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一个关于渔夫和经济学家对话的故事。
1、在一个风和日丽中午,一个经济学家到海边散心,看到一个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好奇地走过去,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经济学家:“你没有出海打鱼吗?”
渔夫:“已经打回来了。”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乘天气好多打一些呢?”
渔夫:“多打一些干什么,吃不了也浪费。”
经济学家:“多打一些你可以去卖钱呀。”
渔夫:“卖了钱干什么?”
经济学家:“卖了钱你可买大船啊。”
渔夫:“买大船干什么?”
经济学家:“买了大船你可以打更多的鱼。”
渔夫:“打更多的鱼干什么?”
经济学家:“打更多的鱼你可以卖更多的钱。”
渔夫:“有更多的钱又干什么?”
经济学家:“有了更多的钱你可以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
渔夫:“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干什么?”
经济学家:“你买了更大的船,打了更多的鱼,就可以卖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你就可以盖漂亮的房子。”
渔夫:“我出海打鱼,盖漂亮的房子干什么?”
经济学家:“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你就不用出海打鱼了。”
渔夫:“那我做什么?”
经济学家:“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了,就可以天天晒太阳享清福了。”
渔夫:“我现在不是已经在晒太阳,享清福了吗?”
经济学家:“。。。。。。”
2、说有这么一个渔夫,每天早上,不到八九点钟绝不起床。起床后,先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条斯理地享用早餐,还要喝上二两威士忌酒。待酒足饭饱后,渔夫才会带上渔具下海。
渔夫打鱼有一个怪脾气,只打一种鱼。他给自己定有限量,尽管他打的鱼在市场上销路很好,但是,他只会打自己限量内的鱼,从不多打。每天渔夫都是早早地上岸,卖掉打来的鱼,买来食物和威士忌酒,尔后就躺在沙滩上,充分地享受阳光的抚摸。
生活,就这样清淡地过着,大家都非常羡慕他,说他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有一天,经济学家慕名来找渔夫买鱼,可是渔夫的鱼已经卖完了,正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经济学家对渔夫说:“你应该多打点鱼。”
渔夫问经济学家:“我可以多打点鱼。可是多打了鱼以后呢?”
经济学家说:“以后……你多打了鱼,就可以挣更多的钱呀!”
渔夫问经济学家:“有了钱以后呢?”
经济学家说:“有了钱……有了钱就可以买豪华别墅,名贵汽车。还可以有漂亮的妻子,还有勤快的仆人。”
渔夫问经济学家:“有了别墅、汽车和仆人以后呢?”
经济学家说:“那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在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呀!”
渔夫笑了,说:“那不还是晒太阳吗?和我现在有什么区别?”
『贰』 蒋会成访问龙永图,经济学家对话碰撞,谁会更精彩
著名经济学家蒋会成对话龙永图,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何去何从?高涨的房价是否需要政府干预?金融危机过后,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战略,这一切的对话精彩,请看中央对话栏目。
『叁』 经济学方面的书
其实如来果是兴趣者初学自经济学,不应该是以下那些初级中级经济学,因为很多外国人的书翻译之后都晦涩难懂。我是非经济学专业的,但我现在在进行金融学考研,我很喜欢金融、经济。当时引起我经济学学习兴趣的书是《每天学点经济学》这本很厚的书,这本书我高考之后和大一经常看,也看了一点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不过看到后来发现理解越来越难。大二的时候决定辅修金融(因为没有经济学辅修),老师推荐用的有两本:曼昆《经济学原理》和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的《西方经济学》,前者翻译很好,简单易懂,后者逻辑清晰、简略,图形和公式比国内大多数经济学书籍都少。这几本书应该算是初学了解经济学最佳书籍。
『肆』 求一个经济法案例 我们上经济学要上台表演 要有至少两个人的对话 大概五到八分钟 谢谢
可以是欠钱不还的
『伍』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师经典读书计划系列中的一本,该书从经济领域中选取了30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回介绍他们最答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在本书中,你可以和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阿瑟·赛西尔·庇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经济学大师对话,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 本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陆』 对话钱颖一:为什么经济学家在预测金融
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市场总预测不准,一是因为经济学本身自身有很大缺陷,版比如市场人、理性人假权设,实际上市场理性是不存在的;二是经济学家偏离实际生活,尤其对实际了解少;三是一些经济学家有利益关联,如有的经济学家就是某些政府、企业的代言人等。
『柒』 请推荐一些经济类的访谈节目
CCTV2财经频道喜欢看么?CCTV2的芮成钢喜欢看么? 如果你想看外国的丑闻就看CCTV,如果你想看中国的丑闻就看凤凰咨询台。
『捌』 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是什么意思
“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
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选择等待的话,小猪可得到4个单位的纯收益,而小猪行动的话,则仅仅可以获得大猪吃剩的1个单位的纯收益,所以等待优于行动。
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相关案例:
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
这相当于“智猪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猪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
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8)经济学对话扩展阅读:
一、污染博弈:
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
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
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甚至企业还要破产。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
只有在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时,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高污染同样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二、贸易战博弈论
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贸易自由与壁垒问题,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使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
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则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谁也没有捞到好处。
反之,如X和Y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增加了。
『玖』 翻译一下这段对话
A: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B:哦,我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
A:你是否获得了很好的薪水呢?
B:很好,虽然我为了得到要很努力的工作,而且很多时间要加班。
A:你有什么资质?
B:我在经济学上有一定的资质,然后是,当然是速记了,打字和一些办公室办事的形式了,这对于妇女参与管理没有太多的机会:秘书工作看起来似乎就有一件事。
A:那你的假期如何?
B:一年只有两次,但是我有时和我的上司一起旅行,我很喜欢这一点。
A:你认为我已经做了一个好秘书吗?
B:我敢确定你没有,你不希望采取听写和回答电话,你会不会?您太健忘和乱七八糟。
A:谢谢你,你不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我要成为,你没有什么想像力。
『拾』 (22分)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按对话框中的要求说明经济学道理。 甲:考考你,你能找出漫画中蒜价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