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微观经济学利润公式

微观经济学利润公式

发布时间:2021-02-23 12:10:39

⑴ 大学微观经济学计算题,怎么求盈亏平均点的销售额

解:1.需求价格弹性,即需求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此题给了需求函数,那内么对价格p求导,就可容以得出需求价格弹性.
q'=
-80
+
8p
当p=5时
需求价格弹性为-40
2.利润=总收益-总成本=p*q-tc=100q-4q*q-50-20q
利用二次函数就最值的方法得出当q=10时,求的利润最大值350.此时的价格可由需求函数求得p=60.

⑵ 微观经济学计算

1,利润来最大的基本条件是自MC=MR=P,所以应先求出MC,再令MC=P。

MC为STC的导数,MC为3Q^2-12Q+30.

当MC=66时,求出Q=6.

利润=收益-成本.

收益=QP,P=66,Q=6,所以收益为396.
将Q代入,STC=220.

所以利润为=396-220=176.

2,P=30时,做法同上,Q=4.
依次求出收益为120.成本为128.厂商亏损.120-128=-8.亏损为8.

3,当市场价格下降到AVC最低点以下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AVC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由STC的函数可出,40为固定值,那么SVC的函数为,SVC=Q^3-6Q^2+30Q

由此可求出AVC为Q^2-6Q+30.

我们可以对AVC求导,使其导数为0求出最低点.

也就是2Q-6=0

求出Q=3.再将Q=3代入到AVC的函数求出AVC为21.

所以,当价格下降到21以下时,必须停产。

⑶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区别分别怎么算

一、性质不同

1、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2、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二、产生原因不同

1、产生经济利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其一是风险,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尤其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风险越大。由于大多数人倾向于回避风险,在预期收益给定的情况下,

人们比较愿意接受较为稳定的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决策效果是充满风险的,因此为了促进人们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利润对之进行补偿。

(2)第二个原因是创新,创新是指厂商提供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工艺、采用新原料、开辟新市场、建立新的销售方式和组织等等,由此获得了经济利润。事实上正是人们追逐经济利润,才使得新产品等创新层出不穷,整个经济向前发展。

(3)第三个原因则是垄断或者不完全竞争,即一个市场上少数几家厂商独占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时垄断者就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获得经济利润。

2、正常利润

(1)正常利润作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管理企业,

(2)由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

(3)由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

(4)追求利润的目的使企业按社会的需求进行生产,

(5)整个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的需要。

计算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额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及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

(3)微观经济学利润公式扩展阅读

特点

1、经济利润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2、经济利润是对厂商投资所承担风险的必要补偿;

3、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对成功革新的报偿;

4、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产生于良好管理中的特别技能;

5、某些行业的个别厂商由于有效地支配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会赚取高于正常收益率的利润;

6、存在着一个所有厂商都能赚取的长期均衡的正常利润率;不过,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具体行业的每一厂商可能赚取的利润总是高于或低于这一正常水平。

⑷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公式有哪些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满意请采纳~

⑸ 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利润问题!!求解!如图,请给出解释

1,我觉得应该要减200,否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减……
2,减12是因为12万元是机会成本
ps,字写得好漂亮!

⑹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求总利润~~~~谢谢啦

短期均衡时P=MC 而MC=dSTC/dQ=0.3Q2-5Q+20
所以0.3Q2-5Q+20=40 解得Q=20,STC=210
则总利润为P*Q-STC=40*20-210=590

⑺ 求微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我是学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最难的不是公式和算式,其实只要你知道了一些规律,其实记住几个重要公式就什么都可以解决了.最点是它的一些理论的解释和分析,还有它所包含的图形的分析,包括它的变化趋势等等,要想学好这门,不看书是不可能的,还有你要每个字的看,理解是关键,有的时候要是你理解了,甚至都不需要再背了.对于文科生也不是难的,加油~

西方经济学:就是从外国引进的的,主要是西方经济思想
微观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微观层面经济学,立场一般是企业或者叫厂商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宏观层面问题,一般是针对国家层面
目前的书通常都是这样的公式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事实上也并不完全是这样,比如社会主经济学也是既有宏观也有微观
够不够清楚呀?如果不懂你再问吧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课本第284页的一大堆公式有规律可寻,凡是有三角符号的都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大于号)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例:2004年7月《马政》的其中一题多项选择题:

3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

A.Ⅰ(v+m)=Ⅱc

B.Ⅰ(v+△v+ )=Ⅱ(c+△c)

C.Ⅰ(c+v+m)= Ⅰc+Ⅱc

D.Ⅰ(c+v+m)= Ⅰ(c+△c)+Ⅱ(c+△c)

E. Ⅱ(c+v+m)= Ⅰ(v+△v+ )+Ⅱ(v+△v+ )

经济学上的公式
e^n =1+n/1!+n^2/2!+,,,,,,+n^i/i!+,,,,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代表变化量,这个符号只出现在求弧弹性运算里.算法是后项减前项,比如从a点到b点的△Q=Qb-Qa。

在点弹性运算中,△Q趋进于无穷小(例b点无限趋进于a点),此时用dQ,dP表示,即对于需求函数,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对P求导或偏导。

例题讲解:
先求均衡点:Qd=Qs,此时Q=48,P=6
再求需求点弹性:Ed=-(dQ/dP)*(P/Q)=2*(6/48)=0.25
最后求供给点弹性:Es=(dQ/dP)*(P/Q)=3*(6/48)=0.375

补充:对于正常品,求需求点弹性时公式里有负号,弧弹性也有。而供给弹性公式中没有。这是为了保证弹性为正。但对于劣质品与吉芬物品就不一样了,反正求完之后发现是负的就在公式里加个负号以求正就行了……衡量弹性以1为界而不是0。

“例如已知Q的数值,那么△Q怎么计算?”如上所说,求△Q,必须先知道两点(如a点和b点),然后Qa-Qb=△Q。如果求点弹性,就先说明这个Q是对于需求曲线而言还是对于供给曲线而言,然后针对不同曲线求出相应的P,利用上面给出的公式求弹性即可。

对于楼上的解,应该改成这样:(加括号是为了看着方便……)
d(Qd)=-2d(P)
d(Qs)=3d(P)

但这个是在图上需求、供给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与弹性不一样。斜率不等于弹性,看公式就看得出来。

⑻ 微观经济学中利润怎么算

举个例子你会更明白:做一项生意,假定固定资本投入为1000元,但投入后,固定成本就成为沉没成本了,如果固定资本不能转作他用,其机会成本为0,既然该项固定资本的成本为0,自然不减

⑼ 微观经济学中的利润

隐性成本指抄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所以企业家才能是一种隐成本。

所以我觉得公式“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支付给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有问题 应该是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⑽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指什么怎么计算

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是“正常利润”的对称。即企业利润中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版润。权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 经济利润模型相减以后的差额。按照经济利润概念,利润是通过对企业期末净资产进行计价,并将其与期初价值相比较来计算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排除与所有者的交易。 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入资本额 企业的目标应是长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最大化。 使用经济利润法和使用折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法评价企业价值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阅读全文

与微观经济学利润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