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经济学题
国际经济!
为国际政治服务!
政通人和!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B. 好点的国际经济学论文题目
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
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
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
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
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
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
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
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
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
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
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
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6、论经济增长方式
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
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
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
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33、制度与经济增长
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
35、虚拟经济研究
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
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
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
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
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
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
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
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
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
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
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C. 急求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题目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 急求
经我方辩友之前的论述,我方认为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将一辩的论述总结一下)其次,。。。(将二三辩的观点总结),最后,我方认为。。。
D. 国际经济学中的两道论述题请大家帮忙提供下信息
1. 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而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的,只是内比不上财容政政策的效力大。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 美元与黄金挂钩 世界其他货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美元相当一个基准货币
也就是保证了美元是硬通货,就是所谓的强势美元,国际贸易就多以美元结算,美国通过这个可以获利
3.解释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几个问题
垮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世界的黄金储备量不能够保证发行足够货币。
E. 帮我解答几个国际经济学的题目。
1.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2.垄断优势理论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包括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要素。其中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和产品特异化能力是最具实质性的构成部分,它们不仅使投资企业具有独立性,而且常常是东道国市场最需要的。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而知识产品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不减少其使用价值。同时知识资产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的成本很低或等于零,国外子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利用它而获得当地企业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拥有产品特异化的能力,这在技术已变得标准化的地方更具重要性。依靠对产品做少量变化,或者通过广告形成商标认识,以及给予产品不同的销售条件和附加利益,跨国公司可以控制这些生产和销售差别产品的技术,避免产品被当地企业直接仿制。还有些学者则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不完全来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例如,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一些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便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又如,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全,国家间存在利率差异,使得资本在一国的边际效率或利润高于另一国,导致直接投资流动。 2·规模经济优势 传统理论强调规模经济有利于生产集中,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它并不能有效解释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来自非生产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它主要包括集中性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大批规模销售网络,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资金筹措和统一管理等。而技术的密集程度与企业规模大小有更紧密的联系,当企业发现它的某些技术资源末被充分利用时,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进行多样化的扩展,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最终形成当地企业没有的规模经济优势。 3·资金和货币优势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常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它们或者有丰裕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场所,或者有较强的资金筹集能力和来源广泛的渠道。它们对外投资的重要动因来自于为这些资金寻找较高的收益。此外,外汇市场的不完全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投资企业拥有相对坚挺的货币可以使它首先在汇率上获得通货溢价的额外收益,这是当地竞争对手通常无法具备的特殊优势。例如,美元高估是刺激美国企业收购东道国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投资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元高估使美国生产成本高于外国生产成本,从而促使美国企业把生产转移到国外。 4·组织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受过较好训练和教育并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其组织结构也具有高效率,能迅速作出决策。这些管理上的潜能和优势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资源的优势,扩展这些管理潜能,使它们由原来狭小的作用空间延展到更大的作用空间,从而驱动更多要素,释放出更大能量。3.关税同盟成立后具有以下静态的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Trade Greeting Effect)
2、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
3、贸易扩大效果(Trade Expansion Effect)
4、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5、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走私
6、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加强集体谈判力量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关税同盟建立后,关税体制成为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差别待遇的共同关税,将会产生以下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创造的结果使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2)贸易转移效果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免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贸易扩大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效果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这就是贸易扩大效果。
(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行政支出
建立关税同盟后,同盟内彼此间废除关税,故可以减少征收关税时的行政支出费用。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
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国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强集团集体谈判力量
关税同盟建立后,集团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统一对外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有利于同盟成员国地位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