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装工程的人有么 包装好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管理抄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筹学,三选一,你自己在网上报名的时候自己选的。
本科的时候专业就叫这个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研究生的时候归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下,你报名的时候报这个系就对了。
初试三选一:看你考哪门。如果选管理学,用程延江的“管理学”就可以,自己学校自己老师写的书;经济学,你用高教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就可以;运筹学“胡运权”,网上也有参考书目,不过提醒你,专业课自己老师出题,自然是用自己的教材为考点。
复试:考一门,“数据库原理”,王珊和萨师宣的,第四版,红色的那版。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呵呵
2. 为什么牛奶要用纸盒子装,而可乐是罐装的请用经济学原理回答!
牛奶成本高,所以用成本低的纸盒
可乐成本低,所以用铝罐装都有赚!
3. 推荐几本经济学书
楼主要是没有过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个人不推荐像《西方经济学》这类的知识性很强的书籍。可以看下戈登的三部曲《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伟大的博弈》,这三本书的特点是写的很浅显,没有过多的专业知识也能看懂。《货币战争》也不错,不过个人认为此书写的比较夸张~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曼昆 经济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然后可以看
李嘉图 赋税原理
凯恩斯 通论
这都是权威的著作 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 是经济学开山之作
下面的是各大流派的领袖级人物的,不简单
马歇尔的 政治经济学
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 最佳答案《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还有我觉得我们看的一些经济金融书籍的 学的东西大多是与西方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好多理论与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的背离 不适用 所以有必要看看一些经济评论家的文章 这个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博客 比如郎咸平 易宪容 叶檀 张五常(他的行文风格本人不太喜好)陈功(安邦咨询的老总)等等 这些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针对经济热点产生的 很有现实意义 对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有帮助 另外,省事点的 你可以看电影 这个较书籍而言还是少了点 比如《华尔街》《金钱帝国》《屋内聪明人》《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反托拉斯行动》《交易所》《愤怒的葡萄》《锅炉房》《居家男人》《狱中的家政女王》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4. 电子商务的定价策略以及使用的经济学原理
知识产权来问题,苹果可以自说是手机科技界中的佼佼者,每一次新的手机都有佩戴新的功能,而这些新的功能会被苹果公司申请产权保护,世界知识产权机构予以保护,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是可以在这五年/10年仅仅他能使用某种科技在手机上的公司,其他公司必须得到苹果公司的允许。品牌附加价值问题,苹果高质量的产品和非常低的产品瑕疵率一直被业界津津乐道,加上从三代苹果开始被世界熟知和到现在的6,广受好评,几年下来的品牌又被苹果公司发展的特别好,就像你就算没有nike也知道justdoit一样。关税问题,虽然我们知道苹果手机最后包装在中国富士康,但是其实他仍要交税作为外来商品(有可能)汇率问题,汇率波动造成价格不定,苹果公司会在一定情况下加价或减价,减少汇率带来的风险炒作,也非操作,先进,中国已被苹果公司列入新产品首发国家,就不会在几个月之后才能在内地购买,从而导致一架手机翻倍的情况。但是新货出来总有缓冲时间,如果你要第一时间拿到新产品,你要做的是大排长龙的去买,或是去买别人的,这样价格就会被炒高。但是如果你不急这一两个星期,在苹果官网预订,每个人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5. 为什么可乐瓶要做圆形的,牛奶做方形的,用经济学原理
圆形的给人感觉有活力,这样的容器给人一种开朗的,积极的想法;而方形回的中规中矩,答给人一种安全感,这样的包装是不是会更觉得更实在,更安心呢。圆柱形在体积大,其实它的成本低,利润大;正方体的,容积虽少,喝的是浓缩,精华,精致,物超所值的感觉
6. 谁给我介绍几本国内像桑昆的《经济学原理》 是经济的入门的书籍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难度指数:★
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潘大以前就给投资者朋友介绍过。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潘大认为主要有两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潘大认为《经济学家》这样的评论是毫不为过的,因为即使在中国,也有非常多人喜爱阅读这本书。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潘大认为,这本书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想了解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经济学世界是什么样的吗,想知道我国官员为什么最喜欢这本书吗?通过阅读,相信你不难找到答案。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经济学》,难度指数:★★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们都知道,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是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克林顿经济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视中国,他特地在该书开头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书的很多章节都特别有趣。比如在讲到垄断市场的概念时,引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反垄断案为案例。毫无疑问,这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对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潘大相信,这本书对21世纪的经济爱好者是特别有用的。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总的来说,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又是大师亲笔所著的教材,各位读者不容错过。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牛奶可乐经济学》,难度指数:★
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畅销书,也是潘大专为女性读者推荐经济学参考书。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在国外就非常畅销的书籍,在今年初被引进国内后,连续多周出现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中。该书面向女性市场,通过女性朋友关注的模特、打折、超市、酒吧等方面的案例,讲述经济学故事,值得女性朋友一读。
当然,这本书与前面三本书不同,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您在阅读了该书后,如果希望能得到大师们的指点,还是应该要参考上面三本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吴敬琏专集》,难度指数:★★★★★
吴敬琏是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如果投资者读了上面几本外国大师的书觉得不过瘾,你不妨读读吴老的这本精选文集,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吴敬琏的这本书,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相信投资者在阅读这本书后,将能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现象有更深刻的领悟。
吴敬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智库之一,目前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当中也有很多吴老的学生。因此潘大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读一读吴敬琏的这本书,它对提高投资者研判经济政策走向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总结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夫子
潘大认为,正如孔夫子所言,对于成功的投资者,勤奋学习的结果,将为您的投资之路锦上添花。对于还没有入门的投资者,尽快熟读一两本入门的经济学书籍,对于你少走弯路是很重要的。对于亏了钱的投资者,越早补习自己缺乏的东西,您将越早受益。对于亏了钱还拒绝学习的投资者,或许“民斯为下矣”就将是您惨淡的结局。
斯蒂格利茨那本书不错,很多美国大学的经济学选修课,都是指定这本为建议参考书的。
7.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零食包装越大,价格越贵,而裤子加大码,价格却不变
可以从实际获得的效用去理解。
消费者通过消费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内到的满足的一个度容量。
我们消费的零食包装越大,所吃掉的分量也就越大,如果是为了充饥,那么饱腹感就会越强烈,所获得效用也就会越多;但是裤子不同,无论多大号码的裤子,其作用都是为了御寒或者遮羞,找到合适自己码数的裤子才能使得这种效用被得到,相应地,如果所获得的裤子码数不合适,无论越大或者越小,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降低消费者的实际效用。
当然,这其实是由商品的属性所决定,不同类别的商品,其发挥效用或者说使人们获得幸福感的机制是不同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
8.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哪本书更好
这两者很难说是好谁差的。萨缪尔森的是经典,毕竟出了十多个版本了,经过专现在的版本,同样也加属入了很多案列,而曼昆则是以案例,生动来著称的。如果你想学好的话,这两本任选其一都可,关键看你自己,而不在于这两本书选哪一本。
然后你可以看下中级的教程,微观的选平狄克,宏观的选曼昆的。
其他的经济学基础不需要看了,倒是可以看看结合实际分析的书。比如什么《牛奶可乐经济学》《经济学家茶座》等等,你也可以自己根据书中的例子用你学到的知识来分析。
9. 用经济学原理说明竞争比垄断好
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都不好
有的行业需要垄断,有的行业适合竞争
不能说竞争一定比垄断好,应该鼓励合理竞争,垄断可控
10. 哪位朋友能帮我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一下限塑令的影响啊万分感谢
以下内容是复制来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限塑令是一个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决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从源头上采取了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国家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例如,爱尔兰自2002年启动“塑料袋税”,对每个购物塑料袋征税15欧分(约合19美分),税收全部纳入环保基金;2007年,政府又将购物塑料袋税提高到每个22欧分(约合29美分)。孟加拉国从2002年3月开始禁止人们使用塑料袋,禁令颁布前,首都达卡的950万人口每天要消耗掉1000万只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国内的塑料袋使用量已经减少了90%。意大利政府对塑料袋生产商实行“课税法”,征以重税,以遏制塑料袋的生产,据统计,实行该政策后,意大利国内的塑料袋使用明显下降了。
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灭亡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大大减少了社会塑料制品的存活量,这无疑改变了国内原先一直稳定的生产销售结构,给生产者、消费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生产者——替代产品
限塑令挑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肯定会有很多人觉得不方便,但环保不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不方便,所以开发替代产品迫在眉睫。
塑料包装无疑是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年产值22亿元规模连续11年居本行业全国之首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遂平华强(包括漯河华强)日前突然宣布停产结算,并将整体转让便是最好的例证。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塑料包装企业有1500多家。但塑料袋的生产工艺、技术比较简单,只要把塑料粒子吹塑成塑料薄膜,然后由制袋机裁割成相应规格即可。从投资额看,制粒机、吹塑机、制袋机等设备的总体投入仅为10多万元。因此,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有的甚至没有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限塑令”明确规定,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禁止生产和使用,这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销路直接受阻。“限塑令”正式实施后,估计有一半左右的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将面临转产或关闭。其实从长远来看,国家现在对塑料制品念的“紧箍咒”是可以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前我国塑料原料一直是产不足需,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塑料制品产量却增长迅猛,并且以低端、低价产品出口为主,使得我国每年在花巨资进口塑料原料的同时,又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不仅出力不讨好,而且也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现在,根据“限塑令”,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将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支持和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塑料行业长远发展前景依旧看好。
“限塑令”的下达为环保塑料袋企业和无纺布袋打开市场。环保塑料袋主要是由玉米淀粉、可降解助剂等成分制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只要三四个月就能完全降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无纺布袋的主要材料是无纺布,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具有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品种变化快、原料来源广泛、使用寿命长,具备自动降解等特点,被认作是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限塑令”的下达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因成本过高而无法打开市场的环保塑料袋企业和无纺布袋生产厂商迎来了春天。但环保塑料袋、无纺布袋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塑料袋的高的多,且塑料袋生产企业向环保塑料袋或无纺布袋行业的转移会加剧行业的竞争,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风险。
现有可以替代的产品,不外乎菜篮子、布袋、纸袋等,菜篮子因不方便携带很难再受宠,而布袋、纸袋或因价格高、耐用性差均难以与塑料袋抗衡。因此,寻找既方便环保,又不浪费资源,成本还相对低廉的替代品,就成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努力的方向,也是一次新的商机。
二、商家和消费者——“限塑”收费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现在绝大多数超市、商场的购物袋都是免费提供,一旦实行收费,一个大型超市一年将节省1000~2000万元的开支。
在对塑料袋收取费用和使用方面,各国也各具特色:在欧盟,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对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在韩国,2002年韩国4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联手,将塑料购物袋单价统一为50韩元(1美元约合921韩元),一次性纸质购物袋单价统一为100韩元。韩国主要商场和超市把这笔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向顾客免费赠送非一次性购物袋,或用于捐助环保社团、为环卫工人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塑料袋告别“免费时代”令部分消费者担心支出增加,为此,中国官方表示,目前商场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其费用成本已计入到商品价格中,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收费,不过是变“隐性收费”为“显性收费”而已。
下面我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的效用进行分析
首先,“隐性收费”变为“显性收费”,若消费者没有减少对购物袋的需求,则花在购物袋上的钱不变。然后,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中,人们以前一直感到的免费的购物袋突然要进行收费,根据需求曲线显然对购物袋的需求量会减少。第三,人们对购物袋的需求量减少可以推导出最后人们花费在购物袋上的钱将会减少。第四,我们可以得出把隐形价格从商品中显现出来后,商品的价格会相对来说减少,然而这一价格量很低,其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我们假设购物袋的价格为P1,数量为X1;设其他总的消费价格为P2,数量为X2。
原来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较于A点,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点。对购物袋实行收费后,消费者肯定有能力选择A点消费,因此,消费者的效用肯定不会减小,所以改变后的预算约束线一定能够经过A点,因此,此时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于B点。B点的效用一定大于A点。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对购物袋进行收费后消费者的效用不会减小,反而会增加。
所以,不管对商家还是消费者,对购物袋进行收费都能促进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