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约束条件
1、企业是指一种利润组织。
2、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认可的可以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有效组织形式。
3、大多数人通过企业获得资本。
② 试说明实现该定价策略应满足什么条件
首先要搞清楚“差别定价”的含义。景区的差别定价可能会有几个思路:一是按照一次性来访人数的多少,例如团购就便宜一些,散客就贵一点;也可以是根据季节定价,例如旅游旺季就贵一些,淡季就便宜一些。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差别定价如果有效要满足几个条件;
1. 最高价和最低价都必须在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区间内,也就是我们说的消费者剩余价值。通常,消费者的剩余价值≥0时,他才会做出购买决策。因此,差别价格的实施首先要做一个市场调研,评估消费者的剩余价值。
2. 从价格的需求弹性角度来看,价格差异会影响需求的弹性,也就是计算一下,浮动价格之差与来客量只差的比值,如果价格弹性≥1,说明是富于弹性的,差异定价可以有效拉动来客量。
3. 另外就是要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一般来说,景区的固定成本是一定的,所以要考虑可变成本。例如游客增加,环卫的成本就会增加,这时候,要计算每增加一个游客的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那么很显然得不偿失。就需要调整价差,实现一个均衡。
其实,单纯的经济学是无法全面解释这个问题的,需要用到市场营销和运筹学的东西。 价格差别化是4P里的内容,更多是为了挤压出货。但是差别的量是多少,需要调研后的计算。
③ 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 纳什均衡 占有策略均衡到底什么区别呢
我不是来很确定您说的源是不是占优策略均衡。如果是占优策略的话,那么占优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但是反之不成立。
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两种角度上来理解,占有策略是假设你们未达到均衡状态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你的最优策略就是占优策略。当所有人选择了最优策略之后达到的均衡就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则是假设已经达到了均衡状态,其中任意一方偏离均衡状态,在假定人是理性的前提下,这种偏离都是不利于偏离一方的。
第二个角度是,占优策略告诉了你如何达到均衡的过程,只要所有人选择了占优策略,那么自然就会达到占有策略均衡,而这个均衡也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而纳什均衡就没有告知如何达到均衡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博弈有多个均衡状态,纳什均衡并没有告知如何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就如同它没有告知如何从一般状态达到纳什均衡一样。
④ 经济学有效的供给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所谓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即产品的供需平衡。任何一种产专品的市场均衡属产量和价格都是由该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其需求曲线应与该产品消费方的边际效用曲线相一致,供给曲线应与该产品生产方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一致。这样,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帕累托最优得以实现。
⑤ 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混合策略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回个策略为纯策略(pure strategy)。如果答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策略,称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纯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
⑥ 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条件是
1、第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
2、第二个基本前提假设是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
3、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西方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6)经济学条件策略扩展阅读:
一、产生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二、方法发展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
可以说,20世纪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
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⑦ 微观经济学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优策略才可以达成纳什均衡,严格劣势策略不可能成为最佳对策,而弱优势和弱劣势策略是有可能达成纳什均衡的。在一个博弈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⑧ 关于经济学定价策略,需求弹性之类的问题
5,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三)
A,P = MR = MC B,P> MR = AC C,P> MR = MC D,P> MC = AC
6,到有效实施差别定价,其中之一以下都是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 (D)
A,细分市场B的能力,一个巨大的需求弹性
C,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d维持市场分割,以防止货物在更灵活的客户和销售
10,如果一些商品消费支出的价格,消费者应该购买(D)
一种满足,以实现最大的效益,相同数量的这些类型的产品B,这些类型的商品,并使其等于
C,这些类型的商品,e没有上述
12,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两个分配的总效用个人之间,可以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D)
A,不作其他人,而不是其他人的利益的损失可以
乙个人在消费者网上签约
C,个人在公用线路曲线D,包括所有上述条件
1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某种率的决定因素租金(三)
房东定价乙土地的供给曲线C,土地需求曲线D,以上都没有
14以下(a)是标准化的冰箱在夏天卖经济学研究领域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
C,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的研究
D,重新就业的失业人
15,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到4美元,增加100需求下降,大宗商品的需求(D)
A,缺乏灵活性乙灵活的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
16小麦作物歉收导致小麦价格的增加,正是在这个过程中(C)
小麦供应量减少而造成的需求下降对B ,小麦供应量减少而造成的需求下降
?小麦供应,需求减少所造成的下跌e
17小麦供应减少所造成的需求下降,下面的语句(C)的概念机会成本的描述
A,矫枉过正乙突然间,c交易是不是一种美德,在D,薄利多销
18,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主要的竞争战略(D) B,A,广告和促销降价促销C价格的盈利能力,e降低成本
24,完全垄断者分割在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三)
在价格上的差异B可以被实现,它们不能在价格上的差别进行
℃,也都不能进行上述
33上的差异在价格D,没有,一个消费者想要的情绪一个单位的X商品,而不是一个单位的Y商品,因为更多的电B,降低商品的价格所述
C(D)
A,的商品X短缺的商品XD,商品X的商品在以下三个商品,满足精神需求的
38,使用该方法可以薄利多销,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入(a)
B狗粮,吊舱C药物D盐<BR / 39,假设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为30万人,15万人就业,500万失业人员在该国的失业率
(C)A,17%B,34%C,25%D,10
44,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示在(c)
一个需求的不断增加乙,需求减少为C的D的价格,提高价格
> 45,在消费一种商品,消费者逐渐增加,直到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C)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增加
B,总效用边际效用下降,增加
C,增加总效用边际效用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下降
48,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供给(D)
A,B一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C
D下降,然后上升到一定程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49,属于以下规格的命题方法之一吗? (四)
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贸易赤字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在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降息利率以刺激投资
51盘价格上涨的替代效应(一)
A,光盘价格相对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的需求光盘
B,CD-ROM价格上涨造成的增加提供的CD-ROM ??
C的光盘的需求价格弹性
D,CD价格上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
光盘的需求提
⑨ 经济学三个重要的假设前提条件是什么
经济学有三个基本前提假设:
第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内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容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
第二个基本前提假设是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
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
⑩ 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占优策略
占优策略:抄
占优策略:每一袭个博弈中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不止一个竞争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构成了该企业的策略集。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则称其为占优策略,与之相对的其他策略则为劣势策略。占优策略是博弈论中的专业术语,所谓的占优策略就是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反应都属于本企业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显然,在公司的商务竞争过程中,具有占优策略的一方无疑拥有明显的优势,处于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占优策略有时是显而易见的。
简介: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占优策略并非外在的和显性的,需要企业管理层比较各种可能的发展策略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并最终确立可行的占优策略。就双寡头格局而言,当其中的一方发现、确立并开始实施其占优策略时,其唯一的竞争对手将陷于进退维谷之中;而对手的犹豫不决又会进一步坚定优势策略拥有方的信心和策略的实施力度。除非占优策略一方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或被动的一方通过非常规措施强化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否则两者之间的相对地位很难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