是经济学比较大的一个分支,也是相对成熟的学科,对政策的影响很大。

❻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诺尔的奇闻轶事 - 百度

让•梯若尔(Jean Tirole)1953年8月9日出生在法国特鲁瓦,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90-2000年世界经济学家排名第二),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以及图卢兹经济学院(Toulouse School of Economics)院长,同时在巴黎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 公司财务、国际金融、企业理论、规制与激励、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国际盛誉:他荣获1993年欧洲经济学会的Yajo Jahnsson 奖。1998年被推选为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2001年当选为欧洲经济学会主席,并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93)和美国经济学会外籍荣誉会员(1993)。1996年慕黎黑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产业组织协会杰出成员奖;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伦敦商学院荣誉博士等奖励。他是经济学界一致公认的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著作:让·梯若尔写了超过180篇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论文,以及8本专著,包括《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德鲁·弗登伯格合著)、《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与让-雅克·拉丰合著)、《银行审慎监管》(与马赛厄斯·德瓦特里彭特合著)、《电信竞争》(与让-雅克·拉丰合著)、《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和《公司金融理论》。

凭天赋三年成权威
梯若尔继承了法国学者重视人文学科的传统,再加上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研究经济学的卓越天赋。他当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并于1982年 和1985年在最权威的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经典论文:《理性预期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和《资产泡沫和世代交叠模型》, 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建模型解串谋难题:
1992年,在国际经济计量学会第六届世界大会上,梯若尔提交论文《经济组织中的串谋问题》。串谋与勾结是所有的组织或机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已为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串谋与勾结会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因而如何在制度设计中解决串谋问题,一直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不懈努力的目标之一,并在人类的制度 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重要现象长期以来却一直未能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重视。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皇冠明珠,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它在制度分析方面尤其是对于串谋现象的漠不关心和无所作为,无法令人满意。究其根源,仍然是主流经济学家对于新古典主义的完备市场假设这个教条的坚定信 念。
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串谋现象造成了产业政策和政府规制政策的严重扭曲,这一点即使在司法体系十分完备的欧美国家都普遍存在(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界电信与安达信公司合谋做假账等案件),更不用说许多处于制度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
梯若尔这篇综述性论文建立在他于1986年发表在《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上的基本框架———多代理人模型上,它指出了研究串谋问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基本方法论。在该论文中,梯若尔提出了著名的“防范串谋原理”:为了避免串谋带来组织效率的损失,对于一般性组织,委托人总可以设计一组新的机制或契约,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使得代理人的收益超过他参与串谋的收益,从而抵消了代理人参与串谋的积极性。
研究串谋问题的另一个理论上的困难,来自于代理人串谋时所达成的支契约的可执行性。在法律上,一般地,这种支契约是非法的,因而很难将其纳入到契约理论的框架中。
梯若尔则在非合作博弈的框架下,运用他所擅长的声誉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指出,串谋往往发生在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组织中,这种长期关系使得代理人在串谋时更重视合作的声誉以及未来的收益,因而保证了串谋契约是自持的。
梯若尔这篇论文建立了串谋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图卢兹学派,尤其是拉丰和马赫蒂摩(Laffontand Martimort)所作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契约之争:梯若尔成为争论终结者:
1999年,梯若尔在Econometrica发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我们究竟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对当时轰动整个学术界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终结者之声”,同时也是关于该理论最经典的综述。
契约是一组承诺的集合,这些承诺是签约方在签约时作出的,并且预期在未来(契约到期日)能够被兑现。完全契约是指,这些承诺的集合完全包括了双方在未来预 期的事件发生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实中,绝大部分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签约方在事前对未来所作的预期仅仅是基于双方的主观评估,未来所面临的 不确定性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期的。不完全契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由于签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由来已久,1985年,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在其经典名著《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中指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格罗斯曼(S.Grossmanan)和哈特( O.Hart)(986)在其经典论文中指出,产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合理配置,可以消除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并且这也是用企业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的根本原因。但随着人们对不完全契约本质的 深入揭示以及机制设计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研究得出,通过设计一些激励相容的机制,可以消除不完全契约的交易成本,从而可以在契约理论的框架内解决这一经典难题。
1999年,著名的《经济研究评论》杂志在其66卷第一期以专辑形式掀起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高潮。以哈特和摩尔(Hart&Moore1999)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学派认为,当不确定性下的自然状态足够复杂时,从本质上不存在一个可行的机制来实现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因而只有通过合理地配置产权等制度 安排来恢复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是哈特-摩尔-西格尔(Hart-Moore-Segal)(1999)所证明的“不可能定理”。
而以梯若尔和马斯金为代表的机制设计学派却对上述结论不以为然,他们在《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与不完全契约》论文中,运用机制设计理论的最新成果证明,不可预 见的偶然性所造成的契约的不完全性,并不构成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本质障碍,在当事人的效用函数不是非常限制性的情形下(即当事人没有很怪的偏好),我们可以 设计出一个激励相容的机制,实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这就是马斯金-梯若尔Maskin-Tirole提出的“可能定理”。
某些学者指责“Maskin-Tirole机制过于复杂因而无法在现实中应用”,梯若尔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所谓机制的复杂与否必须放到具体的应用范围中去讨论,如果机制的设计与实施的成本低于它所带来的收益,这种机制就是可行的。
事实上,在现实运用中,涉及到大规模项目的招标与拍卖机制往往设计得非常复杂,以至于只有少数专家才能掌握。另一方面,产权配置,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 排,它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往往非常高昂,并且容易被低估甚至忽略,而制度安排的锁定效应会导致长期交易的无效率。与此相比,机制,作为一种自持的契约安排, 其交易成本显然要低得多。

出新著创金融新论:
2002年,梯若尔出版著作《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在国际金融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以往针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大都通过“adhoc”(缺乏 微观基础)的模型推导而来,梯若尔认为这些建议只看到了问题的症状,而没有看到深层原因,资本自由化并不能医治百病。在该书中,梯若尔从最基本的假设出 发,考虑了国际金融体系下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关系对流动性和风险的影响,强调了市场失灵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果夫(Kenneth Rogoff)教授说:“这是第一本为国际金融问题提供了全面的严格的理论基础的著作,分析简洁,文字优雅,富有洞察力,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和缺点。”
公司财务领域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传统公司财务理论的缺陷一目了然:一方面,局 限于对称信息框架下研究公司的财务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其代表性成果为莫迪里亚尼-米勒定理(简称MM定理),但MM定理所要求的条件过于理想化,使得 该理论在现实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也无法解决公司财务领域出现的一些实际难题;另一方面,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模型互相独立,不成体系,令人困惑。
2002年底,梯若尔出版了《公司财务理论》,在公司金融理论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一部一统江湖之作。梯若尔令人耳目一新、驾轻就熟地给一个 原本支离破碎和复杂得令人沮丧的领域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统一和简约之美。他以公司金融和契约理论的联系统一全书,在不对称信息框架下重新改写了公司财务理论,运用对策论、激励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控制权分配、流动性管理、监管与收购等问题,给公司财务理论界定了更广阔的研究 范围和新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在上述每一个领域,梯若尔或以综述性论文的方式,或以专著的方式完成该领域的理论框架的建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然后悄然转向另一个领域。最近,他把目光又投向了经济学更深层次的基础性问题——经济心理学的研究,目前已完成了5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普林斯顿大学迪克希特(Avinash Dixit)教授说:“梯若尔的经济学直觉是经济学理论价值的最完美的体现,他把智慧光芒的热量撒向他所触及的每一个领域。”谁会知道,梯若尔的下一个方 向会在哪里?

❼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心理学家叫什么他有哪些著作

丹尼尔·卡尼曼 。

主要学术著作有《预测的心理学》(与特维斯基合著,1973年)、《注意回与意志》(答1973年)、《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与特维斯基合著,1979年)、《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见》等。

截止到2002年他有5篇文章被引用超过1000次。另外,卡尼曼与戴尔·米勒(DaleMiller)在逆向思维理论(athe-oryofcounterfactualthinking)研究中的合作、与安妮·特利斯曼在可视注意和客体知觉(visualatten-tionandobjectperception)方面的合作也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❽ 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ean Tirole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教授,继承了法国学者重视人文学科的传统,再加上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研究经济学的卓越天赋。他当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并于1982年 和1985年在最权威的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经典论文:《理性预期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和《资产泡沫和世代交叠模型》, 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由此可见,无论是诺奖得主让·梯若尔教授,还是朱·弗登博格博士而言,他们对于的成就都不仅仅在于经济领域方面,但在经济领域当中他们的成就也不能够用简单的几百字形容的清楚,于是乎我只用了“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这几个字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在最后,特别强烈的推荐一下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家去看看我上面提到的这几本书,相信你会很清楚的直到我上面说到的更多成就。

❾ 【高分】谁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成功的预测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叫什么主要理论是什么

2008年的抄保罗*克鲁格曼。
这厮最的预袭测方法被广泛运用,大家试图使用他对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周期的分析来预测目前的金砖四国的经济走势。但是到了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实体他的预测就不太灵了。
主要理论到处可查,但是最受关注的是他那个预测方法

❿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你最看好谁

诺贝尔奖并不公布候选人。诺贝尔奖基金会规定,提名者和被提名者的所有相关信息都必须保密50年,2018年是经济学奖开始颁发的第50年,因此至今未有此前的经济学奖候选人公布。

并且,诺奖对于获奖者的理论提出时间或贡献做出时间并没有限制,因此,诺贝尔奖一直很难预测。去年的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就曾出乎公众意料。

然而,市面上还是有一些预测诺奖得主的机构。

“科睿维安引文桂冠奖”(Clarivate Analytics Citation Laureates),原名“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即被称之为 “诺贝尔奖风向标”。

与诺贝尔奖相对应,引文桂冠奖也分别设立了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经济学奖四大奖项,每年科睿唯安会根据对Web of Science平台的科研引文数据定量分析,确定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人。

从2002年到2017年,引文桂冠奖得主中共有46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15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另外,在刚刚揭晓的2018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两位免疫学家James P. Allison与Tasuku Honjo均为2016年引文桂冠奖获得者。因此,引文桂冠奖的入选者往往被视作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

2018年引文桂冠奖于9月20日公布,其中经济学领域共有5人获奖,包括:曼努埃尔·阿雷拉诺(Manuel Arellano,西班牙马德里货币金融研究中心)以及斯蒂芬·邦德(Stephen R. Bond,英国牛津大学),韦斯利·科恩(Wesley M. Cohen,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杜克大学)以及丹尼尔·利文索尔(Daniel A. Levinthal,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戴维·克雷普斯(David M. Kreps,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仁贵表示,随着入选的引文桂冠者逐年增加,覆盖的学科和领域越来越广,未来诺贝尔奖得主出自往届引文桂冠者的概率将越来越大。

截至2018年,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已有共计76位经济学家入选,除15人已获奖、6人已去世外,目前未获诺奖并健在的引文桂冠奖经济学奖获得者共计55位。李仁贵认为,这其中大约30位引文桂冠者竞争性相对较强,其余25位引文桂冠者竞争性相对较弱。

今年的5位经济学领域引文桂冠者中,戴维·克雷普斯被李仁贵视作竞争性较强30位之一,其余四位均在竞争性较弱的25位之列。

克雷普斯入选引文桂冠奖的理由是:“对动态经济现象的贡献,包括选择理论、金融学、博弈论和组织理论。”他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世界博弈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著作有《博弈论与经济模型》。1989年他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今年,又被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科学进步奖。

另外,还有一些常年呼声都很高的经济学家,包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做出了贡献;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提出了著名的“内生增长理论”;凯文·墨菲(Kevin M. Murphy),曾因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获得克拉克奖。

阅读全文

与汤森路透预测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