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有何不同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大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包括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或者典型的内容。
相比而言,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得多,许多现在不怎么用的内容也也可以在里面找到,有小网络的味道。比如关于基数效用理论的详细讨论。关于这些内容有没有用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内容现在很少在主流经济学教材进行讨论了,但知道也无妨,可以扩展思维。
还有就是高鸿业的书语言高度精炼概括,难听点说是干巴巴的。几乎没有例子。最后一章也是抄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人家既然是编著,这样做可能不算抄袭吧。?
如果考试要考高鸿业的,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了,毕竟两本书差别很是蛮大的,内容上,体系安排上。相比而言,高的书比较传统。
② 请问: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VS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哪本好
你是想要来考研呢?还是自学经济学?自
微观的话最好买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很有经济学思想。
曼昆的微观没看过,但是曼昆的宏观很好。
最好不要买高鸿业的,属于典型的国内大学教材,把经济学当成理工科在写了。
③ 外国人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如曼昆的和高鸿业编写的差别大吗 哪个更难
高鸿业的书是国内经济学教材老大,但是普遍评价:有抄袭国外教科书,然后错误很多。曼昆的经济学教材非常详细,而且简单易懂,想要培养经济学意识的可以看看,普及类知识比较多。若是想要专业学习经济学的话,曼昆的难度远远不够。可以参考其他作者的书。
总体说来,外国人的教材会写得很详细,把整个故事给你说清楚,让你知道来龙去脉,所以语言也会比较啰嗦。但是中国的教材就是很教科书模式,概念、分析、练习这样子的。看你个人的取舍,如果想深入学习经济学的话,建议看外国人写的书,毕竟不论是经典经济学还是后现代主义经济学,都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P
④ 曼昆版和高鸿业版的宏观经济学哪个比较好
高鸿业的书,深度上在中级宏观中似乎仅次于威廉姆森的,但其最大问题是思路不清晰,只见到一个个单个的模型,其间的关系要靠自己去摸索、总结,从其他书中借鉴。
曼昆的书,恰恰相反,全书思路清晰,一以贯之,不同理论的模型均有提及、介绍和点评,一派大师风度。但是,全书分析深度和数理深度略显不足。此外,曼昆的比较经典。 两本书结合起来,或许更佳。
⑤ 为什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差不多,但高鸿业的看起来难那么多
目前通用教材中
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属于中高级难度的西方经济学,涉及到诸多数理模型
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以及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属于中级经济学的范畴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有意识形态的考量,主要论述内容为初级经济学,但论述中因为涉及到一定量的数理模型,所以可认为是初级偏中级的一本教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涉及到很少的数理模型,主要论述通过文字完成,属于难度较小的经济学教材。
⑥ 看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可不可以不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呢
没问题,考研毕竟是国内的考试,高鸿业的书各高校用的也比较普遍,内容上也很详细。
但既然专业书目规定了曼昆的书,那建议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看看曼昆和高鸿业的书在哪些章节上内容有差异或者缺少的内容,重点看一下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读好一本教材就可以了,高鸿业的书没问题,很普遍。
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什么不同
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叙述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偏向于视新凯恩斯主义为正统。比如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假设等。
高鸿业是中国人哈,侧重于整体介绍各个西方主流派别的思想,介绍的时候会辩证的介绍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等
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个人推荐先看曼昆再看高鸿业的,毕竟新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里最有影响力。看懂了它再来看其他派别思想,也让人不会混乱
⑧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的《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曼昆的《经济学》是我读过的西方经济学类最通俗易懂的。他在面对滞涨的时内候吸各家所长发展了凯恩容斯主义,属于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思想相当的了不起,书中案例也是深入浅出。个人感觉很适合初学者,即便你根本不懂微积分。
高鸿业的,我本身很尊敬这位经济学家,但那本书实在是为了考研才看得,是因为是指定教材…个人感觉比较枯燥,需要一点数学底子。
个人更喜欢斯蒂格利茨的西方经济学~
⑨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和曼昆版哪个更好
曼昆的是入门教材,比较浅显易懂,高鸿业的比较合中国人的逻辑,讲得也比较好。如果只是学学经济学曼昆的就OK了,如果以后还想考研还是好好学高鸿业的吧,比较系统比较详细。你所说的好学校学曼昆的,但是你真的了解吗?武汉大学的开始都学曼昆的,当入门,然后又学了范里安的(也是外国人写的,比高鸿业的难点,算中级吧)。一句话,曼昆的只是浅显易懂,入门教材,想深入搞清楚逻辑,建议好好学高鸿业的。
⑩ 高鸿业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内容一样吗
曼昆的《经济学抄原理》袭有大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包括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或者典型的内容。
相比而言,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得多,许多现在不怎么用的内容也也可以在里面找到,有小网络的味道。比如关于基数效用理论的详细讨论。关于这些内容有没有用不好说,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内容现在很少在主流经济学教材进行讨论了,但知道也无妨,可以扩展思维。
还有就是高鸿业的书语言高度精炼概括,难听点说是干巴巴的。几乎没有例子。最后一章也是抄袭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过人家既然是编著,这样做可能不算抄袭吧。?
如果考试要考高鸿业的,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看了,毕竟两本书差别很是蛮大的,内容上,体系安排上。相比而言,高的书比较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