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非银行部专门的持有通货,属于社会属公众手持现金,因此属于基础货币范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2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Ⅱ 经济学毕业可以到哪些单位就业
统计局,审计局,金融公司,会计,市场营销等等。
Ⅲ 经济学基础的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一、经济学的定义 2
二、欲望与稀缺性 2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二节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
一、微观经济学 4
二、宏观经济学 6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8
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8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9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9
二、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10
三、边际分析 11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1
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2
本章小结 13
思考与练习 13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16
第一节 需求理论 17
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7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8
三、需求定理 20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0
第二节 供给理论 21
一、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21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22
三、供给定理 23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4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25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25
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7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28
第四节 弹性理论 30
一、需求价格弹性 31
二、需求收入弹性 34
三、供给价格弹性 36
四、弹性理论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39
思考与练习 40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44
第一节 效用论 44
一、效用 45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45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46
一、总效用、平均效用与边际效用 46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8
三、消费者均衡 48
四、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50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 52
一、无差异曲线 52
二、预算线 55
三、消费者均衡 57
第四节 效用理论的应用 58
一、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58
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8
三、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60
本章小结 62
思考与练习 63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 67
第一节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67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67
二、生产函数 68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71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71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间的关系 72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3
四、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74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75
一、规模经济 75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76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77
四、适度规模 78
第四节 成本函数 78
一、成本的概念 78
二、短期成本函数 81
三、长期成本函数 84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86
一、等产量线 86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87
三、等成本线 87
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88
本章小结 91
思考与练习 92
第五章 市场理论 95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95
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96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 96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99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100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01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 101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103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03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 104
三、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 107
四、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108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109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109
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110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 110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111
一、寡头垄断理论 111
二、寡头市场的价格决定 114
三、寡头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15
本章小结 116
思考与练习 117
第六章 分配理论 120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原理 120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21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22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23
第二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理论 123
一、工资理论 123
二、利息理论 126
三、地租理论 128
四、利润理论 130
第三节 社会收入分配 131
一、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32
二、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34
第四节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35
一、过程公平论与结果公平论 135
二、收入再分配政策 136
三、永恒的难题—平等与效率 137
本章小结 139
思考与练习 139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43
第一节 市场失灵 143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143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144
三、市场失灵中的政府职能和微观经济政策 145
第二节 垄断及反垄断措施 147
一、垄断造成的损失 147
二、反垄断措施 148
第三节 外部性 150
一、外部性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150
二、纠正外部性的方法 153
第四节 公共物品 154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特点及分类 155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 157
本章小结 160
思考与练习 160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 163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指标体系 164
一、国内生产总值 164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166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 167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170
一、支出法 170
二、收入法 171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73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 173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4
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5
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76
本章小结 178
思考与练习 178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 182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83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183
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184
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86
四、乘数原理 187
第二节 IS -LM模型 189
一、IS曲线 190
二、LM曲线 191
三、IS-LM模型 192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4
一、总需求曲线 194
二、总供给曲线 194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6
本章小结 198
思考与练习 199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202
第一节 失业理论 203
一、失业与失业率 203
二、失业的类型 203
三、充分就业 206
四、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206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207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207
二、通货膨胀的测定 208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209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210
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212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13
一、菲利普斯曲线 213
二、社会不安指数与经济业绩指数 214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新变化 215
本章小结 217
思考与练习 218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220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220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及特征 220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221
三、经济周期的成因 222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225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特征 225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25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沿革 227
四、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27
五、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29
六、新剑桥增长模型 230
七、新增长理论 231
本章小结 232
思考与练习 233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235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235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36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237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38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39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及分类 239
二、财政政策工具 241
三、财政政策的应用 242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244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45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245
三、货币政策工具 247
四、货币政策的效应 249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250
一、相机抉择 250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 251
本章小结 254
思考与练习 254
参考文献 257
Ⅳ 经济学有哪些专业越详细越好,哪些是比较实用性的,而非研究类的
经济学作为一个大的专业学科,下面还有很多的分支,像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一直都是每年考研学子关注的重点。结合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对经济学各热门专业汇总如下: 金融学 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类机构工作,收入相当可观。 数量经济学 在实际经济方面的工作中,经济学多是通过数学模型来验证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像保险、股票、利率这些经济变量的预测就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所以该专业的很多毕业生进入各类金融机构(如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做技术分析工作。 财政学 与此专业适应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政府的相关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对想当政府公务员的考生来说,报考财政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了财政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在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在政策的研究部门,职业发展空间都很广阔。 产业经济学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学 对想从事国际贸易和打算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考生来说,国际经济学是一个可优先考虑的专业。虽然国际经济学只是从经济理论上阐述国际经济中的一些关系,但系统学习之后,在从事对外经济工作时会有一种全局感,也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发展很有好处。同时,国际经济学对英语的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在外语方面具有相当竞争优势,受到很多跨国企业的青睐。 西方经济学 对现代经济理论感兴趣或是以后有志于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这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毕业后可以进入高校,或者继续读博深造。
Ⅳ 什么是基本经济部类,非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其乘数效应使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不断升高,使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
区域中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逐渐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但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因素,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而其它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显著,这就是城市经济学里常常提到的倒“U”型现象。
(补充:城市经济可分为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主的经济活动;从属经济部类--非基本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
Ⅵ 经济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1、主干学科:经济学
2、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般安排12周。
4、修业年限:四年
5、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6、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7、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1、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的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2、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寻找国外货源为国内客户。
3、市场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Ⅶ 城市规划经济学中,什么是基本经济部类和非基本经济部类
非基本部门,其产品是销售给城市内部市场上去,为非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部门回,其产品是输出答到城市外部市场上去,为基本经济部类。
Ⅷ 经济学就业方向是什么呀,好迷茫
一、经济学包括的专业:
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经济学、资源经济、涉外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合作、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化工贸易经济、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管理、建筑经济、劳动经济、经济信息管理、物资经济、物资经济管理、粮食经济、生态经济(环境经济)运输经济合作经济、合作经济、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财税、财务会计、会计、投资经济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统计专业、经济贸易、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市场营销。
二、经济学就业方向: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一:经济预测、分析人员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比较大的公司和政府中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二:对外贸易人员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三:市场营销人员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四:管理类职位职业概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为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Ⅸ 从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的角度分析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是谁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Ⅹ 了解经济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首先我要告诉你经济学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学科,并不能通过一两本书就能掌握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字方面的天赋,对很多方面都要掌握的很透彻,但是要是刚刚入门你可以看一下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学习一下基础知识! 那我给你推荐两本入门书籍吧《牛奶可乐经济学》和 曼昆 的《经济学原理》。尤其是后者,绝对是经济学书籍中的网络全书。全书的知识和语言并不深奥,很易懂,但却涵盖了经济学领域几乎全部的知识。而前者则能提高你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其中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的高鸿业一书属最具权威.尤其适合参加国内各类经济学考试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