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设计2016年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设计2016年

发布时间:2021-02-20 11:40:04

Ⅰ 房地产经济学都有哪些大学

据我所知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或专业方向招生院校多其合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等都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招生
合肥

Ⅱ 2016房地产经济学家谁最有名

1、大城市的房价还有一段上涨空间。中国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你让中国人过"买个牙刷也要开车10分钟"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价很难回落。加上人民币货币供应量长期偏高,所以房价只能不断上涨。财经传媒人刘晓博就此表示:"如果以美元计价,中国楼市可能接近见顶,当然这是阶段性的顶部。但由于热钱流出带来的通缩效应,国内货币政策必然会通过宽松来对冲。因此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楼市,还有一段上涨空间,中国房价的长远走势,还要看改革的进展。"2、房产税的出台将使楼市未来发生深刻转变。房产税的出台至少将在以下三个方面逐渐发挥作用:首先是改变人们的理财观念。以往可能是买房就发财,但是从房地产税落地之日起,这一途径的发财概率就降低了。其次,将可能改变城市的资源配置。随着市民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上缴的税款天然有追问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这一要求倒逼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端重新调配资源。最后,房地产税的出现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此前,由于持有土地、房产的成本极低,很多非房地产企业蜂拥进入这一市场,而且也确实获利丰厚。3、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会改变楼市发展大势。全面放开二胎,这虽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但还没到足以改变整个楼市发展大势的程度。好处还是一定有的。有经济学家分析说,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过去的教训表明,人口拐点到来前后,经济危机如影随形,首当其冲是对房地产的冲击。比如日本,在1992年出现人口拐点后,房地产泡沫破裂,地价大幅下降。而如今,中国楼市的人口拐点也已越走越近。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胎政策的放开,对楼市来说将犹如一场及时雨;即将终结的人口红利,有望因此重获生机。4、房地产企业将大量消亡、转型。曾经有无数专家在说,中国楼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线包括:逃离三四线城市、逃出郊区、逃离高债务、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现在看来,都应验了。未来10年,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将被收购,转型,或者死亡。最终,国内也许只剩下一百来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发展的。大量的人员,将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5、未来将有部分将沦为鬼城或空城。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总体将持续外流,而一、二线城市人口总体将继续保持流入态势。三、四线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库存及滞销问题已经较为严重,而其未来的人口又呈流出态势,随着住房供给结构性过剩问题的突出,未来将有部分新城将沦为鬼城或空城。6、逆城市化很难出现。很多国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会出现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别墅。未来10到20年,中国很难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国家所有。此外,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让去农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7、商铺面临价值重估。商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袋消费"(服装、鞋帽、家电等)日益被网购取代,支撑商铺价值的只剩下"体验式消费"(餐饮、电影、培训、溜冰场)。传统商业旺区的街铺,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因为单价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区、新区的综合体。"一铺养三代"越来越困难,"三代养一铺"的悲剧随时发生。8、写字楼跟住宅价格将长期倒挂。在一线城市,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同样地段、同样档次的住宅和写字楼(含商务公寓),住宅更贵。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商业物业基本上没有学位,不能落户口;第二,商业物业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费水电价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气。资讯可查询房便利

Ⅲ 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房地产经济学是多学科的交汇,所以涉及的理论不仅多且复杂:大体可分为相互关联相互依从的三个层面:
一是核心理论层如地租理论、房价理论、区位理论等;
二是直接支配房地产运行的一般理论或内层理论,如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市场等理论;
三是间接影响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外延交叉理论,如外部性理论、宏观经济周期理论、泡沫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这种分类不一定严密科学合理,其目的在于凸显不同理论在支配和影响房地产经济运行时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在揭示和反映房地产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时也会有差异。
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付的租金。地租理论是研究存在地租时的经济规律的理论。现代地租理论与古典地租理论的观点基本相同。
以李嘉图、穆勒等为代表古典地租理论认为,地租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等级土地生产的商品产量存在差异。优等地上的级差地租等于土地上的商品带来的收入与成本之差。
例如,肥沃的土地小麦产量1000公斤/亩,贫瘠的土地小麦产量500公斤/亩。肥沃土地、贫瘠土地生产小麦的成本都是500元/亩。小麦价格由贫瘠土地生产成本决定,为1元/公斤。从而,肥沃土地产生利润为
1000元/亩- 500元/亩= 500元/亩
这500元将变成肥沃土地的地租。 房价理论研究的房屋价格形成和变动规律的理论,房价理论的重点,是城市房价理论。
当前城市房价理论包括房价基本理论、特征价格理论和收益模型理论。
房价基本理论
房价基本理论奠基人是华人经济学家,《亚洲经济评论》主编汪林海。房价基本理论中,住房的有用性指消费者对住房的大小、装修、地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价,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住房时,尽可能选择有用性高的住房。劣等住房是指建在最差的地段上的住房,一般情况下,劣等住房就是城市边缘的住房。
汪林海认为,房产市场完全竞争时,城市中某套住房的价格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该套住房的有用性,城市边缘住房(劣等住房)的有用性,城市边缘住房(劣等住房)的生产成本。城市中某套住房的价格P与该套住房有用性U成正比,与城市边缘的住房的有用性U0成反比,与城市边缘的住房的生产成本C0成正比。
房价基本理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
上式中,P为某套住房的价格,U为该套住房的有用性,U0为劣等住房(城市边缘的住房)的有用性,C0为城市边缘的住房的生产成本。
特征房价理论
特征价格理论以Kain and Quigley(1970),Wabe (1971),Evans(1973),Anderson和Crocker (1971)、Henry M. K. Mok等(1995)、Piyush tiwari(2000)、Sibel Selim(2008)等为代表。以Lancaster (1966)的消费者理论和Rosen(1974)的特征价格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 Price Model),是近几十年来房价模型的主流模型之一。
特征价格模型的思路是:住房由于具有各种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征,从而能按照某一价格出售(Rosen,1974),住房之间的价格差异来源于住房之间的特征的差异(Chin T. .L.,Chau K.W., 2003),从而,可把住房的特征作为解释变量,把住房的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数学工具(统计学)建立房价数学模型。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描述,就是:

上式中,P为某住房的价格,Z为住房的特征向量(住房的交通、治安、教育、装修、新旧程度等),ɛ为随机误差项。
收益价格模型理论
收益模型理论认为房价是住房预期收益(即房租)的折现。收益模型为:
其中,P为房价,R1,R2,......,为历年的房租,t为利息率。 区位理论是揭示人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空间之间的联系的理论。历史上的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理论等。
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杜能“孤立国”假设: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城市是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杜能认为: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工业区位理论 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韦伯认为,其他因素暂不考虑、仅考虑运输时,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克里斯塔勒认为,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 该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
同心圆理论认为,从城市中心向外缘依次顺序为:第一环带是中心商业区(CBD。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是围绕市中心商业区与住宅区之间的过渡地带。第三环带是工人住宅区。第四环带是高收入阶层住宅区。第五环带为通勤人士住宅区,约距中心商业区30~60分钟乘车距离范围内。
多核心理论最先是由麦肯齐(R.D.Mckenzie)于1933年提出的,然后被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54年加以发展。该理论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图)。

Ⅳ 经济学课程设计急急急啊。。。。求救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嘛。

Ⅳ 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中的房地产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还有这个专业往年都录取多少人啊

房地产经济学只是一个方向而已,区域经济学是专业;
复试的时候是按系所分开复试的,不按方向,所以复试的时候不论哪个方向的都面临同样的一堆侯选问题;
南开的复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

Ⅵ 跪求房地产经济学结课论文 5000字

帮你列个框架,你依照这个写下去就行。把文章的根本观念写在大纲中,落实到书面上,内不只有利于观念容的进—步梳理和明白,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写跑题”,观念句不是论文大纲的必备项目,但内容比拟复杂的论文普通应当写出观念句。

Ⅶ 房地产经济学的图书目录

Ⅰ 房地产经济学概论
1 房地产与房地产市场
1.1 房地产规模
1.2 房地产市场:使用与投资
1.3 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
1.4 国民收入、利率、信贷条件与建设成本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1.5 房地产公共政策
2 房地产的经济学研究思路
2.1 经济学与经济学视野中的房地产
2.2 房地产市场边界:物业类型与区域
2.3 地块与房地产
2.4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经济因素
2.5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市场条件
Ⅱ 城市土地:租金与价格
3 城市土地与租金
3.1 城市交通与李嘉图租金
3.2 城市规模:人口、地形
3.3 城市的空间分化
3.4 城市增长:从租金到价格
4 城市住宅密度:建筑属性与位置
4.1 城市住宅密度
4.2 住宅的建筑属性
4.3 住宅密度、土地价值和土地的最优利用
4.4 位置与住宅密度
4.5 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再开发
5 企业选址、就业分散化和多中心城市
5.1 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
5.2 土地市场对中央商务区的影响
5.3 技术与制造业的分散化
5.4 工资、劳动力市场与办公分散化
5.5 次级中心、工资和城市土地市场
6 零售商业企业选址
6.1 消费者购物频率与零售商业服务设施数量
6.2 零售商店的选址
6.3 联合购物和零售服务中心
Ⅲ 房地产投资市场
7 家庭对住房的需求
7.1 单元住宅的社会需求
7.2 选择购置还是租赁
7.3 单元住宅价格
8 家庭的住房消费研究
8.1 收入对于住房服务需求的影响
8.2 家庭规模对住房服务需求的影响
8.3 消费家庭流动性和住房服务需求的变化
8.4 空置率、搬迁率和住宅销售额
8.5 住宅空置率与价格
9 房地产投资需求
9.1 房地产投资
9.2 加入投资因素的房地产需求
9.3 房地产资产的虚拟性
9.4 影响房地产资产虚拟化的因素
10 房地产市场的均衡
10.1 房地产与国民收入波动
10.2 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的可能性
10.3 价格在房地产市场均衡中的作用
11 房地产市场周期
11.1 房地产价格与存量的波动
11.2 价格预期与房地产的波动
11.3 金融加速器与房地产周期
11.4 道德风险、过度投资与灾难短视
Ⅳ 土地制度与税收
12 房地产与土地制度
12.1 政府管理城市用地
12.2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
12.3 土地价格与厂商的垄断收益
13 地方政府、税收与房地产
13.1 地方财政与房地产
13.2 社区分化与区域规划
13.3 我国城市的土地使用制度与土地价格

Ⅷ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我的学号最后是46号。求高手做一下。谢谢

不是吧,课程设计都有来提问的……

阅读全文

与房地产经济学课程设计2016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